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建筑连接件及抗震楼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3655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抗震建筑连接件及抗震楼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描述了一种抗震建筑连接件(10),包括位于彼此相距一距离(13)处的第一结构元件(11)和第二结构元件(12),并且其中第一结构元件包括面向第二结构元件的外侧面(14)。第一结构元件包括从第一结构元件的所述外侧面(14)突出并伸入第二结构元件(12)中的腔体(17)中的至少一个突出元件(16),腔体(17)比突出元件(16)更宽、更高且更深。第一结构元件(11)还包括弹性元件(18)以用于如果发生地震吸收力和运动。弹性元件(18)具有围绕突出元件(16)延伸且面向第二结构元件(12)的外表面(19),由此在弹性元件的外表面(19)与第二结构元件(12)之间且进一步在突出元件(16)与腔体(17)之间形成填充区域(20)。填充区域(20)填充有填充物(21)以使得如果发生地震在第一结构元件(11)与第二结构元件(12)之间传递的力和运动被吸收在弹性元件(18)中。
【专利说明】抗震建筑连接件及抗震楼梯系统
[0001] 本发明设及两个结构元件的抗震建筑连接件,即,能够经受建筑中地震诱发的振 荡和运动的建筑连接件,并且设及抗震楼梯系统,在该抗震楼梯系统中使用了运种抗震建 筑连接件。
[0002] 在地震期间,建筑存在被损坏或损毁的极大危险,从而造成经济损失,人员受伤W 及最坏的是人命丧失。为了防止建筑巧塌,已提出许多方案用于连接两个结构元件,诸如将 楼梯平台连接到墙壁。肝11148250提出了一种包括弹黃元件的方案W使得台阶可W相对于 楼梯平台水平移动,且其中台阶分为两部分W使得下部滑动到布置有弹黃元件的腔体中, 而上部在外部上滑动。
[0003] 设及抗震建筑的另一文件是肝09235908,其示出了布置成吸收建筑中的水平运 动的减震元件。
[0004] 在该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结构元件的连接件,其比用于构造建筑中的结 构元件之间的抗震连接件的已知方法具有更简单的设计,且其在建筑的构造期间容易且快 速使用。
[0005] 该目的通过如独立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抗震建筑连接件W及如权利要求8所限定 的抗震楼梯系统实现。抗震建筑连接件的其他实施例限定在从属权利要求2至7中,而抗震 楼梯系统的另外的实施例限定在从属权利要求9至15中。
[0006] 两个结构元件之间的本抗震建筑连接件主要包括从第一结构元件突出并伸入第 二结构元件中的腔体中而不与运种结构元件接触的突出元件。第一结构元件设置有弹性元 件,并且弹性元件与第二结构元件之间的填充区域(包括腔体)填充有填充物,比如砂浆,W 使得如果发生地震在第一结构元件与第二结构元件之间传递的力和运动将优选地能够被 吸收在弹性元件中。
[0007] 因此,提供了一种抗震建筑连接件,其包括位于彼此相距一距离处的第一结构元 件和第二结构元件,并且其中,第一结构元件包括面向第二结构元件的外侧面。第一结构元 件包括至少一个突出元件,该突出元件从第一结构元件的外侧面突出并伸入第二结构元件 中的腔体中,腔体比突出元件更宽、更高且更深。第一结构元件还包括弹性元件,该弹性元 件具有围绕突出元件延伸的外表面,由此在弹性元件的外表面与第二结构元件之间且进一 步在突出元件与腔体之间形成填充区域,该填充区域填充有填充物。
[000引在抗震建筑连接件的实施例中,填充区域中的放置材料可为砂浆或无钢筋混凝± 混合物。当然也可使用其它合适的材料。
[0009] 弹性元件优选嵌入第一结构元件中,但是如果需要,也可紧固到第一结构元件的 面向第二结构元件的外表面。
[0010] 在抗震建筑连接件的实施例中,弹性元件的外表面与第一结构元件的所述外侧面 基本齐平。可替换地,弹性元件的外表面相对于第一结构元件的外侧面稍微收入,或其相对 于第一结构元件的外表面稍微突出。
[00川弹性元件优选由橡胶材料制成,例如Mastic猫d愈。
[0012]进一步,在第一结构元件与第二结构元件之间可布置有放置元件W使得在第一结 构元件上的填充区域中的复合材料仅与弹性元件接触。除了弹性元件外,填充材料因此并 未在任何点处与第一结构元件的面向第二结构元件的外侧面接触。
