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纵向加强肋的砌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1578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配纵向加强肋的砌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是一种配纵向加强肋的砌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我国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由于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以及印度板块向北碰撞的作用,使得我国历来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国家之一。全球1/3的陆地地震发生在我国,40%左右的国土和60%的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位于7度和7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自上世纪起,全球因地震死亡的人数约120万,而我国占其一半左右。同时发生在我国的地震具有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和震源浅等特点。历次的地震给国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及边远城镇地区,由于受相对缓慢的经济发展及相对落后生活水平的限制,其房屋大部分仍然沿袭传统无抗震措施的砌体结构形式。传统的砌体结构相对如今大、中发达城市盛行的框架、钢结构和剪力墙等结构来说,虽然造价低廉、施工方便,但其抗震性能较差。砌体房屋属于刚性结构,自振周期短,地震反应大,尤其是在房屋两端的墙体,由于端部墙体缺乏约束,加之端部外墙转角部位受到两个方向地震作用的共同作用,因此常常破坏较重,“边端效应”效应明显,同时砌体房屋中唯一的抗侧力构件就是墙体,而且就整体结构而言,它只有一道抗震设防防线,墙体破坏意味着抗震能力的丧失,因此,其在大、中地震或其它自然灾害面前不堪一击。
[0003]同时传统砌体结构采用的烧结粘土砖虽然取材方便,但生产烧结粘土砖所需的粘土资源更属耕地中较优质的粘土,其在取材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耕田。我国每年生产的实心粘土砖约6000亿块,耗用粘土资源约13亿立方米,按平均挖土深3m折算,相当于每年毁田约70万亩,然而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0%多一点,其中分布在丘陵、高原的中低产田占66%,且有40%的干旱、半干旱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据统计,全国人均耕地资源只有1.43亩,其中30%的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已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因此,其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可见一斑。同时烧结粘土砖在生产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煤炭资源,并且排放出大量的可污染环境气体,这无疑加重空气环境的日益恶化。综合烧结粘土砖的上述不足以及相对较差的热工性能等特点,其性能已很难满足我国对墙体材料革新及建筑环保的要求。
[0004]“秦砖汉瓦”是中国古建筑文明的象征,由于砖瓦其具有原料丰富易得、烧制工艺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使得砌体结构在我国几千年的建筑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并延续至今。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虽然涌现出了框架、剪力墙及钢结构等一批抗震性能优异砌体结构,并且很好的应用在了大中型城市的建设中,然而由于其相对较高的造价以及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现状可知,在广大经济相对落后边远城市及村镇地区的住宅建设中完全摒弃砌体结构是不可能的,砌体结构在广大中小城市及村镇地区的住宅建设中还会保持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纵向加强肋的砌体结构,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框架、剪力墙以及以及钢结构的造价高,而传统砌体结构的性能已不能满足我国对墙体材料革新及建筑环保要求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配纵向加强肋的砌体结构,包括砌块、地圈梁、左边框柱、右边框柱和顶圈梁;左边框柱的下端和地圈梁的左端固定在一起,左边框柱的上端和顶圈梁的左端固定在一起,右边框柱的下端和地圈梁的右端固定在一起,右边框柱的上端和顶圈梁的右端固定在一起,相邻两砌块通过砂浆砌筑在一起形成砌层,在地圈梁、左边框柱、右边框柱和顶圈梁之间通过相邻的砌层和砂浆砌筑在一起形成墙体,在墙体的中部沿水平方向固定有至少一个纵向加强肋,纵向加强肋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边框柱和右边框柱固定在一起。
[0007]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8]上述在墙体的中部沿水平方向间隔固定有两个纵向加强肋,分别为第一纵向加强肋和第二纵向加强肋,第二纵向加强肋位于第一纵向加强肋的上方,第一纵向加强肋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边框柱和右边框柱固定在一起,第二纵向加强肋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边框柱和右边框柱固定在一起。
[0009]上述在地圈梁和第二纵向加强肋之间的左边框柱右侧墙体上设置有门洞,在门洞的右侧固定有门洞肋柱,门洞肋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地圈梁和第二纵向加强肋固定在一起,第一纵向加强肋的左端和门洞肋柱的中部固定在一起,第一纵向加强肋的右端和右边框柱固定在一起。
[0010]上述在第一纵向加强肋和第二纵向加强肋之间的墙体上设置有窗洞。
[0011]上述在窗洞的左侧和窗洞的右侧的墙体上分别固定有窗洞肋柱,窗洞肋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纵向加强肋和第二纵向加强肋固定在一起。
[0012]上述在墙体的宽度为100mm至4200mm ;或/和,砌块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或EPS轻骨料混凝土砌块或植物纤维水泥基砌块;或/和,砌块的强度为2.5Mpa至5Mpa,砌块的导热系数为 0.15w/m.k 至 0.3 w/m.k。
[0013]本实用新型配纵向加强肋的砌体结构较传统砌体结构的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位移延性、耗能性能和保温隔热能力更好,本实用新型的抗变形能力高于抗震性能良好的框架结构,对环境不会产生破坏,且对大型设备依赖少、施工周期短和钢筋混凝土用量少,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建房成本。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没有窗洞和门洞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为附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门洞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5为附图4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6为附图4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窗洞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8为附图7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窗洞且窗洞两侧有窗洞肋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10为附图9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砌块,2为地圈梁,3为左边框柱,4为右边框柱,5为顶圈梁,6为第一纵向加强肋,7为第二纵向加强肋,8为门洞,9为门洞肋柱,10为窗洞,11为窗洞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26]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8]实施例1,如附图1、2、3所示,该配纵向加强肋的砌体结构包括砌块1、地圈梁2、左边框柱3、右边框柱4和顶圈梁5 ;左边框柱3的下端和地圈梁2的左端固定在一起,左边框柱3的上端和顶圈梁5的左端固定在一起,右边框柱4的下端和地圈梁2的右端固定在一起,右边框柱4的上端和顶圈梁5的右端固定在一起,相邻两砌块I通过砂浆砌筑在一起形成砌层,在地圈梁2、左边框柱3、右边框柱4和顶圈梁5之间通过相邻的砌层和砂浆砌筑在一起形成墙体,在墙体的中部沿水平方向固定有至少一个纵向加强肋,纵向加强肋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边框柱3和右边框柱4固定在一起。这样,通过地圈梁2、左边框柱3、右边框柱4、顶圈梁5和纵向加强肋的配合使用,使本实用新型配纵向加强肋的砌体结构更结实。
[0029]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例1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