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统、具体是住宅建筑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17258阅读:来源:国知局
到立柱和横梁。
[0025]立柱和横梁与彼此的连接优选地利用端部侧的滑动装配件来执行,所述滑动装配件在外侧被覆盖并且被紧固到横梁,所述滑动装配件能够被插入到立柱上的对应的装配件中。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的是,这些连接装配件既不从建筑的外侧可见,又不从建筑的内侧可见,但仍允许立柱与横梁之间的永久连接。
[0026]用于利用横梁或立柱进行连接两个外盖板、门或窗框架或玻璃板的可拆除装配件优选地由支撑带和外部带组成,所述支撑带覆盖T形立柱或横梁的轴杆的底侧并且配置有内部密封件,所述外部带配置有另一个密封件,所述支撑带和外部带经由螺栓夹持到彼此,其中所述支撑带和外部带分别将两个外盖板的外边缘或玻璃板夹持到彼此。夹持件能够借助于螺固连接来便利地实现和释放。为了外部覆盖,装配件可以由外部覆盖带覆盖。
[0027]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系统可以设计几乎所有用作单件的墙壁元件、立柱、横梁或梁,所述墙壁元件、立柱、横梁或梁如此小,以至于它们的相应重量不超过80公斤,以使得它们能够由两个人便利地携带和处理。所有墙壁元件仅被螺固或夹持在一起,以使得它们能够容易地被组装或拆除。这样的建筑能够因此在不使用起重机的情况下由房屋拥有者自己搭建。单独部件被准备到这样的程度,使得它们能够利用适当预先计划和遵守建筑指示来以简单方式组装并且能够被搭建以形成完工的建筑。作为安装工具,有经验的“自己动手者”仅需要常见的可用工具。
[0028]建筑的骨架结构由竖直地设置在栅格尺寸中的立柱和也设置在栅格尺寸中的水平延伸的横梁组成,所述立柱和横梁经由相互接合的装配件连接到彼此。所使用的立柱和横梁被设计成尽可能相同并且具有相同的横截面。所有填充面板也被形成在栅格尺寸中,以使得它们基本上仅在其高度方面有差别。
[0029]这样的建筑能够在任何时间被再次拆除。由于建筑系统的内壁还可以被设计成具有被插入的填充面板的骨架结构,因此建筑的内部结构也能够以简单方式修改。
【附图说明】
[0030]本发明将会在下文中借助于示例性实施方式被更详细地解释,其中:
[0031]图1示出样板房屋的布局图,
[0032]图2示出样板房屋的竖直侧向剖视图,
[0033]图3示出样板房屋的竖直剖视图,
[0034]图4示出填充面板与立柱的连接,
[0035]图5示出边角构造,
[0036]图6水平地示出门/窗设计,
[0037]图7竖直地示出门/窗设计,
[0038]图8示出填充面板与横梁的连接,
[0039]图9示出天花板填充元件的连接,
[0040]图10示出纵向截面中的天花板大梁支架,
[0041]图11示出横向截面中的天花板大梁支架,
[0042]图12示出立柱与填充面板的连接,以及
[0043]图13示出立柱与横梁的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在图1中的示出示意图示出地面板坯9,所述地面板坯作为预制板坯被制造在基础隔板34上或作为混凝土板坯被浇筑在场地上。
[0045]在此之前,用于燃气、水、电力等的所有场地连接已被建立。
[0046]地面板坯的制造以及供给和排放连接的制造具体是由建筑系统的供应商执行。
[0047]最初,基础横梁36放置在地面板还9上。圆周地面横梁36形成墙壁的下侧并且围绕找平层18。在竖直方向上,立柱14被搭建在圆周基础横梁36上,所述圆周基础横梁具有距彼此固定的侧向距离。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栅格距离是1.25米,以使得在沿横向方向4立柱并且沿纵向方向5立柱的情况下,建筑的总长度是5米并且其宽度是3.75米。
