混凝土养护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1051发布日期:2019-12-03 17:08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养护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养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养护室。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同时,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的养护工作非常重要。混凝土养护室正是用于提供混凝土试块的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的重要设备。

公告号为cn207172369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养护室,包括养护室本体、设在养护室内的混凝土盛放架,持温持湿机构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上的转动轴和依次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加湿装置、花键套和控温装置,加湿装置包括加湿盒、空套在转动轴上的曲柄、滑动连接在加湿盒中的滑块、以及连接滑块和曲柄的连接杆,加湿盒侧壁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加湿盒底部设有雾化喷头,控温装置包括空套在转动轴上的主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和连接在从动锥齿轮的从动轴上的叶片,花键套一侧设有拨叉。

上述实用新型通过对温度和湿度的不同控制实现对混凝土的养护,但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加湿装置和控温装置的覆盖面积较小,因此在实际加温加湿过程中,需要的时间较长且存在加湿和加温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凝土养护室,其具有加温加湿较为均匀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养护室,包括养护箱体,所述养护箱体内设有用于放置混凝土的陈列架和加温加湿机构,每个所述陈列架上设有多个陈列层,所述陈列架成排或成列设置,所述加温加湿机构设于所述陈列架之间,所述加温加湿机构包括隔板和设于所述隔板正对所述陈列架的侧面上的喷头,所述隔板内设有气腔,所述喷头连通至所述气腔,所述隔板上还连接有蒸汽进气管和热风管,所述蒸汽进气管和热风管均连通至所述气腔,且其另一端伸出箱体外并于箱体外部分别连接蒸汽发生器和热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一层层摆放于陈列架上的陈列层上,当监测到养护箱体内的温度或湿度不达标时,打开蒸汽发生器或热风机,将装置产生的热蒸汽或热风通过蒸汽进气管或热风管通入到气腔中,当气腔中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气腔内的空气通过喷头喷到养护箱体内,从而对陈列架上的混凝土进行加温或加湿。上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加温加湿机构的覆盖面积更广,且距离各处陈列架上的混凝土距离基本相等,因此加温加湿的速度更快也更加均匀,混凝土养护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陈列层为网格状,所述喷头正对所述陈列层之间的间隔且成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格状的陈列层使得放置于陈列层上的混凝土各个方向上均能够接触到养护箱体内的空气,从而对混凝土的加温加湿更加均匀,混凝土养护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腔下方设有连通至隔板外侧的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通入到气腔中后,一些没有来得及通过喷头排出到气腔外的蒸汽冷凝后可以从出水管内排出,从而避免气腔中产生积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养护箱体底部设置为镂空板,所述镂空板下方设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连通至所述养护箱体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养护箱体内的湿润的空气冷凝之后流到养护箱体的底板上,而底板的镂空设置能够使流到养护箱体底部的水通过镂空板流到排水腔内,并通过排水腔排出到养护箱体外,避免养护箱体底部积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腔底壁内侧从两侧向中间逐渐下降形成“v”形,且所述排水腔的底壁最低处向养护箱体外延伸形成排水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形的排水腔底壁有利于对进入排水腔内的积水进行汇集,使得进入排水腔内的积水最终流到排水腔底壁的最低处,并从排水接头流出养护箱体外,防止养护箱体内过度潮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接头下方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侧壁上部连接抽水管和水泵,所述抽水管连通至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槽将从排水腔中流出的水进行沉淀,将上层较为清澈的水通过抽水管抽出并重新加入到蒸汽发生器中进行重复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水管的端口设有滤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布能够过滤掉沉淀槽上层水中的浮尘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到蒸汽发生器中损坏蒸气发生器或进入气腔中堵塞喷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陈列架下方设有滑轨,所述滑轨连通至所述养护箱体的出口处,所述陈列架滑移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陈列架能够通过滑轨滑出养护箱体外,进一步方便人员将混凝土放置到陈列架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陈列架之间设置隔板,并在隔板内设置气腔,以及在隔板正对陈列架的侧壁上设置喷头,通过在气腔内通入水蒸气或热空气,并将气腔内的水蒸气或热空气通过喷头喷射到养护箱体内,从而更加快速均匀地对对陈列架上的混凝土进行加温或加湿,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2.通过将养护箱体的底壁设置成镂空板,并在底壁下方设置排水腔,从而方便了养护箱体内的积水排出;

