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墙用顶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0843阅读:29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围墙用顶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围墙用顶檐。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施工时,通常都需要搭建围墙或围挡将施工区域和外面的道路或活动区域隔离开,以此保护行人安全和美化环境。
[0003]目前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围挡主要有砖砌围挡和彩钢板围挡两种类型。砖砌围挡属于刚性围挡,采用普通黏土砖砌筑,其整体的刚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造成局部倒塌,且使用过的砖块也不方便充分使用,浪费较大。彩钢板围挡虽然可以反复使用,但也存在稳定性差,回收不方便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为解决传统围挡的安装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围墙用顶檐,该围墙用顶檐便于安装和拆卸,该围墙用顶檐可以与其他零件组合成围墙,由该顶檐组合而成的围墙不仅安装方便而且还便于重复使用,是一种绿色、环保、生态、节能的新型产品,该围墙短期、长期及永久性使用均可,对实现建筑行业低耗、环保、高效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围墙用顶檐,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部通过上顶板连接,左侧板的下端设有用于插接固定的左插接部,右侧板的下端设有用于插接固定的右插接部。
[0006]右侧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右侧板的上端呈钝角,该钝角包括前侧边和后侧边,左侧板和右侧板对称设置。
[0007]上顶板包括与前侧边相对应的前侧檐,上顶板还包括与后侧边相对应的后侧檐。
[0008]前侧檐和后侧檐前后对称设置,前侧檐和后侧檐之间的夹角为100°?150°。
[0009]前侧檐的表面设有瓦片状结构或瓦片状花纹,后侧檐表面设有瓦片状结构或瓦片状花纹。
[0010]前侧檐前端的下方设有前挡板,前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对应连接,前挡板的下端向内侧倾斜,前挡板的上端向外侧倾斜,前挡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内凹槽。
[0011]后侧檐后端的下方设有后挡板,后挡板与前挡板的形状和结构,后挡板和前挡板互为镜像。
[0012]左插接部为设置在左侧板下端的缺口或凸出物,右插接部为设置在右侧板的下端缺口或凸出物。
[0013]左侧板的内侧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条形突起,条形突起下端的两侧设有露出左侧板下端的两个凸块,左插接部为两个凸块之间形成的矩形缺口,左插接部和右插接部的结构相同且互为镜像。
[0014]所述围墙用顶檐的材质为固体金属、或木材、或聚酰胺、或聚碳酸酯、或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或SMC、或BMC。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围墙用顶檐便于安装和拆卸,该围墙用顶檐可以与其他零件组合成围墙,由该顶檐组合而成的围墙不仅安装方便而且还便于重复使用,是一种绿色、环保、生态、节能的新型产品,该围墙短期、长期及永久性使用均可,对实现建筑行业低耗、环保、高效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7]图1为围墙用顶檐的主视图。
[0018]图2为围墙用顶檐的俯视图。
[0019]图3为围墙用顶檐的右视图。
[0020]图4为围墙用顶檐的仰视图。
[0021]图5为围墙用顶檐的仰视立体图。
[0022]图6为围墙用顶檐的俯视立体图。
[0023]图7为围墙用顶檐的使用状态图示意图。
[0024]图8为围墙用顶檐的使用状态的放大图示意图。
[0025]其中1.底座,3.围墙用顶檐,6.板,8.顶梁;
[0026]31.左侧板,311.左插接部,312.条形突起,313.凸块,32.右侧板,321.右插接部,322.前侧边,323.后侧边,33.上顶板,331.前侧檐,332.后侧檐,34.前挡板,341.内凹槽,35.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8]一种围墙用顶檐,包括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的上部通过上顶板33连接,左侧板31的下端设有用于插接固定的左插接部311,右侧板32的下端设有用于插接固定的右插接部321,如图1至图7所示。
[0029]如图7所示,该围墙用顶檐3用于设置在围墙的顶部,该围墙从下向上依次包括底座1、板6、顶梁8和围墙用顶擔3,该围墙用顶擔3通过左插接部311和右插接部321分别与顶梁8的两端插接固定,从而固定于该围墙的顶部,该围墙含有该围墙用顶檐3后可以具有一定的防攀爬及翻越功能。
[0030]在本实施例中,右侧板32沿竖直方向设置,如图5所示,右侧板32的上端呈钝角,该钝角包括前侧边322和后侧边323,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相互平行,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对称设置在该围墙用顶檐3的左右两侧,该围墙用顶檐3的长度(即图1中沿左右方向)约为I米。
[0031]为了便于排水,上顶板33包括与前侧边322相对应的前侧檐331,上顶板33还包括与后侧边323相对应的后侧檐332。前侧檐331和后侧檐332前后对称设置,前侧檐331和后侧檐332之间的夹角为100°?150°。前侧檐331的表面设有瓦片状结构或瓦片状花纹,后侧檐332表面设有瓦片状结构或瓦片状花纹,如图1至图6所示。
[0032]前侧檐331前端的下方设有前挡板34,前挡板3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对应连接,前挡板34的下端向内侧倾斜,前挡板34的上端向外侧倾斜,前挡板34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内凹槽341,如图5和图6所示。后侧檐332后端的下方设有后挡板35,后挡板35与前挡板34的形状和结构,后挡板35和前挡板34互为镜像。前挡板34和后挡板35主要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增加前侧檐331和后侧檐332的强度,由于前挡板34和后挡板35采用了上述的倾斜设计可以使该围墙用顶檐3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
[0033]左插接部311为设置在左侧板31下端的缺口或凸出物,右插接部3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