[0013] 在抗震建筑连接件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突出元件优选为布置在外管中的可伸缩 内管,该外管牢固地布置在第一结构元件中,例如其中,外管嵌入第一结构元件中。可替换 地,突出元件牢固地布置在第一结构元件中,例如其中,其嵌入第一结构元件中。
[0014] 在抗震建筑连接件的实施例中,第一结构元件可为楼梯平台,并且第二结构元件 可为楼梯井中的墙壁。因此获得建筑中的抗震楼道,其具有简单构造并使得易于在楼梯井 中架设楼梯。
[0015] 还提供了一种抗震楼梯系统,其包括具有楼梯井的建筑W及包括至少一个楼梯平 台的至少一个楼梯单元,其中,至少一个楼梯平台布置在楼梯井中,并且其中,至少一个楼 梯平台通过如上所述的多个抗震建筑连接件连接到楼梯井。
[0016] 在抗震建筑连接件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楼梯平台包括至少四个侧面,其中至少 两个侧面是相对的且面向楼梯井中的相对的墙壁,两个侧面中的每个通过至少一个抗震连 接件(但优选地通过多个抗震建筑连接件)连接到楼梯井中的相对的墙壁。在两个楼梯平台 之间可布置楼梯,楼梯可固定到楼梯平台之一或两个楼梯平台。楼梯因此可移动地支撑在 一个或两个楼梯平台上。
[0017] 在抗震建筑连接件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楼梯平台包括至少四个侧面,其中,立个 侧面面向楼梯井中的墙壁,其中,=个侧面中的每个侧面通过至少一个抗震建筑连接件(但 优选地通过多个抗震建筑连接件)连接到楼梯井。在两个楼梯平台之间可布置楼梯,楼梯可 牢固地固定到楼梯平台之一或两个楼梯平台。楼梯因此可移动地支撑在一个或两个楼梯平 台上。
[0018] 在抗震建筑连接件的实施例中,楼梯单元包括下楼梯平台、上楼梯平台W及在下 楼梯平台与上楼梯平台之间延伸并牢固地连接到下楼梯平台和上楼梯平台的楼梯段,其 中,下楼梯平台和上楼梯平台均通过至少一个抗震连接件(但是优选地通过多个抗震建筑 连接件)连接到楼梯井。下楼梯平台和上楼梯平台均可包括在相反方向上面向彼此的侧面, 并且每个侧面均面向楼梯井中的两个相对的墙壁,其中,侧面通过至少一个抗震连接件连 接到楼梯井中的相对的墙壁。
[0019] 在抗震建筑连接件的实施例中,在楼梯井或邻近的楼梯平台与至少一个楼梯平台 的未通过抗震连接件连接到楼梯井中的墙壁的至少一个侧面之间可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 元件。楼梯平台和邻近的楼梯平台可对应于楼梯单元上的上至半步的楼梯上的上楼梯平台 和上至下一半步的楼梯上的下楼梯平台。
[0020] 在抗震建筑连接件的实施例中,楼梯井与至少一个楼梯平台的通过抗震连接件连 接到楼梯井的至少一个侧面之间还可布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元件。
[0021] 可布置在楼梯平台与墙壁和/或邻近的楼梯平台之间的弹性元件优选由橡胶材料 审Ij成,例如Masticoi础歐即与抗震建筑连接件中的弹性元件相同的材料。
[0022]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附图中:
[0023]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抗震建筑连接件。
[0024] 图2示意性示出如图1中所示的抗震建筑连接件。
[0025] 图3a至图3b是穿过具有多个楼梯单元的楼梯井的示意性侧视图,该多个楼梯单元 所具有的楼梯平台通过抗震建筑连接件W如图1至图2中所示的相同方式连接到楼梯井。
[0026] 图4是图3中的楼梯井的示意性顶视图,该楼梯井所具有的楼梯平台通过如图1和 图2中所示的抗震建筑连接件连接到楼梯井。
[0027] 图5是图3至图4中楼梯井的示意性透视图。
[0028] 图1至图2示出了包括第一结构元件11和第二结构元件12的抗震建筑连接件10。第 一结构元件11和第二结构元件12可为不同类型的结构元件,但通常分别为楼梯平台28和楼 梯井26中的墙壁30、31、32、33(参见图3至图5)。第一结构元件11具有面向第二结构元件的 外侧面14,且在第一结构元件的外侧面14与第二结构元件12之间设置有间隙或距离13。运 意味着第一结构元件11和第二结构元件12没有彼此靠置,且因此能够在第一结构元件和第 二结构元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运动。
