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框架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100908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可根据具体的房屋框架的架构,及立柱总成所处位置选择合适的插接件穿插在一起。
[0154]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变形例,如果一个立柱在一个位置需要连接超过四根横梁,可能需要更多插接件穿插在一起后连接相应的横梁,而插接件之间的穿插方向要根据横梁的布局进行选择。
[0155]第四实施例
[0156]与第一、二、三实施例均不同,参照图13,在本实施例中,一组插接件9穿插在一起并连接在立柱24的方式为:
[0157]该组插接件9中所有插接件穿插在一起围成容纳空间90,并通过容纳空间90套装在立柱24外,立柱24穿过容纳空间90并与插接件固定。
[0158]穿插在一起的一组插接件9和立柱24套装的操作方法是:在将该组插接件9的穿插在一起时,操作插接件围绕立柱24进行穿插操作,将立柱24包围在容纳空间90内。还可以是:在该组插接件9穿插在一起后,操作立柱24穿过容纳空间90至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为连接横梁的位置。
[0159]参照图13?图16,穿插在一起的一组插接件9和立柱24之间的固定方式是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方式是:
[0160]该组插接件9包括4个插接件,分别为2个第一插接件9a和2个第二插接件9b,在第一插接件9a与立柱24相对的区域、第二插接件9b与立柱24相对的区域分别设有2个螺栓安装孔92,对应每个插接件的2个螺栓安装孔92,立柱24——对应地设有2个通孔(图中未示出);
[0161]在立柱24穿过容纳空间90时,使插接件的螺栓安装孔92与对应的通孔对准,之后使用螺栓穿过连通的螺栓安装孔92和通孔,一一进行紧固。
[0162]除螺栓连接方式外,穿插在一起的插接件和立柱24之间的固定方式还可以是焊接,具体地在立柱外表面与每个插接件的相向区域进行焊接。
[0163]相比于焊接,螺栓连接方式的装配过程简单,无需专门的焊接设备,普通消费者就可以独立操作完成,且不会产生化学污染,可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0164]参照图13?图16,2个第一插接件9a沿第一穿插方向BB并列排布,2个第二插接件9b沿第二穿插方向CC并列排布,其中第一、二插接件9a、9b之间的穿插方式为沿立柱24的高度方向AA对插,对插的方式为:
[0165]每个插接件设有供另一个插接件穿插的穿插槽,每个穿插槽具有沿所述高度方向开设的开口,也就是,第一插接件9a设有供第二插接件9b穿插的第一穿插槽90,第一穿插槽90具有沿立柱24高度方向AA开设的第一开口 900,第二插接件9b设有供第一插接件9a穿插的第二穿插槽91,第二穿插槽91具有沿高度方向AA开设的第二开口 910 ;
[0166]第一插接件9a经第二穿插槽91的第二开口 910插入对应的第二穿插槽91内,且第二插接件9b经第一穿插槽90的第一开口 900插入第一穿插槽90内,实现对插。进一步地,每个第一插接件9a对应2个第二插接件9b设有2个第一穿插槽90,相应地每个第二插接件9b也设有2个第二穿插槽91。在装配时,2个第一插接件9a的第一穿插槽90沿第一穿插方向BB —一对准,2个第二插接件9b —一对应地对插入对准的1对第一穿插槽90中,实现对插。
[0167]进一步地,为使所有插接件之间形成牢固连接,可在穿插在一起的两个插接件的接触区域进行点焊处理。
[0168]第一、二、三实施例中插接件之间的穿插方式,需要考虑主插接件的尺寸以适应被插接件中贯穿孔的尺寸。与之相比,本实施例中插接件的穿插方式不用区分主插接件与被插接件,两者是相互对插,这允许插接件具有较大尺寸,以实现与相应横梁具有多个安装位置,获得更稳定牢固的安装效果。
[0169]但是,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不对插接件之间的穿插方式构成限制。作为一种变形例,该插接件之间的穿插方式也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插接件之间的穿插方式。
