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0630发布日期:2020-09-04 12:5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支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钢结构为一种固定建筑物,其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现有钢结构通常使用支座作为连接构件,并在支座内设置抗震材料以提高钢结构的抗震效果,而抗震材料多为橡胶垫或弹簧,但这些材料的使用只能起到部分抗震效果,若震动较强烈不能对该厂房进行有效的减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其结构合理,抗震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包括截面为u形的底座,所述底座内部上方设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外侧壁和底座内侧壁上从上至下均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弧形凹槽,每两个相互对应的弧形凹槽之间配合设有椭圆形的橡胶球,所述橡胶球内部分别设有钢球,所述橡胶球外部分别套接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两端分别与放置座外侧壁和底座内侧壁连接,所述放置座底部两侧分别铰接设有连接杆,所述底座内部下侧壁两侧分别设有弹性钢板,所述弹性钢板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与底座内部侧壁固定,另一个所述连接块远离弹性钢板的侧壁分别与连接杆转动连接,靠近所述底座中心的两个连接块之间连接设有弹簧二。

作为改进:所述弹性钢板为圆弧形结构,且弧形面朝向放置座底部。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块的连接点位于连接块侧壁的上方。

作为改进:靠近所述底座中心的两个连接块与底座底部内侧壁活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地震产生的水平震动一侧的橡胶球和弹簧一压缩,另一侧的橡胶球和弹簧拉伸,从而将放置板稳定,减少水平方向的震动,地震产生的纵向的震动,使得放置座向下移动,通过连接杆压缩弹性钢板,同时拉伸弹簧二,在弹簧二和弹性钢板同时作用下,使得放置座更加稳定,减少纵向的震动,可抵挡较强的震动,抗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弹性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底座、2-放置座、3-弧形凹槽、4-橡胶球、5-钢球、6-弹簧一、7-连接杆、8-弹性钢板、9-连接块、10-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包括截面为u形的底座1,所述底座1内部上方设有放置座2,所述放置座2外侧壁和底座1内侧壁上从上至下均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弧形凹槽3,每两个相互对应的弧形凹槽3之间配合设有椭圆形的橡胶球4,所述橡胶球4内部分别设有钢球5,所述橡胶球4外部分别套接设有弹簧一6,所述弹簧一6两端分别与放置座2外侧壁和底座1内侧壁连接,所述放置座2底部两侧分别铰接设有连接杆7,所述底座1内部下侧壁两侧分别设有弹性钢板8,所述弹性钢板8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9,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9与底座1内部侧壁固定,另一个所述连接块9远离弹性钢板8的侧壁分别与连接杆7转动连接,靠近所述底座1中心的两个连接块9之间连接设有弹簧二10。

所述弹性钢板8为圆弧形结构,且弧形面朝向放置座2底部。

所述连接杆7与连接块9的连接点位于连接块9侧壁的上方。

靠近所述底座1中心的两个连接块9与底座1底部内侧壁活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放置座2上方连接钢结构支座,地震时,会产生横向和纵向的震动,横向震动时,放置座2横向移动,同时,由于连接杆7与放置座2底部和连接块9侧壁铰接,从而不会影响放置座2的横向移动,减少钢结构的折弯趋势,放置座2一侧的橡胶球4和橡胶球4外部的弹簧一6被压缩,而另一侧的橡胶球4和弹簧一6拉伸,达到减震的效果,并且橡胶球4内的钢球5可提高橡胶球4的刚性,纵向震动时,放置座2下移,从而使得连接杆7下移,从而压缩两侧的弹性钢板8,此时,两个弹性钢板8之间的弹簧二10被拉伸,从而起到减震效果;另外,当放置座下移量较大时,放置座2底部与弹性钢板8接触,从而下压弹性钢板8,从而促使弹性钢板8回弹,从而使得放置座2纵向震动力被相对抵消,减少震动量过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包括截面为u形的底座(1),所述底座(1)内部上方设有放置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2)外侧壁和底座(1)内侧壁上从上至下均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弧形凹槽(3),每两个相互对应的弧形凹槽(3)之间配合设有椭圆形的橡胶球(4),所述橡胶球(4)内部分别设有钢球(5),所述橡胶球(4)外部分别套接设有弹簧一(6),所述弹簧一(6)两端分别与放置座(2)外侧壁和底座(1)内侧壁连接,所述放置座(2)底部两侧分别铰接设有连接杆(7),所述底座(1)内部下侧壁两侧分别设有弹性钢板(8),所述弹性钢板(8)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9),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9)与底座(1)内部侧壁固定,另一个所述连接块(9)远离弹性钢板(8)的侧壁分别与连接杆(7)转动连接,靠近所述底座(1)中心的两个连接块(9)之间连接设有弹簧二(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钢板(8)为圆弧形结构,且弧形面朝向放置座(2)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与连接块(9)的连接点位于连接块(9)侧壁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底座(1)中心的两个连接块(9)与底座(1)底部内侧壁活动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抗震支座,包括截面为U形的底座,底座内部上方设有放置座,放置座外侧壁和底座内侧壁上从上至下均匀设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弧形凹槽,每两个相互对应的弧形凹槽之间配合设有椭圆形的橡胶球,橡胶球内部分别设有钢球,橡胶球外部分别套接设有弹簧一,弹簧一两端分别与放置座外侧壁和底座内侧壁连接,放置座底部两侧分别铰接设有连接杆,底座内部下侧壁两侧分别设有弹性钢板,弹性钢板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其中一个连接块与底座内部侧壁固定,另一个连接块远离弹性钢板的侧壁分别与连接杆转动连接,靠近底座中心的两个连接块之间连接设有弹簧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合理,抗震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天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阳天伟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