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5123发布日期:2020-11-20 09:5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技术是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具有工业化生产、降低成本、建造速度快、安全保障、构件表面平整外观好、工期短投资回收快和减少劳动力的特点。目前pc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和内浇外挂结构。

在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中,立柱和梁的交汇处通常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节点形式。但目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梁柱节点处根据梁截面和柱截面的大小和搭接要求不同,导致同义项目中梁柱节点细部尺寸构造各不相同,通常无法采用通用的定型模板作为浇筑该处节点混凝土成型的模板系统。现场往往采用散拼木模加钢管支撑的形式完成节点模板的制作,这种施工方式有以下弊端:

(1)散拼木模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由于每个工人的水平差异,导致每个节点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尺寸外形偏差,成品质量差。

(2)散拼木模在施工过程中耗时较大,拖延了施工工期。

(3)散拼木模固定繁琐、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工,增加了施工成本。

(4)散拼木模同定型钢模相比,周转使用次数少,不利于降耗节能。

因此,提供一种安装精度高、速度快、构件模块化程度高且施工简便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用于解决传统的预制框架构件梁柱节点现浇混凝土模板施工过程中占用较长施工周期,占用大量人工,施工效率低下,容易造成材料损耗,成品质量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所述梁柱节点包括预制梁和预制柱,所述装置包括:

预埋套筒,所述预埋套筒埋设于所述预制梁的梁端两侧;

模板支架,所述模板支架上设有调节梁柱节点阳角模板尺寸的定位孔;

梁侧定位杆,所述梁侧定位杆上两侧布置有螺栓孔,一侧螺栓孔用于同所述预埋套筒连接,另一侧螺栓孔用于同所述模板支架连接;

竹胶面板,所述竹胶面板根据梁柱节点阳角尺寸配置,所述梁侧定位杆、竹胶面板与梁侧预埋套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支架固定杆,所述支架固定杆用于将梁柱节点阳角两侧的多个所述模板支架连接固定成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将竹胶面板和定型化钢支架结合成可调节的模板体系,配合预埋在pc梁构件中的定位套筒,可适应各种不同尺寸节点模板的配置。将可调节工具化的模板装置应用于尺寸多变的梁柱节点支模构造,可以实现定型化、批量化生产工具的通用性施工。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组装简单,拼装成型速度快,工具化程度大大提升,可大大缩短现有模板施工过程中人工散拼模板和支撑所占用的施工工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人工损耗。按每个节点单个阳角的支模从面板、木楞、钢管支撑等散拼木模的施工工艺来说,一个熟练的木工对单个十字交叉梁柱节点的立模需要耗时约4个小时,但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后,首先无需专业性很强的木工即可完成安装,其次安装时间也可缩短至约1个小时,施工效率提高3倍以上。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减少了木模板中木方的使用,可减少现有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材料损耗,而且大部分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形式,构件模块化程度高,连接可靠简便,可重复周转使用,进一步减少了材料损耗。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为定型化模板装置,施工完成后成品外观一致、质量效果好。工具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同时减少材料的损耗,模块化设计可以重复周转使用,其社会效应也十分显著。这种pc构件梁柱节点现浇混凝土模板装置可以应用在预制装配式结构梁柱交叉节点处现浇混凝土模板装配的施工过程中,其具有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和材料消耗,同时保证浇筑成型质量的显著作用,在pc预制结构施工中可得到广泛的应用。

