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电气施工使用的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7101发布日期:2021-02-23 15:2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使用的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电气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电气施工使用的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建筑较高,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时需要借助梯子进行登高作业。
[0003]
现有技术下的登高作业大多采用升降平台来进行高空作业,无需施工人员攀爬,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脚踏空而跌落,危害人身安全,但是现有的升降平台虽有护栏,但是当人处于高空作业时,当施工完一个地方需要挪位置时,人的走动会增加危险度,提高了人从高空跌落的可能性,所以实现升降平台各方向的移位便十分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有待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建筑电气施工时有效保护的范围较窄,当需要对多个地方进行施工时,需要重新移动升降平台,会有施工人员为图方便而脱离有效保护,可能导致高空踏空坠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筑电气施工使用的升降平台。
[0005]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使用的升降平台,包括支撑结构、升降结构和防护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升降结构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升降结构的上侧,所述防护结构与所述支撑结构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上侧,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弧形围栏、安全防护件、固定柱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沿所述支撑结构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上侧,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另一端则与所述弧形围栏固定连接,所述安全防护件则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围栏。
[0006]
其中,所述弧形围栏包括若干根内杆、铁杆网和两个圆环,所述两个圆环平行设置,所述内杆均沿竖直方向焊接于所述圆环之间,所述铁杆网则焊接于所述内杆的外周侧。
[0007]
其中,所述安全防护件包括安全带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环和所述安全带。
[0008]
其中,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固定柱分别具有相互契合的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沿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限位板相对靠近所述固定柱的一侧,所述固定柱与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的一端则设有所述滑块。
[0009]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作业板面和护栏,所述作业板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结构的上侧,所述护栏则沿垂直于所述作业板面的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作业板面的边缘。
[0010]
其中,所述作业板面包括橡胶层和支撑层,所述橡胶层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护栏之间,且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支撑层则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结构的上侧。
[0011]
其中,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液压缸、两组呈交叉转动连接的连接杆组和底板,所述液压缸与所述连接杆组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组在竖直平面内相互平行,一组连接杆组的两
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层,一组连接杆组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层,所述底板则位于所述连接杆组的下侧。
[0012]
其中,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述连接杆组的交叉处之间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液压缸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上下位置的所述横杆。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升降平台的结构进行改进,增设所述固定柱、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弧形围栏,依靠相互配合以实现让所述弧形围栏随施工人员在平台上的移动而移动,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的有效保护范围,并减少施工人员调整升降平台位置的操作,避免施工人员脱离有效保护,又增设所述安全防护件,来避免施工人员踏空时从高空跌落的情况,提高了升降平台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电气施工使用的升降平台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电气施工使用的升降平台的限位板和弧形围栏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电气施工使用的升降平台的安全防护件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电气施工使用的升降平台的弧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10-支撑结构、20-升降结构、30-防护结构、11-作业板面、12-护栏、21-液压缸、22-连接杆组、23-底板、31-弧形围栏、32-安全防护件、33-固定柱、34-限位板、111-橡胶层、112-支撑层、221-横杆、311-内杆、312-铁杆网、313-圆环、321-安全带、322-连接带、331-滑块、341-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使用的升降平台,包括支撑结构10、升降结构20和防护结构30,所述支撑结构10与所述升降结构20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升降结构20的上侧,所述防护结构30与所述支撑结构10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结构10的上侧,所述防护结构30包括弧形围栏31、安全防护件32、固定柱33和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沿所述支撑结构10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10的上侧,所述固定柱33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34滑动连接,另一端则与所述弧形围栏31固定连接,所述安全防护件32则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围栏31。
