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圈模具的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2243发布日期:2022-07-23 10:5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型圈模具的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产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型圈模具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马桶生产过程中,马桶坯体的成型方式有普通注浆成型和高压注浆成型两种。高压注浆成型,是将浆料注入模具,模具内腔表面采用透水材料制成,然后利用高压将模具内腔中的水排出,坯体定型后将多余的浆料排出,形成具有一定壁厚的坯体。
3.由于马桶结构复杂,需要分多个部件分别注浆成型。在注浆完成后,采用粘接的方式将其组成完整的马桶,其中就包括粘圈步骤。
4.目前关于粘圈的流程主要采用人工操作手工翻转的,这种传统工作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5.1、由于成型后的坯体较软,移动过程容易变形,加上粘接不当马桶容易发生裂纹等缺陷,因此对操作工的要求比较高,且在搬运翻转期间不安全。
6.2、操作工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工作强度大。
7.3、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
8.因此亟需改进现有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上的缺点,提出一种成型圈模具的翻转装置,利用模具上的定位孔,设计一个可调节的夹具,再用钢丝绳通过滑轮装置连接气动杆。通过吊机将产品移动到指定位置。通过这种方案,不仅节省劳动力,增加劳动效率;而且模具固定占用空间少、增加搬运过程安全系数。
10.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成型圈模具的翻转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1.一种成型圈模具的翻转装置,所述成型圈模具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绳索、u形的圈吊架,以及可在一个水平面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移动的平移台;所述平移台上固定设置有一气缸和至少一个定滑轮;所述绳索绕过所述定滑轮,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所述圈吊架连接于绳索的另一端并处于悬挂状态;所述圈吊架包括中部连接所述绳索的横梁,以及位于横梁下方的定吊臂和动吊臂;所述定吊臂垂直固定于所述横梁一端,所述动吊臂铰接于所述横梁另一端,并具有一个使动吊臂和横梁锁定于相互垂直状态的锁定机构;所述动吊臂和定吊臂各于下端相对的侧面设立有与所述成型圈模具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
12.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横移吊轨,以及相互平行且被固定于龙门架下方的第一纵移吊轨和第二纵移吊轨;所述横移吊轨第一端通过第一吊杆可活动式悬吊于所述第一纵移吊轨下方并垂直于第一纵移吊轨,其第二端通过第二吊杆可活动式悬吊于所述第二纵移吊轨下方;所述平移台可活动式悬吊于所述横移吊轨下方。
13.所述第一纵移吊轨为方形轨;所述第一吊杆的上端设有配置于所述方形轨四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可转动式设置有若干上部滚轮、若干侧部滚轮和若干下部滚轮;所述上部滚轮放置于所述方形轨上部,所述侧部滚轮分别位于所述方形轨的两侧,所述下部滚轮位于所述方形轨下方;所述第二纵移吊轨为c形导轨,所述第二吊杆由相互铰接的上杆和下杆构成,所述上杆的上端设有嵌入所述c形导轨槽内的滚轮,所述下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横移吊轨,且下杆相对上杆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横移吊轨的长度方向设置。
14.所述横移吊轨为c形导轨,所述平移台通过与所述横移吊轨槽内的滚轮固定连接。
15.所述定滑轮的数量为两组,每组2个,所述绳索的数量为两根,每根所述的绳索绕过一组定滑轮;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一横臂,所述绳索的端部和所述横臂一端连接固定。
16.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相互平行的成型圈模具陈列线和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所述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上成列有若干粘接对象模具,且粘接对象模具上粘接对象的粘合部朝上设置;所述成型圈模具陈列线上陈列有若干成型圈模具,且成型圈模具上成型圈模具的粘合部朝上设置;所述平移台设于成型圈模具陈列线和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上方,并可移动于成型圈模具陈列线和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之间,以及沿成型圈模具陈列线和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长度方向移动。
17.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伸出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圈吊架的定位销低于所述成型圈模具陈列线上的成型圈模具和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上的粘接对象模具设置。
18.所述横移吊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具有挡止部,所述平移台被挡止部挡止时,恰位于所述成型圈模具陈列线上的成型圈模具正上方,或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上的粘接对象模具正上方。