进一步地,以十字型梁柱节点为例,所述预制梁有四根,四根预制梁通过精确定位架布设于预制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梁侧定位杆由角钢制作而成,所述角钢两翼等间距布置螺栓孔,从而实现一侧与预埋套筒螺栓连接,另一侧与模板支架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模板支架为方管制作的l型结构,所述方管长边等间距布置所述定位孔,所述方管短边自由端焊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梁侧定位杆螺栓连接。所述方管长边的定位孔用于模板装置调节梁柱节点阳角模板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固定杆由角钢制作而成,所述角钢两翼等间距布置螺栓孔,从而与位于其两侧的两组模板支架螺栓连接,将阳角两侧的多个模板支架连接固定成一体,形成稳固的受力体系。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支架的数量根据预制梁截面高度确定。也就是说,为了完成一侧模板支架定位,需要根据预制梁截面高度配置相应数量的模板支架,从而在梁的一侧通过螺栓同梁侧定位杆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取材方便,节省成本,实现重复周转使用,所述预埋套筒为锥形螺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装置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中模板支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中模板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预制梁;2-预制柱;3-预埋套筒;4-竹胶面板;5-梁侧定位杆;6-模板支架;7-支架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及方法。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所述梁柱节点包括预制梁1和预制柱2,装置包括预埋套筒3、模板支架6、梁侧定位杆5、竹胶面板4和支架固定杆7,预埋套筒3埋设于预制梁1的梁端两侧;模板支架6上设有调节梁柱节点阳角模板尺寸的定位孔;梁侧定位杆5上两侧布置有螺栓孔,一侧螺栓孔用于同预埋套筒3完成螺栓连接,另一侧螺栓孔用于同模板支架6完成螺栓连接;竹胶面板4根据梁柱节点阳角尺寸配置,梁侧定位杆5和竹胶面板4与梁侧预埋套筒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架固定杆7用于将梁柱节点阳角两侧的多个模板支架6连接固定成一体结构。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将竹胶面板和定型化钢制模板支架结合成可调节的模板体系,配合预埋在预制框架结构梁即pc梁构件中的预埋定位套筒,可适应各种不同尺寸节点模板的配置。将可调节工具化的模板装置应用于尺寸多变的梁柱节点支模构造,可以实现定型化、批量化生产工具的通用性施工。该装置不仅组装简单,拼装成型速度快,而且工具化程度大大提升,可大大缩短现有模板施工过程中人工散拼模板和支撑所占用的施工工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人工损耗。按每个节点单个阳角的支模从面板、木楞、钢管支撑等散拼木模的施工工艺来说,一个熟练的木工对单个十字交叉梁柱节点的立模需要耗时约4个小时,但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后,首先无需专业性很强的木工即可完成安装,其次安装时间也可缩短至约1个小时,施工效率提高3倍以上。该装置通过减少木模板中木方的使用,可减少现有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材料损耗,构件之间采用螺栓或套筒连接,构件模块化程度高,连接可靠简便,可重复周转使用,进一步减少了材料损耗。最主要的是,施工完成后成品外观一致、质量效果好,在pc预制结构施工中可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以十字型梁柱节点为例,预制梁1有四根,四根预制梁1通过精确定位架布设于预制柱2上。也就是说,以预制柱2为中心,四根预制梁1环绕设置于预制柱2的四周。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梁侧定位杆5由角钢制作而成,角钢两翼等间距布置螺栓孔,从而实现一侧与预埋套筒3螺栓连接,另一侧与模板支架6螺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模板支架6为方管制作的l型结构,方管长边等间距布置定位孔,方管短边自由端焊接连接板,连接板与梁侧定位杆5螺栓连接。方管长边的定位孔用于模板装置调节梁柱节点阳角模板尺寸,以适应不同尺寸节点模板的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支架固定杆7由角钢制作而成,角钢两翼等间距布置螺栓孔,从而与位于其两侧的两组模板支架6螺栓连接,将阳角两侧的多个模板支架6连接固定成一体,形成稳固的受力体系。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模板支架6的数量根据预制梁截面高度确定。也就是说,为了完成一侧模板支架6定位,需要根据预制梁截面高度配置相应数量的模板支架6,从而在梁的一侧通过螺栓同梁侧定位杆5连接固定。

实施例二

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的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前述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装置,并在工厂预制加工过程中,在预制梁1成型前根据预制梁1截面的尺寸和搁置点的相对位置,在预制梁1端两侧立面预埋至少两组预埋套筒3;

步骤二、将预制梁1搁置于预制柱2上并通过精确定位架进行精确定位;

步骤三、根据节点阳角尺寸配置竹胶面板4,并通过螺栓将梁侧定位杆5和竹胶面板4与梁侧的预埋套筒3连接固定,形成竹胶面板4初步定位;

步骤四、根据预制梁1截面高度配置相应数量的模板支架6,在梁的一侧通过螺栓同梁侧定位杆5连接固定,形成一侧模板支架6定位;

步骤五、在阳角对应的另一根预制梁1上,在该预制梁1的一侧通过螺栓将模板支架6同梁侧定位杆5连接固定,完成两侧模板支架6定位;

步骤六、通过螺栓将支架固定杆7同两侧的两组模板支架6连接固定;

步骤七,重复所述步骤三至六,从而完成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四周所有阳角模板装置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还包括步骤七:

检查螺栓紧固程度,随后进行预制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浇筑。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还包括拆除模板施工,拆除模板的过程是安装施工的逆向操作,具体包括:

第一步待养护混凝土规定时间后,进入拆模程序;

第二步首先拆除支架固定杆7,随后拆除阳角两侧的模板支架6,最后拆除梁侧定位杆5和竹胶面板4;

第三步拆除梁侧预埋套筒3,并进行周转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为了取材方便,节省成本,实现重复周转使用,预埋套筒3为锥形螺母。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