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塔筒身液压滑模垂直运输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8408436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大型水塔筒身液压滑模垂直运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运输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水塔筒身液压滑模垂直运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大型水塔是钢厂热轧、冷轧等生产工艺线必不可少的工程组成部分,它利用进水管将水输送到水塔水箱存储水量,利用出水管送水确保钢厂事故发生或安全需要时用水,大直径钢筋砼筒身支撑整个大型钢筋砼水箱的重量。
[0003]大型水塔筒身液压滑模垂直运输系统的常规方法是:外竖双孔井架,砼及施工人员通过井架与卷扬机系统运送至高空工作平台上;钢筋由平台上悬臂拔杆与卷扬机系统提升至高空工作平台区外侧,使用拉杆钩把钢筋拉到平台上。该方法的缺点:外竖双孔井架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和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使用拉杆钩把高空工作平台区外侧的钢筋拉到平台上,操作难度大,安全隐患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且安全性高的大型水塔筒身液压滑模垂直运输系统及方法。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大型水塔筒身液压滑模垂直运输系统,包括随升井架和工作平台,所述随升井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还包括筒外提升装置,所述筒外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架、刚性滑道、电动葫芦、承重绳和驱动装置A,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刚性滑道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刚性滑道的投影的一端位于所述工作平台区之外,另一端位于所述工作平台区之内,所述电动葫芦固定在所述刚性滑道上且可沿所述刚性滑道滑动,所述电动葫芦下端连接滑轮A,所述承重绳绕过所述滑轮A与所述驱动装置A相连。
[0007]进一步的是,本发明还包括筒内提升装置,所述筒内提升装置包括吊笼、多根柔性滑道、驱动装置B和滑道张紧装置,所述吊笼通过绳索绕过位于随升井架顶部的滑轮组B与所述驱动装置B相连,所述柔性滑道沿所述随升井架轴向设置,供所述吊笼沿所述柔性滑道上下滑动,所述柔性滑道绕过位于随升井架顶部的滑轮组C与滑道张紧装置相连。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吊笼上安装有安全抱阀和限位环,所述安全抱阀的数目、限位环的数目与所述柔性滑道的数目相同,所述限位环为环状结构,所述限位环的环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每根柔性滑道穿过所述一个安全抱阀和一个限位环。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筒内提升装置有两套,且所述两套筒内提升装置的吊笼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00至500mm。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架为门形结构,包括支撑柱和连接支撑柱的横梁,所述刚性滑道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刚性滑道的靠近所述随升井架的一端上固定有滑轮D,所述承重绳绕过所述滑轮A和滑轮D与所述驱动装置A相连。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电动葫芦在所述刚性滑道上的运动通过葫芦开关控制,所述葫芦开关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电动葫芦通过绳索绕过位于所述刚性滑道上的滑轮E与所述葫芦开关相连。
[0013]进一步的是,在随升井架与工作平台倾斜设置有斜撑杆。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装置A、驱动装置B和滑道张紧装置均为卷扬机。
[0015]大型水塔筒身液压滑模垂直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对筒内提升装置进行安检;
[0017]S2、用滑道张紧装置将柔性滑道拉紧;
[0018]S3、工作人员或需要运送的物件进入吊笼;
[0019]S4、利用驱动装置B提升吊笼,使吊笼沿柔性滑道向上升;
[0020]S5、当吊笼上升到工作平台水平面之上时,工作人员走出吊笼,并走到工作平台上,或者工作人员将物件运送到工作平台上;
[0021]S6、工作人员到工作平台上后,对筒外提升装置进行安检;
