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墙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591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型墙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墙面装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型墙纸。
【背景技术】
[0002]墙纸,英文为wallcoverings或Wallpaper,它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室内装修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的装修装饰要求也在提高。因为墙纸具有色彩多样,图案丰富,豪华气派、安全环保、施工方便、价格适宜等多种其它室内装饰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因此成为重要的室内装饰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我国南方,由于环境潮湿,特别是在梅雨时节,经常会出现由于墙纸吸湿的情况,出现发霉的情况,而当墙纸干燥后则会在墙纸表面出现起拱的现象,大大影响了墙面的美观。因此,很有必要加强现在墙纸的防潮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墙纸。
[0004]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复合型墙纸,包括墙纸基材和位于墙纸基材上方的装饰面层,在所述墙纸基材和装饰面层之间设置有一三聚氰胺树脂层,所述三聚氰胺树脂层分别向墙纸基材和装饰面层延伸有复数个三聚氰胺树脂层分支,且在所述装饰面层上还涂覆有一防火涂料层。
[0005]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三聚氰胺树脂层的厚度为1.5-2.3mm。
[0006]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火涂料层为防火油漆层。
[0007]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的,不是简单的叠加,该墙纸通过防火涂料层的设计,使得该墙纸具备良好的防火效果,并且其设置的三聚氰胺树脂可以起到防水、防潮、防腐的效果,而三聚氰胺树脂层分支的设计则能够起到增加三聚氰胺树脂作用面积的效果,并可有效减少三聚氰胺树脂的使用量,还可以减少由于墙纸基材和装饰面层的隔绝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三聚氰胺树脂可有效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复合型墙纸,包括墙纸基材1和位于墙纸基材1上方的装饰面层2,在所述墙纸基材1和装饰面层2之间设置有一三聚氰胺树脂层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聚氰胺树脂层3的厚度为1.9mm,实际生产中,该三聚氰胺树脂层3的厚度只要在1.5-2.3mm之间均可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三聚氰胺树脂层3分别向墙纸基材1和装饰面层2延伸有复数个三聚氰胺树脂层分支4,且在所述装饰面层2上还涂覆有一防火涂料层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火涂料层5采用防火油漆层。
[0011]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的,不是简单的叠加,该墙纸通过防火涂料层的设计,使得该墙纸具备良好的防火效果,并且其设置的三聚氰胺树脂可以起到防水、防潮、防腐的效果,而三聚氰胺树脂层分支的设计则能够起到增加三聚氰胺树脂作用面积的效果,并可有效减少三聚氰胺树脂的使用量,还可以减少由于墙纸基材和装饰面层的隔绝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三聚氰胺树脂可有效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效果。
[0012]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复合型墙纸,包括墙纸基材和位于墙纸基材上方的装饰面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纸基材和装饰面层之间设置有一三聚氰胺树脂层,所述三聚氰胺树脂层分别向墙纸基材和装饰面层延伸有复数个三聚氰胺树脂层分支,且在所述装饰面层上还涂覆有一防火涂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墙纸,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树脂层的厚度为 1.5-2.3mm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墙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涂料层为防火油漆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墙纸,包括墙纸基材和位于墙纸基材上方的装饰面层,在所述墙纸基材和装饰面层之间设置有一三聚氰胺树脂层,所述三聚氰胺树脂层分别向墙纸基材和装饰面层延伸有复数个三聚氰胺树脂层分支,且在所述装饰面层上还涂覆有一防火涂料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防火涂料层的设计,使得该墙纸具备良好的防火效果,并且其设置的三聚氰胺树脂可以起到防水、防潮、防腐的效果,而三聚氰胺树脂层分支的设计则能够起到增加三聚氰胺树脂作用面积的效果,并可有效减少三聚氰胺树脂的使用量,还可以减少由于墙纸基材和装饰面层的隔绝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三聚氰胺树脂可有效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效果。
【IPC分类】E04F13/075, B32B27/42
【公开号】CN205036016
【申请号】CN201520768559
【发明人】陈志渊
【申请人】陈志渊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