1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模具上的定位孔,设计一个可调节的夹具,再用钢丝绳通过滑轮装置连接气缸活塞杆,通过吊机将产品移动到指定位置。这种方案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方便、设备运行可靠、造价低,不仅节省劳动力,增加劳动效率;而且模具固定占用空间少、增加搬运过程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20.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型圈模具的翻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移台主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移台俯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圈吊架侧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纵移吊轨主视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纵移吊轨侧视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纵移吊轨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29.参见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型圈模具的翻转装置,一种成型圈模具的翻转装置,成型圈模具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孔。翻转装置应用环境包括:
30.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
31.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上成列有若干粘接对象模具,且粘接对象模具上粘接对象的粘合部朝上设置;
32.成型圈模具陈列线
33.成型圈模具陈列线上陈列有若干成型圈模具,且成型圈模具上成型圈模具的粘合部朝上设置。成型圈模具陈列线和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相互平行设置。
34.翻转装置包括一绳索1、一圈吊架2,以及一平移台3。
35.平移台3可在一个水平面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移动,平移台3设于成型圈模具陈列线和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上方,并可移动于成型圈模具陈列线和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之间,以及沿成型圈模具陈列线和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长度方向移动。
36.为实现平移台3的两个维度的移动,翻转装置还包括一横移吊轨4,以及相互平行且被固定于龙门架7下方的第一纵移吊轨5和第二纵移吊轨6。横移吊轨4第一端通过第一吊杆51可活动式悬吊于第一纵移吊轨5下方并垂直于第一纵移吊轨5,其第二端通过第二吊杆61可活动式悬吊于第二纵移吊轨6下方;平移台3可活动式悬吊于横移吊轨4下方。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37.第一纵移吊轨5为方形轨,第一吊杆51的上端设有配置于方形轨5四周的支架511,支架511上可转动式设置有若干上部滚轮512、若干侧部滚轮513 和若干下部滚轮514。其中上部滚轮512放置于方形轨上部,作为主要的支撑受力点。侧部滚轮513夹持方形轨的两侧,下部滚轮514被配置于方形轨下方,用于保证第一吊杆51在第一纵移吊轨5上流畅滑动并不脱轨。
38.第二纵移吊轨6为c形导轨,第二吊杆61由相互铰接的上杆611和下杆 612构成,上杆611的上端设有嵌入c形导轨槽内的滚轮613,下杆612的下端连接横移吊轨4且下杆612相对上杆61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横移吊轨4长度方向设置。
39.横移吊轨4为c形导轨,平移台3通过与横移吊轨4槽内的若干滚轮41 组固定连接。
40.平移台3上固定设置有一气缸31和至少一个定滑轮3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定滑轮32的数量为两组,每组定滑轮32的数量为两个,并在每一定滑轮32 一侧设置压轮33以对绳索1进行限位。绳索1的数量为两根,气缸31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一横臂。每一根绳索1绕过一组定滑轮32,其一端连接于气缸31 活塞杆上的横臂,另一端连接圈吊架2,使圈吊架2处于悬挂状态,并随气缸 31的活塞杆伸缩而上下移动。
41.另外,平移台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气缸31伸缩的按钮,用于作业人员进行操作。平移台3上还设置有推拉把手34,用于作业人员操作平移台3移动。
42.圈吊架2呈u形,包括中部连接绳索1的横梁21、位于横梁21下方的定吊臂22和动吊臂23。定吊臂22垂直固定于横梁21一端,动吊臂23铰接于横梁21另一端,并具有一个使动吊臂23和横梁21锁定于相互垂直状态的锁定机构24,锁定机构24具有把手241,用于作业人员进行操作。动吊臂23和定吊臂22分别于下端相对的侧面上设立有与成型圈模具上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231 和定位销221。
43.需要注意的是,当气缸31的活塞杆伸出至极限位置时,圈吊架2的定位销需要低于
成型圈模具陈列线上的成型圈模具和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上的粘接对象模具设置。
44.横移吊轨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具有挡止部41,平移台3被挡止部41 挡止时,恰位于所述成型圈模具陈列线上的成型圈模具正上方,或粘接对象模具陈列线上的粘接对象模具正上方。挡止部41为钢挡板外侧衬垫缓冲橡胶板。
45.由此,当使用圈吊架2来翻转圈模具时,操作气动开关开启以控制气缸31,并确保气缸31在保压状态,翻转装置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出现外部气源失压,被搬运的模具不会坠落。当圈吊架2插入圈模具后,扳动圈吊架2上的把手241,气动开关关闭,气缸31打开,使得伸活塞杆缩短,拉动绳索1,牵引圈模具提升,翻转至指定位置后,松开圈吊架2,气动开关开启,气缸31关闭,活塞杆伸长。
4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模具上的定位孔,设计一个可调节的夹具,再用钢丝绳通过滑轮装置连接气缸活塞杆,通过吊机将产品移动到指定位置。这种方案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方便、设备运行可靠、造价低,不仅节省劳动力,增加劳动效率;而且模具固定占用空间少、增加搬运过程安全系数。
47.以上通过实施例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意图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