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1976发布日期:2020-08-25 18:4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外墙保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



背景技术:

给建筑施加保温措施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保温措施大多采用外墙外贴保温技术,该技术容易产生空鼓、裂缝,具有渗透、脱落等安全隐患,外贴保温使用寿命短,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不匹配,导致后期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维护成本高。此外,外贴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通常较差,存在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是对传统建筑外保温技术的一次变革,它将保温节能功能与墙体维护功能融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善了结构节能和结构防火的问题。在现有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中,钢筋焊接网架板中由外侧网片、穿过保温板的腹丝、内侧网片,通过焊接组成的空间立体结构,虽然该结构在保温一体化技术中整体较好,但由于其腹丝穿透保温板,造成冷桥点增多,为达到同等保温效果,保温板厚度需加厚,在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厚度更大,且腹丝带来的生产人工成本,混凝土成本等增大,焊点易开裂,放置模板垫块造成的现场施工工序复杂化,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传统钢筋焊接网架板在推广应用中发现,网架板现场施工时,需要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液面高差过大时,会造成保温板侧移,导致外侧构造层厚度不够,或者内侧结构层界面变小,影响主体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包括构造层、保温层、结构层、连接件和钢筋焊网,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保温层,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构造层内与所述钢筋焊网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延伸在所述结构层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器,所述第一限位器朝向所述保温层的一端紧贴在保温层表面,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器上设置有穿丝孔,所述第一限位器朝向保温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用于放置焊接丝;所述焊接丝通过所述穿丝孔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器,所述焊接丝与所述构造层内的钢筋焊网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器上内置有焊接丝,所述焊接丝与构造层内的钢筋焊网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保温层的一面设置第一支撑杆,用于支撑外模板;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一限位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限位器,所述第二限位器紧贴在保温层表面,所述第二限位器设置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保温板一侧设置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相连的锚固件或第二支撑杆,所述锚固件另一端为孔状结构或为j形结构,用于与结构层内的拉筋进行拉结;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为带有圆形结构、柱帽形结构或矩形结构,用于支撑内模板。

优选地,所述焊接丝为u型丝或直丝;所述焊接丝与所述保温层、第一限位器的接触部位做有防腐涂层。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内外两侧喷涂由界面砂浆构成的粘结层;保温层两侧表面开设肋槽或孔槽。

优选地,相邻两块构成保温层的保温材料接触搭接处做成企口形式,内外咬茬搭接,所述构造层中钢筋焊网外侧加设搭接网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本实用新型减少斜腹筋穿过保温板带来的冷桥现象,减小修正系数,减小保温板厚度;焊接点减少,减少生产工艺的繁琐程度;取消内侧网片,降低了成本;墙体斜插腹筋减少,可使用粒径稍大的细石混凝土代替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易于控制,减小混凝土成本;保温板两侧喷涂的界面砂浆,构成粘结层,连接保温板与两侧现浇混凝土,使其连接牢固成为整体,避免发生保温板在混凝土中变形和空鼓等现象;相邻2块保温板采用企口搭接的连接方式,不会形成冷桥。

应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明确指出,否则附图不应视为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组件或步骤。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又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连接件在未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中第一限位器(a型)和焊接丝(直丝、u型丝)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c是图3a中第一限位器(b型)和焊接丝(内嵌式)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中保温层的保温板拼缝处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i-外模板、ii-构造层、iii-保温层、iv-结构层、v-内模板;a-第一连接件;b-第二连接件;c-第三连接件;1-焊接丝;1-1-焊接丝(u型丝);1-2-焊接丝(直丝);1-3焊接丝(内嵌式);2-穿丝孔、3-凹槽、4-1-第一限位器(a型);4-2-第一限位器(b型)、5-第一支撑杆、6-第一连接杆、7-第二限位器;8-1-锚固杆(孔状结构);8-2锚固杆(j形结构);8-3-第二支撑杆、9-钢筋焊网、10-肋槽或孔槽;11-搭接网片;12-连接件;13-第一连接孔;14-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大体上相同的元素和功能,且将省略对这些元素和功能的重复性说明。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可以省略对于本领域所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包括构造层ii、保温层iii、结构层iv,还包括连接件12和钢筋焊网9,所述钢筋焊网9设置在所述构造层ii内,所述连接件12穿过所述保温层iii,所述连接件一端延伸在所述构造层ii内并与所述钢筋焊网9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结构层iv内。

如图3a所示,具体的,所述连接件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件a、第二连接件b和第三连接件c,所述第一连接件a和所述第二连接件b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b和所述第三连接件c优选采用承插或者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b穿过所述保温层iii,所述第一连接件a在所述构造层ii内与所述钢筋焊网9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c延伸在所述结构层iv内。

所述第一连接件a包括第一限位器4-1(比如限位盘),第一限位器4-1朝向保温层iii的一端紧贴在保温层iii表面,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b连接。

如图3b所示,所述第一限位器4-1上设置有穿丝孔2,第一限位器4-1朝向保温层iii一侧设置有凹槽3,用于放置焊接丝1-1,1-2;所述焊接丝1-1,1-2通过所述穿丝孔2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器4-1,与构造层ii内的钢筋焊网9连接,比如焊接,这是焊接丝与第一限位器4-1(a型)的连接方式。

