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4733发布日期:2020-05-29 12:2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栏杆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施工时,规范要求,洞口须设置防护,一般井道洞口防护不得低于1500mm,并在底部设置挡脚板,防止物体进入井道伤人。传统工艺一般采用一些简陋的钢管和模板进行防护,电梯井道砌筑砖砌体时,这些临时设置的装置既不牢靠又容易被人挪动,施工人员容易发生坠足,造成人员的伤亡事故。而安装防护栏杆,通常采用结构边锚固的方式进行固定,结构比较复杂,耗时耗力,底部栏杆防护较为薄弱,且整个结构外观也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结构原理简单,防护栏杆可直接手动抬起,操作简便实用,同时避免对电梯井口两侧的墙壁造成破坏,可随时拆卸转运以进行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包括第一护栏、挡脚板和套管,所述第一护栏依次均匀焊接在加强板的顶部表面,所述加强板的底部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第二护栏,所述第一护栏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套管分别套接在固定杆表面的两侧,且所述套管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板;

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两端的两个第二护栏表面两侧分别焊接有一个连接件,所述挡脚板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两个连接件上,设置在另一侧的所述连接件表面通过减震机构连接有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长度为2000mm~2300mm,且挡脚板的高度为20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护栏、第二护栏、加强板与挡脚板的总高度至少为1500mm。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的表面设有标志区域。

优选的,所述挡脚板的底部设有凸起边,且所述凸起边与地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与橡胶垫,所述减震弹簧与橡胶垫依次均匀设置在两个连接件与防护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利用套管将防护栏杆活动安装在电梯井口,为主体结构施工人员提供了便利,也避免了对电梯门洞两侧墙体的破坏,适用于不同宽度的电梯井道口,可循环使用,实用性强。

2、下方护栏的表面配合减震机构安装有防护板,在工作人员放下护栏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防护效果,避免护栏主体承受过多震动而产生磨损,

以此来保证基本的安装结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装配其他部件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护栏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与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护栏、2第二护栏、3加强板、31标志区域、4固定杆、5连接件、6挡脚板、61凸起边、7安装板、8套管、9减震机构、91减震弹簧、92橡胶垫、10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包括第一护栏1、挡脚板6和套管8,第一护栏1依次均匀焊接在加强板3的顶部表面,加强板3的底部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第二护栏2,第一护栏1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4,两个套管8分别套接在固定杆4表面的两侧,且套管8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板7;

设置在加强板3两端的两个第二护栏2表面两侧分别焊接有一个连接件5,挡脚板6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两个连接件5上,设置在另一侧的连接件5表面通过减震机构9连接有防护板10。

具体的,固定杆4的长度为2000mm~2300mm,且挡脚板6的高度为200mm,能够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遮挡防护,且便于配合安装板7及套管8进行装配。

具体的,第一护栏1、第二护栏2、加强板3与挡脚板6的总高度至少为1500mm,以此来提供有效的防护作用。

具体的,加强板3的表面设有标志区域31,可以用于增设警示标语或喷涂警示标志,以此起到警示效果。

具体的,挡脚板6的底部设有凸起边61,且凸起边61与地面接触,在对装置进行安装时,可以此进行基本的放置,可以有效立在地面上,便于进行后续的安装工作。

具体的,减震机构9包括减震弹簧91与橡胶垫92,减震弹簧91与橡胶垫92依次均匀设置在两个连接件5与防护板10之间,能够对装置基体进行有效缓冲防护,避免使用过程中装置复位时,底部第二护栏2与墙体发生碰撞而影响整体安装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整体放置于电梯井口处,此时可利用挡脚板6配合凸起边61放置于地面上,此时手动将两个套管8上的安装板7调节至与电梯井口两侧的墙面贴合,利用螺钉配合安装孔将安装板7固定在墙面上,以此来完成基本的结构安装,并可投入使用。设置完成后,可以在加强板3表面的标志区域31手动喷涂或悬挂警示标志,以此加强警示效果。

使用时,由工作人员手动抓取第二护栏2将装置由下至上抬起,期间固定杆4可随着第一护栏1转动而一同在套管8内转动。工作人员进入井内后,松开第二护栏2,装置上的挡脚板6部分受重力向墙面靠拢,由防护板10配合减震机构9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来避免伤及护栏基体,保证了安装机构的安全性。装置整体安装操作简单,可随时拆卸转运以进行循环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包括第一护栏(1)、挡脚板(6)和套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1)依次均匀焊接在加强板(3)的顶部表面,所述加强板(3)的底部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第二护栏(2),所述第一护栏(1)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4),两个所述套管(8)分别套接在固定杆(4)表面的两侧,且所述套管(8)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板(7);

设置在所述加强板(3)两端的两个第二护栏(2)表面两侧分别焊接有一个连接件(5),所述挡脚板(6)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两个连接件(5)上,设置在另一侧的所述连接件(5)表面通过减震机构(9)连接有防护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的长度为2000mm~2300mm,且挡脚板(6)的高度为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1)、第二护栏(2)、加强板(3)与挡脚板(6)的总高度至少为1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的表面设有标志区域(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脚板(6)的底部设有凸起边(61),且所述凸起边(61)与地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9)包括减震弹簧(91)与橡胶垫(92),所述减震弹簧(91)与橡胶垫(92)依次均匀设置在两个连接件(5)与防护板(10)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电梯井道洞口防护栏杆,属于防护栏杆领域,包括第一护栏、挡脚板和套管,所述第一护栏依次均匀焊接在加强板的顶部表面,所述加强板的底部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第二护栏,所述第一护栏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套管分别套接在固定杆表面的两侧,且所述套管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两端的两个第二护栏表面两侧分别焊接有一个连接件,所述挡脚板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两个连接件上,设置在另一侧的所述连接件表面通过减震机构连接有防护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防护栏杆可直接手动抬起,操作简便实用,同时避免对电梯井口两侧的墙壁造成破坏,可随时拆卸转运以进行循环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孙运幕;张启聪;陶锐;段体育;颜石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建投第九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