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大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5785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大墙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用建材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墙板,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大墙板。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墙板一般为小墙板,小墙板由于体积小组合面积也较小,在使用时使用单量较大,所以在小墙板安装时需要投入较大人力,而在现有的建筑搭建体系中并没有出现大墙板的安装体系,在小墙板的安装中使用连接固定件的也较少,所以在本领域内对固定件的设计较少;大墙板由于表面体积较大,需要固定件对其进行有效固定。在现有技术中固定件一般直接采用L形角钢与镶嵌在墙体内的钢板和钢梁焊接固定,这种传统的连接固定方式,一方面从固定件本身来说强度较小,在墙体受到外力挤压及强震时L形固定件容易产生变形;另一方面使用L形固定件直接焊接固定的方式在收到强震时,由于墙板的活动自由度较小,很容易在焊接部位产生断裂。综合以上问题来看,对现有L形固定件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另一个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墙板所采用的内衬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小,不具备高强的抗震、抗压性能。
[0003]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墙板的安装一般采用先搭建钢梁构架体系,在进行单纯的墙板安装,这个安装方法已经延续很多年,由于缺乏创新此方案已经成为人们的惯常思维作出的安装方案;但此种方案在安装时也会较为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高抗震、高抗压的一种建筑用大墙板。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用大墙板,包括有墙板主体,所述的墙板主体由墙板内衬结构、外包覆层和L形固定件组成,所述的墙板主体整体呈矩形结构,所述的墙板主体的前侧面上、下两个边缘位置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墙板主体内部穿透上、下侧面镶嵌设置有支撑钢梁,所述的支撑钢梁上、下端面设置有固定基座,所述的固定基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墙板主体左右侧面设置有对接槽边,所述的墙板主体上侧面设置有阻水台;
[0006]所述的内衬结构包括有上钢网、下钢网,所述的上钢网和下钢网之间安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保温层通过设置于上钢网和下钢网之间的腹杆筋穿插固定,且保温层被固定于上钢网和下钢网之间,所述的保温层以上表面的一点为起始端与上钢网的垂直距离,与保温层下表面的一点为起始端与下钢网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的腹杆筋在上网面和下网面之间呈蛇形排列固定,每相邻两个腹杆筋之间形成一个类三角结构,所述的上钢网和下钢网均由横向筋和纵向筋上下错综排布组成,并在每个横向筋与纵向筋的交叉处焊接形成有焊接结点,所述的内衬结构被外包覆层包覆与内部;
[0007]所述的L形固定件包括有固件本体,所述的固件本体整体呈L形结构,由竖直面和水平面组成,所述的竖直面和水平面两者呈90°夹角,所述的竖直面上开设有一个矩形滑槽,所述的水平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的竖直面与水平面连接拐角位置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的L形固定件采用固定螺钉穿过矩形滑槽固定安装在墙板主体的安装槽内。
[0008]所述的安装槽在墙板主体上、下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
[0009]所述的支撑钢梁在墙板主体内部根据安装条件限制可以安装1-3个,在特殊情况下可选择不安装支撑钢梁。
[0010]所述的内衬结构保温层外表面喷洒有砂浆层。
[0011]所述的加强板设置有至少3个。
[0012]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墙板主体采用大规格墙板在搭建过程中减少了使用单量,并将支撑钢梁镶嵌于墙板主体内部使支撑钢梁与墙板主体成为一个整体结构,使支撑钢梁个墙板的安装得到同步,大大缩减了工期,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另一方面支撑钢梁采用内嵌形式解决了钢梁与墙板结合部严实的问题,在建筑搭建中只存在墙板与墙板的对接,减少甚至没有了墙板与支撑钢梁的连接,使搭建的建筑表面较传统建筑形式更加平整,在支撑钢梁的上下两个端面设置的固定基座,使支撑钢梁的安装更加方便;在墙板主体的左右侧面上设置的对接槽边便于墙板的对接安装,在墙板主体上端设置的阻水台能够有效的减少水体上渗;
[0013]固件本体采用传统的L形角钢,使连接更加方便,竖直面与水平面的90°夹角使两者之间形成直角夹角,使固件本体与墙板和钢梁的连接更加平整、牢固;在竖直面上开设的矩形滑槽可以使用传销螺钉将竖直面固定在墙板本体上,传销连接较焊接连接方便,且矩形滑槽可以给固件本体一个左右活动的自由度,在墙板主体受到强震时可以具有一定的左右滑动自由度,从而不至于在受到强震时直接变形崩塌,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在水平面中间位置开设的固定孔可以采用螺钉对固件本体和钢梁构架体系进行螺钉连接,也可以直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对固件本体和钢梁构架体系连接;在竖直面和水平面连接处设置的三角形加强板可以有效的起到对固件本体的加强作用,加强板设置至少两个,可以成倍增加固件本体的强度;
