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34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建筑物的开口部躯体的卷帘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通过将位于卷帘箱的长度方向两侧的侧板直接固定在建筑物开口部的上部的外壁,将卷帘箱固定于侧板或外壁,将引导卷帘的导轨设置在建筑物开口部的左右两侧,将这种卷帘装置安装在建筑物的开口部躯体上。
在上述安装构造中,在安装卷帘装置时,首先,将侧板固定在建筑物开口部的上部,依次将卷帘轴安装于侧板,将卷帘等安装在卷帘轴,将卷帘箱安装于侧板或外壁,最后,设置导轨。在固定卷帘箱后设置导轨时,受到被固定的卷帘箱引起的限制,导轨的位置调整作业变得困难。因此,对卷帘装置的安装作业,要求正确的作业性,存在不能避免作业工数增加这样的问题。而且,安装卷帘装置后,在卷帘发生故障进行更换等的情况下,需要拆卸导轨,存在需要大劳动量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容易地进行安装作业及拆卸作业的卷帘装置。

发明内容
涉及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建筑物开口部躯体上设置的卷帘装置中,具备收存卷帘的卷帘箱、接受并引导卷帘的两端部的导轨;和可分别拆卸地安装在卷帘箱和导轨上的安装部件,卷帘箱通过安装部件而固定于导轨的上端部。
本发明,由于安装部件可分别拆卸地安装在卷帘箱和导轨上,卷帘箱通过安装部件固定于导轨的上端部,所以在安装卷帘装置时,可在将导轨安装于建筑物开口部躯体后,通过安装部件将卷帘箱固定于导轨的上端部。由此,通过先固定卷帘箱,导轨的位置调整作业不受限制,可以简单地进行卷帘箱和导轨之间的位置调整作业,卷帘装置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并且,由于具有这样的构造,所以在拆卸卷帘装置时,通过分别拆卸卷帘箱和安装部件、导轨和安装部件,能够容易地拆卸卷帘装置。
在涉及本发明的卷帘装置中,优选是,卷帘箱及安装部件通过定位机构固定在一起。由此,可容易地进行卷帘箱及安装部件的安装作业。
另外,涉及本发明的卷帘装置中,优选是,卷帘由具有可挠性的卷帘片和在卷帘片的面部上设置的在卷帘片宽度方向上伸出的被连接部构成,在卷帘片中,设置有被连接部的位置的下方部分构成切断对象部,被连接部可通过第一连接部件与更换用卷帘片连接,同时,具有不妨碍通常的卷帘片开闭的尺寸及形状。
本发明中,所谓“不妨碍通常的卷帘片开闭的尺寸及形状”,是指在使卷帘片上升或者下降时,被连接部形成不影响其的尺寸及形状。所谓“卷帘片开闭的妨碍”,举例有不能进行卷帘片的上升或者下降本身的情况、在使用卷绕轴时,妨碍对于卷绕轴的卷帘片的卷绕或者从卷绕轴放出卷帘片的情况、在卷帘片上升或下降时,损伤卷帘片或在产生异常声响的情况。
涉及本发明的卷帘装置中,在需要更换卷帘片的下方部位时才使用第一连接部件,因此,不需要在卷帘片上预先设置第一连接部件。所以,能够提供可更换卷帘片的下方部位、并不具有多余的构造要素的卷帘片。另外,在更换卷帘片的下方部位时,也不需要以往必要的预先安装的第一连接部件的拆卸作业。另外,由于在卷帘片上预先设置被连接部,所以,在必须更换卷帘片的下方部位的情况下,由于在现场不需要形成被连接部(比如,不需要通过焊接卷帘片等形成袋状部),因此,作业性好。
另外,涉及本发明的卷帘装置中,具有安装在卷帘的上端部在卷帘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件,在卷绕轴的周面上形成在卷绕轴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出的被连接凹部,和长条状的第二固定部件,该被连接凹部的开口部的宽度尺寸比该第二连接部件的宽度尺寸大,同时,该第二连接部件与该被连接凹部形成为可接合、脱离的形状,在该被连接凹部接合第二连接部件的状态下,通过将该第二固定部件插入在该被连接凹部和该第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对该第二连接部件与该被连接凹部之间的接合状态的解除进行限制。
