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通信机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8791发布日期:2020-04-17 16: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式通信机房,其特征是:机房的结构为在长方形底板骨架的四个角上分别固接着由直立的方钢管(11)构成的立柱,通过四根立柱固接着四壁骨架,其顶部固接着屋面骨架,在屋面骨架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着彩钢板(7)、硅酸钙板(8)、岩棉板(9)和钢板(10)构成屋面(1),在四壁骨架上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着彩钢板(7)、硅酸钙板(8)、挤塑板(12)、镀锌板(13)和钢板(10)构成四壁,在底板骨架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着底面钢板(19)、岩棉板(9)、顶面钢板(20)和防静电地板(21)构成底板(2),在机房正面墙壁的门洞上设置着房门(3),位于房门(3)左侧的正面和侧面墙壁的下部分别设置的风洞上分别设置着百叶窗(4),并且位于风洞内侧的正面和侧面墙壁上设置着封闭的空调外机遮挡围板(15),在屋面(1)上设置着出风口(5),在室内的一侧设置着蓄电池架(23),在正面墙壁上设置着配电箱(22)和进线孔(17),在室内的另一侧设置着安装通信运营设备的三组龙门架(24),在该侧的墙壁上设置着防雷箱(25)、地网引入孔(14)、出线孔(18)、支线架(26)、馈线窗(6)和空调排水洞(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通信机房,其特征是:底板骨架的结构为方钢管(11)构成长方形的底框,在底框内设置着由槽钢(28)构成的网格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通信机房,其特征是:四壁骨架的结构为矩形框的上、下边由槽钢(28)构成,左、右两侧边由第一不等边角钢(30)构成,在矩形框内设置着由槽钢(28)构成的网格架,其中由第一不等边角钢(30)构成的两侧边分别与相对应的立柱的内侧面相配合合,并且固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通信机房,其特征是:第一不等边角钢(30)的规格为3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通信机房,其特征是:屋面骨架的结构为由第二不等边角钢(27)构成长方形框架,在长方形框架内设置着由槽钢(28)构成的网格架,在长方形框架内的四个角上分别固接着吊环(2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通信机房,其特征是:第二不等边角钢(27)的规格为130*100,其中第二不等边角钢(27)短边的外侧端边上设置着向内折90°折边,折边的宽度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通信机房,其特征是:方钢管(11)的规格为100*100mm,彩钢板(7)的厚度为0.6mm,硅酸钙板(8)的厚度为12mm,挤塑板(12)的厚度为100mm,镀锌板(13)的厚度为1.2mm,钢板(10)的厚度为2mm,岩棉板(9)的厚度为100mm,底面钢板(19)的厚度为1mm,顶面钢板(20)的厚度为3.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通信机房,其特征是:龙门架(24)为19英寸龙门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通信机房,其特征是:在屋面(1)的岩棉板(9)和钢板(10)之间设置着空气隔热层(31),在空气隔热层(31)两侧分别设置着对称的出风口(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通信机房,机房的结构为底板骨架的四个角上固接立柱,立柱固接着四壁骨架,顶部固接着屋面骨架,彩钢板、硅酸钙板、岩棉板和钢板构成屋面,彩钢板、硅酸钙板、挤塑板、镀锌板和钢板构成四壁,底面钢板、岩棉板、顶面钢板和防静电地板构成底板,机房的门洞上设置着房门,房门的下部设置着百叶窗,风洞上设置着空调外机遮挡围板,屋面上设置着出风口,室内设置着蓄电池架,正面墙壁上设置着配电箱和进线孔,室内设置着三组龙门架,墙壁上设置着防雷箱、地网引入孔、出线孔、支线架、馈线窗和空调排水洞。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化流程,提升机房质量,运输方式灵活,装卸操作简易、快捷,在野外各种环境下均可现场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许伟智;黄晓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2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