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云母片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60387发布日期:2021-11-05 21:41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艺云母片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云母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艺云母片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云母是一种造岩矿物,呈现六方形的片状晶形,是主要造岩矿物之一。云母晶体内部具层状结构,因此呈片状晶体,以六方片状晶体为主,云母具有非常高的绝缘、绝热性能,化学稳定性好,具有抗强酸、强碱和抗压能力,所以是制造电气设备的重要原材料,因此也能做为吹风机内的绝缘材料。云母同时具有双折射能力,所以也是制造偏振光片的光学仪器材料。
3.云母片是绝缘片,厚片云母经过剥分、定厚、切制、钻制或冲制而成,具有一定厚度、一定形状的云母零件,该产品适用于工业电炉,电吹风,电烫头,面包机烤箱,家用烤箱,耐热骨架片等作为发热支架,垫片、隔板。现有的云母片整体的抗撕裂强度不优异,云母片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剥离处理,现有的剥离设备无法自动化对进行上料、剥离加工,剥离过程中通常使用一个插针,配合两侧的拉扯容易将云母片拉扯断裂,同时云母片剥离位置不易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云母片处理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云母片整体的抗撕裂强度不优异的技术问题;(2)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云母片剥离前需要操作人员将云母片固定在指定位置,无法自动化对进行上料、剥离加工的技术问题;(3)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云母片剥离过程中通常使用一个插针,配合两侧的拉扯容易将云母片拉扯断裂,同时云母片剥离位置不易调节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工艺云母片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一:将云母片放入浸泡液中,得到浸泡处理过的云母片;
8.步骤二:将浸泡处理过的云母片放入剥离设备,两个送片皮带对云母片两侧进行夹持与输送,云母片被输送至两个相邻的夹片座之间,云母片两侧被负压吸盘吸附,被吸附的云母片移动至开片机构下方,调节两个插针的水平位置,两个插针插入云母片内,两个插针反向移动,夹片气缸活塞杆收缩拉动夹片座反向移动,进而通过负压吸盘向两侧拉动云母片,同时泵机抽取水箱内的水,并通过分流管、软管将水输送至喷头,喷头将水喷洒在云母片上,而后云母片被剥离完成,得到分离后的云母片。
9.进一步的,步骤一中云母片放入浸泡液中的浸泡时间为3

5h。
10.进一步的,浸泡液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洗米水55

80份、氯化钠3

12份、甘油4

10份、柠檬精油5

12份。
11.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气石粉3

8份、聚乙烯醇12

20份、纳米氧化钛0.5

1.2份。
12.进一步的,浸泡液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将洗米水、纳米氧化钛混合,调整溶液
ph为6.4

6.9,超声分散10

15min。
13.进一步的,而后加入氯化钠、甘油、柠檬精油、电气石粉、聚乙烯醇份,调整溶液ph为中性,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14.进一步的,浸泡时采用超声波协作的方式,超声波使用时长为25

