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梯笼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08612发布日期:2021-01-23 15:16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梯笼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梯笼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需要用到梯笼作为辅助工具,现有的梯笼结果简单,防护措施少,安全性不高,且梯笼架之间进行搭建的稳定性不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梯笼整体的体积较大,移动非常不方便,通常只能拆卸之后重新安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组合式梯笼及其安装方法,结构稳定,安全性高,且方便移动。
[0004]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梯笼,包括第一梯笼架、若干第二梯笼架、固定机构、移动机构以及配重平衡机构,所述第一梯笼架和所述第二梯笼架均设有固定侧,所述第一梯笼架和若干第二梯笼架自下而上依次叠置固接形成一个整体,且所述第一梯笼架和所述第二梯笼架的固定侧位于同一侧,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梯笼架和所述第二梯笼架的固定侧,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配重平衡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一梯笼架的底面上,所述移动机构设有高度调节部件。
[0005]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平衡机构包括支撑脚以及配重块,所述支撑脚设于所述第一梯笼架的底面,所述配重块设有与所述支撑脚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支撑脚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0006]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架以及锁紧螺栓,所述连接架设于所述第一梯笼架和所述第二梯笼架的固定侧,所述锁紧螺栓设于所述连接架上。
[0007]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梯笼架和第二梯笼架内均设有爬梯,上下相邻的第一梯笼架和第二梯笼架内以及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二梯笼架内的爬梯首尾相接且呈前后对错式设置。
[0008]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爬梯设有扶手以及若干踏板,所述踏板上设有条形的防滑纹,所述扶手上包裹有防滑垫。
[0009]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梯笼架和所述第二梯笼架的侧壁上均设有安全防护网。
[0010]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梯笼架设有可开合的活动门。
[0011]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梯笼架和所述第二梯笼架均设有连接孔,所述组合式梯笼还包括连接钢板以及连接螺栓,所述第一梯笼架和所述第二梯笼架之间以及上下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梯笼架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钢板和连接孔相配合紧固连接。
[0012]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板、高度调节部件以及若干滚轮,所述高度调节部件设于所述第一梯笼架的底面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滚轮设于底板的底部。
[0013]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梯笼的安装方法,用于上述的组合式梯笼的安装,具体包
括如下步骤:
[0014]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选择第二梯笼架所需的数量;
[0015]
将第二梯笼架安装于第一梯笼架上,形成梯笼整体;
[0016]
调整高度调节部件伸长,配重平衡机构被抬高,移动机构落地,推动梯笼整体至建筑物处;
[0017]
调整梯笼整体,使得第一梯笼架和第二梯笼架的固定侧对准建筑物,调整高度调节部件缩短,移动机构抬起,配重平衡机构落地;
[0018]
将第一梯笼架和第二梯笼架通过固定侧上的固定机构固定设置于建筑物上。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梯笼及其安装方法,通过高度调节部件可以调整移动机构的高度,当需要移动时,调整高度调节部件伸长,配重平衡机构被抬高,移动机构落地,以方便移动;当移动到位后需要稳定支撑时,调整高度调节部件缩短,移动机构抬起,配重平衡机构落地,能够平稳地支撑梯笼整体。配重平衡机构能够增加第一梯笼架底部的重量,进而可以降低梯笼整体结构的重心,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定。施工时,第一梯笼架和第二梯笼架的固定侧靠近建筑物设置,并通过固定侧的固定机构固定在建筑物上,能够进一步稳固梯笼的整体结构。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合式梯笼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第一梯笼架;2、第二梯笼架;3、固定机构;4、移动机构;5、配重平衡机构;6、固定侧;7、爬梯;8、安全防护网;9、连接钢板;10、连接螺栓;11、活动门;12、连接孔;31、连接架;32、锁紧螺栓;41、高度调节部件;42、底板;43、滚轮;51、支撑脚;52、配重块;71、扶手;72、踏板;73、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
[0025]
请参考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梯笼,包括第一梯笼架1、若干第二梯笼架2、固定机构3、移动机构4以及配重平衡机构5,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均设有固定侧6,第一梯笼架1和若干第二梯笼架2自下而上依次叠置固接形成一个整体,且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的固定侧6位于同一侧,固定机构3设于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的固定侧6,移动机构4和配重平衡机构5均设于第一梯笼架1的底面上,移动机构4设有高度调节部件41。通过高度调节部件41可以调整移动机构4的高度,当需要移动时,调整高度调节部件41伸长,配重平衡机构5被抬高,移动机构4落地,以方便移动;当移动到位后需要稳定支撑时,调整高度调节部件41缩短,移动机构4抬起,配重平衡机构5落地,能够平稳地支撑梯笼整体。当第二梯笼架2数量过多不方便移动时,可以拆除上层的第二梯笼架2,以保证梯笼整体移动时安全平稳。配重平衡机构5能够增加第一梯笼架1底部的重量,进而可以降低梯笼整体结构的重心,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定。施工时,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的固定侧6靠近建筑物设置,并通过固定侧6的固定机构3固定在建筑物上,能够进一步稳固梯笼的整体