[0014]内衬结构采用上钢网、下钢网和保温层的组成构架,结构较为简单、合理;保温层通过设置于上钢网和下钢网之间的腹杆筋穿插固定,由于腹杆筋在上钢网和下钢网之间呈蛇形排列设置,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上钢网和下钢网连接固定,从而使整体框架结构更加稳定;因为腹杆筋采用蛇形排列设置,使每两个相邻的腹杆筋之间形成一个类三角结构,由于三角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整体构架的强度;腹杆筋采用焊接的方式与上钢网与下钢网连接,连接方式简单、牢固且操作简单;保温层以上表面的一点为起始端与上钢网的垂直距离,与保温层下表面的一点为起始端与下钢网的垂直距离相等,从而保证了在混凝土包覆时能够保证墙板前后面混凝土厚度相同;
[0015]在设计中,上钢网和下钢网均由横向筋和纵向筋焊接组成,且使横向筋与纵向筋上下交错排布,从而使上钢网和下钢网在受力时力的传递更加不均衡,从而达到了高强度的抗压能力;另一方面错综的横向筋和纵向筋使在外包覆层包覆时更利于外包覆层附着,焊接形成的焊接结点能够很好的起到加固作用;在保温层的外表面喷洒的砂浆层加大保温棉表面的粗糙度,使其与外包覆层之间的粘结更加板实,从而增强了墙板内部的稳定性。
[0016]总的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高抗震、高抗压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墙板主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发明墙板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发明墙板主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发明内衬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发明内衬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发明上钢网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发明上钢网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发明保温层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发明L形固定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发明L形固定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发明L形固定件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墙板主体2、内衬结构3、外包覆层4、L形固定件5、安装槽6、支撑钢梁7、固定基座8、安装孔9、对接槽边10、阻水台11、上钢网12、下钢网13、保温层14、腹杆筋15、横向筋16、纵向筋17、焊接结点18、固件本体19、竖直面20、水平面21、矩形滑槽22、固定孔23、加强板24、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11所示,一种建筑用大墙板,包括有墙板主体1,所述的墙板主体I由墙板内衬结构2、外包覆层3和L形固定件4组成,所述的墙板主体I整体呈矩形结构,所述的墙板主体I的前侧面上、下两个边缘位置均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的墙板主体I内部穿透上、下侧面镶嵌设置有支撑钢梁6,所述的支撑钢梁6上、下端面设置有固定基座7,所述的固定基座7上开设有安装孔8,所述的墙板主体I左右侧面设置有对接槽边9,所述的墙板主体I上侧面设置有阻水台10 ;
[0031]所述的内衬结构2包括有上钢网11、下钢网12,所述的上钢网11和下钢网12之间安装设置有保温层13,所述的保温层13通过设置于上钢网11和下钢网12之间的腹杆筋14穿插固定,且保温层13被固定于上钢网11和下钢网12之间,所述的保温层13以上表面的一点为起始端与上钢网的垂直距离,与保温层13下表面的一点为起始端与下钢网12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的腹杆筋14在上网面11和下网面12之间呈蛇形排列固定,每相邻两个腹杆筋14之间形成一个类三角结构,所述的上钢网11和下钢网12均由横向筋15和纵向筋16上下错综排布组成,并在每个横向筋15与纵向筋16的交叉处焊接形成有焊接结点17,所述的内衬结构2被外包覆层3包覆与内部;
[0032]所述的L形固定件4包括有固件本体18,所述的固件本体18整体呈L形结构,由竖直面19和水平面20组成,所述的竖直面19和水平面20两者呈90°夹角,所述的竖直面19上开设有一个矩形滑槽21,所述的水平面20中间位置开设有固定孔22,所述的竖直面19与水平面20连接拐角位置设置有加强板23,所述的L形固定件4采用固定螺钉穿过矩形滑槽21固定安装在墙板主体I的安装槽5内。
[0033]本发明在使用时:墙板主体采用吊车进行吊装,在安装时由于支撑钢梁与墙板主体为一体结构,所以安装属于同步安装,将支撑钢梁上端面的固定基座与钢结构体系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将支撑钢梁下端面的固定基座与钢结构体系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将L形固定件与钢结构体系或者楼层板连接,对墙板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由于墙板主体左右侧面上均设置有对接槽边,在墙板主体对接时,在中间形成的空腔结构内部填装隔热层,并有效防止墙板主体之间的渗水,墙板主体上侧面设置的阻水台能够有效的保证水体不能够沿边缝上渗,有效的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