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7670发布日期:2020-12-01 10:5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棚,具体是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



背景技术:

顶棚是亦称“天棚”,是房屋建筑的重要建筑部件,顶棚的作用是使房屋顶部整洁美观,并具有保温、隔热和隔音等性能,一般公共场所,如影剧院、会议室、门厅、营业厅等都要设置吊顶天棚。绿色环保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正在全世界各领域、各行业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港口煤运、城市道路建设原料堆场、电厂煤场、工地施工的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一般在工地,为防止灰尘飞散,以及防止落下、坠落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从城市美观等考虑,均设置防尘网和防尘棚;

目前所使用的防尘顶棚多为整体式结构,在运输和使用时,由于体积大,质量重,在搬运时十分困难,有时会受到门体尺寸限制无法进入到工作厂房内,无法实现随需随用,另外当防尘顶棚处于闲置状态时,用于防尘的部件长时间暴露在外,从而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落入大量灰尘,这些都需要工人及时去清理,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本,给日常使用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包括顶棚本体和设置在顶棚本体下端用于对其进行固定的支撑机构,所述顶棚本体包括两个固定框,两个固定框通过设置在其顶端的转动块进行转动连接,固定框两侧开设有滑槽,固定框远离转动块一端设置有带有卡接槽的安装板,固定框内侧贴近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卷筒,卷筒外侧套设有与固定框内侧相匹配的防尘布,防尘布远离卷筒一端所在固定框内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上设置有与卡接槽相匹配的卡接件,滑动杆两端穿过滑槽并通过设在其两端的滑动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和支撑杆,安装支架的四个边角处各套设有一个固定件,各个固定件上端均插设有支撑杆,各个支撑杆上端设置有安装头,安装头通过开设在安装板下端并与安装头相对应的凹槽与安装板相连,安装板与安装头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对顶棚进行连接固定的固定板,安装板下方所在两个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阻风防尘的矩形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对应支撑杆和安装支架的位置上开设有将支撑杆和安装支架进行贯穿的安装孔,安装孔通过设置其内侧的螺纹与紧固螺丝固定连接,紧固螺丝与固定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垫圈。

优选的,所述卷筒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固定环与固定框两侧的连接处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件共有三个并在滑动杆下端呈等距排列,各个卡接件与开设在安装板上的三个卡接槽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两个固定框的转动夹角处设置有一个用于对其进行支撑固定的三角支撑板,三角支撑板两端与两个固定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三角支撑板由两个通过转动销相连并能相互转动的衔接杆构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安装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提高其力学强度的加强筋,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安装板的连接处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尘网的两侧与支撑杆的连接处分别焊接有两个安装块,安装块通过螺钉与开设在支撑杆上并与安装块相对应的安装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尘布整体采用聚丙烯扁丝合成材料制成,且其内部夹层中铺设有一层用于防水防渗的土工膜,防尘布表面还开设有若干微小气孔。

优选的,所述矩形防尘网采用厚度在0.5mm-1.5mm的不锈钢板制成,且其表面开设有若干用于抑风防尘的矩形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防尘顶棚分为顶棚端和支撑端,支撑端由立杆和横杆搭配组成,杆与杆之间通过固定件进行连接,在使用中只需拧动螺丝即可完成组装拆卸,拆装使用和平时运输极为方便,搭载顶棚端能实现随需随用;

顶棚端由两个倾斜板面组成并能进行折叠收纳,其端面上的防尘布通过卷筒转动进行收放,需要时打开,不需要时收起,便于日常的维护使用,同时顶棚上的防尘布和其侧翼的防尘网不仅能有效抑制空气带来的灰尘飞散,同时也能阻隔来自顶端的空气灰尘,防尘效果显著;