[0029] 如图1、图3和图4中所示,第一结构元件11包括突出构件16,该突出构件从第一结 构元件的外侧面14突出并伸入第二结构元件12中的腔体17中,且突出元件16不与第二结构 元件12直接接触。运可实现的是,腔体17比突出元件16更宽、更高且更深。突出元件16可为 嵌入第一结构元件中的元件,但优选地为包括嵌入第一结构元件11中的外管15和伸缩地布 置在外管15中的内管的互连系统的一部分。外管15具有开口,该开口主要与第一结构元件 的外侧面14处于齐平或相对于外侧面14稍微收回。内管全部容纳在外管中且可借助于绳索 抽出。在相互连接第一结构元件11和第二结构元件12时,第一结构元件11首先放入相对于 第二结构元件12的正确位置中W使得内管的开口位于第二结构元件12中的相应腔体17的 对面。内管16然后被拉出它们的外管并被拉入各自的腔体17中。内管16因此形成伸入其各 自的腔体17中的突出元件。
[0030] 第一结构元件11还设置有弹性元件18,该弹性元件优选嵌入面向第二结构元件12 的第一结构元件的外侧面14中W使得弹性元件的表面19基本上与第一结构元件11的外侧 面14处于齐平。弹性元件的外表面19不一定需要与第一结构元件的外侧面14处于齐平,但 如果需要,可稍微从第一结构元件的外侧面14突出或可稍微收入外侧面14中。
[0031] 弹性元件优选由可具有72邵氏A型硬度的橡胶材料制成。可使用的材料的典型事 例为Masticord货,其为由美国公司JVI经销的市售材料。弹性元件的外表面19的大小(即, 面积)和弹性元件18的厚度必须根据每个弹性元件将在可能的发生地震时必须吸收的负载 的大小W及关于此地震必须处理的运动的大小而在每个个别情况中计算。运些计算为本领 域技术人员借助于合适的计算工具将能够进行的的且运里将不更详细描述。
[0032] 弹性元件18配置有开口,突出元件16经过该开口突出,且因此至少部分地但优选 完全地围绕突出元件16(即,内管)延伸且可与突出元件16接触或与突出元件16相距一定的 距离。在弹性元件18与第二结构元件12之间,且进一步在第二结构元件12中的腔体17与伸 入腔体17中的突出元件16之间形成有连续的填充区域20,即,第一结构元件11的所有部分 都不与第二结构元件12的任何部分接触。该填充区域20至少部分地但优选全部地填充有填 充物21。例如,填充区域20可填充有砂浆。可替换地,可使用能够填充该填充区域20的其它 合适的材料。如图1和图2中所示,优选提供有放置元件22,例如氯下橡胶条,该放置元件刚 好在弹性元件18侧面的下面和上面围绕弹性元件18的外表面19的边缘延伸。运使得易于实 施填充区域20的填充,且如果填充物是用过的填充物,则能防止填充物(即,砂浆)越过弹性 元件18的外表面19位于第一结构元件11与第二结构元件12之间。在抗震建筑连接件10中, 突出元件16因此搁置在腔体17中的填充物21上,且填充物21搁置抵靠弹性元件18的外表面 19。如果发生地震,在第一结构元件11和第二结构元件12之间传递的力和运动因此将被吸 收在弹性元件18中。同时,内管16将能够移进和移出其各自的外管15。在第一结构元件11与 第二结构元件12之间的间隙中,还可布置有如图2中所示的弹性连接件或密封条23。弹性连 接件或密封条23优选地定位成使得由第一结构元件11与第二结构元件12之间的距离形成 的空间(其包括抗震建筑连接件10)被密封。
[0033] 图3a至图3bW及图4至图5示出了抗震楼梯系统25,其中,多个楼梯单元27布置在 楼梯井26中。如图中所示,楼梯单元27包括两个楼梯平台:下楼梯平台35和上楼梯平台36, 但当然也可包括仅一个楼梯平台。在下楼梯平台35和上楼梯平台36之间布置有楼梯37。每 个楼梯平台35、36均通过如上所述的多个抗震建筑连接件10(例如,图中示出的两个抗震建 筑连接件)连接到楼梯井。楼梯平台35、36通常具有=个侧面29,其中,一个或多个侧面29面 向楼梯井26的一个或多个墙壁30、31、32、33,且在图中的实施例中,也面向邻近的楼梯平 台,但与墙壁30、31、32、33和可能的邻近的楼梯平台相距一定距离。^如上所述相同的方 式,优选为布置在楼梯平台35、36中的外管15中的可伸缩内管16的形式的突出元件16从楼 梯平台35、36伸入如图4所示的楼梯井的墙壁30、32中的各自的腔体17中。如上所述,填充物 21布置在弹性元件18与楼梯井的墙壁30、32之间的填充区域(包括腔体)中,运样使得在楼 梯平台35、36与楼梯井26之间传递的力基本上被弹性元件18吸收,而内管16能够移进和移 出其所布置的外管15。为了进一步吸收关于地震出现的力和运动,独立的弹性元件34也可 设置在楼梯井26中的楼梯平台与墙壁30、31、32、33和/或邻近的楼梯平台之间。除了抗震建 筑连接10中的将楼道单元27的楼梯平台35、36与一个或多个墙壁30、31、32、33连接的弹性 元件18之外,在楼梯井26的墙壁30、31、32、33与楼梯平台35、36之间也有弹性元件34。弹性 元件34可由与抗震建筑连接件10中的弹性元件18相同的材料制成,即,该材料为由JVI经销 和销售的市售材料Masticord忠。
