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夯筑用l型模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42721阅读:来源:国知局
采用竹胶板、角钢等工业化材料作为加工材料,W200mm为 模数,通过加工的精确性来达到施工精度。200mW下尺寸微调可通过在端头板部位加垫竹 胶板或木龙骨实现,成排螺孔的设置同时满足了模式控制和灵活微调两类常规施工的基本 需求。
[0025] (4)造价低廉:选用材料相对价格低廉,贫困地区村民可负担得起。由于模板可多 次反复使用,可W村或组为单位进行加工一套轮流使用,因此其使用成本很低。W西安市场 为例本模板造价共计2900元。
[0026] (5)加工简易:本模板属于常规型材加工,所有原材料可于村镇购置并加工,工序 简单易行。
[0027] (6)轻便易用:通前期仔细计算,对竹夹板厚度、型钢布置及截面尺寸进行了合理 论证,尽可能减小单块模板重量。经测算最大模板即Ao板质量约为37.6kg,两人可轻松搬 运,其他模板一人即可搬运。
[0028] (7)经久耐用:经实验测算,即使在利用机械巧筑的施工模式下,模板可反复装卸 巧筑达100次W上,其后可通过更换竹胶板面板进行更新使其再次使用。此外,由于型钢框 架进行了锻锋防诱处理,较难诱蚀,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经久耐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是侧板的组成部分示意图。
[0031] 图3是端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是端头板的组成部分示意图。
[0033] 图5是L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6是L型模板拼装方法示意图。图6(1)~图6(8)依次是L型模板拼装过程各步骤 示意图。
[0035] 图7是实施例中的A0模板立面图。
[0036] 图8是实施例中的BO模板立面图。
[0037] 图9是实施例中的Ai模板立面图。
[0038] 图10是实施例中的Bi模板立面图。
[0039] 图11是实施例中DC端头模板立面图。
[0040] 图12是实施例中DD端头模板立面图。
[0041] 图13是底层巧筑剖面图。图13(1)表示底层巧筑时的模板的搭接示意图,图13(2) 表不底层巧筑后的不意图。
[0042] 图14是非底层巧筑剖面图。图14( 1)表示非底层巧筑时的模板的搭接示意图,图14 (2)表示非底层巧筑后的示意图。
[0043] W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本实用新型的巧筑用L型模板适用于山墙与前后墙拐角处巧筑,其结构如图5所 示,包括Ai板l、Ao板2、Bi板3、Bo板4、两块DC端头板和两块孤端头板6、两个斜撑9和多个穿 墙螺杆7;其中,如图1~4所示,Ai板l、Ao板2、Bi板3、Bo板4、DC端头板5和DD端头板6均为由 钢架和挡板固定在一起的板状体;挡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的上、下两边沿上均开有多个用W 穿过对拉螺杆7的螺杆孔8,且位于上方和位于下方的螺杆孔8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钢架上开 有螺杆孔8且与挡板的螺杆孔8-一对应;Ai板l、Ao板2、Bi板3、Bo板4和DC端头板5的高度均 相等且大于DD端头板6的高度;Ao板2与Ai板1的长度差,W及Bo板4与Bi板3的长度差均等于 墙体厚度与挡板的厚度之和;DC端头板5和DD端头板6的长度相等,且均等于墙的厚度;Ai板 1和Ao板2相互平行且一端平齐设置形成第一通道,Bi板3和Bo板4相互平行且一端平齐设置 形成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非平齐的一端相接后形成两端开口的L型通道;一块 DC端头板5或DD端头板6设置在第一通道的平齐端或者第一通道内;另一块DC端头板5或DD 端头板6设置在第二通道的平齐端或者第二通道内;Ai板l、Ao板2、Bi板3、Bo板4和两块DC端 头板或者和两块DD端头板6形成闭合的L型闭合区间;Ai板l、Ao板2之间W及Bi板3、Bo板4之 间均安装有多个对拉螺杆7。其中,Ai板1、Ao板2、Bi板3、Bo板4均属于侧板,DC端头板5和DD 端头6板均属于端头板。