45min。
15.进一步的,剥离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将云母片从剥离室一侧的进出口放入,两个送片皮带对云母片两侧进行夹持,两个送片皮带对云母片进行输送,云母片被输送至两个相邻的夹片座之间,夹片气缸活塞杆推动夹片座,进而云母片两侧被负压吸盘吸附,旋转链条带动连接座转动,进而带动被吸附的云母片移动至开片机构下方,调节两个插针的水平位置,而后升降气缸活塞杆推动升降壳下降,进而两个插针插入云母片内,而后开片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丝杠通过两个调节座带动两个插针反向移动,夹片气缸活塞杆收缩拉动夹片座反向移动,进而通过负压吸盘向两侧拉动云母片,同时泵机抽取水箱内的水,并通过分流管、软管将水输送至喷头,喷头将水喷洒在云母片上,而后云母片被剥离完成,得到分离后的云母片。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的一种工艺云母片处理方法,通过聚乙烯醇、纳米氧化钛互相协同作用,配合其他组分,使得最终分离出的云母片具有优异的撕裂强度,通过送片机构上可调节间距的两个送片皮带的设置,可以满足对不同厚度的云母片进行输送,输送的同时对云母片两侧进行夹持,避免出现云母片脱落的情况;
18.(2)通过剥离设备上两个夹片机构的设置,送片机构可以自动将待剥离的云母片输送至两个夹片机构上相对的两个夹片座之间,通过夹片气缸与负压吸盘设置可以对不同厚度的云母片两侧进行有效吸附夹持,同时配合旋转链条与固定轨盘的设置,可以对多个连接座进行循环移动,进而满足循环依次对云母片进行夹持处理,自动化程度高;
19.(3)通过剥离设备的开片机构上第一丝杠的设计,可以满足调节侧移壳的位置,进而可以根据需求对云母片不同厚度位置进行开片处理,同时通过两个可调节间距的插针的设置,配合负压吸盘的反向移动,可以高效、平稳的将云母片剥离开,同时配合在插针两侧设计的两个喷头的设计,可以及时将水喷入云母片剥离面之间,对云母片表面进行润湿处理,可以减轻插针对云母片表面的划痕。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工艺云母片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22.图2是本发明剥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剥离室的内部结构图;
24.图4是本发明夹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发明夹片机构的侧视图;
27.图7是本发明升降壳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本发明升降壳的内部结构图;
29.图9是本发明侧移壳的内部结构图;
30.图10是本发明侧移壳的仰视图;
31.图11是本发明送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00、剥离室;101、进出口;200、送片机构;201、侧固定板;202、第一旋接杆;203、导向块;204、第二旋接杆;205、限位架;206、限位气缸;207、安装电机;300、夹片机构;301、固定架;302、固定轨盘;303、旋转链条;305、连接座;306、夹片气缸;307、夹片座;308、负压吸盘;309、驱动电机;310、传动轮一;311、传动轮二;312、旋转盘;400、升降气缸;401、升降壳;402、第一丝杠;403、调节电机;404、侧移壳;405、第二丝杠;406、开片电机;407、调节座;408、插针;409、开片机构;500、水箱;501、泵机;502、分流管;503、软管;504、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

