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模支撑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台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4106发布日期:2020-04-17 18:1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模支撑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台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台模支撑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台模。



背景技术:

台模,一般由平台板组件、支架组件和支撑组件等组成,适用于高层建筑的现浇混凝土楼盖施工,具有省人工和技术要求低等优点,在建筑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台模需要进行脱模和转运时,则需要借助吊机从浇完的楼板下飞出转移至上层重复使用。而在脱模和转运的过程中,由于目前的台模的结构单一且相对固定,这导致台模的占用空间恒定,存在脱模难和转运难等问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拖慢楼宇建造的进度,不符合现代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模支撑组件,该台模支撑组件能够解决台模脱模难和转运难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建造楼宇的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台模支撑组件,其包括:伸缩机构,其包括:与支架组件连接的外框体,以及至少一个支撑杆套管;其中,所述支撑杆套管设置在所述外框体内;与所述支撑杆套管相匹配的支撑杆,其插设于所述支撑杆套管内,且沿所述支撑杆套管的长度方向作升降运动,使得所述伸缩机构的高度发生改变。

采用上述结构的台模支撑组件,其通过将支撑杆插设于伸缩机构的支撑杆套管内,并根据使用需要在所述支撑杆套管内作升降运动,从而改变伸缩机构的高度,继而使得具有该台模支撑组件的台模的高度得到改变,在脱模和转运时能够降低台模的高度,减小台模的占用空间,方便台模的脱模和转运,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建造楼宇的时间。

进一步地,该台模支撑组件还包括:锁定件,其用于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支撑杆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当所述锁定件依次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和限位孔时,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孔包括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锁定件的截面呈u型,其具有:第一锁定端,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匹配,且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第二锁定端,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匹配,且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支撑杆套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杆套管包括第一支撑杆套管和第二支撑杆套管;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插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套管内,所述第二支撑杆插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套管内。

进一步地,该台模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锁定件,其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上;第二锁定件,其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上设有第一固定分孔和第二固定分孔,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分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二固定分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孔;当所述第一锁定件依次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分孔和第一限位孔时,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上;当所述第二锁定件依次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分孔和第二限位孔时,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和所述支撑杆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台模,其包括平台板组件和支架组件,其还包括上述的台模支撑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的下端设有滑动组件;当所述台模支撑组件的下端不与地面或混凝土楼盖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滑动组件与地面或混凝土楼盖的上表面接触,以使该台模在地面或混凝土楼盖的上表面上滑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台模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台模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台模支撑组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台模支撑组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台模支撑组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台模支撑组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台模支撑组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平台板组件

200支架组件210滑动组件

300台模支撑组件310伸缩机构320外框体

330支撑杆套管331第一支撑杆套管

332第二支撑杆套管340固定孔

341第一固定分孔342第二固定分孔

350支撑杆351限位孔

360第一支撑杆361第一限位孔

370第二支撑杆371第二限位孔

390锁定件391第一锁定件

392第二锁定件393第一锁定端

394第二锁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台模支撑组件300,其包括:伸缩机构310,其包括:与支架组件200连接的外框体320,以及至少一个支撑杆套管330;其中,所述支撑杆套管330设置在所述外框体320内;与所述支撑杆套管330相匹配的支撑杆350,其插设于所述支撑杆套管330内,且沿所述支撑杆套管330的长度方向作升降运动,使得所述伸缩机构310的高度发生改变。

采用上述结构的台模支撑组件300,其通过将支撑杆350插设于伸缩机构的支撑杆套管330内,并根据使用需要在所述支撑杆套管330内作升降运动,从而改变伸缩机构310的高度,继而使得具有该台模支撑组件的台模的高度得到改变,在脱模和转运时能够降低台模的高度,减小台模的占用空间,方便台模的脱模和转运,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建造楼宇的时间。

如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该台模支撑组件300还包括:锁定件390,其用于将所述支撑杆350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310上。使用者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支撑杆350伸出所述伸缩机构310的长度后,再利用所述锁定件390对所述支撑杆350与所述伸缩机构310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改变所述伸缩机构310的高度。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310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340;所述支撑杆350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351;当所述锁定件390依次插设于所述固定孔340和限位孔351时,所述支撑杆350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310上。由于不同楼宇的楼层高度会有所不同,使用者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通过选择不同的限位孔与固定孔配合,再利用锁定件进行固定,从而改变所述支撑杆350伸出所述伸缩机构310的长度,以便适应不同楼层高度的混凝土楼盖浇注施工。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孔34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孔340包括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锁定件390的截面呈u型,其具有:第一锁定端393,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匹配,且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第二锁定端394,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匹配,且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通过第一锁定端393对所述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锁定端394对所述第二固定孔进行同步锁定,即使其中一个锁定端出现损坏,也不会影响锁定件对支撑杆和伸缩机构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和所述支撑杆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杆套管33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杆套管包括第一支撑杆套管331和第二支撑杆套管332;所述支撑杆35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杆350包括第一支撑杆360和第二支撑杆370;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360插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套管331内,所述第二支撑杆370插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套管332内。

具体地,现在的楼宇大厦大都采用商住混合的方式进行设计,而一般作为商用的一楼地铺的楼层高度会高于其他作为居住的单位的楼层高度,且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一楼地铺的楼层高度是居住单位的楼层高度的两至三倍。因此,通过在所述伸缩机构内设置两个支撑杆套管,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360插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套管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杆360的下端与地面或混凝土楼盖的上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370插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套管内,且上端插设于另一个伸缩机构的支持杆套管内,从而将两个上、下相邻的伸缩机构进行连接,继而通过第一、第二支撑杆的升降,使得具有该台模支撑组件的台模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高度,以完成不同高度的楼层的混凝土楼盖的浇注。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该台模支撑组件300还包括:第一锁定件391,其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杆360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上;第二锁定件392,其用于将所述第二支撑杆370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310上。

如图6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上设有第一固定分孔341和第二固定分孔342,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分孔34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二固定分孔34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60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孔361;所述第二支撑杆370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孔371;当所述第一锁定件391依次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分孔341和第一限位孔361时,所述第一支撑杆360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310上;当所述第二锁定件392依次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分孔342和第二限位孔371时,所述第二支撑杆370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构310上。通过选择不同的第一限位孔与第一固定分孔配合,再利用第一锁定件进行固定,以及选择不同的第二限位孔与第二固定分孔配合,再利用第二锁定件进行固定,从而改变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伸出所述伸缩机构310的长度,以便适应不同楼层高度的混凝土楼盖浇注施工。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台模,其包括平台板组件100和支架组件200,其还包括上述的台模支撑组件300。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200的下端设有滑动组件210;当所述台模支撑组件300的下端不与地面或混凝土楼盖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滑动组件210与地面或混凝土楼盖的上表面接触,以使该台模在地面或混凝土楼盖的上表面上滑动。通过改变所述支撑脚的伸出长度,使得台模的整体高度得到降低,当台模降低到所述所述滑动组件210与地面或混凝土楼盖的上表面接触时,进一步对缩短所述支撑脚的伸出长度,使得使用者可以借助滑动组件推动台模,方便台模的转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