[0034] 对于两个结构元件之间的抗震建筑连接件10,例如如上面详细描述的楼梯井26中 的楼梯平台28的墙壁而言,提供了一种抗震系统,其在构造和功能上比用于连接地震外露 区域中的结构元件的已知系统要简单得多。
【主权项】
1. 一种抗震建筑连接件(10),包括位于彼此相距一距离(13)处的第一结构元件(11)和 第二结构元件(12),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结构元件包括面向所述第二结构元件的外侧面 (14),所述第一结构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突出元件(16),所述突出元件从所述第一结构元件 的所述外侧面(14)突出并伸入所述第二结构元件(12)中的腔体(17)中,所述腔体(17)比所 述突出元件(16)更宽、更高且更深,所述第一结构元件(11)还包括弹性元件(18)以用于如 果发生地震吸收力和运动,所述弹性元件(18)具有外表面(19 ),所述外表面围绕所述突出 元件(16)延伸且面向所述第二结构元件(12),由此在所述弹性元件的所述外表面(19)与所 述第二结构元件(12)之间且进一步在所述突出元件(16)与所述腔体(17)之间形成填充区 域(20),所述填充区域(20)填充有填充物(21)以使得如果发生地震在所述第一结构元件 (11)与所述第二结构元件(12)之间传递的力和运动被吸收在所述弹性元件(18)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建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区域中的放置材料为 无钢筋混凝土混合物或砂浆。3. 根据权利要求1-2中的一项所述的抗震建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的所 述外表面处于与所述第一结构元件的所述外侧面基本齐平。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一项所述的抗震建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由橡 胶材料制成,所述橡胶材料优选地为M_asticord?。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一项所述的抗震建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结构元 件与所述第二结构元件之间布置有放置元件,以使所述第一结构元件上的所述填充区域中 的所述放置材料仅与所述弹性元件接触。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一项所述的抗震建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突出 元件为布置在外管中的伸缩内管,所述外管牢固地布置在所述第一结构元件中。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一项所述的抗震建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元件 为楼梯平台,并且所述第二结构元件为楼梯井中的墙壁。8. -种抗震楼梯系统,包括楼梯井和至少一个楼梯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楼梯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楼梯平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楼梯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楼梯平台布置在所述楼 梯井中,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楼梯平台通过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抗震 建筑连接件连接到所述楼梯井。