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路基石浇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5359发布日期:2020-10-28 15:3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路基石浇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工成型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路基石浇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制作大批量混凝土路基石或者路缘石一般都会使用模型进行浇筑,便于批量生产。

申请公布号为cn107379225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模具,其结构包括第一模腔、第二模腔、隔板、第三模腔、壳体、放爆裂装置、防爆面板,隔板设有两层并且互相平行安装在壳体内腔中,隔板将壳体内腔分别等距隔成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第三模腔,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第三模腔相连接,放爆裂装置设于壳体侧面,防爆面板设有四块并且两两之间互相垂直,防爆面板固定设于壳体侧面与壳体呈一体化结构,该发明设有透明不粘涂层、铝制夹层、加固面板、矩形加固块、l型加固块,可以避免成型的模具坯料质地较为蓬松,取出的时候容易粘附在模具内壁上甚至出现掉渣等现象,有效保障模具的完整性,矩形加固块、l型加固块可与避免内腔压力过大壳体爆裂,实用性高。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模具的侧壁不可拆卸,不便于将干固后的混凝土产品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路基石浇筑模具,能够快速拆卸和组装,便于取出浇筑制成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拆卸路基石浇筑模具,包括用于盛装浇筑材料的模框,模框为两端敞口内部中的矩形框,所述模框包括两个相同的“l”状模边,模边包括第一节段和垂直连接在第一节段一端的第二节段,第一节段互相远离的两端朝向相同方向垂直弯折形成连接折边,第一节段其中一端的连接折边和第二节段固定连接,第一节段另一端的连接折边活动连接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将连接折边和将另一个模边的第二节段夹紧相连的“c”状夹紧头,夹紧头的两相对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与连接折边和第二节段重叠部分厚度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夹紧头快速将连接折边和第二节段夹固在一起,快速将两个模边连接起来,形成模框。由于夹紧头方便拆卸,便于将模框拆卸后,取出模框里面成型干固后的产品,使用更加方便,相对于传统使用千斤顶等辅助工具取出产品时,能减轻对产品造成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夹紧头其中一面侧壁的端沿固定连接的“l”状转轴,转轴一端与夹紧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从连接折边与第二节段重叠处穿出,转轴与夹紧头相连的侧壁长度大于转轴穿出连接折边处到连接折边顶端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转轴能减轻夹紧头沿模框向下滑移的可能性,对夹紧头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转轴穿过连接折边与第二节段的重叠处的一端,便于转动转轴,带动夹紧头转动卡入或远离连接折边与第二节段的重叠部分,便于拆卸和组装模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夹紧头两侧壁的端沿固定连接的压紧条,其中一根压紧条远离夹紧头的一端与转轴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条能增大连接组件与连接折边以及第二节段的接触面积,提高夹紧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框敞口两端的侧壁向外弯折形成支撑折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放置于地面一端的支撑折边有利于增大模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土质地面时,能减小模框侧壁插入地面的可能性;远离地面一端的支撑折边便于操作人员握持,搬动模框,操作简单,使用更加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节段的侧壁都固定连接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模框时,取下连接组件后,便于操作人员拉住拉环向外拉动,使模边从已干固产品的侧壁脱离,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钢板网格,钢板网格高度小于模框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板网格可以对模框中的产品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制成的产品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板网格的每一格为边长10cm的长方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做产品时,有时会填入一些废弃的模具废料,实现废料的二次利用,钢板网格便于将其他模具废料简单排列,既能减少操作人员人工排列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减轻其他模具废料交叉重叠,形成较大隔离空隙,影响浇筑材料填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一个连接折边与另一个模边的第二节段之间连接有两个以上连接组件,其中两个连接组件位于连接折边靠近支撑折边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对两个模边的连接性,降低模框因为内腔中混凝土挤压开裂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折边和第二节段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更换和调整第一节段或者第二节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由于夹紧头方便拆卸,便于将模框拆卸后,取出模框里面成型干固后的产品,使用更加方便,相对于传统使用千斤顶等辅助工具取出产品时,能减轻对产品造成的损伤;

2.夹紧头便于快速将连接折边和第二节段夹固在一起,快速将两个模边连接起来,形成模框;

3.转轴能减轻夹紧头向下滑移的可能性,对夹紧头起到支撑作用;