如图3b所示,焊接丝为u型丝1-1或正方形上垂直伸出的直丝1-2(比如4根),优选地,焊接丝长度略长于保温板到网片的距离,实际施工时,焊接丝可与钢筋网焊接。

如图3c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a设置有第一限位器4-2(b型),所述第一限位器4-2朝向所述保温层iii的一侧紧贴在保温层iii表面;所述第一限位器4-2上内置有焊接丝1-3,所述焊接丝1-3与构造层ii内的钢筋焊网9连接,比如焊接,这是焊接丝与第一限位器4-2(b型)的连接方式。

如图1、3a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a远离保温层iii的一面设置第一支撑杆5,在支设模板时,所述第一支撑杆用于支撑外模板i;所述第一支撑杆5与第一限位器4-1,4-2连接,优选采用螺纹或承插连接。

如图3a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限位器7(比如限位盘),所述第二限位器7紧贴在保温层iii表面,所述第二限位器7设置第一连接孔13。第二连接件朝向保温板一侧设置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一端与第一连接件a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杆6一端与第一限位器4-1,4-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6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13与所述第二限位器7连接,比如以承插或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器4-1,4-2设有第二连接孔14,第一连接杆6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孔14与第一限位器4-1,4-2连接。

如图3a所示,第三连接件c包括一端与第二连接件b相连的锚固件8-1,8-2或第二支撑杆8-3,所述锚固件8-1,8-2另一端可以为孔状(比如圆孔或方孔)结构8-1,或为j形结构8-2,用于与结构层内的拉筋进行拉结,起到与主体结构层锚固作用。第二支撑杆8-3另一端为带有圆形、柱帽形、矩形等形状,用于支撑内模板v,起到与主体结构层截面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件c与所述第二限位器7连接,比如以承插或螺纹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如图1所示,焊接丝与保温层iii、第一限位器4-1,4-2接触部位应做防腐涂层,其第一层(内层)宜为镀锌层,第二层(外层)非金属层可为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酯等。焊接丝与钢筋焊网9焊接部位不需要防腐处理。

进一步的,在保温层iii内外两侧喷涂由界面砂浆构成的粘结层(图中未示出),连接保温层iii与两侧现浇混凝土,使其连接牢固成为整体。

如图1-2所示,保温层iii两侧表面开设肋槽或孔槽10,使得保温层iii与混凝土粘接更为紧密,以增加保温层iii与混凝土的粘接力。

所述保温层iii可采用模塑聚苯乙烯保温板、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石墨聚苯乙烯保温板、聚氨酯保温板、珍珠岩板等。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块构成保温层iii的保温材料接触搭接处做成企口形式,内外咬茬搭接,构造层中钢筋焊网外侧需加设搭接网片11,通过钢筋绑扎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缺点进行的改进:1、穿过保温板斜插腹丝数量过多会产生冷桥现象,为达到节能标准,造成修正系数加大,保温板加厚,保温板成本增加;2、斜插腹丝穿过保温板,需与保温板内外两侧的钢筋焊网进行焊接,生产工艺复杂,如采用人工生产,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3、斜插钢筋多且密集,影响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而影响浇筑效果,因此传统钢筋焊接网架板必须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增加了建筑成本;4、现有钢筋焊接网架板,内外侧均有网片,内侧网片仅起着和剪力墙钢筋绑扎的作用,意义不大,且增加网架板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1、取消了斜插腹筋,采用连接件替代,连接件采用无冷桥设计,无金属贯穿保温板;2、取消了内侧网片,采用连接件上的锚固件与结构层相连;3、保温板两侧喷涂的界面砂浆;4、相邻两块保温材料接触搭接处做成企口形式,内外咬茬搭接;5、焊接丝形状可为u型,也可为正方形上垂直伸出4根直丝或内置到第一限位器中;6、第二连接件远离保温板一端可为锚固件,也可为支撑杆;7、保温板两侧可开设肋槽或孔槽,以增加保温板与混凝土的粘接力;8、保温板两侧的粘结层可为界面砂浆或其他改性的粘结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减少斜腹筋穿过保温板带来的冷桥现象,减小修正系数,减小保温板厚度;2、焊接点减少,减少生产工艺的繁琐程度;3、取消内侧网片,降低了成本;4、墙体斜插腹筋减少,可使用粒径稍大的细石混凝土代替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易于控制,减小混凝土成本;5、保温板两侧喷涂的界面砂浆,构成粘结层,连接保温板与两侧现浇混凝土,使其连接牢固成为整体,避免发生保温板在混凝土中变形和空鼓等现象;6、相邻2块保温板采用企口搭接的连接方式,不会形成冷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能达到的技术效果:1、取消网架板内侧网片和腹丝,采用连接件进行构造层和结构层的连接,连接件穿过保温板部分为非金属材料,减少冷桥的产生,进而减小保温板的厚度;2、取消网架板内侧网片,节约了成本;3、取消大量且密集的斜插腹筋,混凝土流通更为顺畅,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替代现有工艺使用的自密实混凝土,降低建筑成本。

具体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对所述具体部件进行选择性设置,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法的原理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