3.通过将排水腔连通至沉淀槽,并在沉淀槽上部连接抽水管,同时将抽水管连通至蒸汽发生器的进口,从而使得养护箱体内的积水得到了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护箱体;2、陈列架;21、陈列层;3、控制面板;4、加温加湿机构;41、隔板;42、气腔;43、喷头;44、出水孔;5、热风管;6、热风机;7、蒸汽进气管;8、蒸汽发生器;9、沉淀槽;91、抽水管;92、水泵;10、排水腔;101、排水接头;11、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混凝土养护室,包括养护箱体1,养护箱体1一侧设有用于监测养护箱体1内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控制面板3,养护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混凝土的陈列架2和加温加湿机构4,每个陈列架2上设置有多个陈列层21,陈列层21为网格状,网格状的陈列层21使得放置于陈列层21上的混凝土各个方向上均能够接触到养护箱体1内的空气,从而对混凝土的加温加湿更加均匀;陈列架2成排或成列设置,加温加湿机构4设置于陈列架2之间,加温加湿机构4包括隔板41和安装于隔板41正对陈列架2的侧面上的喷头43,喷头43正对陈列层21之间的间隔且成排设置,隔板41内开设有气腔42,喷头43连通至气腔42,隔板41上还连接有蒸汽进气管7和热风管5,蒸汽进气管7和热风管5均连通至气腔42内,且其另一端伸出养护箱体1外并于养护箱体1外部分别连接蒸汽发生器8和热风机6。

使用时,将混凝土一层层摆放于陈列架2上的陈列层21上,当监测到养护箱体1内的温度或湿度不达标时,打开蒸汽发生器8或热风机6,将装置产生的热蒸汽或热风通过蒸汽进气管7或热风管5通入到气腔42中,当气腔42中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气腔42内的空气通过喷头43喷到养护箱体1内,从而对陈列架2上的混凝土进行加温或加湿。上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加温加湿机构4的覆盖面积更广,且距离各处陈列架2上的混凝土距离基本相等,因此加温加湿的速度更快也更加均匀,混凝土养护效果更好。

参照图2,养护箱体1底部设置为镂空板,镂空板下方设置有排水腔10,气腔42底部开设有连通至隔板41外侧的出水孔44,出水孔44用于排出气腔42内热蒸汽的冷凝水;排水腔10的底壁内侧从两侧向中间逐渐下降形成“v”形,优选的,底壁的倾斜角度为10度以内为宜,此角度设置的排水腔10,其内部的积水不仅能够向排水腔10中间流,而且不会使排水腔10占用较大的空间;排水腔10的内壁最低处向养护箱体1外延伸形成排水接头101(参照图3)。

养护箱体1内的湿润的空气冷凝之后流到养护箱体1的底板上,而底板的镂空设置能够使流到养护箱体1底部的水通过镂空板流到排水腔10内,进入排水腔10内的积水最终流到排水腔10底壁的最低处,并从排水接头101流出养护箱体1外,避免养护箱体1底部积水。

参照图3,排水接头101下方承接有沉淀槽9,沉淀槽9的侧壁上部连接抽水管91和水泵92,抽水管91一端接入沉淀槽9中,另一端连通至蒸汽发生器8的进口,且抽水管91位于沉淀槽9一端的端口包覆有滤布(图中未示出)。

沉淀槽9将从排水腔10中流出的水进行沉淀,水泵92通过抽水管91将沉淀槽9上层较为清澈的水抽出并重新加入到蒸汽发生器8中进行重复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滤布能够过滤掉沉淀槽9上层水中的浮尘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到蒸汽发生器8中损坏蒸气发生器或进入气腔42中堵塞喷头43。

参照图1,为了方便人员将混凝土放置到陈列架2上,本实用新型此实施例中,陈列架2的下方设置有滑轨11,滑轨11连通至养护箱体1的出口处,陈列架2滑移设置于滑轨11上。该设置中的陈列架2能够沿滑轨11滑出养护箱体1外,从而使得人员可十分方便的从养护箱体1外部将混凝土放置到陈列架2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