如果该第二连接部件和该被连接凹部形成为可接合、脱离的形状,则具体的形状没有限制,但作为优选方式之一,该第二连接部件在该被连接凹部的底部侧接合在该被连接凹部内。这样,能够有效地确保插入第二固定部件的空间、抽出卷帘的空间。后述实施例表示在第二连接部件上形成两个固定片、在被连接凹部上形成两个固定槽,但固定片、固定槽的个数不受此限,而且,也可以颠倒设置固定片、固定槽的部件。
后述实施例表示在将第二固定部件插入在第二连接部件和被连接凹部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时,第二固定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第二固定部件和第二被连接部件嵌合。如果第二固定部件不脱离地安装在该空间内,则安装不限定于使用嵌合的部件。实施例中,在第二固定部件上形成嵌合凹部,在第二连接部件、被连接凹部形成嵌合突部,但也可以颠倒设置嵌合凹部、嵌合突部的部件。
涉及本发明的卷帘装置中,通过在卷帘宽度方向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件连接卷帘片上端部和卷绕轴,因此,卷帘片荷重以等分布地起作用,不会如使用螺钉时那样,力局部地对卷绕轴发挥作用,从而能够防止卷绕轴断裂。
另外,由于不像以往那样使用螺钉,通过接合或者嵌合各部件彼此来连接卷帘片上端部和卷绕轴,因此,不需要工具,能够容易地安装、拆卸卷帘片上端部和卷绕轴。再有,被连接凹部的开口部的宽度尺寸构成为比第二连接部件的宽度尺寸大,因此,可以对于被连接凹部的开口部从正面使第二连接部件安装、脱离,而不需要将第二连接部件倾斜成倾斜状,安装、拆卸卷帘片上端部和卷绕轴的作业性好。
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左右的导轨向建筑物的开口部躯体安装的步骤;和将左右的导轨向建筑物的开口部躯体安装的步骤后,通过安装部件将卷帘箱安装在所述导轨的上端部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中,由于在将导轨向建筑物的开口部躯体安装后,通过安装部件将卷帘箱安装在所述导轨的上端部,所以通过先固定卷帘箱,可以不限制导轨的位置调整作业,而简单地进行卷帘箱和导轨的位置调整作业,从而使卷帘装置的安装作业容易进行。而且,在拆卸卷帘装置之际,通过分别拆卸导轨和安装部件,可容易地拆卸卷帘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容易地进行安装作业及拆卸作业的卷帘装置。


图1为切去一部分的薄片卷帘装置的立体图。
图2(a)为表示导轨和安装部件之间的安装关系的分解立体图,(b)为表示导轨和安装部件之间的安装关系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卷帘箱和安装部件之间的安装关系的分解立体4为说明卷帘箱的安装的立体图。
图5为薄片卷帘的正面图以及该卷帘片的侧面图(包括卷绕轴)。
图6(a)、(b)分别为卷帘片的下方部位的部分立体图、部分立体图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7(a)、(b)为表示图6中主要部位的放大侧面图。
图8(a)、(b)分别为表示构成被连接部的袋状部的部分放大正面图及部分放大侧面图。
图9为表示更换卷帘片下部后的连接构造的截面图。
图10为上侧连接部件的截面图。
图11为下侧连接部件的截面图。
图12为第一固定部件的截面图。
图13为卷绕轴的截面图。
图14(a)、(b)分别为卷帘片上端部的放大部分正面图及截面图。
图15为连接部件的截面图。
图16为第二固定部件的截面图。
图17为表示形成卷绕轴的被连接凹部的截面图,在被连接凹部中安装有连接部件及固定部件。
图18为表示卷帘片的上端部及安装在卷帘片上端部的连接部件的截面图。
图19为卷绕轴的正面图。
图20为说明对于被连接凹部的连接部件的安装的图。
图21为表示涉及实施方式的薄片卷帘的底部的图。
图22(a)为卷帘箱的侧面图,(b)为表示卷帘箱的内部构造的正面图。
图23(a)为嵌入固定在卷绕滚筒的可挠曲接头的侧面图,(b)为其一部分的截面正面图。
图24(a)为省略了表示可挠曲接头的构造的下侧的一部分截面正面图,(b)为省略了表示与卷绕滚筒的姿势变化对应的可挠曲接头的动作的下侧的一部分截面正面图。
