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安全过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6693发布日期:2021-06-11 19:3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房建施工安全过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房建施工安全过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房屋施工建筑领域中,针对沿街路段或施工人流密集穿过的区域,通常需要采用防护措施,避免高空坠物对下面的人员造成伤害,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搭设脚手架,建立人工通道,在脚手架上部铺设阻挡板,承载高空坠物。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该人工通道通畅布设在建筑物四周,采用建筑钢管支撑,通过扣件进行连接,搭设时效率低,施工后拆卸不方便,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房建施工安全过道支撑装置,结构简单,采用与相互对称的侧框连接的斜撑与承载梁组成安全通道供人员通过,侧框与地面接触,斜撑支撑承载梁,位于安全通道外罩设防尘网用于防尘,斜撑上部铺设阻挡板阻挡高空坠物,位于侧框两端设置的拓展接头可对侧框进行拓展连接延伸安全通道,搭设效率高,拆卸方便,通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房建施工安全过道支撑装置,它包括侧框、斜撑和承载梁;所述侧框位于下部,斜撑位于侧框和承载梁之间,多个斜撑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框上的斜撑接头和承载梁上的侧倾接头连接组成安全通道,多个斜撑支撑的承载梁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侧框上的下横梁和上横梁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拓展接头。

所述侧框包括下横梁、上横梁、竖直梁和连接接头;多个连接接头位于下横梁和上横梁上相互对应与竖直梁套接。

所述上横梁上设置多个与其连接的斜撑接头与多个斜撑连接。

所述拓展接头包括与圆柱两端连接的变径插接柱,插接柱与下横梁和上横梁的端头插接。

所述斜撑为圆形杆体结构。

所述承载梁为杆状体,两端设置相互对称的侧倾接头,侧倾接头向两侧张开。

所述侧框、斜撑和承载梁外侧设置防尘网。

一种房建施工安全过道支撑装置,它包括侧框、斜撑和承载梁;所述侧框位于下部,斜撑位于侧框和承载梁之间,多个斜撑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框上的斜撑接头和承载梁上的侧倾接头连接组成安全通道,多个斜撑支撑的承载梁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侧框上的下横梁和上横梁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拓展接头。结构简单,通过与相互对称的侧框连接的斜撑与承载梁组成安全通道供人员通过,通过侧框与地面接触,斜撑支撑承载梁,位于安全通道外罩设防尘网用于防尘,通过斜撑上部铺设阻挡板阻挡高空坠物,通过位于侧框两端设置的拓展接头可对侧框进行拓展连接延伸安全通道,搭设效率高,拆卸方便,通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侧框包括下横梁、上横梁、竖直梁和连接接头;多个连接接头位于下横梁和上横梁上相互对应与竖直梁套接。结构简单,使用时,下横梁与地面接触,两侧框相互平行垂直于地面。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上横梁上设置多个与其连接的斜撑接头与多个斜撑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两个相互与地面垂直平行侧框的上横梁上的斜撑接头相对向两侧框的中心倾斜。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拓展接头包括与圆柱两端连接的变径插接柱,插接柱与下横梁和上横梁的端头插接。结构简单,使用时,拓展接头圆柱两端连接的变径插接柱直径小于圆柱直径,插接柱与下横梁和上横梁两端的端头插接后,可增加延伸侧框,位于延伸的侧框上相应地斜撑,斜撑连接承载梁,可增加安全通道的长度。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斜撑为圆形杆体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时,通过斜撑与斜撑接头和侧倾接头插接,将侧框和承载梁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承载梁为杆状体,两端设置相互对称的侧倾接头,侧倾接头向两侧张开。结构简单,使用时,位于承载梁上的侧倾接头朝下向两侧张开,与斜撑连接后由斜撑支撑承载梁。

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侧框、斜撑和承载梁外侧设置防尘网。结构简单,使用时,防尘网罩设于整个安全通道外部,阻挡施工过程中的颗粒物下落,避免伤及行人。

