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隔墙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3793发布日期:2020-08-14 18:3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隔墙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隔墙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使多个墙板实现快速对接以形成隔墙,申请人的在先专利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隔墙(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015216.3),该装配式隔墙包括用于依次对接的墙板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墙板之间以用于使两个墙板实现对接的连接件。在该在先专利的一个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在墙板的侧龙骨上开设卡槽,该卡槽的槽壁上具有两个相对的斜面。连接件包括矩形块状的连接本体和弹簧顶杆;连接本体的两端分别伸入相邻两个墙板的侧龙骨的卡槽中,弹簧顶杆中的弹簧使得顶杆伸出连接本体并朝向两个槽壁,需要使得顶杆滑过斜面方能够使连接本体从卡槽的槽口中脱出,而使顶杆滑过斜面需要向墙板施加一定的外力以克服弹簧的弹力,如此,相邻两个墙板可借助连接件保持对接状态,并可通过施加相对较大的外力而使连接本体从卡槽中脱出而实现墙板之间的快速拆卸。

然而,申请人的在先专利所提供的装配式隔墙却存在如下缺陷:

1、上述的卡槽沿侧龙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连接件并不能稳定的保持在某一确定的高度位置,在有些情况下,例如,连接件的重力克服了顶杆与斜面的摩擦力,或者在墙板发生抖动时,连接件会从一个高度位置滑落到另一个高度位置上,甚至滑落至最低位置。

2、连接本体两端分别伸入至相邻的两个墙板的侧龙骨的卡槽中,连接本体的两端分别靠两组弹簧顶杆与卡槽配合,而两组弹簧顶杆中的两组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及预紧力设定的相同,导致:当施力用于使两个墙板分离后,不能使多个连接件在同一墙板上而同时全部与另一个墙板分离,也就是说,一些连接件与其中一个墙板分离,而另一个连接件与另一个墙板分离,这对后续利用连接件对墙板进行对接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隔墙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隔墙组件,包括用于依次对接的多个墙板以及用于使每相邻两个墙板对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以及设置于靠近所述连接本体的两端位置的两组弹簧顶杆,所述墙板的侧边具有侧龙骨,所述侧龙骨上开设有沿其长度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壁上具有相对的斜面,所述连接本体的两端分别用于插入相邻两个墙板的侧龙骨的卡槽中,至少在相邻的两个侧龙骨的其中一个侧龙骨的卡槽的槽壁的至少一个预设高度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在垂直于所述侧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本体上形成有滑块,以在所述连接本体伸入具有所述滑槽的卡槽的过程中,所述滑块滑入所述滑槽,借由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的配合以将所述连接件限定在所述预设高度。

优选地,相邻两个侧龙骨的卡槽的同一预设高度上均开设有所述滑槽,所述连接件上对应形成有分别用于滑入相邻两个所述侧龙骨的卡槽上的滑槽的所述滑块。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侧龙骨之间具有多个所述连接件,在多个不同预设高度位置均开设有滑槽,以用于使多个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的限定在多个不同预设高度位置。

优选地,使每个连接件的两组弹簧顶杆中的第一组弹簧顶杆中的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组弹簧顶杆中的弹簧的弹性系数;

所有所述连接件与第一组弹簧顶杆对应的一端伸入同一个墙板的卡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隔墙组件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连接本体上设置滑块以及在卡槽上开设滑槽,能够使得位于两个墙板之间的连接件始终保持在确定的高度位置。

2、通过使连接件的两组弹簧顶杆的弹簧设置成不同的弹性系数,在两个墙板拆离后,能够保障所有连接件均连接在同一个墙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隔墙组件中侧龙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隔墙组件中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隔墙组件的对接处的截面视图(两个墙板处于对接状态)。

图4为图3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隔墙组件的对接处的截面视图(两个墙板处于趋于分离的状态)。

图6为图5的局部b的放大视图。

图中:

10-墙板;20-侧龙骨;21-卡槽;211-斜面;212-滑槽;30-连接件;31-连接本体;32-弹簧顶杆;321-顶杆;322-弹簧;3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隔墙组件,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隔墙组件中的部分特征已被申请人的在先专利(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015216.3)所公开,该部分特征为:装配式墙板10组件包括用于依次对接的多个墙板10以及用于使每相邻两个墙板10对接的连接件30,连接件30包括连接本体31以及设置于靠近连接本体31的两端位置的两组弹簧顶杆32,墙板10的侧边具有侧龙骨20,侧龙骨20上开设有沿其长度延伸的卡槽21,卡槽21的槽壁上具有相对的斜面211,连接本体31的两端分别用于插入相邻两个墙板10的侧龙骨20的卡槽21中。

上述特征使得墙板10得以实现快速对接以及拆分的原理已被申请人的在先专利所公开。

本实施例与在先专利所不同的是:

1、分别设置于相邻墙板10的相邻侧边的侧龙骨20的卡槽21的槽壁上开设有多对滑槽212,该滑槽212朝垂直于侧龙骨2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每对滑槽212包括两组滑槽212,两组滑槽212分别开设在两个侧龙骨20的卡槽21的槽壁上,且位于同一高度),不同对的滑槽212在侧龙骨20的长度(或称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具有与滑槽212对数相同的多个连接件30,多个连接件30一一对应的布置在不同高度的开设有滑槽212的位置。

2、每个连接件30的连接本体31上均形成有两组滑块33,在连接本体31伸入至相邻的两个侧龙骨20的卡槽21的过程中,两组滑块33分别滑入所对应的两组滑槽212中,在高度方向上(或称竖直方向上),滑槽212对滑块33具有止挡作用,使得连接件30保持在滑槽212所在的高度。

3、使每个连接件30的两组弹簧顶杆32中的其中一组弹簧顶杆32中的弹簧322的弹性系数大于其中另一组弹簧顶杆32中的弹簧322的弹性系数。所有连接件30与弹性系数较大的弹簧顶杆32对应的一端伸入同一个墙板10的卡槽21中。如图5和图6所示,当施加外力而试图使处于对接状态的两个墙板10分离时,弹性系数较小的弹簧322首先屈服,使得所对应的顶杆321通过回缩滑过斜面211并从卡槽21的槽口滑出,而弹性系数大的弹簧322不会屈服,对应的顶杆321不会回缩,使得该顶杆321所对应的连接件30不会从该侧墙板10的侧龙骨20的卡槽21中脱出。如此,当两个墙板10拆离后,所有连接件30会保持在一个墙板10上。

上述实施例的优势在于:

1、通过在连接本体31上设置滑块33以及在卡槽21上开设滑槽212,能够使得位于两个墙板10之间的连接件30始终保持在确定的高度位置。

2、通过使连接件30的两组弹簧顶杆32的弹簧322设置成不同的弹性系数,在两个墙板10拆离后,能够保障所有连接件30均连接在同一个墙板10上。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