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7799发布日期:2020-12-25 07:5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道整治的护滩软体排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模具,可用于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



背景技术:

目前,在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中广泛运用一种d型系砼块软体排进行护滩(底)或作为坝体、护岸的护底工程。d型系砼块软体排中的混凝土压载块大量使用天然砂石,如果在短期内过度开采,不仅会造成资源匮乏,还可能导致河床的大量下陷、河岸塌陷等地质灾害,破坏区域生态环境,引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另一方面旧的建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模具,可用于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将再生混凝土用于软体排结构中,有效提高了再生混凝土在工程领域的利用率,同时提高软体排铺设的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两侧由卡扣链接,组合后上模具和下模具接触面上形成有均匀分布的4个绳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组合后模具截面形状为圆形,截面圆直径为30cm,组合后模具厚10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具上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方法,包括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采用本实用新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组合卡紧后,将丙纶绳系结条放入指定孔位,形成十字交叉,并绕过上模具打结;将制得的再生混凝土拌合料放入模具中,并在振动器上振动1min,加压成型,24h成型后脱模,在自然条件下养护,即可得到所需再生混凝土压载块。

进一步的,软体排的制作,软体排由土工布上系结再生混凝土块制作而成,包括土工布排垫和再生混凝土压载块,再生混凝土压载块间距20cm,再生混凝土压载块采用丙纶绳绑扎成片,每个单元尺寸为4m*5m,所述土工布排垫采用聚丙烯编织布缝制加筋而成,沿排宽方向每隔50cm设定距离设有一道第一纵向加筋条,用于固定系结条和增加排垫抗拉强度,沿排长方向每隔50cm设定距离设有一道第一横向加筋条,在两第一纵向加筋条间设置一道第二纵向加筋条,在两第一横向加筋条间设置一道第二横向加筋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加工形成骨料,用于d型系砼块软体排混凝土压载块的制造,节约大量天然骨料,增强工程效果,同时提高软体排铺设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软体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土工布排垫,2再生混凝土压载块,3第一纵向加筋条,4第二纵向加筋条,5第一横向加筋条,6第二横向加筋条,7上模具,8下模具,9卡扣,10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模具,包括上模具7和下模具8,上模具7和下模具8两侧由卡扣9链接,所述上模具7上设有把手。组合后上模具7和下模具8接触面上形成有均匀分布的4个绳孔10。组合后模具截面形状为圆形,截面圆直径为30cm,组合后模具厚10cm。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方法,包括:

(1)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组合卡紧后,将丙纶绳系结条放入指定孔位,形成十字交叉,并绕过上模具打结;将制得的再生混凝土拌合料放入模具中,并在振动器上振动1min,加压成型,24h成型后脱模,在自然条件下养护,即可得到所需再生混凝土压载块。

(2)软体排的制作

软体排由土工布上系结再生混凝土块制作而成,如图4所示,包括土工布排垫1和再生混凝土压载块2,再生混凝土压载块间距20cm,再生混凝土压载块采用丙纶绳绑扎成片,每个单元尺寸为4m*5m,所述土工布排垫1采用250g/m2聚丙烯编织布缝制加筋而成,沿排宽方向每隔50cm设定距离设有一道宽5cm的第一纵向加筋条3,用于固定系结条和增加排垫抗拉强度,沿排长方向每隔50cm设定距离设有一道宽5cm第一横向加筋条5,在两第一纵向加筋条3间设置一道宽7cm的第二纵向加筋条4,在两第一横向加筋条5间设置一道宽7cm的第二横向加筋条6。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例仅仅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非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两侧由卡扣链接,组合后上模具和下模具接触面上形成有均匀分布的4个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组合后模具截面形状为圆形,截面圆直径为30cm,组合后模具厚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上设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道整治的护滩软体排建造领域,提供一种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两侧由卡扣链接,组合后上模具和下模具接触面上形成有均匀分布的4个绳孔。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模具可用于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将再生混凝土用于软体排结构中,有效提高了再生混凝土在工程领域的利用率,同时提高软体排铺设的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段文杰;林永水;李海;舒升元;黄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武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13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