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0766发布日期:2021-02-18 22:1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吊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


背景技术:

[0002]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目前,市面上的吊顶大多通过将吊顶板卡接在收边件的端上面,容易使得收边件的最下端大多低于吊顶底面,降低吊顶美观度,并且目前市面上的吊顶收边件强度较差,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发生弯曲形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吊顶收边件具有良好的强度,吊顶板在安装时可以对吊顶的收边件进行隐藏,从而提高吊顶的美观度。
[0004]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吊顶,包括吊顶收边件、吊顶单元板和吊顶龙骨,相邻的吊顶单元板之间通过吊顶龙骨固定安装,形成吊顶板,吊顶板安装在吊顶收边件上,吊顶板的下端面低于吊顶收边件的最低端;吊顶单元板的侧壁上挖设有安装槽,吊顶龙骨、吊顶收边件均与安装槽连接,吊顶收边件包括安装板、插接板和卡接板,插接板、卡接板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插接板、卡接板相互平行设置,插接板与安装槽可拆式连接。
[0005]
进一步的,卡接板包括连接部和圆弧部,圆弧部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
[0006]
进一步的,圆弧部的最低端低于连接部的下端面。进一步的,连接部垂直连接在安装板上,连接部与插接板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插接板的宽度小于连接部的宽度。进一步的,插接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下边沿上。进一步的,安装板上挖设有螺钉定位槽,螺钉定位槽与插接板平行设置。进一步的,吊顶龙骨包括龙骨条和分隔条,分隔条固定连接在龙骨条上端面的中部。
[0007]
进一步的,安装槽的槽宽大于龙骨条宽度的一半,龙骨条的厚度与安装槽的高度一致。
[0008]
装配式吊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 (一)将吊顶收边件安装到墙面上;
[0010] (二)在安装第一块吊顶单元板时,将吊顶单元板的安装槽插入吊顶收边件的插接板中;
[0011]
(三)按顺序对吊顶单元板、吊顶龙骨进行安装;
[0012] (四)在安装最后第一块吊顶单元板时,将吊顶单元板的安装槽插入吊顶收边件的插接
[0013]
板中。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吊顶板的下端面低于吊顶收边件的最低端,吊顶板在安装时可以对吊顶收边件进行隐藏,从而提高吊顶的美观度。
[0015]
(2)通过插接板和卡接板的设置,便于将吊顶板卡接在插接板、卡接板之间,安装方式简单,便于吊顶板安装板。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 2 是 a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 3 是 b 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
图 4 是吊顶收边件的结构示意图。图 5 是吊顶收边件的侧视图。
[0019]
附图标记:吊顶板 m,吊顶收边件 n,安装板 1,插接板 2,卡接板 3,连接部 4,圆弧部 5,圆弧 6,螺钉定位槽 7,吊顶单元板 1a,吊顶龙骨 2a,安装槽 3a,龙骨条 4a,分隔条 5a。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一种装配式吊顶,包括吊顶收边件 n、吊顶单元板 1a 和吊顶龙骨 2a,相邻的吊顶单元板 1a 之间通过吊顶龙骨 2a 固定安装,形成吊顶板 m,吊顶板 m 安装在吊顶收边件 n 上,吊顶板 m 的下端面低于吊顶收边件 n 的最低端,吊顶板m 在安装时可以对吊顶收边件 n 进行隐藏,从而提高吊顶的美观度。
[0021]
吊顶单元板 1a 的侧壁上挖设有安装槽 3a,吊顶龙骨 2a 与安装槽 3a 相互卡接,通过吊顶龙骨 2a 对相邻的吊顶单元板 1a 进行连接,便于提高本吊顶板的整体性,并且通过安装槽 3a 的设置,可以对吊顶的收边件和吊顶龙骨 2a 进行隐藏,使得吊顶的下端面为完整的平面,提高本吊顶的美观性。
[0022]
吊顶龙骨 2a 包括龙骨条 4a 和分隔条 5a,分隔条 5a 固定连接在龙骨条 4a 上端面的中部,通过分隔条 5a 的设置,一方面,便于提高龙骨条 4a 的抗弯能力,防止吊顶龙骨 2a 在使用时发生弯曲,另一方面,分隔条 5a 用于对相邻的吊顶单元板 1a、吊顶龙骨 2a 进行限位,防止吊顶龙骨 2a 从安装槽 3a 内滑出,便于控制每个吊顶单元板 1a 之间的间距,进一步提高本吊顶板的美观性。
