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01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桌,尤其是一种其支承机构的顶端与面板的各个接触部位的高度呈递减状态的多功能桌,它主要用于学习、办公和专业绘图等。
背景技术
普通桌子由于在使用时其面板呈水平状,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譬如,使用者在看书时需始终低头,因此容易疲劳,并诱发颈椎病、近视及其他多种疾病。此外,当阅读物幅面较大时,使用者往往还需站起身才能看清较远处的字迹,绘图时更得如此。于是,人们转而青睐斜面桌。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斜面桌通常是将其支承机构的顶端加工成斜面状,然后在上面放置面板即可。这样,使用者在看书、写字或绘图时不必太过低头;如果桌面斜度足够大,使用者还可在眼睛基本保持平视的状态下进行读写,绘图时也可以一直坐着进行。
但是,由于这种斜面桌的桌面只可呈斜面状,它往往不能像水平桌那样可随意摆放物品,桌上的物品易于下滑,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也正因为现有的斜面桌不具有可以平稳地摆放物品的水平桌面,因此当使用者不用它来进行读书、写字或绘图时,它往往只能被闲置在一旁,难以有其他用途,桌子的功能反而被限制;此外,由于桌面的斜度固定,使用者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变换桌面的状态,这就意味着使用者仍然只能以一种姿势进行读写,因此,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样也容易诱发颈椎病或其他相关疾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时其桌面可呈水平面和斜面两种状态的功能更齐全、使用更方便的多功能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桌的主要结构特点为它包括支承机构、至少一个面板、至少一个支撑板和附属支撑装置;所述支承机构的顶端其与面板的各个接触部位的高度呈递减趋势,面板置于该支承机构的顶端;支撑板与面板活动连接;附属支撑装置设于所述支承机构或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附属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挂钩。
本实用新型所述附属支撑装置可以是位于支承机构上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附属支撑装置还可以是支承机构上的凸缘。
本实用新型所述附属支撑装置还可以是设于面板上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板可以仅有一个,该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凹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板可以是左右各有一个,两个支撑板之间形成一个凹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面板可以有多个,各面板之间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面板可以折叠。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桌还可以有至少一个桌屉,所述面板是其端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1)由于它的支撑板弯下后有支撑挂钩、面板上的凸块、支承机构上的凸缘或凹槽等附属支撑装置支撑,因此面板可被抬起以使整个桌面保持水平状;(2)由于桌面可呈水平面和斜面两种状态,使该多功能桌兼具了普通桌和专业绘图桌的功能,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任意选择,因此其用途更广;(3)由于支撑板展开后,可以成为面板的延伸面,因此增大了桌面的可用面积;(4)由于支撑板上设有凹口,因此即使桌面增大,使用者仍能轻松触及远端的物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桌面呈斜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桌面呈水平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桌面呈斜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桌面呈水平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第三种实施方式在桌面呈水平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第四种实施方式在桌面呈斜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第四种实施方式在桌面呈水平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
图11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第五种实施方式在桌面呈斜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第五种实施方式在桌面呈水平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第六种实施方式在桌面呈水平面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主要由支承机构、面板、支撑板和附属支撑装置组成。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可依靠支承机构1在地面上立稳。参看
