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加强施工方法_6

文档序号:9412917阅读:来源:国知局
强单元110而对由已有柱130和已有梁132构筑的已有梁柱框架134进行抗震加强的施工方法,是使一对L型加强件112和一对I型加强件114连接而装配门型的加强单元110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具有:加强件装配工序,在一对L型加强件112和一对I型加强件114上分别设有带头支撑件113、115,在已有柱130的外侧,沿着已有柱132配置一对I型加强件114,并且,在已有梁132的外侧,沿着已有柱130和已有梁132配置一对L型加强件112,对一对I型加强件114和一对L型加强件112进行装配;柱加强配筋工序,在加强件装配工序后,以内置一对I型加强件114的支撑件115和一对L型加强件112中的沿着已有柱130的一边的纵柱部118的支撑件113V(113)的状态,将柱加强主筋152配筋在已有柱130的外侧,与柱加强主筋152正交地卷绕加强带筋154而形成柱加强配筋部155 ;梁加强配筋工序,以内置一对L型加强件112中的沿已有梁132的一边的上边部116的支撑件113H(113)的状态,将梁加强主筋156配筋在已有梁132的外侧,使与梁加强主筋156正交地卷绕加强肋筋158而形成梁加强配筋部159 ;及加强件固定工序,对柱加强配筋部155进行浇筑而对已有柱130进行增筑,并且,对梁加强配筋部159进行浇筑而对已有梁132进行增筑,由此固定加强单元110,因此,加强单元110由在已有柱130的外侧对柱加强配筋部155进行浇筑后的柱加强增筑部162和在已有梁132的外侧对梁加强配筋部159进行浇筑后的梁加强增筑部164来固定,由此,已有梁柱框架134中的弯曲强度及剪切强度增大,已有建筑物101的强度和韧性增大,因此,提高了已有建筑物101的抗震性。
[0217]另外,这样的抗震性提高的同时,在已有梁柱框架134的开口部142,能够抑制开口面积的减少。因此,抗震加强后的已有建筑物101中,能够将对居住性、功能性及采光的影响抑制得充分小。另外,要使加强单元110固定于已有柱130和已有梁132,不需要在已有柱130的增筑部分、已有梁132的增筑部分锚固加强单元,或通过粘接剂等进行固定的工序,能够消减抗震加强施工整体的工序数,因此能够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0218]因此,根据本实施例1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起到能够充分地减小对加强后的已有建筑物101的居住性、功能性、采光的影响,并且能够抑制抗震加强工事的成本的优良效果O
[0219]另外,在实施例1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中,其特征是,靠近已有梁132的上端侧(靠近阳台板136的一侧)地设置对梁加强配筋部159进行浇筑后的梁加强增筑部164,梁加强增筑部164的高度H3小于已有梁132的高度Hl,因此,能够通过加强单元110可靠地抑制已有梁柱框架134的开口部142的开口面积进一步减小,能够充分地抑制对居住性、功能性及采光的影响。即,已有梁柱框架134的开口部142成为已有建筑物101的室内外的出入口的情况下,即使对已有建筑物101进行加强之后,也不易对人的出入造成阻碍。另外,能够抑制从设置于已有梁柱框架134的开口部142的窗、门被采光到已有建筑物101的室内的太阳光被加强单元110遮挡的情况。进一步,不会因加强单元110而对设置于已有梁柱框架134的开口部142的窗、门的开闭造成阻碍。
[0220]另外,在实施例1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中,其特征是,梁加强增筑部164的高度H3为已有梁132的梁高Hl的1/2以下的高度,因此,如图41所示,一对L型加强件112中的作为沿着已有梁132的一边(加强单元的一边)的上边部116能够抑制从上梁侧的已有梁132下表面向已有梁柱框架134的开口部142突出的突出量hi。因此,例如,已有建筑物101是集体住宅等,在位于阳台与室内的交界的梁柱框架(已有梁柱框架134)中,在以已有梁132的长度方向(日文:桁行g方向)的跨距大的构造体的已有建筑物为对象而实施抗震加强的情况下,可将因加强单元110对居住性、功能性及采光性的影响抑制得较小,能够有效地对已有建筑物101进行抗震加强。特别是,作为来自集体住宅的居民等的顾客要求,近年来,要求开发这样的能够充分确保居住性、功能性及采光性的抗震加强技术,本实施例1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能够充分满足这种顾客要求。
