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母槽用装饰条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6316发布日期:2020-09-18 18:3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母槽用装饰条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墙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饰条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集成墙面以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在室内装修领域。现有的集成墙面包括匹配拼合的装饰板,装饰板既可以通过装饰条实现拼合还可以通过自带的公母槽结构实现拼合。当装饰板通过自带的公条和母槽进行插接拼合时,公条的厚度和母槽的宽度匹配,使得公条与母槽牢固插接。为了提升装饰效果,需要在装饰板间设置装饰条,若在原有的公条和母槽间设置装饰条,为了装饰条分别能与对应的公条和母槽匹配对接,需要增加装饰条的宽度,既增加了装配难度,还会因装饰条外露区域面积过宽而影响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母槽用装饰条装配结构,在相邻装饰板间设置供装饰条横部插置固定的夹持腔,使得竖部被夹持定位在相邻装饰板间,既能在相邻装饰板间形成装饰条,还能有效避让匹配插置的公条和母槽,提升装配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公母槽用装饰条装配结构,包括毗邻设置的装饰板以及设置在装饰板间的装饰条,相邻装饰板的对应边缘上分别设有可匹配插置连接的公条和母槽,公条插入母槽,以使所述装饰板匹配连接,所述公条上方开设夹持腔,所述装饰条包括竖部以及固接在竖部底端的横部,安装到位后,横部被卡置在夹持腔内且竖部被夹持在所述装饰板间,以使竖部顶端面形成外露的装饰面。在相邻装饰板间设置夹持腔,装饰条通过横部卡置定位在夹持腔内,使得竖部被夹持定位在相邻装饰板间,既能利用竖部顶端形成外露于相邻装饰板间的装饰条,提升美观性,还能有效避让匹配插置的公条和母槽,确保相邻装饰板间能利用自带的公条和母槽结构实现拼接,提升装配便利性。夹持腔横向开设,对连接件起到竖向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腔的高度与横部厚度匹配,公条插置到位后,横部被卡置定位在夹持腔内。横部以过瘾配合方式插置在夹持腔内,既对装饰条起到横向定位作用,还对装饰条起到竖向定位作用,防止竖部发生从相邻装饰板间脱离的情况。

作为优选,相邻装饰板间预留有供竖部竖向外露的装配腔,所述夹持腔与所述装配腔通连。相邻装饰板的对应侧壁间围合形成装配腔,装配腔为竖部提供外露的通道,确保装饰条能隐藏在夹持腔和装配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腔与所述装配腔互为垂直设置。相邻装饰板的侧壁间形成竖向设置的装配腔,公条上方形成与其平行的夹持腔,所以,夹持腔和装配腔互为垂直设置,横部和竖部也互为垂直设置,确保装饰条能同时插置在夹持腔和装配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竖部与所述装配腔等高设置,安装到位后,所述竖部顶端面与所述装饰板外露面平整衔接。竖部通过装配腔外露,竖部与装配腔的高度相等,确保竖部定端面在安装后与相邻装饰板的外露面齐平设置,确保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条呈l形,所述横部一端与所述竖部底端固接设置。装饰条的横部插置在设于任一装饰板内的夹持腔内,竖部穿越装配腔并外露。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条呈t形,所述竖部底端固接在横部顶面中央,所述装配腔为两个且分置在相邻装饰板对应侧壁上,安装到位后,横部两端分别插置在对应的装配腔内。装饰条的横部两端插置在分置于两装饰板内的夹持腔内,竖部穿越装配腔并外露。

作为优选,所述公条顶面和母槽顶壁围合形成所述夹持腔。在安装时,公条和横部叠置并同步插置在对应的公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横部厚度和公条厚度之和不小于所述母槽的槽口高度,以使竖向叠置的横部和公条以过瘾配合方式卡置定位在母槽内。公条和横部叠置并以过瘾配合方式卡置定位在母槽内,提升相邻装饰板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腔和公条设置在同一装饰板的侧壁上,所述夹持腔与所述公条竖向毗邻设置。夹持腔开设在对应装饰板位于公条上方的壁面处,安装时,公条与母槽、横部和夹持腔同步且互为独立地插置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相邻装饰板间设置夹持腔,装饰条通过横部卡置定位在夹持腔内,使得竖部被夹持定位在相邻装饰板间,既能利用竖部顶端形成外露于相邻装饰板间的装饰条,提升美观性,还能有效避让匹配插置的公条和母槽,确保相邻装饰板间能利用自带的公条和母槽结构实现拼接,提升装配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连接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连接件另一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连接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所述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饰板,2、装饰条,3、公条,4、母槽,5、横部,6、竖部,7、夹持腔,8、装配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公母槽用装饰条装配结构,由毗邻设置的装饰板1以及设置在装饰板1间的装饰条2组成,相邻装饰板1的对应边缘上分别设有可匹配插置连接的公条3和母槽4,公条3插入母槽4,以使所述装饰板1匹配连接,所述公条3上方开设夹持腔7,所述装饰条2包括竖部6以及固接在竖部6底端的横部5,安装到位后,横部5被卡置在夹持腔7内且竖部6被夹持在所述装饰板1间,以使竖部6顶端面形成外露的装饰面。在相邻装饰板1间设置夹持腔7,装饰条2通过横部5卡置定位在夹持腔7内,使得竖部6被夹持定位在相邻装饰板1间,既能利用竖部6顶端形成外露于相邻装饰板1间的装饰条2,提升美观性,还能有效避让匹配插置的公条3和母槽4,确保相邻装饰板1间能利用自带的公条3和母槽4结构实现拼接,提升装配便利性。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夹持腔7和公条3设置在同一装饰板1的侧壁上,所述夹持腔7与所述公条3竖向毗邻设置,使得夹持腔7和母槽4互为独立设置。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装饰条2呈l形,所述横部5一端与所述竖部6底端固接设置(如图2所示)。竖部6底端朝向公条3所在装饰板1侧延伸形成横部5。

