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8177发布日期:2020-04-14 19:1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当建筑物有一定的高度,且工人不方便进行施工时,需要借助高一点的物体来辅助施工,在过去我们常见的都是脚手架之类的,这种结构简单,不具有安全性,所以需要一种具有安全性的建筑施工平台。

现有的建筑施工平台大部分底部都是支撑脚,移动时需要依靠工人进行搬动,导致每次移动平台都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且由于平台的支撑部分无法进行调节,当在地面不平时,该平台就会晃动,增加平台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剪叉式升降机,且第一剪叉式升降机与支撑座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一剪叉式升降机与支撑座之间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一剪叉式升降机的上端焊接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二剪叉式升降机,且第二剪叉式升降机与第一顶板之间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剪叉式升降机的上端固定有第二顶板,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底端两侧焊接有第一内螺纹钢管,且第一内螺纹钢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外螺纹钢管,所述第一外螺纹钢管的底部焊接有万向轮,所述第一顶板的顶端一侧设有自动上料机构,所述支撑座的外侧设有辅助平衡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顶板通过第二剪叉式升降机与第一顶板构成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外螺纹钢管与第一内螺纹钢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与第二顶板之间为焊接固定,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内部镶嵌有第一活动轴,且第一活动轴靠近第二顶板中心线的一端连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外壁捆绑有缆绳,且缆绳的下端固定有物料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物料板通过缆绳与收卷筒相连接,且收卷筒通过第一活动轴与固定架构成转动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辅助平衡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二活动轴,且第二活动轴插接在支撑座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动轴远离支撑座中心线的一端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横向贯穿有第二内螺纹钢管,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二内螺纹钢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外螺纹钢管,且第二外螺纹钢管的一端焊接有垫片,所述第二外螺纹钢管的底端设置有托杆,且托杆与支撑座之间为焊接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垫片通过第二外螺纹钢管与第二内螺纹钢管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二内螺纹钢管通过螺纹杆与固定块相连接,所述固定块通过第二活动轴与支撑座构成转动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座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可以使该平台移动起来更加方便,第一顶板上方的第二顶板可以进行升降,这样利用第二顶板可以将施工时的物料顶起,这样工人在进行施工时,可以轻松的拿取物料,而不用每次都需要进行弯腰操作,从而降低工人施工时的工作强度,体现该平台的功能性与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外螺纹钢管与第一内螺纹钢管之间可以进行转动,这样可以使该平台的支撑部分可以进行调节,当地面不平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外螺纹钢管的高度来使平台保持平衡,有效的解决过去由于平台的支撑部分无法进行调节,当在地面不平时,该平台就会晃动,增加平台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当收卷筒转动时,可以对缆绳进行延伸和收卷,以控制物料板的升降,从而就能够将物料输送到第一顶板,这样就不需要依靠工人提起物料不断从平台上爬上爬下,以进一步降低工人施工时的工作强度,避免爬上爬下送物料时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中,当平台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二内螺纹钢管和第二外螺纹钢管转动至倾斜状态,则可以利用两侧的第二内螺纹钢管、第二外螺纹钢管及垫片对支撑座进行支撑,从底部保持该平台的平衡性,防止平台向两侧晃动或倾倒,增加该平台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平台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上料机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平衡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支撑座;2、第一剪叉式升降机;3、第一电动推杆