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屋顶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7287发布日期:2020-03-24 15:4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屋顶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屋顶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屋顶隔热的常见做法包括通风隔热、蓄水隔热、种植隔热和反射降温隔热等。但对于气候炎热的地区,太阳辐射热和室外高温会使得室内温度剧烈升高,单一的隔热措施很难达到很好的隔热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屋顶隔热装置,以改善传统单一做法的隔热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式屋顶隔热装置,包括基板,在基板上均匀设置多个支承柱,支承柱顶部安装有顶板,顶板上铺设有热辐射反射板;在所述基板上还铺设有蓄水海绵,蓄水海绵的顶部和顶板的底部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空气夹层;所述蓄水海绵内部沿屋面纵向铺设一根供水干管,与供水干管垂直方向连接有供水支管,供水支管的管壁上开有多个小孔。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为泡沫混凝土板。

进一步的,所述热辐射反射板为铝箔板。

相比现有的屋面隔热方法,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将反射、隔热、蓄水蒸发、对流通风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利用铝箔板进行热辐射反射,利用泡沫混凝土板的保温隔热,同时利用水的蒸发需要大量吸热的原理,构建空气对流夹层提高了降温效率;同时利用海绵的吸水蓄水性,增强了水的蒸发速度同时节约用水。采用上述复合隔热技术方案可显著提高对屋顶的隔热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隐藏顶板和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基板,2支承柱,3蓄水海绵,4供水干管,5供水支管,6顶板,7铝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复合式屋顶隔热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设置在屋顶上,在基板1上每2~4平方米设置一个宽度为20~40cm高度为30~40cm的正方形截面支承柱2用于支承上部结构;在基板1上还铺设有一层厚度为5~8cm的蓄水海绵3;所述蓄水海绵3内部沿屋面纵向铺设有一根内径为2~4cm的供水干管4;所述供水干管4两侧每隔80~100cm各连接一根内径为1~2cm的供水支管5,所述供水支管5侧壁带有若干小孔,且末端封闭,水源经供水干管4输送至供水支管5,又经供水支管5的侧壁小孔流出,由蓄水海绵3蓄存;所述支承柱2顶部安装有顶板6,所述顶板6采用厚度为6~10cm的泡沫混凝土板,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防水效果;所述顶板6顶部设有铝箔板7,铝箔板7具有良好的辐射反射效果,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在顶板6与蓄水海绵3之间存在一个22~35cm高的空隙,形成空气夹层,实现空气对流,从而利于水分蒸发并通过对流将热量及时带走。

本实用新型的隔热降温原理是:通过设置铝箔板,能够有效减少太阳对屋顶的辐射,起到隔热的效果;通过设置顶板,既能够支撑铝箔板,同时又起到良好的隔热、隔音、防水的效果;通过设置架空层,形成空气对流空间,通过设置供水管道,能够提供蒸发所需的水源,通过设置蓄水海绵,能够起到蓄水作用,增加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蒸发速度,通过水的蒸发带走大量热,增强降温效果。综合以上效果,本装置可显著降低屋顶温度,明显改善传统单一隔热做法的隔热降温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