[0221]另外,在实施例1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中,其特征是,梁加强增筑部164在与配置有排气用套筒146的部位对应的部位具有空间部166,因此,排气用套筒146并不被梁加强增筑部164封闭,能够原封不动地保持使来自已有建筑物101的室内的排气通过排气用套筒146排出到室外的功能,可维持已有建筑物101的功能性。另外,配置有排气用套筒146的部位的大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即使由于空间部166而在梁加强增筑部164的一部分存在未进行增筑的部分,由加强单元110抗震加强后的已有建筑物101也能够确保充分的抗震强度。
[0222]另外,在实施例1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中,其特征是,一对L型加强件112和一对I型加强件114均是将作为心材的H型钢122、124和混凝土 123、125 —体成形而得到的预制混凝土部件,带头支撑件113、115固定于H型钢122、124,因此,当在已有建筑物101的抗震加强现场要将支撑件固定在钢材上时,在空间上的限制较多,支撑件的固定作业无法有效进行,但是,若利用处于加强件的制造工厂的专用设备来固定支撑件,则支撑件固定的生产率提高,因此能够降低加强单元110的成本。另外,在通过焊接将支撑件固定在钢材上的情况下,不需要仅为了将支撑件焊接在钢材上而将焊接机、保护膜带到抗震加强现场。此夕卜,不需要仅为了将带头支撑件113、115焊接在H型钢122、124上,在已有建筑物101的抗震加强现场进行人员配置而配备焊接技术资格持有者。进一步,与到粘接剂的强度体现为止需要一定的规定时间的粘接接合的施工方法不同,实施例1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完全不需要上述一定的规定时间。因此,若预先在工厂将带头支撑件113、115固定在H型钢122、124上,则对于搬入到抗震加强现场的带头的加强件,即L型加强件112和I型加强件114,能够立即开始针对接下来的加强件装配工序的准备,因此能够为缩短抗震加强施工工期作贡献。
[0223]另外,加强单元110是将被分割为L型加强件112和I型加强件114的加强件装配而成的,因此,L型加强件112和I型加强件114容易搬入到已有建筑物101的抗震加强现场,可将特别地确保L型加强件112和I型加强件114的搬入路径的必要性抑制得较低。
[0224]<实施例2 >
[0225]另外,作为实施方式2中的实施例2,如图45所示,也可考虑在已有梁132不形成排气用套筒146(参照图39),在梁加强增筑部164不形成空间部166的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2,除了上述实施例1的效果之外,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抗震强度的效果。在实施例2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中,加强单元110成为刚性高的牢固的构造,因此,特别是提高了已有构造物的水平方向上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已有建筑物101的抗震强度。
[0226]<变形例>
[0227]此外,作为实施方式2中的实施例1、2的变形例,也可以将加强单元110形成为图46所示的形状。在图46所示的变形例中,关于L型加强件112,将其L字的内侧设为厚壁,将与已有柱130平行的方向(图46中,上下方向)的L型加强件112的宽度增大。
[0228]以上,在实施方式I中,列举实施例1、2及变形例1、2说明了本发明,在实施方式2中,列举实施例1、2及变形例说明了本发明,但上述实施方式1、2仅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1、2,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进行应用。
[0229](I)例如,在实施方式1、2中,将加强单元10、110构成为门型形状,但加强单元的形状也可以是四边框状。
[0230](2)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关于L型加强件112和I型加强件114的配置位置,例示了图40?图44而进行了说明,但L型加强件和I型加强件的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2中所例示的配置位置,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0231](3)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在L型加强件和I型加强件中,支撑件的数量、配置位置、相邻的支撑件之间的间隔(间距)不限定于实施方式2中所例示的配置位置,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0232]工业实用性