一种房建施工安全过道支撑装置,它包括侧框、斜撑和承载梁;通过与相互对称的侧框连接的斜撑与承载梁组成安全通道供人员通过,通过侧框与地面接触,斜撑支撑承载梁,位于安全通道外罩设防尘网用于防尘,通过斜撑上部铺设阻挡板阻挡高空坠物,通过位于侧框两端设置的拓展接头可对侧框进行拓展连接延伸安全通道。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支撑装置采用建筑钢管支撑,通过扣件进行连接,搭设时效率低,施工后拆卸不方便,通用性差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搭设效率高,拆卸方便,通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斜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承载梁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侧倾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拓展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侧框1,下横梁11,上横梁12,竖直梁13,连接接头14,斜撑接头15,拓展接头16,斜撑2,承载梁3,侧倾接头31,安全通道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中,一种房建施工安全过道支撑装置,它包括侧框1、斜撑2和承载梁3;所述侧框1位于下部,斜撑2位于侧框1和承载梁3之间,多个斜撑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框1上的斜撑接头15和承载梁3上的侧倾接头31连接组成安全通道4,多个斜撑2支撑的承载梁3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侧框1上的下横梁11和上横梁12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拓展接头16。结构简单,通过与相互对称的侧框1连接的斜撑2与承载梁3组成安全通道4供人员通过,通过侧框1与地面接触,斜撑2支撑承载梁3,位于安全通道4外罩设防尘网用于防尘,通过斜撑2上部铺设阻挡板阻挡高空坠物,通过位于侧框1两端设置的拓展接头16可对侧框1进行拓展连接延伸安全通道4,搭设效率高,拆卸方便,通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侧框1包括下横梁11、上横梁12、竖直梁13和连接接头14;多个连接接头14位于下横梁11和上横梁12上相互对应与竖直梁13套接。结构简单,使用时,下横梁11与地面接触,两侧框1相互平行垂直于地面。

优选地,下横梁11、上横梁12和竖直梁13为中空管,使用时,整体重量较轻。

优选地,连接接头14包括与水平管垂直连接的竖直管,水平管与下横梁11、上横梁12配合后进行焊接,竖直管与竖直梁13套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上横梁12上设置多个与其连接的斜撑接头15与多个斜撑2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两个相互与地面垂直平行侧框1的上横梁12上的斜撑接头15相对向两侧框1的中心倾斜。

优选地,斜撑接头15包括与水平管垂直连接的倾斜管,倾斜管与上横梁12配合后进行焊接,斜撑2与其插接,拆卸方便快捷。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拓展接头16包括与圆柱两端连接的变径插接柱,插接柱与下横梁11和上横梁12的端头插接。结构简单,使用时,拓展接头16圆柱两端连接的变径插接柱直径小于圆柱直径,插接柱与下横梁11和上横梁12两端的端头插接后,可增加延伸侧框1,位于延伸的侧框1上相应地斜撑2,斜撑2连接承载梁3,可增加安全通道4的长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斜撑2为圆形杆体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时,通过斜撑2与斜撑接头15和侧倾接头31插接,将侧框1和承载梁3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承载梁3为杆状体,两端设置相互对称的侧倾接头31,侧倾接头31向两侧张开。结构简单,使用时,位于承载梁3上的侧倾接头31朝下向两侧张开,与斜撑2连接后由斜撑2支撑承载梁3。

优选地,侧倾接头31包括与水平管连接的侧倾管,水平管与承载梁3配合后焊接固定,稳定性好。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侧框1、斜撑2和承载梁3外侧设置防尘网。结构简单,使用时,防尘网罩设于整个安全通道4外部,阻挡施工过程中的颗粒物下落,避免伤及行人。

优选地,位于承载梁3的上部铺设阻挡板,阻挡施工过程中落下的较重物件,避免其伤人。

如上所述的房建施工安全过道支撑装置,安装使用时,侧框1位于下部,斜撑2位于侧框1和承载梁3之间,多个斜撑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框1上的斜撑接头15和承载梁3上的侧倾接头31连接组成安全通道4,多个斜撑2支撑的承载梁3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侧框1上的下横梁11和上横梁12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拓展接头16,搭设效率高,拆卸方便,通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使用时,下横梁11与地面接触,两侧框1相互平行垂直于地面。

使用时,两个相互与地面垂直平行侧框1的横梁12上的斜撑接头15相对向两侧框1的中心倾斜。

使用时,拓展接头16圆柱两端连接的变径插接柱直径小于圆柱直径,插接柱与下横梁11和上横梁12两端的端头插接后,可增加延伸侧框1,位于延伸的侧框1上相应地斜撑2,斜撑2连接承载梁3,可增加安全通道4的长度。

使用时,通过斜撑2与斜撑接头15和侧倾接头31插接,将侧框1和承载梁3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使用时,位于承载梁3上的侧倾接头31朝下向两侧张开,与斜撑2连接后由斜撑2支撑承载梁3。

使用时,防尘网罩设于整个安全通道4外部,阻挡施工过程中的颗粒物下落,避免伤及行人。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