[002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结构10用以支撑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所述升降结构20则根据需要来调整所述支撑结构10的高度,所述防护结构30则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其中,所述弧形围栏31将施工人员环绕,以避免施工人员走出所述支撑结构10导致坠落,所述安全防护件32的作用是当施工人员坠落时,防止施工人员因坠落而发生伤亡,所述固定柱33、所述弧形围栏31和所述限位板34相互配合,所述固定柱33与所述限位板34的内侧滑动连接,让所述固定柱33随所述弧形围栏31的移动而在所述限位板34的内侧上移动,以实现提高升降平台保护效果的目的,并实现让所述弧形围栏31随施工人员的移动而移动,并对施工人员在支撑结构10上的移动路径进行限制,进一步的减少施工人员的坠落可能性。
[0025]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围栏31包括若干根内杆311、铁杆网312和两个圆环313,两个所述圆环313平行设置,所述内杆311均沿竖直方向焊接于所述圆环313之间,所述铁杆网312则焊接于所述内杆311的外周侧。
[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围栏31环绕设置于施工人员的周侧,所述内杆311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圆环313之间,而所述铁杆网312的环绕设置,则是进一步的提高所述弧形围栏31的保护效果,所述圆环313与所述固定柱33固定连接,同时,所述内杆311和所述圆环313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增强了所述弧形围栏31本身的稳定性,避免所述弧形围栏3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解体,施工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从弧形围栏31的下方或上方进入所述弧形围栏31即可被所述弧形围栏31保护。
[0027]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防护件32包括安全带321和连接带322,所述连接带322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圆环313和所述安全带321。
[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带322将所述安全带321和所述弧形围栏31连接起来,所述安全带321穿戴固定在施工人员身上,所述连接带322的长度在不影响施工人员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短,以使得即使施工人员不小心因踏空发生坠落,也能被所述连接带322拉住,不至于直接掉落到地面,造成伤害,从而提高了升降平台的安全性。
[0029]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34和所述固定柱33分别具有相互契合的滑轨341和滑块331,所述滑轨341沿所述限位板34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限位板34相对靠近所述固定柱33的一侧,所述固定柱33与所述限位板34滑动连接的一端则设有所述滑块331。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板34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给所述固定柱33运动的轨道,所述限位板34的高度应高于所述护栏12,同时,所述滑轨341的高度也要高于所述护栏12,所述限位板34与所述护栏12相互配合,让施工人员仅在所述限位板34和所述护栏12围成的范围内活动,所述限位板34和所述固定柱33实现让所述固定柱33随施工人员移动而移动,依靠的即是所述滑轨341和所述滑块331的相互配合,所述滑轨341为t字型轨道,且长度小于所述限位板34的长度,目的是防止所述滑块331从所述滑轨341中脱落,所述滑块331与所述滑轨341滑动连接,由于所述固定柱33长度一定,当施工人员需要转移施工地点时,在
所述支撑结构10上仅能进行直线移动,也即会带动所述弧形围栏31一起移动。
[0031]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10包括作业板面11和护栏12,所述作业板面11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结构20的上侧,所述护栏12则沿垂直于所述作业板面11的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作业板面11的边缘。
[003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作业板面11用以承载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站在所述作业板面11上即可进行施工,而所述护栏12沿垂直于所述作业板面11的方向环绕所述作业板面11设置,与所述限位板34相互配合,以限制施工人员在所述作业板面11上的活动范围,防止施工人员踏出所述作业板面11,所述护栏12的高度在0.9-1.2米之间,此高度让施工人员需要一定的操作才可翻越,以防止施工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时跨过所述护栏12。
[0033]
进一步的,所述作业板面11包括橡胶层111和支撑层112,所述橡胶层11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层112和所述护栏12之间,且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支撑层112则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结构20的上侧。
[0034]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作业板面11分为两层是出于安全方面的需要,由于在对建筑电气进行施工时,有一定的漏电风险,采用所述橡胶层111可以避免施工人员触电而与地面形成通路,从而提高对施工人员的保护,而所述支撑层112则是用于支撑所述橡胶层111,便于所述升降结构20进行升降工作。
[0035]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20包括液压缸21、两组呈交叉转动连接的连接杆组22和底板23,所述液压缸21与所述连接杆组2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组22在竖直平面内相互平行,一组连接杆组22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23和所述支撑层112,一组连接杆组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23和所述支撑层112,所述底板23则位于所述连接杆组22的下侧。
[003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结构20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高度调整依靠的即是所述液压缸21、所述连接杆组22和所述底板23的相互配合,所述液压缸21可外接控油装置,当所述液压缸21出油时,所述连接杆组22收缩,所述液压缸21进油时,所述连接杆组22则扩张,所述底板23则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杆组22,也即需要进行施工时,让所述连接杆组22收缩,让施工人员进入所述弧形围栏31中,并穿戴固定好所述安全防护件32,然后让所述液压缸21开始进油,达到需要的高度后停止,直到施工完成。
[0037]
进一步的,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述连接杆组22的交叉处之间转动连接有横杆221,所述液压缸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上下位置的所述横杆221。
[0038]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杆221则对所述连接杆组22提供支撑,同时带动所述连接杆组22随所述液压缸21的运动而发生运动。
[0039]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所述限位板34和所述固定柱33和所述弧形围栏31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施工人员在所述作业板面11上的随意移动而不降低安全保护效果,从而有效提高了升降平台的使用范围。
[0040]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