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7012发布日期:2022-09-24 00:5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玻璃幕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档次的提高,建筑物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玻璃幕墙通常的解决方式就是加大玻璃的配置要求,例如增加玻璃中空层、增加low-e膜、中空腔体内充氩气、增加暖边条等,没有从系统上解决玻璃幕墙节能性能质的提高。为了使玻璃幕墙节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开始出现了双层玻璃幕墙系统,但是现有双层玻璃幕墙的形式都是采用内外两层独立龙骨的玻璃幕墙体系,并且由于采用双层玻璃幕墙系统,无法解决自然通风问题。现有的双层玻璃幕墙系统仅对冬季保温节能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对夏季自然节能降温效果无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设计一种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能够实现冬季保温和夏季自然降温的功能。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包括:
6.室内幕墙,为平开开启方式;
7.室外幕墙,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外悬开启扇,外悬开启扇上固定有中空玻璃;
8.单龙骨,用于内外安装室内幕墙和室外幕墙,形成双层幕墙。
9.上述结构设置能够通过选择室内幕墙和室外幕墙上的两个外悬开启扇的开启和闭合,实现冬季保温、自然通风、夏季自然降温的效果。
10.进一步的,所述单龙骨,包括:
11.内外固定竖龙骨,为竖向受力构件,固定于建筑结构主体上;
12.内外固定横龙骨,为横向受力构件,固定于内外固定竖龙骨上,形成结构可靠的受力框架。
13.进一步的,所述室外幕墙的上下两个外悬开启扇呈轴对称设置,位于上方的外悬开启扇顶部外悬。
14.进一步的,所述室内幕墙能够平开至90度。
15.进一步的,所述室内幕墙和室外幕墙均采用中空玻璃。
16.进一步的,所述外悬开启扇通过外悬开启摩擦铰链五金固定于开启框一上,所述开启框一通过螺钉分别固定于内外固定横龙骨和外固定横龙骨上,外固定横龙骨固定于内外固定竖龙骨上,形成可靠自由开启的外悬窗。
17.进一步的,所述室外幕墙放置于内外固定横龙骨和压板之间,压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内外固定横龙骨上。
18.进一步的,所述室内幕墙通过平开开启摩擦铰链五金固定于开启框二上,所述开启框二通过螺钉固定于内外固定横龙骨上,形成可靠自由开启的平开窗。
19.进一步的,所述单龙骨采用断桥隔热铝合金设计,提升隔热效果。
20.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幕墙系统的使用方法:
21.冬季保温:冬季时,室内幕墙的平开开启扇和室外幕墙的两个外悬开启扇均闭合,形成一个整体密闭的双层中空玻璃幕墙系统,具有较好的隔热节能效果;
22.自然通风:室内幕墙为平开开启扇能够达到90度开启,室外幕墙的上下两个外悬开启扇均开启,达到室内外自然通风的效果;
23.夏季自然降温:夏季时,室内幕墙的平开开启扇闭合,室外幕墙上的两个外悬开启扇均开启,由于室外太阳光及热辐射使双层幕墙之间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温度升高吸收室内幕墙热量,带走室内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双层幕墙之间的空气由于温度升高,热空气上升从室外幕墙上方开启的外悬开启扇散出,室外较低温度的空气从室外幕墙下方开启的外悬开启扇进入,新进入的空气再吸收室内层玻璃热量,带走室内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通过冷热空气的循环作用,不断使室内温度降低,从而达到夏季自然降温节能性能要求。
2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26.1、本发明采用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比常规玻璃幕墙,冬季建筑保温节能性能大大提高,在节能要求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解决了建筑节能质的提升,并且不影响任何玻璃配置的变换要求;
27.2、本发明采用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因本发明采用双层玻璃共用单龙骨系统,比现有双层玻璃双龙骨系统,大大节省了材料及安装人工等费用;
28.3、本发明采用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利用冷热空气自然循环和空气升温吸热等自然原理,使玻璃幕墙通过改变其结构构造,从而达到夏季自然降温节能性能的优点。