顶棚的折叠部分设置有一个折叠板,当顶棚完全展开后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使防尘顶棚在使用时更稳固,固定板起到将顶棚端与支撑端相连的作用,加强筋的使用极为有效的提高了其承载能力,实用效果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中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中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中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中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中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安装支架、3-矩形防尘网、4-安装块、5-安装板、6-固定框、7-卷筒、8-防尘布、9-卡接槽、10-滑动块、11-滑槽、12-转动块、13-固定环、14-三角支撑板、15-卡接件、16-滑动杆、17-固定件、18-安装孔、19-紧固螺丝、20-安装头,2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拼装式工业防尘顶棚,包括顶棚本体和设置在顶棚本体下端用于对其进行固定的支撑机构,所述顶棚本体包括两个固定框6,两个固定框6通过设置在其顶端的转动块12进行转动连接,固定框6两侧开设有滑槽11,固定框6远离转动块12一端设置有带有卡接槽的安装板5,固定框6内侧贴近固定件1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卷筒7,卷筒7外侧套设有与固定框6内侧相匹配的防尘布8,防尘布8整体采用聚丙烯扁丝合成材料制成,且其内部夹层中铺设有一层用于防水防渗的土工膜,防尘布8表面还开设有若干微小气孔,防尘布8远离卷筒7一端所在固定框6内设置有滑动杆16,滑动杆16上设置有与卡接槽相匹配的卡接件15,滑动杆16两端穿过滑槽11并通过设在其两端的滑动块10与滑槽11滑动连接,防尘布又称环保聚酯防尘布,俗名土工布,主要是以涤纶短纤维和阻燃材料为主的聚酯防尘布,在其内部增添一层土工布,具有耐腐蚀,防渗水等特点;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支架2和支撑杆1,安装支架2的四个边角处各套设有一个固定件17,各个固定件17上端均插设有支撑杆1,各个支撑杆1上端设置有安装头20,安装头20通过开设在安装板5下端并与安装头20相对应的凹槽与安装板5相连,安装板5与安装头20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对顶棚进行连接固定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与安装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提高其力学强度的加强筋,固定板21通过螺栓与安装板5的连接处可拆卸连接,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结构体悬出面过大,或跨度过大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件本身的连接面能承受的负荷有限,则在两结合体的公共垂直面上增加一块加强板,俗称加强筋,以增加结合面的强度;

所述安装板5下方所在两个支撑杆1之间设置有用于阻风防尘的矩形防尘网3,矩形防尘网3的两侧与支撑杆1的连接处分别焊接有两个安装块4,安装块4通过螺钉与开设在支撑杆1上并与安装块4相对应的安装槽固定连接,矩形防尘网3采用厚度在0.5mm-1.5mm的不锈钢板制成,且其表面开设有若干用于抑风防尘的矩形通孔,防尘网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按照实施现场环境风洞实验结果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开孔率和不同孔形组合挡风抑尘墙,使流通的空气(强风)从外通过墙体时,在墙体内侧形成上、下干扰的气流以达到外侧强风,内侧弱风,从而保证了防尘网内侧的灰尘不会进行扩散;

所述固定件17对应支撑杆1和安装支架2的位置上开设有将支撑杆1和安装支架2进行贯穿的安装孔18,安装孔18通过设置其内侧的螺纹与紧固螺丝1固定连接,紧固螺丝1与固定件17的连接处设置有垫圈,垫圈是指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增大接触面积,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

所述卷筒7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固定环13与固定框6两侧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卡接件15共有三个并在滑动杆16下端呈等距排列,各个卡接件15与开设在安装板5上的三个卡接槽9相互匹配,卡接件5形象为一挂钩,实用时通过拉动挂钩将其放入至卡接槽9中进行挂起,即能完成防尘布的固定工作,两个固定框6的转动夹角处设置有一个用于对其进行支撑固定的三角支撑板14,三角支撑板14两端与两个固定框6的连接处固定连接,三角支撑板14由两个通过转动销相连并能相互转动的衔接杆构成,顶棚完全展开后,三角支撑板14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从而给防尘顶棚起到稳固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支撑杆1通过固定螺19丝和安装块4与安装支架2连接在一起后,把固定框6展开,然后通过滑动块10拉动滑动杆16,滑动块10在滑槽11中滑动并带动防尘布8在固定框6内完全展开,将滑动杆16上卡接件15与卡接槽9卡在一起完全固定,之后就通过安装板4将固定框6与支撑杆1安装在一起,并通过固定板21进行固定完成组装工作,防尘顶棚分为顶棚端和支撑端,支撑端由立杆和横杆搭配组成,杆与杆之间通过固定件17进行连接,在使用中只需拧动螺丝即可完成组装拆卸,拆装使用和平时运输极为方便,顶棚端由两个倾斜板面组成并能进行折叠收纳,其端面上的防尘布8通过卷筒7转动进行收放,需要时打开,不需要时收起,实现了防尘顶棚的随需随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