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板转角连接件及模块化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4701发布日期:2020-05-07 00:0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墙板转角连接件及模块化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板转角连接件及模块化墙体。



背景技术:

洁净室系指对空气洁净度、温度、湿度、压力、噪声等参数根据需要都进行控制的密闭性较好的空间。洁净室的发展与现代工业、尖端技术、食品工业和医疗器材等行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由于精密机械工业、半导体工业、食品、医疗等对环境的要求,促进了洁净室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精密机械、半导体、宇航、原子能、食品、医疗等工业中应用洁净室已相当普遍。

因此洁净室在建造时就对建造材料的洁净程度要求很高,需要墙板与墙板之间采用快速连接件无尘化快速安装,现有墙板与墙板之间转角连接结构容易脱开,不具备在安装完成之前暂时固定的结构。因此衍生出了墙板与墙板之间利用凹凸构造连接,但凹凸构造并没有卡件结构构造,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在没有整面完成安装时容易脱开,这样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便捷且安装过不会产生灰尘碎屑而影响洁净室洁净度的墙板转角连接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板转角连接件,其包括多块相倾斜或相垂直设置的转角板,相邻的两个所述转角板所成的小于180°的角所在的区域为两者的内侧,则另一侧为两者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角板的内侧侧壁上分别设置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上分别固定有卡接凸起。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转角板有两块且相倾斜或相垂直设置,两块所述转角板分别为第一转角板和第二转角板,所述第一转角板和所述第二转角板的内侧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安装基板和第二安装基板,所述第一安装基板和第二安装基板上分别固定有卡接凸起。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转角板与所述第二转角板相垂直,两者通过弧形板呈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转角板与所述第二转角板以及弧形板一体成型。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安装基板与所述第二安装基板相垂直,所述第一安装基板与所述第二安装基板以及弧形板围合形成边角立柱,所述卡接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基板与所述第二安装基板相垂直且均朝向背离所述边角立柱的方向延伸。

另一种优选方式,每个所述卡接凸起包括朝向背离边角立柱的方向延伸的左侧卡板和右侧卡板,且左侧卡板和右侧卡板相背的侧面上分别设有左侧凸起和右侧凸起,所述左侧凸起与第一安装基板或第二安装基板之间形成左侧卡接空间,所述右侧凸起和第一安装基板或第二安装基板之间形成右侧卡接空间。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左侧凸起和右侧凸起分别于所述第一安装基板或第二安装基板相对的面为上卡紧面,所述上卡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基板或第二安装基板安装卡接凸起的面相平行。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左侧凸起和右侧凸起上分别设有便于墙板卡入所述卡接空间的引导斜面。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安装基板或第二安装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卡接凸起两侧分别设有提高连接强度的支撑肋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墙体,其包括墙板,相邻的两块墙板之间通过上述任一墙板转角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墙板内设有龙骨框架,所述龙骨框架包含多根首尾相接的龙骨,每根所述龙骨包括第一支撑板、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边处且与其相垂直的第一侧支撑板、形成在两块所述第一侧支撑板侧边处且相向延伸的两块第二支撑板以及形成在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侧边处且向所述第一支撑板方向延伸的限位侧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平行,所述限位侧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垂直;所述卡接凸起与两块所述限位侧板对应卡接。

另一种优选方式,每根所述龙骨还包括形成在各所述限位侧板边处且朝向所述限位侧板相对应的第一侧支撑板延伸的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长度为2-10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采用了卡扣式连接不需要借助辅助人力便可完成墙板与墙板的连接,更方便快捷;采用卡扣连接,结构更稳固不宜脱离,且方便安装和搬运提高了安装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中墙板转角连接件的俯视图;

附图2为实施例一中墙板与墙板连接的立体视图;

附图3为实施例二中墙板转角连接件的俯视图;

附图4为龙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墙板转角连接件18包括相倾斜或相垂直设置的第一转角板1和第二转角板2,第一转角板1和第二转角板2相连接,第一转角板1和第二转角板2所成的小于180°的角所在的区域为两者的内侧,则另一侧为外侧,墙板转角连接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转角板1和第二转角板2的内侧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基板4和第二安装基板5,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基板4和第二安装基板5上的卡接凸起6,以及位于第一安装基板4或第二安装基板5上且位于卡接凸起6两侧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支撑肋板7。

第一转角板1与第二转角板2相垂直,两者通过弧形板3呈圆弧过渡连接,第一转角板1、第二转角板2、弧形板3、第一安装基板4、第二安装基板5和卡接凸起6一体成型。第一安装基板4与第二安装基板5相垂直,第一安装基板4与第二安装基板5以及弧形板3围合形成边角立柱8,卡接凸起6分别与第一安装基板4与第二安装基板5相垂直且均朝向背离边角立柱8的方向延伸。每个卡接凸起6包括朝向背离边角立柱8的方向延伸的左侧卡板9和右侧卡板10,且左侧卡板9和右侧卡板10相背的侧面上分别设有左侧凸起11和右侧凸起12,左侧凸起11与第一安装基板4或第二安装基板5之间形成左侧卡接空间13,右侧凸起12和第一安装基板4或第二安装基板5之间形成右侧卡接空间14。左侧凸起11和右侧凸起12分别于第一安装基板4或第二安装基板5相对的面为上卡紧面15,上卡紧面15与第一安装基板4或第二安装基板5安装卡接凸起6的面相平行。左侧凸起11和右侧凸起12上分别设有便于墙板卡入卡接空间的引导斜面16。

如图2所示,模块化墙体包括墙板0,相邻的两块墙板0之间通过上述任一墙板转角连接件相连接,卡接凸起从墙板0的插槽卡入并将墙板0的龙骨框架17卡紧在卡接空间内,加强肋板起到确保龙骨框架17卡紧在卡接空间内的作用,龙骨框架17包含多根首尾相接的龙骨(多根龙骨可以通过多个连接件组装成方向框架)。每根龙骨包括第一支撑板171(第一支撑板17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长侧边和短侧边,通常意义上的侧边是指其长侧边,短侧边通常称为端边)、第一侧支撑板172、第二支撑板173和限位侧板174,还可以包括形成在各限位侧板174边处且朝向限位侧板174相对应的第一侧支撑板172延伸的第三支撑板175,第三支撑板175的长度为2-10mm,最佳取5mm(如图4所示)。第一侧支撑板172有两块,它们形成(通常是一体成型的,下同)在第一支撑板171的两侧边处(两块第一侧支撑板172位于第一支撑板171的同侧),而与其相垂直。第二支撑板173也有两块,它们对应形成在两块第一侧支撑板172的侧边处(即未与第一支撑板171相接触的长侧边),并相向延伸而间隔设置,使得第二支撑板173与第一支撑板171相平行。限位侧板174也有两块,它们分别形成在两块第二支撑板173的侧边处(即两块第二支撑板173相向的侧边),并向第一支撑板171所处方向延伸的,使得限位侧板174与第一支撑板171相垂直;同时,限位侧板174并未延伸至与第一支撑板171相接触。因此将卡接凸起6与两块限位侧板174对应卡接即可实现对两块模块化墙板0的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转角板、安装基板以及卡接凸起均有四个。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