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脚手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7997发布日期:2020-10-28 12:1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脚手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简易脚手架支撑装置,涉及混凝土施工用的脚手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在待浇筑混凝土区域上方搭设脚手架,若直接将脚手架放置于待浇筑混凝土区域的模板表面,浇筑完混凝土后脚手架架管因与混凝土浇筑为一体,难以拆除。常用的做法为将脚手架沿混凝土表面切除,后将脚手架内部用同标号混凝土填实,按此方法容易在脚手架处形成漏水点,后期难以处理;另一种做法为强行将脚手架取出,然后在孔洞处填实混凝土,此种做法往往会因孔洞处难以凿毛而形成冷缝,即形成漏水点。所以混凝土待浇面搭设架管时易形成漏水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混凝土待浇面搭设架管时易形成漏水点问题的简易脚手架支撑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横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和支撑立杆,纵向支撑杆为平行布置的两根,横向支撑杆垂直置于两纵向支撑杆之间,支撑立杆位于横向支撑杆中部位置,在支撑立杆中部两侧对称固定水平翼杆。

在支撑立杆中部两侧对称固定竖向翼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直接放置于待浇筑混凝土区域模板表面,浇筑后沿混凝土表面切除高出部分支撑立杆,使得钢筋与混凝土浇筑为一个整体,不会形成漏水点。

2、底部纵向支撑杆双向水平布置,且与水平翼杆形成的支撑面平行,保证脚手架不会发生倾覆现象。

3、浇筑后沿混凝土表面切除高出部分支撑立杆,切除点少,操作方便,保证施工质量。

4、本装置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横向支撑杆2、纵向支撑杆1和支撑立杆3,纵向支撑杆1为平行布置的两根,横向支撑杆2垂直焊接于两纵向支撑杆1之间,支撑立杆3位于横向支撑杆2中部位置且垂直于横向支撑杆与纵向支撑杆所形成的面,在支撑立杆3中部两侧沿纵向方向对称固定水平翼杆5。

在支撑立杆3中部两侧沿横向方向对称固定竖向翼杆4,对水平翼杆5构成强劲支撑。水平翼杆5与竖向翼杆4的顶部在同一平面,水平翼杆5与竖向翼杆4构成本装置的承载系统。

使用时,如图4所示,待模板8搭设完毕后,将本装置置于模板8表面,钢管脚手架6穿过支撑立杆3直接放置于水平翼杆5上,待混凝土7浇筑完毕,钢管脚手架6需要拆除时,直接取出钢管脚手架6,沿混凝土表面切除多余支撑立3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脚手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支撑杆(2)、纵向支撑杆(1)和支撑立杆(3),纵向支撑杆(1)为平行布置的两根,横向支撑杆(2)垂直置于两纵向支撑杆(1)之间,支撑立杆(3)位于横向支撑杆(2)中部位置,在支撑立杆(3)中部两侧对称固定水平翼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脚手架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在支撑立杆(3)中部两侧对称固定竖向翼杆(4)。


技术总结
一种简易脚手架支撑装置,涉及混凝土施工用的脚手架装置。它包括横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和支撑立杆,纵向支撑杆为平行布置的两根,横向支撑杆垂直置于两纵向支撑杆之间,支撑立杆位于横向支撑杆中部位置,在支撑立杆中部两侧对称固定水平翼杆。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直接放置于待浇筑混凝土区域模板表面,浇筑后沿混凝土表面切除高出部分支撑立杆,使得钢筋与混凝土浇筑为一个整体,不会形成漏水点;其底部纵向支撑杆双向水平布置,且与水平翼杆形成的支撑面平行,保证脚手架不会发生倾覆现象;本装置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伟;陈德华;赵刚;王敏;刘金涛;罗仲列;范祖光;余宏展;李莺;洪霞;王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2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