在安装时,首选,将相邻装饰板1等高分置,使得相邻装饰板1间预留操作空间;之后,将装饰条2放入操作空间,横部5的外延端朝向公条3所在装饰板1;最后,相邻装饰板1相向移动并包裹装饰条2,在此过程中,公条3横向插入母槽4,同时,横部5横向插入夹持腔7。

安装到位后,公条3插置在母槽4内,横部5插置在夹持腔7内,相邻装饰板1的相向侧壁紧密夹持竖部6,使得竖部6顶面外露于相邻装饰板1,既确保相邻装饰板1牢固拼接,还确保相邻装饰板1被竖部6隔离,又利用竖部6顶面形成外露于装饰板1外露面的装饰条2,提升美观性。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夹持腔7的高度与横部5厚度匹配,公条3插置到位后,横部5被卡置定位在夹持腔7内。横部5以过瘾配合方式插置在夹持腔7内,有效提升横部5与夹持腔7间的防脱离性,确保装饰条2与对应装饰板1间的连接强度。具体地,装饰条2通过横部5与设置公条3的装饰板1固接,该装饰板1通过公条3和母槽4匹配插置实现与另一装饰板1固接,进而实现相邻装饰板1与装饰条2匹配固接。

在实际操作中,相邻装饰板1间预留有供竖部6竖向外露的装配腔8,所述夹持腔7与所述装配腔8通连。装配腔8由相邻装饰板1的对应侧壁与竖部6抵触后围合形成。相邻装饰板1通过侧壁与竖部6抵触,有效限制公条3插入母槽4以及横部5插入夹持腔7的程度,既确保装配精确,还通过减小竖部6与装饰板1侧壁间的间隙来提升美观性。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夹持腔7与所述装配腔8互为垂直设置,使得横部5和竖部6也会为垂直设置,既确保横部5能横向插入夹持腔7,还确保竖部6能通过侧壁与对应装饰板1侧壁完整贴合,提升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竖部6与所述装配腔8等高设置,安装到位后,所述竖部6顶端面与所述装饰板1外露面平整衔接。此外,所述竖部6还可以高于装配腔8设置,使得竖部6顶端形成外凸于装饰板1的装饰纹路,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夹持腔7的深度大于横部5的长度,确保横部5能完整插置在夹持腔7中。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夹持腔7可以设置在设有公条3侧的装饰板1上(如图3所示),还可以设置在设有母槽4侧的装饰板1上,具体地,所述公条3顶面和母槽4顶壁围合形成所述夹持腔7,使得所述母槽4顶部形成夹持腔7,在安装时,竖向叠置的公条3和横部5同时插置在母槽4内,利用设置母槽4侧的装饰板1起到固接另一装饰板1和装饰条2的作用,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条2结构。

如图4、5所示,所述装饰条2呈t形,所述竖部6底端固接在横部5顶面中央,所述装配腔8为两个且分置在相邻装饰板1对应侧壁上,安装到位后,横部5两端分别插置在对应的装配腔8内。所述竖部6固接在横部5中央上方,且两装饰板1上均设置有夹持腔7。

在安装时,横部5一端与公条3叠置并紧密插置在母槽4中,横部5另一端插置在对应的夹持腔7中,两侧装饰板1相向移动并加紧装饰条2,使得竖部6两侧与对应装饰板1侧壁紧密贴合,顶端外露并形成装饰条2。

在实际操作中,相邻装饰板1上均设有夹持腔7,方便横部5两端分别插置固接。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横部5厚度和公条3厚度之和不小于所述母槽4的槽口高度,以使竖向叠置的横部5和公条3以过瘾配合方式卡置定位在母槽4内。夹持腔7的深度大于横部5对应插置侧端的长度,确保横部5侧端能完整插置在夹持腔7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