11所示
35.实施例1
36.一种工艺云母片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7.步骤一:将云母片放入浸泡液中,得到浸泡处理过的云母片;
38.步骤二:将浸泡处理过的云母片从剥离室100一侧的进出口101放入,限位气缸206活塞杆推动导向块203,导向块203带动两个第二旋接杆204转动,两个第一旋接杆202配合两个第二旋接杆204带动限位架205水平移动,限位架205上的送片皮带水平移动,两个送片皮带对云母片两侧进行夹持,安装电机207输出轴带动皮带轮转动,若干皮带轮带动送片皮带转动,两个送片皮带对云母片进行输送,云母片被输送至两个相邻的夹片座307之间,夹片气缸306活塞杆推动夹片座307,进而云母片两侧被负压吸盘308吸附,驱动电机309输出轴带动传动轮一310转动,传动轮一310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轮二311转动,传动轮二311同轴带动旋转盘312转动,旋转盘312带动旋转链条303转动,旋转链条303带动连接座305转动,进而带动被吸附的云母片移动至开片机构409下方,调节电机403输出轴带动第一丝杠402转动,第一丝杠402带动侧移壳404水平移动,进而调节两个插针408的水平位置,而后升降气缸400活塞杆推动升降壳401下降,进而两个插针408插入云母片内,而后开片电机406输出轴带动第二丝杠405转动,第二丝杠405通过两个调节座407带动两个插针408反向移动,夹片气缸306活塞杆收缩拉动夹片座307反向移动,进而通过负压吸盘308向两侧拉动云母片,同时泵机501抽取水箱500内的水,并通过分流管502、软管503将水输送至喷头504,喷头504将水喷洒在云母片上,而后云母片被剥离完成,得到分离后的云母片。
39.具体的,步骤一中云母片放入浸泡液中的浸泡时间为3h,浸泡时采用超声波协作的方式,超声波使用时长为25min。
40.浸泡液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洗米水55份、氯化钠3份、甘油4份、柠檬精油5份、电气石粉3份、聚乙烯醇12份、纳米氧化钛0.5份。
41.浸泡液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将洗米水、纳米氧化钛混合,调整溶液ph为6.4,超声分散10min。
42.而后加入氯化钠、甘油、柠檬精油、电气石粉、聚乙烯醇份,调整溶液ph为中性,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43.实施例1的分离后的云母片的撕裂强度为1.3kv/mm。
44.实施例2
45.步骤一中云母片放入浸泡液中的浸泡时间为5h,浸泡时采用超声波协作的方式,超声波使用时长为45min。
46.浸泡液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洗米水80份、氯化钠12份、甘油10份、柠檬精油12份、电气石粉8份、聚乙烯醇20份、纳米氧化钛1.2份。
47.浸泡液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将洗米水、纳米氧化钛混合,调整溶液ph为6.9,超声分散15min。
48.而后加入氯化钠、甘油、柠檬精油、电气石粉、聚乙烯醇份,调整溶液ph为中性,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49.实施例2的分离后的云母片的撕裂强度为1.8kv/mm。
50.剥离设备包括剥离室100,所述剥离室100两侧均设置有进出口101,所述剥离室100内腔安装有两个送片机构200,所述剥离室100内腔还安装有两个夹片机构300,所述剥离室100外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400,所述升降气缸400活塞杆端部连接开片机构409,所述开片机构409设置于剥离室100内。
51.两个送片机构200呈相对设置,所述送片机构200包括侧固定板201,所述侧固定板201固定安装于剥离室100内壁,所述侧固定板201上滑动安装有导向块203,所述导向块203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旋接杆204,所述侧固定板201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一旋接杆202,两个第一旋接杆202与两个第二旋接杆204均转动连接限位架205,所述限位架205上转动安装有若干皮带轮,若干皮带轮之间通过送片皮带传动连接,通过送片机构200上可调节间距的两个送片皮带的设置,可以满足对不同厚度的云母片进行输送,输送的同时对云母片两侧进行夹持,避免出现云母片脱落的情况。
52.所述侧固定板201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气缸206,所述限位气缸206活塞杆端部连接导向块203,所述限位架205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电机207,所述安装电机207输出轴连接其中一个皮带轮。所述夹片机构300包括固定架301,所述固定架301固定安装于剥离室100内壁,所述固定架301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轨盘302,所述固定轨盘302内圈转动安装有旋转链条303,所述旋转链条303上安装有若干连接座305,所述连接座305一侧固定安装有夹片气缸306,所述夹片气缸306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夹片座307,所述夹片座307同侧安装有若干负压吸盘308。若干负压吸盘308等间距固定安装于夹片座307同侧,所述固定架301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09,所述驱动电机309输出轴连接传动轮一310,所述传动轮一310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传动轮二311,所述传动轮二311同轴连接旋转盘312,所述旋转链条303与旋转盘312为配合构件,通过两个夹片机构300的设置,送片机构200可以自动将待剥离的云母片输送至两个夹片机构300上相对的两个夹片座307之间,通过夹片气缸306与负压吸盘308设置可以对不同厚度的云母片两侧进行有效吸附夹持,同时配合旋转链条303与固定轨盘302的设置,可以对多个连接座305进行循环移动,进而满足循环依次对云母片进行夹持处理,自动化程度高。
53.所述开片机构409包括升降壳401,所述升降壳401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杠402,所
述升降壳401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电机403,所述调节电机403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杠402,所述第一丝杠402螺纹连接侧移壳404,所述侧移壳404内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杠405,所述第二丝杠405两端螺纹面沿中部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丝杠405两端螺纹连接两个调节座407,所述调节座407底部固定安装有插针408,所述侧移壳404内固定安装有两个水箱500,所述侧移壳404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泵机501,两个泵机501与两个水箱500一一对应,所述泵机501抽水端连通水箱500,所述泵机501出水端安装有分流管502,所述分流管502上安装有两个软管503,所述调节座407底部安装有两个喷头504,两个喷头504设置于插针408两侧,所述软管503与喷头504相连通,所述侧移壳404一侧固定安装有开片电机406,所述开片电机406输出轴连接第二丝杠405,通过开片机构409上第一丝杠402的设计,可以满足调节侧移壳404的位置,进而可以根据需求对云母片不同厚度位置进行开片处理,同时通过两个可调节间距的插针408的设置,可以两个插入的插针408向两侧剥开,配合负压吸盘308的反向移动,可以高效、平稳的将云母片剥离开,同时配合喷头504的喷水设计,水的润滑可以降低云母片表面的划痕。
5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6.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