图1可知,其中,支承机构1的顶端1-1其与面板2的各个接触部位的高度呈递减趋势,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沿着从远离使用者的一端到与使用者相临的一端的方向,支承机构1的顶端1-1与面板2的各个接触部位的高度从整体趋势上来说是逐渐减小的,以使面板2放在该支承机构1的顶端1-1上后能形成平稳的斜桌面。一般地,接触部位越靠近使用者,其高度越小;反之亦然。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支承机构1的顶端1-1在整体表现上是倾斜的,则某一接触部位的高度也可以大于较其离使用者更远的接触部位的高度。譬如,它可呈现为在支承机构1的顶端1-1上有一凸起(未在图中示出)。此时,如果面板2的对应位置上有与上述凸起相适配的缺口(未在图中示出),则仍然可保证将面板2放在支承机构1的顶端1-1上后,桌面为平稳的斜桌面。
具体地说,作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的优选方式,支承机构1的顶端1-1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如图5、
图10和
图13所示,在其位置最高的部分1-1-1或位置最低的部分1-1-3呈水平状,支撑板3放置在支承机构1的顶端1-1-3的位置上;当然也可以在上述两位置均呈水平状,这样可在桌面的主体为斜面时,仍然在其两端有一定的水平面可平稳地摆放诸如参考书、文具、绘图仪等物品,使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支承机构1的顶端1-1还可以如
图13和
图14所示呈阶梯状。
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支承机构1的其他部位的具体形状和结构进行限制。因此,该支承机构1的其余部份可以仅有普通的四条桌腿;当然也可以有较复杂的结构。例如,可在其两边侧设置若干层的桌屉或在中间的适当位置设置一个脚踏板等等。可见,支承机构1可以包括该多功能桌的主要承重装置及其组合,还可以包括一些设于其上的相应的附属设施,是上述主要承重装置和附属设施的总称。因此,支承机构1的形状和构造并不限于图中所示。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用转轴5将面板2其与使用者相临的一端与一块支撑板3活动连接,使支撑板3展平后也可如
图1所示,搁置在支承机构1的顶端1-1-2-2上,作为面板2的延伸而与面板2共同组成斜桌面。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可在支承机构1上加工有一个凸缘6,这样,当支撑板3弯下后,支撑板3可以正好搁置在凸缘6上,从而又将面板2支撑起来,使桌面保持水平状态。
上述凸缘6即是所述支撑板3的一种附属支撑装置。该凸缘6为一个连续的整体,设于与使用者相临一侧的支承机构1的边缘。它也可以有多个,相互间间隔一定距离排列在上述承机构1的边缘(未在图中示出)。凸缘6的位置、形状和构造并不限于
图1和图3所示,它还可以根据支承板3的大小作适应性的调整,以使支承板3弯下后搁置在凸缘6上时正好可以让桌面保持在水平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该附属支撑装置还可以如图5和图7所示,分别在支承机构1的两边侧上各固定有一个“L”形支撑挂钩7-1。该支撑挂钩7-1自身的长短、大小以及它在支撑机构1的具体位置可根据支承板3的大小来确定。支撑挂钩7-1可用螺钉固定在支撑机构1上。参看图7,支撑板3弯下后,它也可正好位于该“L”形的支撑挂钩7-1上。当支撑板3展平时,如果将支撑挂钩7-1的螺钉松开,将其旋转到如图5所示的位置,再用螺钉紧固,可使支撑挂钩7-1与支承机构1的顶端1-1-2-2共同支承支撑板3,加强支撑板3的稳固性,从而也增加了整个桌面的承载能力。
此外,该附属支撑装置还可以是如图8和图9所示的安装于面板2上的“L”形支撑挂钩7-2。
参看
图10,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属支撑装置还可以是开在支承机构1的顶端1-1-3上的凹槽9。如
图11所示,当支撑板3弯下时,它可正好伸入该凹槽9,从而稳定地支撑着面板2以使桌面保持水平。
如上所述,
图13和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其支承机构1的顶端1-1-2处呈阶梯状。此处的阶梯10也可作为附属支撑装置,当支撑板3弯下时,可将其搁置在阶梯10上,该阶梯10也具有支撑并稳固支撑板3的作用,从而保证面板2被撑起后形成水平的桌面。
在如
图1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属支撑装置还可以是设于面板2-2上的凸块11。当支撑板3弯下时,该凸块11作为支撑点,可以阻止支撑板3滑移,以使面板2-2保持在水平状态。