29.4、本发明采用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比现有呼吸式玻璃幕墙,因增加了室内开启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自然通风的缺点。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竖剖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横剖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冬季保温节能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自然通风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夏季自然降温节能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图1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36.图7为本发明图2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37.图中,室内幕墙1、室外幕墙2、内外固定竖龙骨301、内外固定横龙骨302、外悬开启摩擦铰链五金4、开启框一5、外固定横龙骨6、压板7、扣盖8、平开开启摩擦铰链五金9、开启
框二10、胶条一11、胶条二12、外悬开启扇13、硅酮结构胶14、执手五金15、胶条三16、半压块17、u型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9.实施例1:
40.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包括室内幕墙1、室外幕墙2和单龙骨;所述室内幕墙1和室外幕墙2均采用中空玻璃;室内幕墙1为平开开启方式,最大能够平开至90度;室外幕墙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外悬开启扇13,外悬开启扇13上固定有中空玻璃,上下两个外悬开启扇13呈轴对称设置,位于上方的外悬开启扇13顶部外悬。室内幕墙1和室外幕墙2安装于单龙骨上,形成双层幕墙。所述单龙骨包括内外固定竖龙骨301和内外固定横龙骨302,内外固定竖龙骨301为竖向受力构件,固定于建筑结构主体上,内外固定横龙骨302为横向受力构件,固定于内外固定竖龙骨301上,形成结构可靠的受力框架。作为优选,所述单龙骨采用断桥隔热铝合金设计,提升隔热效果,室外中空玻璃增加low-e膜提升隔热节能效果,大大提高了冬季保温节能性能。
41.所述外悬开启扇13通过外悬开启摩擦铰链五金4固定于开启框一5上,所述开启框一5通过螺钉分别固定于内外固定横龙骨302和外固定横龙骨6上,外固定横龙骨6固定于内外固定竖龙骨301上,形成可靠自由开启的外悬窗;所述室外幕墙2放置于内外固定横龙骨302和压板7之间,压板7通过螺钉固定于内外固定横龙骨302上,压板7上卡扣有扣盖8。
42.所述室内幕墙1通过平开开启摩擦铰链五金9固定于开启框二10上,所述开启框二10通过螺钉固定于内外固定横龙骨302上,形成可靠自由开启的平开窗。
43.本实施例在进行单龙骨可开启外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系统组装时,首先确定断桥隔热铝合金内外固定竖龙骨301为竖向主受力构件,其截面尺寸需根据受力计算确定,再确定断桥隔热铝合金内外固定横龙骨302为横向主受力构件,其截面尺寸需根据受力计算确定,横竖主龙骨长度尺寸一致保证玻璃统一外平面。先将断桥隔热铝合金内外固定竖龙骨301通过幕墙接连件固定于建筑结构主体上,将断桥隔热铝合金内外固定横龙骨302固定于断桥隔热铝合金内外固定竖龙骨301上,形成结构可靠的受力框架系统。将三元乙丙材质胶条一11穿入断桥隔热铝合金内外固定横龙骨302的对应槽口内,将三元乙丙材质胶条二12穿入铝合金压板7的对应槽口内,将室外幕墙2(钢化中空low-e玻璃)放置于断桥隔热铝合金内外固定横龙骨302和铝合金压板7之间位置,将铝合金压板7通过不锈钢机制螺钉固定于断桥隔热铝合金内外固定横龙骨302型材中间上,最后将铝合金外装饰扣盖8扣入铝合金压板7的两侧槽口内,完成室外幕墙2的安装。将铝合金外悬开启扇13在工厂内组装完成,将中空玻璃通过硅酮结构胶14固定于铝合金外悬开启扇13上,将开启执手五金15安装在铝合金外悬开启扇13对应位置,最后将铝合金外悬开启扇13通过外悬开启摩擦铰链五金4固定于铝合金开启框一5上,完成外悬窗安装。室内幕墙1安装时,将三元乙丙材质胶条三16穿入断桥隔热铝合金内外固定横龙骨302对应槽口内,将铝合金半压块17放置于铝合金u型槽18中间位置,将铝合金半压块17通过不锈钢机制螺钉固定于断桥隔热铝合金内外固定横龙骨302型材尾端上,完成室内幕墙1的安装。
44.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冬季保温节能结构示意图,通过单龙骨内外安装双层中空玻璃幕墙,冬季时将室内幕墙1的平开开启扇和室外幕墙2的两个外悬开启扇13均闭合密封,形成一个整体密闭的双层中空玻璃幕墙系统,具有较好的隔热节能效果,使冬季保温节能性能大大提高。
45.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自然通风结构示意图,为保证双层玻璃幕墙可开启自然通风的性能,室内幕墙1为平开开启扇可达到90度开启,室外幕墙2的上下两个外悬开启扇13全部打开后,可达到室内外自然通风的要求。
46.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夏季自然降温节能结构示意图,炎热的夏季,室内幕墙1保持闭合密封状态,将室外幕墙2上下两个外悬开启扇13打开,由于室外太阳光及热辐射使双层幕墙之间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温度升高吸收室内层玻璃热量,带走室内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双层幕墙之间的空气由于温度升高,热空气上升从室外幕墙2上方开启的外悬开启扇13散出,室外较低温度的空气从室外幕墙2下方开启的外悬开启扇13进入,新进入的空气再吸收室内层玻璃热量,带走室内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通过冷热空气的循环作用,不断使室内温度降低,从而达到夏季自然降温节能性能要求。
47.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