[0233]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如下的抗震加强后的已有建筑物:在不满足现行的建筑构造标准地建造的已有建筑物中,提高抗震性,并能够抑制已有梁柱框架内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减少,与以往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相比,进一步提高了居住性、功能性及采光性。
【主权项】
1.一种抗震加强施工方法,该抗震加强施工方法对于已有建筑物通过加强单元而对由已有柱和已有梁构成的已有梁柱框架进行抗震加强,并且使一对L型加强件和一对I型加强件结合而装配门型的加强单元,该抗震加强施工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L型加强件和所述一对I型加强件上分别设有支撑件, 所述抗震加强施工方法包括: 加强件装配工序,该加强件装配工序在所述已有柱的外侧,沿着所述已有柱配置所述一对I型加强件,并且,在所述已有梁的外侧,沿着所述已有柱和所述已有梁配置所述一对L型加强件,对所述一对I型加强件和所述一对L型加强件进行装配; 柱加强配筋工序,该柱加强配筋工序在所述加强件装配工序后,以内置所述一对I型加强件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一对L型加强件中的沿着所述已有柱的一边的所述支撑件的方式形成柱加强配筋部,该柱加强配筋部是在所述已有柱的外侧配筋柱加强主筋,与所述柱加强主筋正交地卷绕加强带筋; 梁加强配筋工序,该梁加强配筋工序以内置所述一对L型加强件中的沿着所述已有梁的一边的所述支撑件的方式形成梁加强配筋部,该梁加强配筋部是在所述已有梁的外侧配筋梁加强主筋,与所述梁加强主筋正交地卷绕加强肋筋;以及, 加强单元固定工序,对所述柱加强配筋部进行浇筑而对所述已有柱进行增筑,并且,对所述梁加强配筋部进行浇筑而对所述已有梁进行增筑,由此固定所述加强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靠近所述已有梁的上端侧地设置浇筑所述梁加强配筋部形成的梁加强增筑部,所述梁加强增筑部的高度小于所述已有梁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加强增筑部的高度是所述已有梁的梁高的1/2以下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加强增筑部在与配置有排气用套筒的部位对应的部位具有空间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加强增筑部在与配置有排气用套筒的部位对应的部位具有空间部。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L型加强件和所述一对I型加强件均是将作为心材的钢材和混凝土一体成形而得到的预制混凝土部件,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钢材。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通过对已有梁柱框架进行加强的单元来进行抗震加强的抗震加强施工方法,且通过螺栓使一对L型加强件和一对I型加强件结合而装配门型的加强单元,该已有梁柱框架由已有建筑物的已有柱和已有梁构成,包括:柱增筑工序,在已有柱的外侧,通过锚栓对内置有柱加强主筋和加强带筋的柱加强增筑部进行增筑,柱加强主筋与柱平行地配置,加强带筋沿柱加强主筋的正交方向卷绕;梁增筑工序,在已有梁的外侧,通过锚栓对内置有梁加强主筋和加强肋筋的梁加强增筑部进行增筑,梁加强主筋与梁平行地配置,加强肋筋沿梁加强主筋的正交方向卷绕;以及,加强件固定工序,将一对L型加强件和一对I型加强件相对于柱加强增筑部和梁加强增筑部进行锚固,将粘接用树脂注入到柱加强增筑部和梁加强增筑部与一对L型加强件和一对I型加强件之间。
【IPC分类】E04G23/02, E04B1/98
【公开号】CN105133848
【申请号】CN201510437869
【发明人】野田丰范, 饭岛俊比古
【申请人】名工建设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3年7月24日
【公告号】CN104541006A, WO2014030483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