[017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4个插接件穿插在一起后形成了“井”字型。但不限于此,可参考第一、三实施例,4个插接件也可在穿插在一起后形成了 “L”和“T”型的方案,具体根据立柱24要连接的横梁3的个数进行选择。
[0171]第五实施例
[0172]区别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横梁为U型梁,本实施例的组成房屋框架的横梁为C型梁组合梁,且在房屋框架中的所有横梁中,至少组成墙体框架的横梁选择C型梁组合梁。
[0173]参照图17和图18,横梁3’为C型梁组合梁,包括:
[0174]沿墙内指向墙外方向口对口间隔排布的两个C型梁300,两个C型梁300分别连接至立柱25上的插接件4’,且沿C型梁300的长度方向,两个C型梁300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件301连接在一起;
[0175]两个C型梁300 口对口相互连通形成的混凝土填充槽302用于填充混凝土,混凝土使两个C型梁300紧固在一起。
[0176]相比于U型梁的整体结构,本技术方案的横梁3’中的两个C型梁300彼此隔离,仅在装配时使用多个独立的连接件301连接起来。相比于U型梁的整体结构,两个C型梁300之间的热传导面积非常小,热传导率很低。在墙外温度高于墙内时,墙外高温热量不能轻易传递至墙内,且在墙外温度较低时,墙内室温也不会轻易流失至墙外,这能够有效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
[0177]其中,用于连接两个C型梁300的连接件301为板状件,板状件的板面垂直于C型梁300的长度方向,连接件301向两侧伸入两个C型梁300的口内,并利用焊接使三者连接起来。进一步地,在该板状件中设有贯通其板面的混凝土流通孔303,混凝土流通孔303用于在向混凝土填充槽302内浇灌混凝土时,允许混凝土从浇灌的位置流过混凝土流通孔303至混凝土填充槽302的所有区域,这有利于混凝土均匀混合。
[0178]第六实施例
[017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房屋框架,该房屋框架包括多层图1所示的单层框架沿立柱高度方向AA叠置,且相邻的两个单层框架通过在高度方向AA上相对而设的立柱连接起来。
[0180]参照图19和图20,第一立柱27和第二立柱28沿高度方向AA连接在一起,第一立柱27位于第二立柱28下方,第二立柱28位于第一立柱27上方。此时,沿高度方向AA连接起来的两个立柱的连接方式为:
[0181]第一立柱27和第二立柱28具有沿高度方向AA相对的两个端部(图中未标号),两个端部共用一组插接件12 ;
[0182]两个端部的端面中设有该组供插接件12穿插的立柱插槽,两个端部中的立柱插槽沿高度方向AA—一对准,该组插接件12穿过相应的对准的两个立柱插槽且在第一、二立柱27、28内穿插在一起,以连接两个所述立柱。
[0183]因此,该组插接件12除用于连接横梁外,还起到连接第一、二立柱27、28的作用。
[0184]具体地,该组插接件12与第一立柱27和第二立柱28的装配步骤为:
[0185]首先,该组插接件12包括2个第一插接件12a、2个第二插接件12b,将第一、二插接件12a、12b穿插在一起;
[0186]接着,沿高度方向AA从上到下将穿插在一起的第一、二插接件12a、12b插入第一立柱27中对应的第一立柱插槽中,每个插接件既插入第一立柱插槽内又插入第二立柱插槽内;
[0187]紧接着,操作第二立柱28沿高度方向AA从上到下,使其中的第二立柱插槽与第一立柱27中的第一立柱插槽--对准,下移第二立柱28至第一、二插接件12a、12b露出第一立柱插槽外的部分插入对应的第二立柱插槽内并卡紧。此时为防止上方的第二立柱28晃动,可进一步在第二立柱28的外表面与第一、二插接件12a、12b接触的区域进行点焊处理。
[0188]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9?图22,第一立柱27具有第一混凝土填充腔270,第一混凝土填充腔270在第一立柱27的端部内形成了第一卡位空间271 ;