结构。第二梯笼架2的数量为一个或者更多,具体地,第二梯笼架2的数量可以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26]
配重平衡机构5包括支撑脚51以及配重块52,支撑脚51设于第一梯笼架1的底面,配重块52设有与支撑脚51相适配的插槽,支撑脚51可拆卸地插设于插槽内。配重块52与第一梯笼架1之间为可拆卸结构,当需要移动时,可以将配重块52拆下来,以减轻梯笼整体的重量,移动更为轻便。
[0027]
固定机构3包括连接架31以及锁紧螺栓32,连接架31设于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的固定侧6,锁紧螺栓32设于连接架31上。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通过连接架31和锁紧螺栓32与建筑物紧固连接,连接结构简单。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的固定侧6上可以设置多个连接架31和锁紧螺栓32,可以保证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稳定地固定在建筑物上。
[0028]
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内均设有爬梯7,上下相邻的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内以及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二梯笼架2内的爬梯7首尾相接且呈前后对错式设置,以方便工作人员的攀爬。爬梯7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梯笼架1或第二梯笼架2内,方便爬梯7的拆卸组装。
[0029]
爬梯7设有扶手71以及若干踏板72,踏板72上设有条形的防滑纹73,扶手71上包裹有防滑垫(图中未画出)。条形的防滑纹73可以增加工作人员脚部与踏板72的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工作人员上下楼梯时产生脚部打滑现象,提高安全性。防滑垫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材质,设置扶手71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借助扶手71进行休息,防滑垫可以避免工作人员手部打滑或与扶手71杆之间摩擦较大长时间对手部产生磨损现象。
[0030]
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的侧壁上均设有安全防护网8。安全防护网8为钢筋材质的防护网,钢筋的结构强度高,钢筋制成的防护网结构牢固,防护安全系数高,提高工作人员施工环境的安全性。
[0031]
第一梯笼架1设有可开合的活动门11。活动门11的一侧铰接设置于第一梯笼架1上,在第一梯笼架1上设置活动门11,有利于在不使用时关闭活动门11,避免周围人员误入梯笼内,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
[0032]
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均设有连接孔12,组合式梯笼还包括连接钢板9以及连接螺栓10,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之间以及上下相邻两个第二梯笼架2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0、连接钢板9和连接孔12相配合紧固连接。连接钢板9上设有通孔,通过连接螺栓10插设于梯笼架(梯笼架包括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上的连接孔12以及连接钢板9上的通孔中,将连接钢板9和梯笼架紧固连接在一起,上下相邻的梯笼架上连接孔12的设置与钢板上的通孔相适配,进而将上下相邻的梯笼架叠置固定在一起,梯笼架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连接钢板9采用钢材制成,结构强度高,连接结构可靠。梯笼架的每个侧面上可以设置多个连接钢板9的连接结构,当其中一个连接钢板9发生断裂等情况时,其他连接钢板9也能够稳定连接。
[0033]
移动机构4包括底板42、高度调节部件41以及若干滚轮43,高度调节部件41设于第一梯笼架1的底面和底板42之间,滚轮43设于底板42的底部。高度调节部件41为气缸,通过气缸活塞的伸缩调节高度调节部件41整体的高度。滚轮43可以为带刹车的万向轮,移动方位容易调整,且具有刹车止滑功能,方便转移过程中可以停靠。
[0034]
请参考图1-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合式梯笼的安装方法,用于上述的组合式梯笼的安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5]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选择第二梯笼架2所需的数量;
[0036]
将第二梯笼架2安装于第一梯笼架1上,形成梯笼整体;
[0037]
调整高度调节部件41伸长,配重平衡机构5被抬高,移动机构4落地,推动梯笼整体至建筑物处;
[0038]
调整梯笼整体,使得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的固定侧6对准建筑物,调整高度调节部件41缩短,移动机构4抬起,配重平衡机构5落地;
[0039]
将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通过固定侧6上的固定机构3固定设置于建筑物上。
[0040]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先将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的内部结构进行有序安装,然后将第二梯笼架2叠放置于在第一梯笼架1的上方,将连接钢板9上的通孔对准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上的连接孔12,连接钢板9通过连接螺栓10贯穿设置于连接孔12,进而固定第一梯笼架1和第二梯笼架2。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调整第二梯笼架2的数量,并且通过上述同样步骤进行固定多个第二梯笼架2。启动气缸,气缸带动底板42从而带动滚轮43进行向下运动,滚轮43落地,支撑脚51被抬高,移动滚轮43将组合的梯笼整体移动到需要施工的建筑物一侧端,且固定侧6贴合建筑物,将配重块52对准放置在支撑脚51的下方,气缸带动滚轮43进行向上复位工作,支撑脚51插入到配重块52的插接槽中。待确认组合式梯笼平稳之后,再将通过锁紧螺栓32对组合式梯笼进行固定,有利于提高组合式梯笼的稳定性。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打开活动门11进入到第一梯笼架1内,再通过爬梯7进行向上攀爬,其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住扶手71进行助力,爬梯7的防滑纹73和扶手71的防滑垫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上下时的稳定性。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