很显然,支撑板3展平后作为对面板2的延伸,使桌面的可用面积增大,这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特别地,在绘图时,使用者可在支撑板3上放置参考书、绘图仪、文具等物品。然而,考虑桌面增大也可能会使使用者够不到远离自己的那一端桌面,因此,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参看图2,可直接在支撑板3的中间位置开一个凹口8。此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可以参看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面板2-2其与使用者相临的一端的左右两边各用转轴5分别安装支撑板3-1和支撑板3-2,于是在上述两个支撑板之间就自然形成了一个足以让使用者进入的凹口8-1。上述凹口8和凹口8-1的大小均应满足能让使用者顺利入内的要求,使用者往前挪动位置后可以坐在该凹口8或8-1内。这样,使用者不必站起身即可看清远端的字迹、或者拿取远端的物品;特别是在绘图时,绘图者仍可坐着对图纸中离自己较远的位置进行绘制。可见,上述凹口8和8-1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支撑板3展平后桌面增大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使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更轻松、更方便。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当桌面的近端和远端的距离越大,而斜度越小时,使用者越难以触及远端的物品,若此时将凹口8开得深些,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面板2和支承机构1可共同围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桌屉(未在图中示出),面板2是上述桌屉的端盖。
如图5至图7所示,可在支承机构1呈水平状的顶端1-1-1上放置一个面板2-1,在支承机构1呈斜坡状的顶端1-1-2处放置两个面板2-2,该两个面板2-2可在转轴5连接处相互折叠起来。这样,当使用者掀起面板去取桌屉内的物品时,不仅容易操作,还可以大大减小面板被掀起时所占用的空间,这些好处在桌面较大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当然,当桌面较大时,上述面板2-2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然而,考虑到面板2-2之间是可折叠的,如果不在其下设置有支撑装置,即使初始时将面板2-2撑起,该面板2-2仍然可能在有轻微承载的情况下而塌陷。因此,可以参看图5和图7,在支承机构1上对应于各个面板2-2的位置安装若干个“L”形支撑挂钩7-3。如图5所示,当支撑板3展平、桌面为斜面时,可将“L”形支撑挂钩7-3旋转到适当的位置;而当支撑板3弯下、桌面为平面时,则将“L”形支撑挂钩7-3旋转到如图7所示的位置并紧固,从而平稳地将面板2-2撑起以使其保持在水平面状。
同时考虑到绘图时应保持桌面的平滑,可以在使用时往桌面上铺一块桌垫,这样就遮盖了两面板之间的连接缝隙,从而保证绘图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桌,包括支承机构和至少一个面板,支承机构的顶端其与面板的各个接触部位的高度呈递减趋势,面板置于该支承机构的顶端,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和附属支撑装置,支撑板与面板活动连接,附属支撑装置设于所述支承机构或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桌,其特征是所述附属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挂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桌,其特征是所述附属支撑装置可以是位于支承机构上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桌,其特征是所述附属支撑装置还可以是支承机构上的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桌,其特征是所述附属支撑装置还可以是设于面板上的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桌,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可以仅有一个,该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凹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桌,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可以是左右各有一个,两个支撑板之间形成一个凹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桌,其特征是所述面板可以有多个,各面板之间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桌,其特征是所述面板可以折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桌,其特征是它还可以有至少一个桌屉,所述面板是其端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其支承机构的顶端与面板的各个接触部位的高度呈递减趋势的多功能桌。现有技术中的斜面桌由于其桌面只可呈斜面状,不可呈水平面状,使用者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变换桌面的状态,桌子的功能反而被限制。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桌的主要结构特点为它包括支承机构、至少一个面板、至少一个支撑板和附属支撑装置;所述支承机构的顶端其与面板的各个接触部位的高度呈递减趋势,面板置于该支承机构的顶端;支撑板与面板活动连接附属支撑装置设于所述支承机构或面板上。该多功能桌的优点是桌面既可呈斜面又可呈水平面,因此兼具了普通桌和专业绘图桌的功能。
文档编号A47B27/00GK2735841SQ200420073238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3日
发明者朱高雄 申请人:朱高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