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及其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8509887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屋顶隔热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屋顶隔热系统包括有混凝土平板和由粘土砖、混凝土砂浆砌筑的支承座。由于混凝土结构重量较大,导致屋面负重过大,通常为150-180kg/m2,建造价格不菲。而且,该混凝土结构容易发生风化,由此导致该隔热系统的使用寿命通常仅为10-12年左右,同时,由于风化而容易产生粉尘污染,给现代城市环保工作构成严重的威胁。
[0003]现有的屋顶隔热系统的构造方法,包括将浇筑的混凝土平板送到施工现场,然后人工利用粘土砖、混凝土砂浆砌筑支承座,这种全靠人工砌筑支承座的方式导致人工成本增加,施工工艺繁复,且易产生施工粉尘污染。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粉尘污染和施工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
[0005]本发明所述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包括分别由高分子材料形成的多块隔热板和多个支承座,所述隔热板为矩形板,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该隔热板的周边具有自该下表面向下凸出的框架,形成四个凹角;所述支承座具有顶面,所述顶面上设置有均布的四个凸台;所述每个凸台与所述隔热板的一个凹角卡制配合。如此,四个所述支承座中的每个所述支承座的一个凸台卡制于同一块所述隔热板的四个凹角处;而一个所述支承座的四个凸台卡制于四块所述隔热板中的每块所述隔热板的一个凹角处。
[0006]所述框架具有宽度;相邻的所述凸台之间具有间隔,相邻的两块所述隔热板的所述框架卡制于所述凸台之间的所述间隔中,所述间隔等于所述宽度的两倍。
[0007]所述矩形板的底面具有凸出的多根加强筋。
[0008]所述加强筋具有高度,所述框架具有高度,临近所述框架的所述加强筋的两末端的高度等于所述框架的高度。
[0009]所述矩形板的顶面具有十字防滑筋。
[0010]所述凸台具有相互垂直的侧面,所述侧面分别抵靠于同一块所述隔热板的所述凹角处。
[0011]所述支承座包括四个支脚。
[0012]所述顶部的中心部位具有贯通孔,所述凸台围绕着所述贯通孔呈“田”字形间隔设置。
[0013]所述支脚之间具有U形槽。
[0014]所述矩形板的高度为5mm-10mm。
[0015]所述框架的高度大于所述凸台的高度。
[0016]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弯曲破坏荷载大于5000N,而热传导系数小于2.5w/m2k。
[00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形成方法,包括:S1,通过第一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多块隔热板;S2,通过第二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多个支承座;以及S3,在施工现场组装所述隔热板和所述支承座。
[0018]所述第一高分子材料与所述第二高分子材料为同一种材料。根据隔热板和支承座受力不同情况,高分子材料配比也可不同。
[0019]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弯曲破坏荷载大于5000N,而热传导系数小于2.5w/m2k。
[0020]所述多块隔热板和/或所述多个支承座具有完全相同的形状和结构。
[0021]本发明的隔热系统由高分子材料形成,自重较轻,屋面负重约为80_100kg/ m2,和采用常规混凝土结构比,负重减轻近50%,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对屋顶结构负载,例如防水结构的压力,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由混凝土带来的粉尘污染。本发明的隔热系统通过彼此卡制的框架和凸台,不需要借助于外界的其他连接装置即可实现隔热板和支承座的组装,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稳定。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隔热系统只要运到工地现场安装即可,省却了大量劳动力并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俯视图;
[0023]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一块隔热板和四个支承座配合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隔热板的俯视图;
[0025]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隔热板的截面图;
[0026]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隔热板的仰视图;
[0027]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支承座的立体图;
[0028]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支承座的俯视图;
[0029]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另一支承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003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俯视图,该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包括组装的多块隔热板I和多个支承座2。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一块隔热板I和四个支承座2的俯视图,其中,四个支承座2分别设置于一块隔热板I的四个凹角处形成对隔热板I的支撑。
[0032]图3-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隔热板I的俯仰视图和截面图,其中,该隔热板I为矩形板,包括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该隔热板的周边具有自该下表面12向下凸出的框架13,形成四个凹角14。如图3所示,所述隔热板I的顶面具有十字防滑筋15,该十字防滑筋15可根据需要设置于顶面的任何位置,例如均匀分布于顶面上,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滑效果。框架13具有宽度W。所述隔热板I的底面具有凸出的多根加强筋16,如图5所示,多根加强筋16在隔热板I的底面两两十字交叉,用于加强隔热板I在水平面上的强度。如图4所示,所述加强筋16具有高度Hl,所述框架13具有高度H2,通常情况下,所述加强筋16的高度Hl小于所述框架13的高度H2,如图4所示。但是在图5示出的交点16a,临近所述框架13并与框架平行的所述加强筋16的两末端的高度Hl等于所述框架13的高度H2,如此,该加强筋16的高度从中间向两末端逐渐增加,直到与框架13相平,如此,隔热板I的强度得以显著增强,同时保证与支承座的稳定配合。
[0033]图6-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支承座的立体图和俯视图,其中,如图6所示,该支承座2基本为四脚小凳结构,包括顶面21和四个支脚22,在两个支脚22之间具有U形槽22a。所述顶面21在水平面上延伸,其中心部位具有贯通孔21a,围绕着所述贯通孔21a在靠近顶面21的四个角处呈“田”字形间隔设置有四个凸台23,该凸台23的横截面呈矩形,该凸台23具有高度H3。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屋顶隔热系统的另一支承座的俯视图,其中凸台23’的横截面为近三角形,在满足与隔热板I稳定配合的情况下,比图6和图7所示的凸台更省材料,从而减重并降低成本。不论是图7的支承座还是图8的支承座,相邻的所述凸台23之间具有间隔D,所述凸台23具有相互垂直的侧面23a和23b,或23a’和23b’。应该理解,上述提到的贯通孔21a和U形槽22a均是为了减轻支承座的净重,减小对屋顶结构的压力。
[0034]结合图1-图2可知,四个支承座2分别设置于一块隔热板I的四个凹角处形成对隔热板I的支撑,即分别利用四个支承座2的一个凸台23卡制于同一块所述隔热板I的四个角处;而一个支承座2分别设置于四块隔热板I的相交处形成对隔热板I的支撑,即分别利用一个支承座I的四个凸台23卡制于四块所述隔热板I的一个角处,形成相邻隔热板之间、相邻支承座之间以及隔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