[004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中,Ai板l、Ao板2、Bi板3、Bo板4、DC端头板5和DD端头板6均 为钢架和挡板固定在一起的板状体;其中的钢架作为力学骨架,挡板作为巧筑面板。采用钢 框架能够使模板保持良好刚度,有效抵御巧筑冲击力。同时,使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板体配 合能够实现高精度施工。
[0046] 另外,方案中,挡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的上、下两边沿上均开有多个用W穿过对拉螺 杆7的螺杆孔8,且位于上方和位于下方的螺杆孔8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钢架上与挡板的螺杆 孔8的对应位置处也开有螺杆孔8;对拉螺杆7的Ξ个作用:1)用于固定端头板;2)用于使模 板搁置在巧筑面之上,对模板起到全部支撑的作用;3)用于对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进行由 外向内的拉紧,提高两侧模板之间的连接性能,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巧筑导致模板 变形的现象,尤其对于冲击力较大的气动巧筑能够有效抵抗其冲击力,保证墙体的巧筑精 度。同时拆卸时可将对拉螺杆轻松的从巧±墙内梓出。
[0047] 另外,方案中,Ai板l、Ao板2、Bi板3、Bo板4和DC端头板5的高度均相等且大于DD端 头板6的高度;Ao板2与Ai板1的长度差,W及Bo板4与Bi板3的长度差均等于墙体厚度与挡板 的厚度之和;DC端头板5和DD端头板6的长度相等,且均等于墙的厚度。上述运些尺寸关系的 设置,与钢架和挡板固定在一起的板状体共同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巧筑的墙体的各尺寸的 精度。
[0048] 其中,孤端头板6和DC端头板5分别用于底层W及其他层的巧筑。底层巧筑时,需要 用到高度与侧板相等的DD端头板;而除了底层巧筑,则会将侧板下端一定长度与下方墙体 进行90mm的搭接,而端头板则直接放置在已完成巧筑面上,因此会用到比侧模高度低90mm 的DC端头板,DC端头板的上端此时与侧板的上端平齐。除此之外,同层巧筑第一版时会用到 两块或Ξ块端头板,而第一版巧筑已完成往后续接巧筑则可直接将侧模与已完成墙体搭接 到一起,省掉部分端头板。
[0049] 可选的,端头板通过对拉螺杆7设置在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内或者一端。
[0050] 可选的,位于Ai板1和Bi板3之间的L型闭合空间的阴角上、下两侧各安装有一斜撑 9,斜撑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Ai板巧邮i板3上;斜撑9用于L型模板的转角的内侧,能够有效地 对L型模板进行直角校正,避免了直角变形影响巧筑精度。
[0051] 可选的,Ai板l、Ao板2之间W及Bi板3、Bo板4之间均安装有顶杆10。顶杆10的长度 等于墙的厚度,用于顶置在两块侧板之间,避免由于对拉螺杆过紧导致的模板向内凹陷,从 而保证巧筑墙厚度的精确性。
[0052] 可选的,设置在Ai板l、Ao板2、Bi板3、Bo板4的板体下边沿上的多个螺杆孔8位于同 一条直线,且它们距离板体下边沿的长度相等,W便在巧筑墙体的底层W上的其他层时,能 够使得侧板与下方的已巧筑的墙体有一定距离的搭接,使得对拉螺杆7能够直接搁置在已 完成的巧筑面上,保证巧筑时模板的稳定性。可选的,该距离为至少90mm。
[0053] 可选的,对拉螺杆7上的螺帽为圆形螺帽,其直径为至少70mm。运样的形状W及尺 寸的组合,使其与侧板的有着适宜的接触面积,能够更有效的防止模板变形,从而更好地控 制墙体巧筑精度。
[0054] 可选的,钢架和挡板间通过沉头螺丝固定,使巧筑面板尽量成为一平整面。
[0055] 可选的,Ai板l、Ao板2、Bi板3和Bo板4之间的连接通过L型销11穿过钢架上的销孔 12实现。使用L型销11对两块板进行连接,其优点是能够在拆开时使用硬物向上敲击L型销 11的水平边,从而避免了其连接的两个部分之间由于连接过紧而不易拆开的问题。<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