[0189]第二立柱28具有第二混凝土填充槽280,第二混凝土填充腔280在第二立柱28的端部内形成了第二卡位空间281,第一卡位空间271和第二卡位空间281沿高度方向AA连通;
[0190]第一、二插接件12a、12b均设有沿高度方向AA的两个相反方向伸入第一卡位空间271内的第一限位部120、和伸入第二卡位空间281内的第二限位部121,在装配时,第一限位部120伸入第一卡位空间271内,第二限位部121伸入第二卡位空间281内,第一限位部120和第二限位部121能够对第一立柱27和第二立柱28在装配过程中产生的晃动进行阻挡限位。
[0191]使用本技术方案,在相邻两个单层框架的装配过程中,首先是将下层单层框架先装配好;之后在下层单层框架上方对应第一立柱的位置装配第二立柱,待第二立柱与第一立柱连接完成后,完成上层单层框架的横梁装配步骤。本技术方案中立柱端部的插接件布置方式能够有效实现多层单层框架的装配,这对于多层大型建筑框架的规模化生产具有较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0192]需要说明的是,上下两层单层框架的结构无需完全相同,可根据需要作区别布置,只是要保持上层层框架中受力较大的区域要设置有第二立柱与下方的第一立柱连接,以确保上层单层框架的良好的承重能力。因此,在具体安装场合,上层单层框架中的第一立柱和下层单层框架中的第二立柱无需一一对准。
[0193]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每个插接件同时设有两个限位部。考虑到在上下两层单层框架装配过程中,位于下方的第一立柱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不会轻易晃动,因此作为一种变形例,可以仅在第二立柱内设有卡位空间,每个插接件仅设有伸入第二立柱的卡位空间内的限位部。
[0194]作为一种变形例,当房屋框架中的立柱选择实心木制立柱时,所述卡位空间通过在实心木制立柱的端面开槽而形成。
[0195]具体地,参照图19?图22,该组插接件12包括2个第一插接件12a和2个第二插接件12b,第一插接件12a包括穿插段122、和从穿插段122沿高度方向AA向两侧伸出的第一限位部120和第二限位部121,穿插段122设有贯穿孔123供第二插接件12b穿过;
[0196]第二插接件12b包括第一部分124、及连接于第一部分124 —端的第二部分125,第二部分125作为连接部。
[0197]结合参照图19和图20,第一部分124穿过穿插段122中对应的贯穿孔123,实现穿插。因此,第一部分124沿高度方向AA的尺寸要小于穿插段122沿高度方向AA的尺寸,才能实现穿插方式。因此,两个第二限位部121设于第二部分125和第一部分124之间且沿高度方向AA分别向两相反方向伸出。
[0198]本技术方案中,4个插接件在穿插后呈“L”型,对于插接件穿插在一起呈“井”字和“T”型的方案,可参考第二、三实施例,并作相应变通,此处不再赘述。
[0199]在其他实施例中,沿高度方向AA相对而设的两个立柱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设置相对而设的两个立柱在端部实现套接,并使用螺栓等固定件进行紧固。
[0200]第七实施例
[0201]与第六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两点不同。
[0202]首先,参照图23?图25,本实施例中在沿立柱高度方向AA连接的两个立柱中,位于上方的立柱29的端部端面中设有第一立柱插槽291,在立柱29对应第一立柱插槽291的位置设有两个加强板290 ;—组插接件13在插入第一立柱插槽291后伸出第一立柱插槽291并夹在两个加强板290之间,加强板290与一组插接件13固定连接,起到加强固位的效果Ο
[0203]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90和该组插接件13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其中螺栓连接方式相比于焊接,固位加强的效果更好,连接方式简单,操作方便,对工艺要求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