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隔热的救生舱保温结构

文档序号:25685962发布日期:2021-06-29 23:4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隔热的救生舱保温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隔热的救生舱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矿用安全舱指在矿井下,当发生灾难或意外事故时,矿井下作业人员用于逃生、避难等待救援的一个密封装置设备,矿用救生舱基于它的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封闭性、牢固性、隔热性、保温性、防水性、防腐蚀性、耐压性等,通常为钢、合金等坚固材料制成。而且舱内有人生存所需的水、食物、空气、以及通讯设施。煤矿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等事故后,救生舱会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中。

现有技术中,舱外的高温热量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传热、热辐射三种传热方式将热量传递至舱内,其具体过程为舱外的高温气体通过对流传热将其热量传递到救生舱的外蒙皮,然后外蒙皮热量的一部分直接辐射给舱外大气,另一部分经过隔热材料传导至内蒙皮,内蒙皮再以对流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给舱内空气,使得舱内空气的温度逐渐升高,使得位于舱内的人们处于较为闷热的环境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隔热的救生舱保温结构,具备隔热效果好的优点,以解决隔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隔热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隔热的救生舱保温结构,包括过渡舱、拼装舱和设备舱,所述过渡舱和设备舱之间通过拼装舱相互组装,所述过渡舱远离拼装舱的一侧铰接有防爆门,所述设备舱远离拼装舱的一侧铰接有逃生门;

所述过渡舱、拼装舱和设备舱均包括防爆外墙层、外隔温层、防火层和内隔温层,所述防爆外墙层、外隔温层、防火层和内隔温层的排列顺序从外向内依次排列,所述爆外墙层、外隔温层、防火层和内隔温层之间均留有缝隙,且三个缝隙分别形成第一隔热腔、第二隔热腔和第三隔热腔,所述第一隔热腔内填充有氦气、第二隔热腔内填充有水,第三隔热腔内填充有油,且第一隔热腔、第二隔热腔和第三隔热腔之间的容积比值为1:2: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渡舱与拼装舱之间以及设备舱与拼装舱之间均通过法兰相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爆外墙层包括隔热水泥和钢筋,所述钢筋位于隔热水泥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隔温层为气凝胶毡复合层,气凝胶毡复合层属于玻璃纤维棉或预氧化纤维毡复合而成的柔性保温层,所述防火层为硬质聚氨酯泡沫隔热层,所述内隔温层为石棉纤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隔热的救生舱保温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隔热的救生舱保温结构,通过设置防爆外墙层、外隔温层、防火层和内隔温层,防爆外墙层由钢筋和隔热水泥浇筑而成,使得该救生舱的表面隔热且坚固,并且外隔温层由气凝胶毡材料制造,其特点是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有一定的抗拉及抗压强度,同时防火层和内隔温层分别采用过硬质聚氨酯泡沫隔热材料和石棉纤维层,其特点均具有良好的耐热耐高温,可隔绝温度的传导,起到了隔温的功能。

2、该便于隔热的救生舱保温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隔热腔、第二隔热腔和第三隔热腔,第一隔热腔内填充有氦气、第二隔热腔内填充有水,第三隔热腔内填充有油,根据上述三种填充物比热容数据的参考,由内往外分别填充比热容逐渐提高的填充物,使得救生舱的内外温差较小,进而提供了良好的隔温效果,达到了隔热效果好的优点,以解决隔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拼装舱结构侧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爆外墙层结构侧剖图。

图中:1、过渡舱;2、拼装舱;3、设备舱;4、法兰;5、防爆门;6、逃生门;7、防爆外墙层;8、外隔温层;9、防火层;10、内隔温层;11、第一隔热腔;12、第二隔热腔;13、第三隔热腔;14、隔热水泥;15、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隔热的救生舱保温结构,包括过渡舱1、拼装舱2和设备舱3,所述过渡舱1和设备舱3之间通过拼装舱2相互组装,所述过渡舱1与拼装舱2之间以及设备舱3与拼装舱2之间均通过法兰4相互连接,所述过渡舱1远离拼装舱2的一侧铰接有防爆门5,所述设备舱3远离拼装舱2的一侧铰接有逃生门6。

所述过渡舱1、拼装舱2和设备舱3均包括防爆外墙层7、外隔温层8、防火层9和内隔温层10,所述防爆外墙层7、外隔温层8、防火层9和内隔温层10的排列顺序从外向内依次排列,所述爆外墙层、外隔温层8、防火层9和内隔温层10之间均留有缝隙,且三个缝隙分别形成第一隔热腔11、第二隔热腔12和第三隔热腔13,所述第一隔热腔11内填充有氦气、第二隔热腔12内填充有水,第三隔热腔13内填充有油,且第一隔热腔11、第二隔热腔12和第三隔热腔13之间的容积比值为1:2:3。

通过设置第一隔热腔11、第二隔热腔12和第三隔热腔13,第一隔热腔11内填充有氦气、第二隔热腔12内填充有水,第三隔热腔13内填充有油,根据上述三种填充物比热容数据的参考,由内往外分别填充比热容逐渐提高的填充物,使得救生舱的内外温差较小,进而提供了良好的隔温效果,达到了隔热效果好的优点,以解决隔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防爆外墙层7包括隔热水泥14和钢筋15,所述钢筋15位于隔热水泥14的内部。

本实施方案中,防爆外墙层7由钢筋15和隔热水泥14浇筑而成,使得该救生舱的表面隔热且坚固

具体的,所述外隔温层8为气凝胶毡复合层,气凝胶毡复合层属于玻璃纤维棉或预氧化纤维毡复合而成的柔性保温层,所述防火层9为硬质聚氨酯泡沫隔热层,所述内隔温层10为石棉纤维层。

本实施方案中,气凝胶毡是以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主体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同玻璃纤维棉或预氧化纤维毡复合而成的柔性保温毡。其特点是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有一定的抗拉及抗压强度,防火层9和内隔温层10分别采用过硬质聚氨酯泡沫隔热材料和石棉纤维层,其特点均具有良好的耐热耐高温,可隔绝温度的传导,起到了隔温的功能。

综上所述,该便于隔热的救生舱保温结构,通过设置防爆外墙层7、外隔温层8、防火层9和内隔温层10,防爆外墙层7由钢筋15和隔热水泥14浇筑而成,使得该救生舱的表面隔热且坚固,并且外隔温层8由气凝胶毡材料制造,其特点是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有一定的抗拉及抗压强度,同时防火层9和内隔温层10分别采用过硬质聚氨酯泡沫隔热材料和石棉纤维层,其特点均具有良好的耐热耐高温,可隔绝温度的传导,起到了隔温的功能;通过设置第一隔热腔11、第二隔热腔12和第三隔热腔13,第一隔热腔11内填充有氦气、第二隔热腔12内填充有水,第三隔热腔13内填充有油,根据上述三种填充物比热容数据的参考,由内往外分别填充比热容逐渐提高的填充物,使得救生舱的内外温差较小,进而提供了良好的隔温效果,达到了隔热效果好的优点,以解决隔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