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965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0002]建筑结构中关于梁柱的节点连接方式多种多样,有钢结构中的焊接、法兰连接,有混凝土结构中的现浇节点连接。焊接或法兰连接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等优点,但局限了建筑结构的形式;混凝土现浇节点连接具有整体性、抗震性好,外形美观等优点,但现浇连接具有施工繁琐、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人为因素影响大、不利于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该实用新型提高劳动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提高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促进建筑产业化发展。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叠合梁、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上部预埋箍筋;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在与叠合梁上层纵筋相应位置预留纵筋通孔,该钢管混凝土柱在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标高相应处焊接牛腿,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部预埋箍筋上固定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横穿钢管混凝土柱上的预留纵筋通孔。
[0006]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有:
[0007]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为矩形钢管或圆形钢管。
[0008]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该承台板与纵向腹板相互垂直,纵向腹板与承台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9]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位于两端部底面和两侧面。
[0010]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面钢板与牛腿承台板三面围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两侧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通过侧板固定连接,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牢固连接。
[0011]两对方向上预留纵筋通孔的高度错开1.5倍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直径,便于叠合梁上层纵筋在两对方向上的贯通穿入。
[0012]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如下:
[0013](I)钢管混凝土柱就位固定,(2)提升吊装系统吊装预制混凝土叠合梁至该层牛腿顶面,(3)调整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使其准确安放,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面钢板与牛腿承台板三面围焊,(4)在牛腿承台板以上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两侧补焊两片加固侧板,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牢固连接,(5)布设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使之横穿钢管混凝土柱,(6 )浇筑钢管混凝土柱内混凝土。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其中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均为工厂内预制生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易保证。该连接节点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连接牢固,施工质量易保证,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克服了以往预制构件现浇节点连接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速度慢、施工周期长的缺点,推动建筑结构产业化发展。另外,本专利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使建筑结构的形式不局限于纯钢结构或纯混凝土结构形式,该连接形成的节点结构受力合理、制作简单、牢固、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主视图;
[0016]图2钢管混凝土柱及焊接牛腿主视图;
[0017]图3焊接牛腿侧视图;
[0018]图4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5钢管混凝土柱与叠合梁的连接俯视图。
[0020]1-预制混凝土叠合梁;2_预埋箍筋;3-预埋钢板;4_上层纵筋;5_钢管混凝土柱;6_预留纵筋通孔;7_承台板;8_纵向腹板;9_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从图1中可以看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由预制混凝土部分、预埋箍筋2、两端预埋钢板3组成。
[0024]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叠合梁、钢管混凝土柱,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3,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上部预埋箍筋2 ;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5在与叠合梁上层纵筋4相应位置预留纵筋通孔6,该钢管混凝土柱5在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底标高相应处焊接牛腿,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7和纵向腹板8构成;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的预埋钢板3与牛腿承台板7固定连接;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上部预埋箍筋2上固定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4横穿钢管混凝土柱5上的预留纵筋通孔6。
[0025]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为矩形钢管,如图2所示,钢管混凝土柱由钢管、预留纵筋通孔6组成。
[0026]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该承台板与纵向腹板相互垂直,纵向腹板与承台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牛腿由承台板7和纵向腹板8组成。
[0027]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3位于两端部底面和两侧面。
[0028]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面钢板与牛腿承台板7三面围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两侧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7通过侧板9固定连接,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与钢管混凝土柱5牢固连接。
[0029]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叠合梁和钢管柱均为工厂产业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易保证。
[0030]实施例2
[003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为圆形钢管。
[0032]两对方向上预留纵筋通孔的高度错开1.5倍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直径,便于叠合梁上层纵筋在两对方向上的贯通穿入。
[0033]其余技术方案同实施例1。
[0034]实施例3
[0035]本专利中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如下:
[0036](I)钢管混凝土柱5就位固定,(2)提升吊装系统吊装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至该层牛腿顶面,(3)调整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使其准确安放,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底面钢板与牛腿承台板7三面围焊,(4)在牛腿承台板7以上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两侧补焊两片加固侧板9,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与钢管混凝土柱5牢固连接,(5)布设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上层纵筋4,使之横穿钢管混凝土柱5,(6)浇筑钢管混凝土柱5内混凝土。
[0037]根据需要,牛腿可以在钢管混凝土柱5的多方设置,具体与应用位置相关。
【主权项】
1.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叠合梁、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上部预埋箍筋;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在与叠合梁上层纵筋相应位置预留纵筋通孔,该钢管混凝土柱在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标高相应处焊接牛腿,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部预埋箍筋上固定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横穿钢管混凝土柱上的预留纵筋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为矩形钢管或圆形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该承台板与纵向腹板相互垂直,纵向腹板与承台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位于两端部底面和两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面钢板与牛腿承台板三面围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两侧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通过侧板固定连接,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牢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两对方向上预留纵筋通孔的高度错开1.5倍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直径,便于叠合梁上层纵筋在两对方向上的贯通穿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叠合梁、钢管混凝土柱,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上部预埋箍筋;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在与叠合梁上层纵筋相应位置预留纵筋通孔,该钢管混凝土柱在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标高相应处焊接牛腿,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部预埋箍筋上固定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横穿钢管混凝土柱上的预留纵筋通孔,提高劳动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提高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促进建筑产业化发展。
【IPC分类】E04B1-58
【公开号】CN204418391
【申请号】CN201520029172
【发明人】王国富, 杨云峰
【申请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