[0022]S7、利用驱动装置A把需要从工作平台区域外运送到工作平台上的物品进行提升;
[0023]S8、当物品上升到工作平台水平面之上时,工作人员启动葫芦开关,使电动葫芦向随升井架的方向移动;
[0024]S9、当物品移动到工作平台区域内时,工作人员将物品取下,放在工作平台上。
[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了电动葫芦对需要提升的物品进行平移,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了提升物品的效率,解决了高空物品吊运时的操作难度和安全隐患;由于直接采用随升井架作为吊笼的支撑装置,节约了搭建单独的支撑装置的施工材料和劳动力;由于使用了柔性滑道,使吊笼上升过程中不易发生晃动,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随升井架1、工作平台2、支撑架31、支撑柱311、横梁312、刚性滑道32、电动葫芦33、承重绳34、驱动装置A 35、滑轮A 36、滑轮D 37、葫芦开关38、滑轮E 39、吊笼41、安全抱阀411、限位环412、柔性滑道42、驱动装置B 43、滑道张紧装置44、滑轮组B 45、滑轮组C 46、斜撑杆5。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大型水塔筒身液压滑模垂直运输系统,包括随升井架I和工作平台2,所述随升井架I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2上,还包括筒外提升装置,筒外提升装置用于提升从水塔筒身外部的重物,例如钢材和其他物件等;所述筒外提升装置包括支撑架31、刚性滑道32、电动葫芦33、承重绳34和驱动装置A35,所述支撑架31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2上,所述刚性滑道32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1上,所述刚性滑道32的投影的一端位于所述工作平台2区之外,另一端位于所述工作平台2区之内,所述电动葫芦33固定在所述刚性滑道32上且可沿所述刚性滑道32滑动,所述电动葫芦33下端连接滑轮A36,所述承重绳34绕过所述滑轮A36与所述驱动装置A35相连;承重绳34的作用是连接重物和驱动装置A35,通过驱动装置A35使重物上升;驱动装置A35带动重物上升后,由电动葫芦33将重物运送到工作平台2的区域范围内,不再需要人工用拉杆钩把工作平台2区域外侧的重物拉到工作平台2区域内,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将人工作业变成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1]具体,为了节约材料和增加安全性,本发明的大型水塔筒身液压滑模垂直运输系统还包括筒内提升装置,筒内提升装置使工作人员或其他重物可以沿水塔筒身内部上升到工作平台2之上;所述筒内提升装置包括吊笼41、多根柔性滑道42、驱动装置B43和滑道张紧装置44,所述吊笼41通过绳索绕过位于随升井架I顶部的滑轮组B45与所述驱动装置B43相连,所述柔性滑道42沿所述随升井架I轴向设置,供所述吊笼41沿所述柔性滑道42上下滑动,所述柔性滑道42绕过位于随升井架I顶部的滑轮组C46与滑道张紧装置44相连;滑道张紧装置44的作用是将柔性滑道42拉紧,使吊笼41能沿着柔性滑道42上升,减小吊笼41上升过程中发生晃动的可能。将吊笼41和柔性滑道42设置在筒身内部,并用随升井架I当作吊笼41和柔性滑道42的支撑架,节约了单独架设支撑架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同时也节省了占地空间。
[0032]具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所述吊笼41上安装有安全抱阀411和限位环412,所述安全抱阀411的数目、限位环412的数目与所述柔性滑道42的数目相同,即每根柔性滑道42配备一个安全抱阀411和一个限位环412,所述限位环412为环状结构,所述限位环412的环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每根柔性滑道42穿过所述一个安全抱阀411和一个限位环412。当吊笼41处于静止状态时,安全抱阀411夹紧柔性滑道42,防止驱动装置B43出现故障时吊笼41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吊笼41处于运动状态时,安全抱阀411松开柔性滑道42,使吊笼41能够顺利上升或下降;柔性滑道42穿过限位环412可以防止吊笼41在上升的过程中晃动,增加操作的安全性。
[0033]具体,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筒内提升装置有两套;为了防止吊笼41上升过程中出现相互碰撞的情况,所述两套筒内提升装置4的吊笼41之间的需要留足安全距离,优选的,两个吊笼41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00至500mm。其中,一套筒内提升装置可专门用于运送工作人员,另一套筒内提升装置可专门用于运送混凝土等材料。
[0034]具体,为了节省材料,所述支撑架31设置为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