4.钢板网格可以提高制成的产品的强度,还有利于废料填充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展示连接组件与模边连接情况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模框;11、模边;111、第一节段;112、第二节段;1111、连接折边;12、支撑折边;1112、拉环;1113、通孔;2、连接组件;21、夹紧头;22、转轴;23、压紧条;3、钢板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拆卸路基石浇筑模具,包括用于盛装浇筑材料的模框1、用于组装模框1的连接组件2以及安装于模框1内腔的钢板网格3,用于加强浇筑制成的产品强度。

参照图1,模框1为两端敞口内部中空的矩形框,模框1包括两个相同的“l”状模边11。模边11包括矩形板状第一节段111和垂直固定连接在第一节段111一端的矩形板状第二节段112。第一节段111互相远离的两端朝向相同方向垂直弯折形成连接折边1111,第一节段111其中一端的连接折边1111和其第二节段1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节段111另一端的连接折边1111通过连接组件2和另一个模边11的第二节段112连接形成模框1。

参照图1,模框1两敞口端的周壁朝外弯折形成支撑折边12。使用时,放置于地面一端的支撑折边12有利于增大模框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土质地面时,能减小模框1侧壁插入地面的可能性;远离地面一端的支撑折边12边便于操作人员握持,搬动模框1,操作简单,使用更加便利。第一节段111的侧壁都固定连接有拉环1112,便于操作人员握持打开模框1。

参照图1和图2,连接组件2包括将连接折边1111和将另一个模边11的第二节段112夹紧相连的“c”状夹紧头21、与夹紧头21两侧壁的端沿焊接的压紧条23以及与其中一根压紧条23远离夹紧头21的一端相连的“l状”转轴22。夹紧头21的两相对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与连接折边1111和第二节段112重叠部分厚度相适配,一方面便于夹紧头21将连接折边1111和第二节段112重叠部分夹固在一起,快速将两个模边11连接起来,形成模框1;另一方面夹紧头21便于取下,便于快速将模框1拆卸,取出模框1里面成型后的产品,使用更加方便,相对于传统使用千斤顶等辅助工具取出产品时,能减轻对产品造成的损伤。

参照图1和图2,压紧条23呈长条状,用于增大连接组件2与连接折边1111以及第二节段112的接触面积,提高夹紧度。

参照图2和图3,为了与转轴22转动连接,连接折边1111和第二节段112开设有若干供转轴22穿过的通孔1113,转轴22一端与压紧条23固定连接,另一端从通孔1113穿出。转轴22与夹紧头21相连的侧壁长度大于转轴22穿出连接折边1111处到连接折边1111顶端的长度,以便转轴22能够绕其轴心旋转,带动夹紧头21转动卡入或远离连接折边1111与第二节段112的重叠部分,便于拆卸和组装模框1。

参照图1和图2,连接组件2可根据需求设置若干个,其中两个连接组件2位于连接折边1111靠近支撑折边12的两端。有利于提高对两个模边11的连接性,降低模框1因为内腔中混凝土挤压开裂的可能性。连接组件2也可为螺栓或者铁钉等具有同等连接作用的零件。

参照图1,为了提高浇筑产品的强度,在模框1的内腔中安装了钢板网格3。钢板网格3由若干互相垂直焊接的钢板制成,钢板网格3四周可以焊接在模框1的内壁上,钢板网格3高度小于模框1厚度。钢板网格3可以对模框1中浇筑的产品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制成的产品的强度。由于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填入一些废弃的模具废料,实现废料的二次利用,节省建筑材料,钢板网格3的每一格可以为边长10cm的长方体,便于将其他废弃模具或者废料简单排列,既能减少操作人员人工排列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减轻其他模具废料交叉重叠,形成较大隔离空隙,影响浇筑材料填充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制作产品时,首先将连接折边1111与第二节段112重叠放置,使端缘对齐。然后将转轴22插入通孔1113,转动转轴22带动夹紧头21转动,使得连接折边1111与第二节段112重叠部分沿压紧条23互相靠近的侧壁卡进夹紧头21,从而将两模边11组装起来。然后向模框1的空腔中浇筑一层混凝土或者其他浇筑材料后,将体积小于钢板网格3的网格体积的废弃产品或者废料放入钢板网格3的格子间,再继续向模框1空腔中填满浇筑材料。产品干固后要取出时,可朝向转轴22穿插的通孔1113一端转动夹紧头21,使得夹紧头21脱离连接折边1111和第二节段112的重叠处,拆开两个模边11之间的连接,然后抓住拉环1112向外用力,将两个模边11从产品外壁剥落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