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1504发布日期:2021-01-26 14:2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0003]
装配式建筑在建造时,两个结构体之间的连接通常都是硬性接触固定连接,一旦受到较大力量的震动,震动力会导致结构体连接出现断裂的问题,从而引发安全隐患,减震性能低,危险系数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包括第一结构体,所述第一结构体一端插入减震套筒内腔,所述减震套筒内腔对称设置有上减震凹块和下减震凹块,所述上减震凹块与第一结构体一端插接,所述下减震凹块与第二结构体一端插接,所述上减震凹块和下减震凹块的侧壁均螺纹贯穿插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减震套筒侧壁并与缓冲块连接,所述缓冲块活动设于缓冲侧筒内腔,所述缓冲侧筒与减震套筒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缓冲侧筒内腔两个缓冲块之间通过阻尼器连接,所述上减震凹块与下减震凹块之间等间距设置有弹簧杆。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套筒上插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依次贯穿上减震凹块和下减震凹块,且所述第一支杆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一端贯穿缓冲侧筒并与缓冲块固定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杆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回形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回形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外壁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杆呈l型杆结构,所述第二支杆上位于缓冲侧筒内腔的杆身上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套筒侧壁与缓冲侧筒侧壁均开设有对通状的缓冲口,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螺栓于上减震凹块和下减震凹块四面侧壁均有设置。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上减震凹块和下减震凹块上开设有水平状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两侧开设有平行竖直状杆孔。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两个对接的结构体一端插接入减震套筒内的减震凹块上,减震凹块之间通过弹簧杆连接,能够抵消一部分震动,固定连接结构体与减震凹块的固定螺栓插接在缓冲块上,缓冲块之
间通过阻尼器连接,再抵消一部分震动,减震凹块与缓冲块之间通过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连接,并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形成了整体的减震结构,进一步抵消了一部分震动,从而降低了震动冲击力对连接结构体的损坏,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减震凹块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第一结构体;2、减震套筒;3、第二结构体;4、上减震凹块;41、水平状螺栓孔;42、竖直状杆孔;5、下减震凹块;6、弹簧杆;7、固定螺栓;8、缓冲块;9、缓冲侧筒;10、阻尼器;11、第一支杆;111、第一连杆;112、回形杆;113、第二连杆;12、第二支杆;13、第二减震弹簧;14、第一减震弹簧。
[0016]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通过多层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极大地降低了震动对连接结构体的损坏,提高了安全性;
[0019]
请参阅图1,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包括第一结构体1,第一结构体1一端插入减震套筒2内腔,减震套筒2内腔对称设置有上减震凹块4和下减震凹块5,上减震凹块4和下减震凹块5呈对立面设置,且上减震凹块4和下减震凹块5上均开设有连接凹槽,上减震凹块4与第一结构体1一端插接,下减震凹块5与第二结构体3一端插接,第一结构体1与第二结构体3侧壁均开设有固定螺栓孔;
[0020]
上减震凹块4和下减震凹块5的侧壁均螺纹贯穿插接有固定螺栓7,通过固定螺栓将减震凹块与结构体之间固定连接,固定螺栓7贯穿减震套筒2侧壁并与缓冲块8连接,缓冲块8上开设有与固定螺栓7相适配的安装孔,固定螺栓7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使其能够抵接在缓冲块8上,实现缓冲块8的移动能够带动减震凹块的移动,缓冲块8活动设于缓冲侧筒9内腔,缓冲侧筒9与减震套筒2侧壁固定连接,缓冲侧筒9与减震套筒2等高,缓冲侧筒9内腔两个缓冲块8之间通过阻尼器10连接,通过阻尼器10抵消震动对两个缓冲块8之间的影响,从而达到了减震的效果;
[0021]
上减震凹块4与下减震凹块5之间等间距设置有弹簧杆6,弹簧杆6的数量可根据需求增减,将上减震凹块4和下减震凹块5弹性连接,使得上减震凹块4和下减震凹块5之间具有弹性张力,从而能够抵消一部分的震动。
[0022]
减震套筒2上插接有第一支杆11,第一支杆11依次贯穿上减震凹块4和下减震凹块
5,且第一支杆11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二支杆12,第二支杆12一端贯穿缓冲侧筒9并与缓冲块8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支杆11和第二支杆12将缓冲块8与减震凹块连接起来,配合下文的第一减震弹簧14和第二减震弹簧13形成整体式的减震结构,即减震凹块与缓冲块8之间同步同向移动,并受到相同程度叠加的减震作用,提高了整体的减震性能,降低了对连接结构体的损坏,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0023]
请参阅图2,第一支杆11包括第一连杆111,第一连杆111与回形杆112一端固定连接,回形杆112的设置便于在减震凹块上浮动不影响固定螺栓7对减震凹块和缓冲块8的固定连接,回形杆112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13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13外壁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14,进一步增加了上减震凹块4和下减震凹块5之间弹性张力,从而提高了减震效果。
[0024]
第二支杆12呈l型杆结构,第二支杆12上位于缓冲侧筒9内腔的杆身上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13,进一步增加了缓冲块8的阻尼性能,提高了减震效果。
[0025]
减震套筒2侧壁与缓冲侧筒9侧壁均开设有对通状的缓冲口,便于缓冲块8、减震凹块、固定螺栓7和结构体同步同向浮动抵消震动,达到减震的效果,固定螺栓7分别与第一结构体1和第二结构体3固定连接,且固定螺栓7于上减震凹块4和下减震凹块5四面侧壁均有设置。
[0026]
请参阅图3,上减震凹块4和下减震凹块5上开设有水平状螺栓孔41,用于安装固定螺栓7,螺栓孔两侧开设有平行竖直状杆孔42,用于安装回形杆112。
[002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