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桥施工围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4594发布日期:2020-05-22 20:2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桥施工围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桥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路桥施工围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轿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与此同时,道路路面损坏以及维修也成为常态。而为了不堵塞交通,一般的路面施工方法为:将双向车道中的其中一向车道先进行维修,另一向车道暂时分隔成双向车道进行通行。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将施工路段通过施工围墙围起来。

现有的一种施工围墙如图1所示,包括竖直设置的铁皮板1以及竖直固定于铁皮板1一侧的支撑柱3,支撑柱3的底端固定有支脚,支脚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施工围墙,其所使用的铁皮板一般较薄,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只能起到隔离施工路段与通行路段的作用。而由于施工路段为公路或者桥梁路段,因此车辆较多,一旦施工路段位于急转弯处或者视线盲区等路况时,则司机无法及时的刹住车,容易撞击进入施工路段,严重威胁到道路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桥施工围墙结构,其具有提高施工安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路桥施工围墙结构,包括铁皮板,所述铁皮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棉,所述缓冲棉远离铁皮板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穿过缓冲棉且与铁皮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沿其轴线方向水平开设有若干穿设孔,所述缓冲棉远离铁皮板的一侧设置有铁丝网,所述铁丝网的网丝穿过穿设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未能及时刹车而撞击施工围栏时,缓冲棉不仅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冲击力,同时还能延长刹车时间,再次降低撞击的冲击力;随后,车辆撞击铁丝网,铁丝网起到拦截作用,因铁丝网具有弹性,而且铁丝网与所有的支撑柱固定,因此在车辆撞击铁丝网时,铁丝网将撞击力缓冲后分布至整个施工围墙上,车辆不容易冲破铁丝网。

综上,本方案不仅能够将车辆与施工围墙之间的撞击力降低,而且还能够将车辆拦截下来,保证施工围墙内施工人员的安全,具有提高施工安全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铁皮板、缓冲棉以及支撑柱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桩,所述底板自铁皮板向缓冲棉方向延伸设置上坡板,所述上坡板呈倾斜设置且其较低一端靠近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桩能够将底板插接在地面上,铁皮板、缓冲棉以及支撑柱得到固定,通过上坡板能够降低车速,进而降低车辆撞击进入施工区内的概率,保证施工围墙内施工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靠近支撑柱的一侧、上坡板靠近支撑柱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起提高与车辆的轮胎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司机的刹车有效性,降低撞击力,提高施工围墙内施工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以及上坡板均开设有若干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积水会从漏水孔内漏出,避免雨水堆积造成底板与车胎之间打滑,保证底板的摩擦力,提高司机的刹车有效性,降低撞击力,提高施工围墙内施工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上坡板底壁设置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起到加强上坡版与底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上坡板的倾斜状态,保证施工围墙内施工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自缓冲棉向铁皮板方向延伸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铁皮板之间固定有拉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与铁皮板撞击时,拉簧能够对铁皮板起到一定拉力,降低铁皮板被撞飞而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概率;而且,拉簧具有弹性,能够在铁皮板被撞飞时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拉簧与铁片板之间发生脆裂的概率,提高拉簧与铁皮板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靠近铁皮板的一侧壁呈倾斜设置且其较高一端靠近铁皮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胎能够沿着延伸部的倾斜面滚动,不容易造成车胎发生爆胎,提高车辆在撞击铁皮板时的稳定性,方便司机控制车辆,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穿设孔内设置有防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未设置防割垫,在车辆与铁丝网撞击时,铁丝网会呈绷紧状态,使得铁丝网容易与穿设孔开口边缘发生切割作用,降低铁丝网的稳定性。而设置了防割垫后,防割垫起到隔离与缓冲效果,避免铁丝网被穿设孔开口边缘切割,提高铁丝网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缓冲棉、支撑柱以及铁丝网,当车辆撞击施工围栏时,缓冲棉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还能延长车辆刹车时间,降低撞击的冲击力;随后,车辆撞击铁丝网,铁丝网起到拦截作用,撞击力经过铁丝网缓冲后分布至整个施工围墙上,车辆不容易冲破铁丝网,保证施工围墙内施工人员的安全;

(2)通过设置底板与上坡板,上坡板降低车辆的撞击速度,提高安全性;设置防滑凸起与漏水孔,雨水会从漏水孔内漏出,车辆撞击铁皮板时不容易发生打滑,防滑凸起增加车轮与底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刹车效率,提高安全性;设置延伸部,并将延伸部顶部倾斜设置,车胎能够沿着延伸部的倾斜面滚动,不容易造成车胎发生爆胎,方便司机控制车辆,提高安全性;

