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1126发布日期:2020-05-22 22:1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隔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屋顶隔热的构造做法较多,常见的被动式隔热构造有隔热间层和屋顶遮阳构件,屋顶设置通风间层,一方面利用通风间层的外层遮挡阳光,避免太阳辐射热直接作用在围护结构上;另一方面利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尤其是自然通风为主的风压通风,带走进入夹层中的热量,从而减少室外热作用对内表面的影响,屋顶遮阳构件以遮阳百叶为代表,一般为固定遮阳,遮阳板与屋面成一固定角度,起阻挡太阳辐射直接照射于屋顶的作用。

但传统的隔热构造相对单一,形式固定,灵活性不够,应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风向,适应性较差,排水效果不好,总体隔热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屋顶、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钢筋混凝土屋顶的上方设置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与逆变器电性连接,传动组件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连接,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传动组件工作带动光伏电池板组件转动。通过设置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带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转换角度,能应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风向,适应性较好。

进一步,所述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还包括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设于钢筋混凝土屋顶的顶面,隔热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卷材防水层、泡沫混凝土保温层、聚酯纤维无纺布、混凝土防水层、干硬性水泥砂浆和底砖铺面层,隔热组件提高隔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工字型底板、支撑架、隔热垫片、螺栓、螺母和隔热圈,工字型底板的底部位于钢筋混凝土屋顶内,支撑架的底部和工字型底板的顶部均位于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内,支撑架的顶部位于隔热组件外,支撑架和工字型底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隔热垫片位于工字型底板和支撑架之间,隔热圈套设于螺栓外,便于更换隔热圈,防止隔热圈损坏。

进一步,所述隔热垫片和隔热圈均位于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内,隔热垫片与隔热圈的材质为气凝胶毡,气凝胶毡是新型的隔热材料,为纳米级孔径的多孔材料,提高隔热效果,隔热圈和隔热垫片达到7级隔热。

进一步,所述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还包括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固定钢架、排水槽和固定板,固定钢架的底部与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钢架的顶面开设有排水槽,固定板连接于固定钢架的一侧,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设于固定板上。利用排水组件的排水槽收集雨水,引导雨水流入雨水收集处,提高了防水效果。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包括多块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防护边框,多块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均匀分布于固定板上,防护边框套设于多块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外。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通过转轴与固定板连接,通过系统控制,使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可每块单独活动,也可整体联动。

进一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螺旋式推窗机、轴承、多个连接杆、多个传动杆和连动杆,所述螺旋式推窗机位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的两侧,螺旋式推窗机的一端安装有轴承,连接杆贯设于轴承中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动杆,传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防护边框通过转轴连接,连接杆通过连动杆带动另一连接杆运动。螺旋式推窗机推动带动连接杆运动,连接杆运动带动传动杆移动,传动杆移动进一步带动防护边框上升或下降,进而改变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风向。

进一步,所述防护边框的侧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宽度传动杆的厚度相同,传动杆收容于凹槽内,使得传动杆不向外凸出于防护边框的侧面,使得防护边框可下降贴合至固定板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螺旋式推窗机外套设橡胶套,提高螺旋式推窗机的防水性能。

上述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的工作原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和排水组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隔开,形成隔热间层,提高隔热效果;以建筑制冷能耗最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的太阳辐射累计量最大为优化目标,通过软件分别对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不同角度下的建筑能耗情况及入射太阳辐射累计量进行逐月的模拟计算,通过两侧的螺旋式推窗机推动连接杆,利用连接杆带动传动杆移动,传动杆移动进一步带动防护边框上升或下降,自动调节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的角度,排水组件的排水槽收集雨水,引导雨水流入雨水收集处,提高了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通过设置隔热组件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且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通过固定组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隔开,形成隔热间层,具有多种隔热结构,多个结构共同发挥作用,提高隔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通过软件自行控制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进一步带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移动改变角度,可应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风向,适应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通过排水组件的排水槽收集雨水,引导雨水流入雨水收集处,提高了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组件和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组件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屋顶1、隔热组件2、固定组件3、排水组件4、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和传动组件7。

如图2所示,隔热组件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屋顶的顶面,隔热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水泥砂浆找平层201、卷材防水层202、泡沫混凝土保温层203、聚酯纤维无纺布204、混凝土防水层205、干硬性水泥砂浆206和底砖铺面层207,水泥砂浆找平层上方均匀铺设有卷材防水层,卷材防水层上方铺设有泡沫混凝土保温层,泡沫混凝土保温层上方均匀铺设有聚酯纤维无纺布,聚酯纤维无纺布上方铺设有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上方铺设有干硬性水泥砂浆,干硬性水泥砂浆顶面铺设有底砖铺面层。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组件3包括工字型底板301、支撑架302、隔热垫片303、螺栓304、隔热圈305和螺母306,工字型底板的底部位于钢筋混凝土屋顶内,支撑架的底部和工字型底板的顶部均位于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内,支撑架的顶部位于隔热组件外,支撑架的底部和工字型底板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固定孔307,隔热垫片位于工字型底板和支撑架之间,隔热垫片对应固定孔开设穿孔,螺栓分别穿过固定孔和穿孔后与螺母连接,隔热圈套设于螺栓外,且位于工字型底板的顶部与螺母之间,隔热垫片和隔热圈均位于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内,隔热垫片与隔热圈的材质为气凝胶毡。

如图4所示,排水组件4包括固定钢架401、排水槽402和固定板403,固定钢架的底部与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钢架的顶面开设有排水槽,固定板连接于固定钢架的一侧,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设于固定板上。

如图1和图4所示,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包括多块太阳能光伏电池板5和防护边框6,多块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通过转轴与固定板连接,防护边框套设于多块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外。

如图5和图6所示,传动组件7包括螺旋式推窗机701、轴承702、连接杆703、传动杆704和连动杆705,螺旋式推窗机的型号为fal-m,螺旋式推窗机的一端安装有轴承,连接杆贯设于轴承中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动杆,传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防护边框通过转轴连接,连接杆通过连动杆带动另一连接杆运动。螺旋式推窗机外侧套接有橡胶套,螺旋式推窗机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电性连接,防护边框的侧面开设有凹槽61,凹槽的宽度传动杆的厚度相同,传动杆收容于凹槽内。

上述新型屋顶隔热与光伏遮阳系统的工作原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和排水组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隔开,形成隔热间层,提高隔热效果;以建筑制冷能耗最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的太阳辐射累计量最大为优化目标,通过软件分别对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不同角度下的建筑能耗情况及入射太阳辐射累计量进行逐月的模拟计算,通过两侧的螺旋式推窗机推动连接杆,利用连接杆带动传动杆移动,传动杆移动进一步带动防护边框上升或下降,自动调节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件的角度,排水组件的排水槽收集雨水,引导雨水流入雨水收集处,提高了防水效果。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