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1450发布日期:2020-09-04 13:0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吊顶结构通常由吊杆、龙骨骨架和饰面板等三大部分组成;这种吊顶结构中,饰面板通过挂件与龙骨骨架固定连接,龙骨骨架通过吊杆与结构顶板进行固定连接;这种吊顶面看上较为平整、统一,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天花板吊顶的沿竖向不可调,难以满足一些特殊用户的要求,并且传统的吊顶结构都是单一铝型材或吊顶扣板作为上下层连接,一般采用三角龙骨扣紧的,安装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要解决传统的吊顶结构竖向不可调和施工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包括有吊顶板和高度可调组件;所述吊顶板通过吊件吊设在楼板的下方、靠近墙体的位置处,并且吊顶板的外侧边设置有第一挂板;所述第一挂板的竖向切面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一竖边和连接在第一竖边顶部内侧的第一横边;所述第一竖边贴设在墙体的内侧面上;所述高度可调组件包括有第二挂板和吊顶板高度可调件;所述第二挂板的竖向切面呈l形,包括有第二竖边和连接在第二竖边底部外侧的第二横边;所述第二横边位于第一横边的下方;第二竖边与墙体平行间隔设置,且通过连接螺栓与墙体连接;所述吊顶板高度可调件连接在第二挂板上、靠近墙体一侧;所述第一横边搭设在吊顶板高度可调件上,并且通过吊顶板高度可调件高度可调。

优选的,所述第一挂板与吊顶板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二竖边的上部、对应连接螺栓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设在穿孔中,将第二挂板与墙体连接,在连接螺栓与第二竖边之间垫设有垫板。

优选的,所述吊顶板高度可调件包括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有一组,沿竖向平行间隔连接在第二竖边的外侧面上;相邻水平板之间的间距为4mm~10mm;所述第一横边挂接在其中一块水平板上。

优选的,所述吊顶板高度可调件包括有可调螺栓;所述第二横边的板面中部、沿纵向间隔开设有通孔;可调螺栓对应穿设在通孔中;所述第一横边挂接在可调螺栓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边的长度与第二横边的长度相适应,并且第二挂板将第一挂板压设在墙体的内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吊顶板采用高度可调节点结构与墙体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使吊顶板的高度能够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进行调节,适用范围广;另外,吊顶板的直接与墙体连接连接,节省了施工材料,如:主龙骨、次龙骨、辅龙骨等支撑材料,以及减小了饰面材料的损耗和建筑垃圾产生。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的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安装效率和节约人工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被遮挡在吊顶板的上部,使吊顶板的底面得整体性好,有效的提高了天花板吊顶的整体美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当吊顶板高度可调件为一组水平板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当吊顶板高度可调件为可调螺栓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当吊顶板高度可调件为一组水平板时,高度可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当吊顶板高度可调件为可调螺栓时,高度可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吊顶板、2-通孔、3-垫板、4-墙体、5-第一挂板、5.1-第一竖边、5.2-第一横边、6-第二挂板、6.1-第二竖边、6.2-第二横边、7-吊顶板高度可调件、8-连接螺栓、9-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这种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包括有吊顶板1和高度可调组件;所述吊顶板1通过吊件吊设在楼板的下方、靠近墙体4的位置处,并且吊顶板1的外侧边设置有第一挂板5;所述第一挂板5的竖向切面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一竖边5.1和连接在第一竖边5.1顶部内侧的第一横边5.2;所述第一竖边5.1贴设在墙体4的内侧面上;所述高度可调组件包括有第二挂板6和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所述第二挂板6的竖向切面呈l形,包括有第二竖边6.1和连接在第二竖边6.1底部外侧的第二横边6.2;所述第二横边6.2位于第一横边5.2的下方;第二竖边6.1与墙体4平行间隔设置,且通过连接螺栓8与墙体4连接;所述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连接在第二挂板6上、靠近墙体4一侧;所述第一横边5.2搭设在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上,并且通过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高度可调。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螺栓8采用膨胀螺栓。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板5与吊顶板1一体成型,第一挂板5和吊顶板1的厚度均为1.5mm~2.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板5与吊顶板1的外表面涂刷由乳胶漆或者进行氟碳喷涂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竖边6.1的上部、对应连接螺栓8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9;所述连接螺栓8穿设在穿孔9中,将第二挂板6与墙体4连接,在连接螺栓8与第二竖边6.1之间垫设有垫板3。

本实施例中,所述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包括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有一组,沿竖向平行间隔连接在第二竖边6.1的外侧面上;相邻水平板之间的间距为4mm~10mm;所述第一横边5.2挂接在其中一块水平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包括有可调螺栓;所述第二横边6.2的板面中部、沿纵向间隔开设有通孔2;可调螺栓对应穿设在通孔2中;所述第一横边5.2挂接在可调螺栓顶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边5.2的长度与第二横边6.2的长度相适应,并且第二挂板6将第一挂板5压设在墙体4的内侧面上。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吊顶板(1)和高度可调组件;所述吊顶板(1)通过吊件吊设在楼板的下方、靠近墙体(4)的位置处,并且吊顶板(1)的外侧边设置有第一挂板(5);所述第一挂板(5)的竖向切面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一竖边(5.1)和连接在第一竖边(5.1)顶部内侧的第一横边(5.2);所述第一竖边(5.1)贴设在墙体(4)的内侧面上;所述高度可调组件包括有第二挂板(6)和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所述第二挂板(6)的竖向切面呈l形,包括有第二竖边(6.1)和连接在第二竖边(6.1)底部外侧的第二横边(6.2);所述第二横边(6.2)位于第一横边(5.2)的下方;第二竖边(6.1)与墙体(4)平行间隔设置,且通过连接螺栓(8)与墙体(4)连接;所述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连接在第二挂板(6)上、靠近墙体(4)一侧;所述第一横边(5.2)搭设在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上,并且通过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高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板(5)与吊顶板(1)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边(6.1)的上部、对应连接螺栓(8)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9);所述连接螺栓(8)穿设在穿孔(9)中,将第二挂板(6)与墙体(4)连接,在连接螺栓(8)与第二竖边(6.1)之间垫设有垫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包括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有一组,沿竖向平行间隔连接在第二竖边(6.1)的外侧面上;相邻水平板之间的间距为4mm~10mm;所述第一横边(5.2)挂接在其中一块水平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板高度可调件(7)包括有可调螺栓;所述第二横边(6.2)的板面中部、沿纵向间隔开设有通孔(2);可调螺栓对应穿设在通孔(2)中;所述第一横边(5.2)挂接在可调螺栓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边(5.2)的长度与第二横边(6.2)的长度相适应,并且第二挂板(6)将第一挂板(5)压设在墙体(4)的内侧面上。


技术总结
一种天花板吊顶的高度可调节点结构,包括吊顶板和高度可调组件;吊顶板通过吊件吊设在楼板的下方、靠近墙体的位置处,吊顶板的外侧边设置有第一挂板;第一挂板的竖向切面呈倒置的L形,包括第一竖边和第一横边;第一竖边贴设在墙体的内侧面上;高度可调组件包括第二挂板和吊顶板高度可调件;第二挂板的竖向切面呈L形,包括第二竖边和第二横边;第二横边位于第一横边的下方;第二竖边与墙体平行间隔设置,且通过连接螺栓与墙体连接;所述吊顶板高度可调件连接在第二挂板上、靠近墙体一侧;所述第一横边搭设在吊顶板高度可调件上,并且通过吊顶板高度可调件高度可调。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吊顶结构竖向不可调和施工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葛斌斌;徐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葛斌斌;徐毅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