;4、第一顶板;5、第二剪叉式升降机;6、第二电动推杆;7、第二顶板;8、第一内螺纹钢管;9、第一外螺纹钢管;10、万向轮;11、自动上料机构;1101、固定架;1102、第一活动轴;1103、收卷筒;1104、缆绳;1105、物料板;12、辅助平衡机构;1201、第二活动轴;1202、固定块;1203、第二内螺纹钢管;1204、螺纹杆;1205、第二外螺纹钢管;1206、垫片;1207、托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平台,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剪叉式升降机2,且第一剪叉式升降机2与支撑座1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第一剪叉式升降机2与支撑座1之间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3,且第一剪叉式升降机2的上端焊接有第一顶板4,第一顶板4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二剪叉式升降机5,且第二剪叉式升降机5与第一顶板4之间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6,第二剪叉式升降机5的上端固定有第二顶板7,第二顶板7通过第二剪叉式升降机5与第一顶板4构成升降结构,第一外螺纹钢管9与第一内螺纹钢管8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一顶板4上方的第二顶板7可以进行升降,这样利用第二顶板7可以将施工时的物料顶起,这样工人在进行施工时,可以轻松的拿取物料,而不用每次都需要进行弯腰操作,从而降低工人施工时的工作强度,体现该平台的功能性与灵活性,第一外螺纹钢管9与第一内螺纹钢管8之间可以进行转动,这样可以使该平台的支撑部分可以进行调节,当地面不平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外螺纹钢管9的高度来使平台保持平衡,有效的解决过去由于平台的支撑部分无法进行调节,当在地面不平时,该平台就会晃动,增加平台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支撑座1的内部底端两侧焊接有第一内螺纹钢管8,且第一内螺纹钢管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外螺纹钢管9,第一外螺纹钢管9的底部焊接有万向轮10,第一顶板4的顶端一侧设有自动上料机构11,自动上料机构11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架1101,且固定架1101与第二顶板7之间为焊接固定,固定架1101的内壁内部镶嵌有第一活动轴1102,且第一活动轴1102靠近第二顶板7中心线的一端连接有收卷筒1103,收卷筒1103的外壁捆绑有缆绳1104,且缆绳1104的下端固定有物料板1105,物料板1105通过缆绳1104与收卷筒1103相连接,且收卷筒1103通过第一活动轴1102与固定架1101构成转动结构,当收卷筒1103转动时,可以对缆绳1104进行延伸和收卷,以控制物料板1105的升降,从而就能够将物料输送到第一顶板4,这样就不需要依靠工人提起物料不断从平台上爬上爬下,以进一步降低工人施工时的工作强度,避免爬上爬下送物料时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支撑座1的外侧设有辅助平衡机构12,辅助平衡机构12的内部包括有第二活动轴1201,且第二活动轴1201插接在支撑座1的内部,第二活动轴1201远离支撑座1中心线的一端安装有固定块1202,且固定块1202的内部横向贯穿有第二内螺纹钢管1203,固定块120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04,第二内螺纹钢管120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外螺纹钢管1205,且第二外螺纹钢管1205的一端焊接有垫片1206,第二外螺纹钢管1205的底端设置有托杆1207,且托杆1207与支撑座1之间为焊接固定,垫片1206通过第二外螺纹钢管1205与第二内螺纹钢管1203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二内螺纹钢管1203通过螺纹杆1204与固定块1202相连接,固定块1202通过第二活动轴1201与支撑座1构成转动结构,当平台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二内螺纹钢管1203和第二外螺纹钢管1205转动至倾斜状态,则可以利用两侧的第二内螺纹钢管1203、第二外螺纹钢管1205及垫片1206对支撑座1进行支撑,从底部保持该平台的平衡性,防止平台向两侧晃动或倾倒,增加该平台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地面不平时,可以手动转动相应的第一外螺纹钢管9,第一外螺纹钢管9沿着第一内螺纹钢管8向下转动,依次来使该平台在地面不平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平衡,同时将第二外螺纹钢管1205与托杆1207分离,再调节螺纹杆1204,改变第二内螺纹钢管1203的朝向,再向下扳动第二内螺纹钢管1203,使固定块1202沿着第二活动轴1201在支撑座1转动,以使第二内螺纹钢管1203和第二外螺纹钢管1205转动至倾斜状态,使垫片1206贴合到地面上,则可以利用两侧的第二内螺纹钢管1203、第二外螺纹钢管1205及垫片1206对支撑座1进行支撑,再启动第一电动推杆3,使第一电动推杆3延伸,则第一电动推杆3推动第一剪叉式升降机2将第一顶板4顶起,使平台开始升起,当需要输送物料时,将物料放置在物料板1105上,启动固定架1101一侧的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通过第一活动轴1102带动收卷筒1103转动,将缆绳1104收卷起来,则带动物料板1105和物料升起,再将物料从物料板1105提起到第二顶板7上,启动第二电动推杆6,使第二电动推杆6延伸,则第二电动推杆6使第二剪叉式升降机5向上升起,就可以将物料顶起,增加物料的高度,这样平台上的工人就可以方便拿取物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