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4543发布日期:2020-05-22 20:2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现场,通常设置有施工围挡,施工围挡应当整齐稳固,安置的位置应当不妨碍道路交通和行人通过为原则,除出入口外必须连续封闭,保证施工现场与外界隔离。施工围挡是建设工程项目文明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围挡的设置保证了施工安全、有防尘降噪的效果,同时有效的减少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目前,施工围挡存在容易倾翻的缺点,结构安全性低,一旦发生突发情况,会伤及到施工人员或者过路车辆、行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安全性高的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包括多个围挡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围挡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柱可拆卸连接,所述围挡单元包括底座、支撑框架和挡板,所述底座两侧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且底座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底座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位于支撑框架内且挡板的轴向方向与支撑框架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围挡单元与连接柱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两侧设有t形滑槽,所述支撑框架两侧设有t形滑块,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连接柱的顶部且沿连接柱顶部向围挡单元延伸设置,所述限位板为u形槽结构,所述围挡单元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供水管的卡槽,所述连接柱顶部还设有照明装置,所述供水管上等间距分布若干水雾喷头,所述水雾喷头的喷雾方向朝围挡单元的内侧,所述围挡单元的底部设有警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底座在地面上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由位于四周的方形外框、水平设置的横向加强杆和垂直设置的竖向加强杆组成,所述横向加强杆和竖向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方形外框螺栓连接,所述外框位于挡板的四周,横向加强杆和竖向加强杆位于挡板的外部。所述横向加强杆和竖向加强杆与方形外框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为彩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设有反光贴。

更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灯和给照明灯供电的太阳能吸收板,所述太阳能吸收板还与警示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因为围挡单元通过连接柱连接,方便拆卸和搬运;因为底座内可以加入液体或固体料,增加底座的可靠性,不容易发生倾倒的现象;因为围挡单元与连接柱通过t形滑槽连接,且设有限位板,围挡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固,安全性高;因为设有照明装置,提高了围挡装置的使用范围,在夜间为施工或行人提供照明;因为设有水雾喷头,可以降低施工的粉尘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围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柱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侧视图。

图中,1、支撑框架;2、挡板;3、底座;4、横向加强杆;5、竖向加强杆;6、警示灯;7、连接柱;8、限位板;9、照明装置;10、卡槽;31、安装孔;32、入料口;33、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3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包括多个围挡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围挡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柱7可拆卸连接。

所述围挡单元包括底座3、支撑框架1和挡板2。所述底座3两侧的横截面为梯形,上窄下宽的结构让底座3更稳固。所述底座3为中空结构且底座3的顶部设有入料口32、底部设有出料口33,液体填料或固体填料都可以通过入料口32置入底座3内,当施工完成,需要搬运底座3时,可以打开出料口33,将填料倒出,所述底座3的底部为内凹结构设置,出料口33位于凹槽中心,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同时减轻了一部分自重,减少了填料的用量。所述底座3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底座3在地面上的安装孔31,如果需要固定底座3于地面上,可以通过安装孔31打入固定钉,安装孔31位于底座3四周的延长边上。

所述挡板2位于支撑框架1内且挡板2的轴向方向与支撑框架1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支撑框架1由位于四周的方形外框、水平设置的横向加强杆4和垂直设置的竖向加强杆5组成,所述横向加强杆4和竖向加强杆5的两端分别与方形外框螺栓连接,所述外框位于挡板2的四周,横向加强杆4和竖向加强杆5位于挡板2的外部。所述横向加强杆4和竖向加强杆5与方形外框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所述挡板2为彩钢板。所述挡板2上设有反光贴。

所述支撑框架1内设有滑槽,挡板2卡设与支撑框架1内。所述围挡单元与连接柱7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7两侧设有t形滑槽,所述支撑框架1两侧设有t形滑块。所述连接柱7的顶部设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位于连接柱7的顶部且沿连接柱7顶部向围挡单元延伸设置,所述限位板8为u形槽结构。所述围挡单元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供水管的卡槽10,所述连接柱7顶部还设有照明装置9,所述供水管上等间距分布若干水雾喷头,所述水雾喷头的喷雾方向朝围挡单元的内侧,所述围挡单元的底部设有警示灯6。

所述照明装置9包括照明灯和给照明灯供电的太阳能吸收板,所述太阳能吸收板还与警示灯6电性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围挡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围挡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柱(7)可拆卸连接,所述围挡单元包括底座、支撑框架(1)和挡板,所述底座两侧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且底座的顶部设有入料口(32)、底部设有出料口(33),所述底座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位于支撑框架(1)内且挡板的轴向方向与支撑框架(1)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围挡单元与连接柱(7)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7)两侧设有t形滑槽,所述支撑框架(1)两侧设有t形滑块,所述连接柱(7)的顶部设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位于连接柱(7)的顶部且沿连接柱(7)顶部向围挡单元延伸设置,所述限位板(8)为u形槽结构,所述围挡单元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供水管的卡槽(10),所述连接柱(7)顶部还设有照明装置(9),所述供水管上等间距分布若干水雾喷头,所述水雾喷头的喷雾方向朝围挡单元的内侧,所述围挡单元的底部设有警示灯(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底座在地面上的安装孔(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由位于四周的方形外框、水平设置的横向加强杆(4)和垂直设置的竖向加强杆(5)组成,所述横向加强杆(4)和竖向加强杆(5)的两端分别与方形外框螺栓连接,所述外框位于挡板的四周,横向加强杆(4)和竖向加强杆(5)位于挡板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杆(4)和竖向加强杆(5)与方形外框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彩钢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设有反光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9)包括照明灯和给照明灯供电的太阳能吸收板,所述太阳能吸收板还与警示灯(6)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装置,包括多个围挡单元,相邻两个所述围挡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柱可拆卸连接,所述围挡单元包括底座、支撑框架和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支撑框架内,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有限位板,所述围挡单元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供水管的卡槽,所述连接柱顶部还设有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围挡单元通过连接柱连接,方便拆卸和搬运;底座内可以加入液体或固体料,增加底座的可靠性,不容易发生倾倒的现象;围挡单元与连接柱通过T形滑槽连接,且设有限位板,围挡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固,安全性高;设有照明装置,提高了围挡装置的使用范围,在夜间为施工或行人提供照明;设有水雾喷头,可以降低施工的粉尘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羽际霖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3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