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震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楼梯平台包括至少 四个侧面,其中,所述侧面中的至少两个侧面是相对的且面向所述楼梯井中的相对的墙壁, 并且两个相对的所述侧面中的每个侧面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抗震建筑连接件连接到所述楼 梯井中的所述相对的墙壁。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震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楼梯平台包括至 少四个侧面,其中,所述侧面中的三个侧面面向所述楼梯井中的墙壁,并且所述三个侧面中 的每个侧面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抗震建筑连接件连接到所述楼梯井。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震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单元包括下楼梯平台 和上楼梯平台以及在所述下楼梯平台与所述上楼梯平台之间延伸并牢固地连接到所述下 楼梯平台和所述上楼梯平台的楼梯段,并且所述下楼梯平台和所述上楼梯平台两者都通过 至少一个所述抗震连接件连接到所述楼梯井。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震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楼梯平台和所述上楼梯 平台每个均包括在相反方向上面向彼此的侧面,并且所述侧面每个均面向所述楼梯井中的 两个相对的墙壁,所述侧面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抗震连接件连接到所述楼梯井中的所述相对 的墙壁。13. 根据权利要求8-12中的一项所述的抗震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楼梯井或邻 近的楼梯平台与所述至少一个楼梯平台的未通过所述抗震连接件连接到所述楼梯井中的 墙壁的至少一个侧面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元件。14. 根据权利要求8-13中的一项所述的抗震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楼梯井与所 述至少一个楼梯平台上的通过所述抗震连接件连接到所述楼梯井的至少一个侧面之间布 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元件。15. 根据权利要求13-14中的一项所述的抗震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由 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橡胶材料优选地为IViastieord?。.
【文档编号】E04F11/022GK106062293SQ201580011336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7日 公开号201580011336.0, CN 106062293 A, CN 106062293A, CN 201580011336, CN-A-106062293, CN106062293 A, CN106062293A, CN201580011336, CN201580011336.0, PCT/2015/51467, PCT/IB/15/051467, PCT/IB/15/51467, PCT/IB/2015/051467, PCT/IB/2015/51467, PCT/IB15/051467, PCT/IB15/51467, PCT/IB15051467, PCT/IB1551467, PCT/IB2015/051467, PCT/IB2015/51467, PCT/IB2015051467, PCT/IB201551467
【发明人】斯韦恩·贝格
【申请人】斯文伯格控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