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锁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08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叶片锁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头,特别是一种叶片锁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叶片锁通常是由锁头、锁芯、叶片、叶片弹簧等组成,在锁定状态下,由叶片弹簧将叶片顶到锁头中的叶片卡槽内,锁头与锁芯之间被叶片卡死,叶片锁被锁定。在开启状态下,钥匙上的牙花将对应的叶片全部顶到锁头与锁芯的分界面处,叶片锁既被开启。此类叶片锁结构复杂,匙码变换少,互开率较大,并且叶片上的牙花与钥匙上的牙花相互磨损,容易造成开启失灵并影响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只用钥匙驱动叶片、不采用叶片弹簧的叶片锁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叶片锁头,包括锁头、锁芯以及叶片,锁芯上开有叶片槽,叶片槽内插有叶片,锁头上有与叶片相配合的叶片卡槽,锁芯的中部开有与钥匙相配合的钥匙槽,每片叶片上有与钥匙上的牙花槽相配合的牙花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不采用叶片弹簧,叶片与匙牙磨损减少,失灵概率降低,锁的使用寿命相对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叶片排列密集,锁的保密性极高,匙码变换多,互开率低,同时本实用新型在锁芯上还设计有具备防拨功能的防拨条,增大了行窃者采用挑拨叶片的方法开锁的难度和伪造匙码波形的难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锁芯的拆分图;图2是
图1中上锁芯的仰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叶片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定状态下在叶片部位的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开启状态下的剖视图;图6是图5A-A向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三种钥匙的主视图和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图2、图3,锁芯2是由上锁芯21和下锁芯22通过插销方式连接组成,上锁芯21上开有一条与钥匙6相配合的钥匙槽8,下锁芯22上开有九条叶片槽4,叶片槽4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每一条叶片槽4内插有叶片3,每一片叶片3上都有一块与钥匙6上的牙花槽7相配合的牙花块5,下锁芯22的内表面沿中心轴方向有一条由多个凸块组成的防拨条10。
当行窃者采用拨动叶片开锁行窃时,由于受下锁芯22上的防拨条10的阻挡,叶片3只能在防拨槽10的一边移动,防拨条10限制了叶片3的移动范围,增加了行窃者将所有叶片3拨动到开锁的位置的难度,达到了防拨的目的。
参照图5、图6,将锁芯2套入锁头1内固定,在锁头1的内表面上开有两条与叶片3相互配合的叶片卡槽9。开锁时,将钥匙6沿钥匙槽8插入锁芯2,在钥匙6的插入过程中,靠插入钥匙6产生的动力,使叶片3在叶片槽4内移动,并通过钥匙6上的牙花槽7与叶片3上的牙花块5的相互配合,将牙花块5全部收入到牙花槽7内,从而使叶片3全部位于锁头1与锁芯2的交界处,转动锁芯2,即可开锁。
当抽出钥匙6时,靠抽出钥匙6产生的动力,使叶片3在叶片槽4内移动,叶片3有多有少地插入锁头1上的叶片卡槽9内,锁芯2被卡死,不能转动,参照图4,此时叶片锁被锁闭。
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中三种钥匙的主视图和剖面图,第一种形状的钥匙为一条牙花槽7位于钥匙6的中部,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钥匙6就为此种结构的钥匙;第二种形状的钥匙为一条牙花槽7位于钥匙6的一边,第三种形状的钥匙为两条牙花槽7分别位于钥匙6的两边,采用不同结构的钥匙6,就采用相应的牙花块5与之相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叶片锁头,包括锁头(1)、锁芯(2)以及叶片(3),锁芯(2)上开有叶片槽(4),叶片槽(4)内插有叶片(3),锁头(1)上有与叶片相配合的叶片卡槽(9),其特征在于锁芯(2)的中部开有与钥匙(6)相配合的钥匙槽(8),每片叶片(3)上有与钥匙(6)上的牙花槽(7)相配合的牙花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锁头,其特征在于锁芯(2)是由上锁芯(21)和下锁芯(22)通过插销方式或铆合方式连接组成,上锁芯(21)上开有与钥匙(6)相配合的钥匙槽(8),下锁芯(22)上开有若干条叶片槽(4),每条叶片槽(4)内都插有带有牙花块(5)的叶片(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叶片锁头,其特征在于下锁芯(22)的内表面沿中心轴方向有一条由多个凸块组成的防拨条(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片锁头;现有的叶片锁通常是由锁头、锁芯、叶片、叶片弹簧等组成,此类叶片锁结构复杂,匙码变换少,互开率较大,并且叶片上的牙花与钥匙上的牙花相互磨损,容易造成开启失灵并影响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包括锁头、锁芯以及叶片,锁芯上开有叶片槽,叶片槽内插有叶片,锁头上有与叶片相配合的叶片卡槽,锁芯的中部开有与钥匙相配合的钥匙槽,每片叶片上有与钥匙上的牙花槽相配合的牙花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叶片排列密集,锁的保密性极高,匙码变换多,互开率低。
文档编号E05B29/10GK2620025SQ0322405
公开日2004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5日
发明者龙胜雄 申请人:李善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