[0023]
龙骨条 4a 的厚度与安装槽 3a 的高度一致,优选的,龙骨条 4a 与安装槽 3a 通过过渡配合,便于将龙骨条 4a 安装至吊顶单元板 1a 的安装槽 3a 内,降低安装难度,并且可以防止相邻吊顶单元板 1a 之间产生高度差。
[0024]
安装槽 3a 的槽宽大于龙骨条 4a 宽度的一半,防止吊顶单元板 1a 之间的间隙过大。
[0025]
分隔条 5a 的宽度与龙骨条 4a 的厚度一致。
[0026]
安装槽 3a 的高度为吊顶单元板 1a 厚度的四分之一,安装槽 3a 挖设在吊顶单元板 1a 厚度的中下方,安装槽 3a 的上端面位于吊顶单元板 1a 的二分之一位置,安装槽 3a 的下端面位于吊顶单元板 1a 的四分之三位置,安装槽 3a 上方的吊顶单元板 1a 相对较厚,可以适当提高连接部位吊顶单元板 1a 的强度,防止吊顶单元板 1a 破损。
[0027]
安装槽 3a 与吊顶单元板 1a 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分隔条 5a 的高度,防止吊顶龙骨 2a 凸出于吊顶单元板 1a。
[0028]
吊顶单元板 1a 的侧壁上均挖设有安装槽 3a,相邻的侧壁的安装槽 3a 首尾连接,使得本吊顶板的边缘可以安装在对应的吊顶收边件上。
[0029]
吊顶收边件 n 包括安装板 1、插接板 2 和卡接板 3,插接板 2、卡接板 3 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板 1 上,在安装吊顶板 m 时,将安装槽 3a 插入插接板 2 内,插接板 2、卡接板 3 相互平行设置,通过插接板 2 和卡接板 3 的设置,便于将吊顶板卡接在插接板 2、卡接板 3 之间,安装方式简单,便于吊顶板安装板,并且通过插接板 2、卡接板 3 的设置,可以提高安装板 1 的抗弯强度,从而保持整个吊顶收边件保持平直,使得吊顶具有更好的美观性。
[0030]
卡接板 3 包括连接部 4 和圆弧部 5,圆弧部 5 与安装板 1 之间通过连接部 4 固定连接,通过圆弧部 5 的设置,使得吊顶板与卡接板 3 之间为线接触,可以降低吊顶板的安装难度。
[0031]
圆弧部 5 的最低端低于连接部 4 的下端面,使得吊顶板安装完成后,吊顶板与卡接板 3 之间为线接触,降低吊顶板的安装难度。
[0032]
连接部 4 垂直连接在安装板 1 上,连接部 4 与插接板 2 平行设置,使得连接部 4 与插接板 2 之间形成平行安装安装腔,防止吊顶板发生倾斜。
[0033]
插接板 2 的宽度小于连接部 4 的宽度,使得圆弧部 5 位于插接板 2 的外端,可以适当增大用于插接吊顶板的安装腔,便于将吊顶板插入本吊顶收边件内,降低安装难度。
[0034]
插接板 2 固定连接在安装板 1 的下边沿上,优选的,插接板 2 与安装板 1 之间通过圆弧 6 过渡连接,防止本吊顶收边件的边缘产生毛刺,提高本吊顶收边件的美观度。
[0035]
安装板 1 上挖设有螺钉定位槽 7,螺钉定位槽 7 与插接板 2 平行设置,通过螺钉定位槽 7 的设置,可以减小安装板 1 的厚度,便于自攻螺钉将本安装板 1 固定安装至墙体上,并且通过本螺钉定位槽 7 的设置,便于将自攻螺钉安装在同一条直线上,提高美观性的同时,降低安装难度。
[0036]
螺钉定位槽 7 位于安装板 1 上边沿与卡接板 3 的中心线上,适当增大螺钉定位槽 7 与卡接板 3 之间的间距,可以增大安装螺钉时工人的操作空间,降低螺钉的安装难度。
[0037]
螺钉定位槽 7 呈 v 字形,可以减小螺钉安装位置上安装板 1 的厚度,便于自攻螺钉将本安装板 1 固定安装至墙体上,螺钉定位槽 7、卡接板 3 之间的间距大于插接板 2、卡接板 3 之间的间距,降低螺钉的安装难度,并且插接板 2 与卡接板 3 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吊顶板的厚度进行适应性设计。
[0038]
装配式吊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 (一)将吊顶收边件安装到墙面上;
[0040] (二)在安装第一块吊顶单元板时,将吊顶单元板的安装槽插入吊顶收边件的插接板中;
[0041] (三)按顺序对吊顶单元板、吊顶龙骨进行安装;
[0042] (四)在安装最后第一块吊顶单元板时,将吊顶单元板的安装槽插入吊顶收边件的插接板中。
[0043]
步骤(四)还包括以步骤,
[0044] (a)将最后两块吊顶单元板呈 v 形放置,装入吊顶龙骨;
[0045]
(b)将两块吊顶单元板分别与吊顶龙骨、插接板卡接;
[0046]
(c)将最后两块吊顶单元板向上顶起,使得与吊顶龙骨垂直的安装槽卡入吊顶收边件的
[0047]
插接板上。
[0048]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0049]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0050]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