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摩擦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6137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压力摩擦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阻尼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压力摩擦阻尼器。
【背景技术】
[0002]隔震结构是一种有效抵抗地震的结构,隔震结构通过在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使上部结构与地震时的水平震动能量绝缘。隔震层由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组成,隔震支座安放在柱下承台与粧基之间,承受所有竖向荷载,地震时隔震支座能安全持续地支承建筑物重量,追随建筑物的水平变形,并有一定弹性恢复力。阻尼器置于隔震支座同一层,阻尼器跟随隔震支座共同变形,提供一定阻力,吸收地震传递上来的大部分能量,保护上部结构的安全。
[0003]我国应用最广的是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即橡胶隔震支座中心部位预留圆柱形孔,孔内压入铅芯构成,铅芯压入后与橡胶支座融为一体,追随剪切变形产生阻尼,铅芯的大小决定阻尼的大小,铅芯直径增大后,屈服力变大,阻尼量增加,但中心孔过大会给支座的隔震性能带来不良影响,且铅芯支座的阻尼虽然可以调整,但都必须在支座设计生产前进行,成品铅芯支座的阻尼不可再作调整。铅芯支座的阻尼随支座的分部分散排列,分部在建筑物底部越靠近中心处的铅芯所提供的阻尼,对控制建筑物的扭转作用越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调节阻尼比,对地面的水平度要求低的压力摩擦阻尼器。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6]一种压力摩擦阻尼器,包括阻尼主动板、预制砝码、阻尼被动板、摩擦橡胶和卡扣;阻尼主动板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柱体,方形阻尼被动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柱体和套筒相互嵌套,两块预制砝码对称设置在阻尼被动板的上表面,两块预制砝码相对的一端对称开有凹槽,套筒位于两块预制砝码开有的凹槽所围成的孔内,并与孔的形状相配合,两块预制砝码上的对应位置设置两组卡槽,两块预制砝码通过插入卡槽的卡扣固定,阻尼被动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摩擦橡胶,柱体高度和套筒高度小于阻尼主动板与阻尼被动板之间距离。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0008](I)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摩擦阻尼器与隔震支座分开,保证压力摩擦阻尼器和隔震支座的完整性,让其各自功效稳定发挥。
[0009](2)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摩擦阻尼器可根据实际所需阻尼比,通过调换预制砝码规格实时准确调整。
[0010](3)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摩擦阻尼器单个阻尼力可以加大,即阻尼力集中,阻尼器也可集中放置在建筑物底部的两端,可有效防止建筑物扭转。
[0011](4)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摩擦阻尼器的主体与套筒采用插入式非紧密配合,柱体和套筒可不在一条直线上,形成微小摆动,这样,阻尼主动板和阻尼被动板可不平行,所以对地面的水平度要求可稍低,而不影响阻尼的产生。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力摩擦阻尼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力摩擦阻尼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力摩擦阻尼器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结合图1?图3:
[0017]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摩擦阻尼器,包括阻尼主动板1、预制砝码2、阻尼被动板3、摩擦橡胶4和卡扣5 ;阻尼主动板I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柱体6,方形阻尼被动板3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7,柱体6和套筒7相互嵌套,两块预制砝码2对称设置在阻尼被动板3的上表面,两块预制砝码2相对的一端对称开有凹槽,套筒7位于两块预制砝码2开有的凹槽所围成的孔内,并与孔的形状相配合,两块预制砝码2上的对应位置设置两组卡槽,两块预制砝码2通过插入卡槽的卡扣5固定,阻尼被动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摩擦橡胶4,柱体6高度和套筒7高度小于阻尼主动板I与阻尼被动板3之间距离。
[0018]阻尼主动板1、阻尼被动板3、柱体6、套筒7、卡扣5均由钢质材质构成;预制砝码2由混凝土预制而成。
[0019]阻尼被动板3下表面通过硫化的方法固定连接摩擦橡胶4。
[0020]阻尼主动板I下表面通过焊接或铸造固定连接柱体6。
[0021]阻尼被动板3上表面通过焊接或铸造固定连接套筒7。
[0022]压力摩擦阻尼器工作原理:
[0023]压力摩擦阻尼器的阻尼主动板固定于建筑物底部,摩擦橡胶与地面接触,压力摩擦阻尼器的柱体插入套筒7,但柱体6不接触阻尼被动板3,套筒7不接触阻尼主动板I。当预制砝码2放置于阻尼被动板3上时,在预制砝码2的重力作用下,摩擦橡胶4与地面有了压力。当建筑物水平位移时,水平力的传导为:建筑物水平推力一阻尼主动板I —柱体6 —套筒7 —阻尼被动板3 —摩擦橡胶4,此时摩擦橡胶4和地面产生摩擦阻力形成阻尼,防止隔震支座发生过大位移,对上部建筑起保护作用。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台阶螺帽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压力摩擦阻尼器,包括阻尼主动板1、预制砝码2、阻尼被动板3、摩擦橡胶4和卡扣5 ;阻尼主动板I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柱体6,方形阻尼被动板3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7,柱体6和套筒7相互嵌套,两块预制砝码2对称设置在阻尼被动板3的上表面,两块预制砝码2相对的一端对称开有凹槽,套筒7位于两块预制砝码2开有的凹槽所围成的孔内,并与孔的形状相配合,两块预制砝码2上的对应位置设置两组卡槽,两块预制砝码2通过插入卡槽的卡扣5固定,阻尼被动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摩擦橡胶4,柱体6高度和套筒7高度小于阻尼主动板I与阻尼被动板3之间距离。
[0027]阻尼主动板1、阻尼被动板3、柱体6、套筒7、卡扣5均由钢质材质构成。
[0028]预制砝码2由混凝土预制而成。
[0029]阻尼被动板3下表面通过硫化的方法固定连接摩擦橡胶4。
[0030]阻尼主动板I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柱体6。
[0031]阻尼被动板3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套筒7。
[0032]实施例2:
[0033]一种压力摩擦阻尼器,包括阻尼主动板1、预制砝码2、阻尼被动板3、摩擦橡胶4和卡扣5 ;阻尼主动板I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柱体6,方形阻尼被动板3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7,柱体6和套筒7相互嵌套,两块预制砝码2对称设置在阻尼被动板3的上表面,两块预制砝码2相对的一端对称开有凹槽,套筒7位于两块预制砝码2开有的凹槽所围成的孔内,并与孔的形状相配合,两块预制砝码2上的对应位置设置两组卡槽,两块预制砝码2通过插入卡槽的卡扣5固定,阻尼被动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摩擦橡胶4,柱体6高度和套筒7高度小于阻尼主动板I与阻尼被动板3之间距离。
[0034]阻尼主动板1、阻尼被动板3、柱体6、套筒7、卡扣5均由钢质材质构成。
[0035]预制砝码2由混凝土预制而成。
[0036]阻尼被动板3下表面通过硫化的方法固定连接摩擦橡胶4。
[0037]阻尼主动板I下表面通过铸造固定连接柱体6。
[0038]阻尼被动板3上表面通过铸造固定连接套筒7。
[0039]综上所述:压力摩擦阻尼器结构简单,让阻尼器和隔震支座分开,保证了隔震支座的完整性和良好的隔震功能,同时压力摩擦阻尼器提供的阻尼可控可靠,阻尼集中,分部灵活,通过预制砝码2可实时调整合适阻尼比的同时,还可有效防止建筑物的扭转。
【主权项】
1.一种压力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主动板(I)、预制砝码(2)、阻尼被动板(3)、摩擦橡胶(4)和卡扣(5);阻尼主动板(I)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柱体(6),方形阻尼被动板(3)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7),柱体(6)和套筒(7)相互嵌套,两块预制砝码(2)对称设置在阻尼被动板(3)的上表面,两块预制砝码(2)相对的一端对称开有凹槽,套筒(7)位于两块预制砝码(2)开有的凹槽所围成的孔内,并与孔的形状相配合,两块预制砝码(2)上的对应位置设置两组卡槽,两块预制砝码(2)通过插入卡槽的卡扣(5)固定,阻尼被动板(3)下表面固定连接摩擦橡胶(4),柱体(6)高度和套筒(7)高度小于阻尼主动板(I)与阻尼被动板(3)之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主动板(I)、阻尼被动板(3)、柱体(6)、套筒(7)、卡扣(5)均由钢质材质构成;预制砝码(2)由混凝土预制rfn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被动板(3)下表面通过硫化的方法固定连接摩擦橡胶(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主动板(I)下表面通过焊接或铸造固定连接柱体(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主动板(I)下表面通过焊接或铸造固定连接柱体(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压力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被动板(3)上表面通过焊接或铸造固定连接套筒(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被动板(3)上表面通过焊接或铸造固定连接套筒(7)。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被动板(3)上表面通过焊接或铸造固定连接套筒(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摩擦阻尼器,包括阻尼主动板、预制砝码、阻尼被动板、摩擦橡胶和卡扣;阻尼主动板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柱体,方形阻尼被动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套筒,柱体和套筒相互嵌套,两块预制砝码对称设置在阻尼被动板的上表面,两块预制砝码相对的一端对称开有凹槽,套筒位于两块预制砝码开有的凹槽所围成的孔内,并与孔的形状相配合,两块预制砝码上的对应位置设置两组卡槽,两块预制砝码通过插入卡槽的卡扣固定,阻尼被动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摩擦橡胶,柱体高度和套筒高度小于阻尼主动板与阻尼被动板之间距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可调节阻尼比,对地面的水平度要求低。
【IPC分类】E04B1-98
【公开号】CN204570987
【申请号】CN201520228919
【发明人】刘浩琳, 刘业琳, 刘德星
【申请人】刘浩琳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