(3)通过设置拉簧,在车辆与铁皮板撞击时,拉簧能够对铁皮板起到一定拉力,降低铁皮板被撞飞而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概率;设置防割垫,提高铁丝网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施工围墙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其中一个实施例凸显卡接槽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铁皮板;2、缓冲棉;3、支撑柱;4、穿设孔;5、铁丝网;501、横网丝;502、竖网丝;6、底板;7、固定桩;8、上坡板;9、防滑凸起;10、漏水孔;11、支撑杆;12、延伸部;13、拉簧;14、防割垫;15、卡接槽;16、第一固定环;17、第二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2,一种路桥施工围墙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铁皮板1,铁皮板1的一侧粘结有缓冲棉2,缓冲棉2具体材料为泡棉。缓冲棉2远离铁皮板1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撑柱3,支撑柱3靠近铁皮板1的一侧穿过缓冲棉2且与铁皮板1焊接固定。

参照图3,支撑柱3沿其轴线方向水平开设有若干穿设孔4,穿设孔4内壁粘结有防割垫14,防割垫14由橡胶软垫制成,具有形变能力。防割垫14的端部凸出于穿设孔4外并将穿设孔4的开口边缘包裹。

参照图2与图3,缓冲棉2远离铁皮板1的一侧设置有铁丝网5,铁丝网5内的网丝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横网丝501以及若干与横网丝501垂直的竖网丝502,铁丝网5的横网丝501穿过穿设孔4,竖网丝502位于支撑柱3的两侧,使得横网丝501与竖网丝502所形成的网格与支撑柱3固定。

参照图4,支撑柱3底部设置有底板6,底板6靠近支撑柱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卡接槽15,支撑柱3卡接固定在卡接槽15内,在施工过程中,支撑柱3能够根据施工情况将支撑柱3卡在不同的卡接槽15内,从而实现铁皮板1的弯曲。铁皮板1与缓冲棉2底部均抵接在底板6顶壁上,实现铁皮板1、缓冲棉2以及支撑柱3的固定。

底板6竖直开设有若干漏水孔10,雨天时,雨水会从漏水孔10内排出。底板6靠近支撑柱3的一侧凸起有若干防滑凸起9,防滑凸起9呈条状等距分布在底板6上。在车辆撞击施工围墙时提高车轮与防滑凸起9之间的摩擦力。

底板6自铁皮板1向缓冲棉2方向延伸设置有上坡板8,上坡板8呈倾斜设置且其较低一端靠近底板6。上坡板8竖直开设有若干漏水孔10,雨天时,雨水会从漏水孔10内排出。上坡板8顶壁靠近支撑柱3的一侧也凸起有若干防滑凸起9,防滑凸起9呈条状等距分布在上坡板8顶壁。

上坡板8底壁焊接有支撑杆11,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支撑杆11远离上坡板8的一端与地面抵接。支撑杆11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上坡板8的稳定性。

参照图5,底板6自缓冲棉2向铁皮板1方向延伸设置有延伸部12,延伸部12靠近铁皮板1的一侧壁呈倾斜设置且其较高一端靠近铁皮板1。延伸部12顶壁凸出有若干第一固定环16,铁皮板1远离缓冲棉2的一侧固定有若干第二固定环17,第一固定环16与第二固定环17之间固定有拉簧13。在车辆与铁皮板1撞击时,拉簧13能够对铁皮板1起到一定拉力,降低铁皮板1被撞飞而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概率。

底板6远离支撑柱3的一侧竖直固定有圆柱状的固定桩7,在施工时在地面打孔,将固定桩7插入孔内卡接固定,施工结束后向孔内倒入混凝土等待干燥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当车辆撞击施工围栏时,缓冲棉2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还能延长车辆刹车时间,降低撞击的冲击力;随后,车辆撞击铁丝网5,铁丝网5起到拦截作用,撞击力经过铁丝网5缓冲后分布至整个施工围墙上,车辆不容易冲破铁丝网5,保证施工围墙内施工人员的安全;即便车辆冲破铁丝网5后,车辆也会进入上坡板8上,与上坡板8上的防滑凸起9产生巨大的摩擦,进一步降低车速;最后,在车辆与铁皮板1撞击时,拉簧13能够对铁皮板1起到一定拉力,降低铁皮板1被撞飞而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概率。

在雨天时,雨水会从漏水孔10内漏出,车辆撞击铁皮板1时不容易发生打滑。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施工安全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