[0048]填充面板10、11被插入在各个立柱14之间,所述填充面板被形成为具有约1.13米的宽度和约78厘米的高度的类型化的预制元件。填充面板由外盖板16、内盖板17和配置在所述外盖板与内盖板之间的隔板15组成,如将在下文中被更详细地解释。
[0049]建筑还包括窗/门12、13和入户门20,所述窗/门和入户门的宽度也等于两个立柱之间的栅格尺寸。图1的细节1、2、3将在后续附图中被更详细地解释。
[0050]图2以纵截面图示出建筑系统。代表图示出墙壁的剖视图,所述墙壁具有横梁24和底部填充面板19以及配置在横梁24上方的具有例如两倍于底部填充面板19的高度的填充面板。在相反侧配置有具有全部墙壁高度的入户门20。墙壁由板23覆盖,所述板搭载由独立横梁制成的天花板大梁26,填充面板22也作为天花板被插入各个所述天花板大梁之间。山形壁21被支撑在板上。
[0051]图3示出建筑的竖直剖视图。椽25被支撑在板或檐檩40上。建筑包括被相对立地设置的窗12和13。
[0052]图4示出根据图1的详细视图1。这个视图示出被形成为具有腹板和凸缘28的T形立柱的立柱14。在凸缘的两侧存在填充面板10,每个所述填充面板由内盖板17、外盖板16、边缘侧框架带29以及处于所述内盖板与外盖板与边缘侧框架带之间的隔板15制成,以及所述所述填充面板被制造为硬质、预制、类型化的单元。
[0053]填充面板10从外侧被插入到由立柱和横梁形成的骨架中,其中内盖板17抵靠立柱14的凸缘28的内侧。由于横梁也被对应地制造为具有与立柱相同的横截面的T形胶合木制品,因此每个填充面板的内盖板17沿圆周方向抵靠凸缘28的内侧。在填充面板10的外侧,被形成为略微大于内盖板17的外盖板16的边缘与立柱14和横梁24的腹板重叠。填充面板10与立柱14的连接借助于装配件30来执行,所述装配件将外盖板16的边缘与立柱14的腹板的底侧夹持。以这种方式,稳定墙壁结构能够由相对较小元件制成。
[0054]立柱和横梁24的凸缘28的顶部边缘31具有距被插入到骨架结构中的填充面板10的内盖板17的表面的如此距离,使得设备能够被搭建在内盖板上,所述设备能够随后由被紧固到凸缘28的顶部边缘31的盖板(诸如石膏面板)覆盖。从而,平滑内部结构在没有任何干涉墙壁结构的设备(诸如线缆或导管)的情况下形成在建筑的内侧。
[0055]图5示出建筑系统的边角视图。边角立柱32基本上由两个T形立柱制成,其中以90°偏置的两个腹板分别包括用于与相邻填充面板10连接的装配件30。下旋管33能够在外侧被插入到边角构造中。
[0056]图6示出门20的区域中的墙壁的下侧的设计。基础横梁36放置在地面板坯9上,所述地面板坯在底侧和边缘侧配置有隔板34。找平层18形成建筑的地板。借助于装配件30,门框架37能够被紧固到基础横梁36。
[0057]图7示出在一侧经由装配件30连接到填充面板10并且在相反侧与门或窗13的框架成为一体的立柱14。
[0058]图8示出根据图2的细节5,所述细节示出将填充面板22插入到由天花板大梁26形成的天花板网格中。对此无需夹持紧固。
[0059]图9示出将填充面板应用到天花板大梁26的凸缘边缘24上。两个相邻填充面板分别沿竖直方向以180°旋转,以使得外盖板16和内盖板17交替地搁置在一个平面中,以使得它们在天花板填充面板对接接头54上彼此相邻并且从而形成天花板。
[0060]图10示出穿过天花板大梁支架的纵向截面。边缘梁38配置在板23上,檐檩配置在所述边缘梁上方。天花板大梁26被支撑在板23的肩部上,所述天花板大梁形成建筑的第一边缘侧天花板大梁。
[0061]图11示出图3的详细视图7。边缘梁38被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