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612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特别适合于7~15米柱网的工业、民用及公共建筑结构采用。
现有的大柱网建筑结构大都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主、次梁框架结构、板柱框架结构、密肋板框架结构、井字梁楼盖框架结构。其中板、柱框架结构造型简单,便于快速施工,但当跨度增大,例如大于9米时经济效益下降,并带来楼板冲切破坏危险及抗震性差的缺点;密肋板、主次梁和井字梁楼盖组成的框架结构,其模板和钢筋工程复杂,施工速度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这种结构既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性能要求,又能显著节约原材料和劳动力,大大加快工程进度。
本发明的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由矩形柱网、梁和板组成,其特征是仅在柱轴线上设梁,楼面均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梁为部分预应力梁,梁的高跨比范围在H/L=1/12~1/20,梁内的预应力筋与传统的预应力连续梁配筋相似,按弯矩分布图形,呈正反向抛物线分布,反弯点位置也为(0.1~0.15)L;板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板的高跨比范围在HL/L=1/45~1/60;预应力混凝土平板中采用正交配置的带状预应力无粘结筋束,按弯矩分布,带状预应力束在板厚度范围内呈正、反向抛物线布置,反弯点的位置通常为(0.1~0.15)L。
所述的带状预应力束由2~6根直径12~15毫米的高强钢丝或钢绞线一根挨一根并列布置组成,每根筋涂防锈油脂并包裹塑料,带状预应力束的两端(张拉端或锚固端)在距锚具约1.5米处开始将每根筋逐步分开,以利布置锚具和张拉,端部每根筋间距约为10~15厘米。
本发明的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在预应力混凝土平板中采用集中配制的带状预应力束,经张拉预应力后,沿束线会形成向上作用的均布力,从而可平衡全部板的自重和部分活荷载,在自重作用下及预应力共同作用下,会形成向上的反拱,从而可大大减少外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满足对楼盖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要求;梁、板中均有预应力,可使结构的抗裂性大大提高,从而扩大了温度伸缩缝间的限值,在温差15℃,混凝土收缩值万分之三的情况下,温度伸缩缝间距为80米左右,比规范规定的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温度伸缩缝间距应小于55米的限值放宽较多,这样可给建筑师更大的变通余地,从而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可大大加快施工进度;由于采用带状预应力束代替井字梁楼盖和密肋楼板中的交叉梁系,形成了大面积的平板楼面,免去了琐碎复杂的支模工程量,为采用大模板、飞模、桌模等先进模板体系创造条件,还可省去交叉梁系中的交叉主筋的加工、绑扎、定位工作,省去全部箍筋而代之以十分简单易行的连续无粘结预应力筋;本发明结构中的钢筋均为高强钢丝或高强钢绞线,一吨高强度钢绞线可代替4~5吨普通二级螺纹钢筋,节约效果十分明显,与传统的井字梁框架结构相比,可节约混凝土约10%,钢筋30%,提前施工工期30~50%。
本发明的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适用于7~15米柱网的工业、民用及公共建筑结构采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的平面2为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中带状预应力束在板厚度内按抛物线束型布置3为带状预应力束剖面4为带状预应力束端部锚固处理图如图所示,一种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柱网尺寸为12米×12米,沿柱1的轴线布置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2和在轴线之间布置混凝土平板3,梁的高跨比范围为H/L=1/12~1/30,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的高跨比范围为H/L=1/45~1/60;预应力混凝土平板中采用正交配置的带状预应力无粘结筋束4,带状束为每方向3-6束,每束筋为2~6根,直径为12~15毫米的钢绞线5,按弯矩分布,带状预应力束在板厚度范围内呈抛物线布置,反弯点的位置通常为(0.1~0.15)L。
高强钢绞线一根挨一根并列布置组成,每根筋或线涂防锈油脂并包裹塑料,带状预应力束的两端(张拉端或锚固端)在距锚具6约1.5米处开始将每根筋逐步分开,以利布置锚具和张拉,端部每根筋间距约为10~15厘米。
权利要求
1.一种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由矩形柱网、梁和板组成,其特征是仅在柱轴线上设梁,楼面均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梁为部分预应力梁,梁的高跨比范围在H/L=1/12~1/20,梁内的预应力筋与传统的预应力连续梁配筋相似,按弯矩分布图形,呈正反向抛物线分布,反弯点位置也为(0.1~0.15)L;板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板的高跨比范围在H/L=1/45~1/60;预应力混凝土平板中采用正交配置的带状预应力无粘结筋束,按弯矩分布,带状预应力束在板厚度范围内呈正、反向抛物线布置,反弯点的位置通常为(0.1~0.15)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平板中采用正交配置的带状预应力无粘结筋束由2~6根直径12~15毫米的高强钢丝或钢绞线一根挨一根并列布置组成,每根筋涂防锈油脂并包裹塑料,带状预应力束的两端(张拉端或锚固端)在距锚具约1.5米处开始将每根筋逐步分开,以利布置锚具和张拉,端部每根筋间距约为10~15厘米。
全文摘要
一种大柱网预应力平板框架结构体系,由矩形柱网、梁和板组成,特征是仅在柱轴线上设梁,楼面均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梁的高跨比范围在H/L=1/12~1/20;板中采用正交配置的带状预应力无粘结筋束,在板厚度范围内呈正、反向抛物线布置,反弯点的位置为(0.1~0.15)L。这种结构体系与传统的井字梁框架结构相比,可节约混凝土10%,钢筋30%,提前施工工期30~50%,适用于7~15米柱网的工业、民用及公共建筑结构采用。
文档编号E04B1/19GK1116264SQ9510136
公开日1996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10日
发明者刘永颐 申请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