图25(a)为省略了表示与卷绕滚筒的姿势变化对应的可挠曲接头的动作的下侧的一部分截面正面图,(b)为省略了表示在轴方向上卷绕滚筒发生姿势变化的情况下的可挠曲接头的动作的下侧的一部分截面正面图。
图26为切去一部分卷绕滚筒的正面图。
图27为表示电动开闭机的安装状态的一部分欠缺正面图。
图28为图27的平面截面图。
图29为开闭机的截面图。
图30(a)、(b)分别为表示开闭机的安装状态的左侧面图、右侧面图。
图31(a)、(b)、(c)分别为开闭机拖座的正面图、侧面图、平面图。
图32(a)、(b)、(c)分别为安装片的正面图、侧面图、平面图。
符号说明1卷帘;2卷帘箱;3导轨;5安装部件;11卷帘片;15被连接部;25第二连接部件;26第二固定部件;27被连接凹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卷帘装置。图1为切去一部分卷帘装置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卷帘装置为电动式卷帘。如该图所示,在未图示的建筑物开口部的上方部位设置卷帘箱2,在卷帘箱2内部装有卷绕轴4,在卷绕轴4上缠绕着卷帘1。卷帘1通过展开设置可挠性卷帘片11形成,伴随着通过开闭机30的开闭驱动卷绕轴4的正逆向旋转,被从卷绕轴4卷出,或者卷绕在卷绕轴4上,这样,在关闭开口部的全闭姿势和打开开口部的全开姿势之间进行开闭动作。
在开口部的左右两侧直立设置着承受并引导卷帘1的左右两端部的导轨3。另外,在导轨3的下端部的近旁部位,在卷帘1的内侧及外侧分别设置有检测传感器6和检测传感器7。检测传感器6、7检测卷帘1近旁的通过物或者障碍物,由具有投光器、受光器的光电开关构成。另外,卷帘箱2和导轨3通过安装部件5被固定着。
下面,参照图2~图5,对于卷帘箱2、导轨3及安装部件5的安装构造详细地进行说明。
安装部件5具备沿导轨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框架5a和沿卷帘箱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框架5b,通过将一片板材弯曲成大致直角而构成。在第一框架5a上,设置有四个插入螺栓的贯通孔5e。另一方面,在第二框架5b上,设置有两个插入螺栓的贯通孔5d,设置有圆柱状的突起部5c(定位机构)。该突起部5c是在将卷帘箱2载置于第二框架5b上时,用于使卷帘箱2的安装面2d和第二框架5b之间位置调整容易进行。
卷帘箱2形成长条状的大致方形箱状,由箱本体2a、掩盖该卷帘箱2的下面的下面箱2b、和下面箱盖2c构成。在位于卷帘箱2的长度方向的卷帘箱2的两侧的侧板2e的下端边上,设置有对于该侧板2e立起的安装面2d。该安装面2d朝着卷帘箱2的内侧垂直于侧板2e地形成。并且,在安装面2d上,对应于安装部件5的突起部5c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5c所插入的孔穴2f(定位机构)。导轨3由导轨本体3a和轨道树脂部3b构成。
从导轨本体3a的外侧配置在导轨3的外壁的安装部件5的第一框架5a和从导轨本体3a的内侧沿导轨3的内壁配置的轨道里板8夹着导轨3的板材,通过螺栓T1和螺母T2,导轨3和安装部件5得到固定。另一方面,卷帘箱2的安装面2d载置于安装部件5的第二框架5b上,通过螺栓T3和螺母T4,卷帘箱2和安装部件5得到固定。
下面,关于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左右的导轨本体3a安装于建筑物开口部的躯体上。接着,在导轨本体3a的上端部,从导轨本体3a的内侧将轨道里板8沿导轨本体3a的内壁配置在导轨本体3a上,从导轨本体3a的外侧将安装部件5的第一框架5a与轨道里板8相对,并且将第二框架孔以载置于导轨本体3a的上端部的方式配置在导轨本体3a的外壁上。然后,将六角螺栓T1插入安装部件5的贯通孔5e,通过螺栓T1和螺母T2,固定住轨道里板8、导轨本体3a及安装部件5的第一框架5a这三片板材。这样,导轨3和安装部件5被固定。
接下来,将卷帘箱2的安装面2d载置于和导轨3固定的安装部件5的第二框架5b上。此时,进行卷帘箱2和第二框架5b的位置调整,使设置在第二框架5b上的突起部5c插入设置在箱本体2a的底面两端部的孔穴2f。接着,使用六角螺栓T3和螺母T4,固定箱本体2a和第二框架5b。
然后,在卷帘箱2的内部配置了各传感器等的电线之后,将卷帘箱2的下面箱2b和下面箱盖2c分别安装在箱本体2a上,用螺栓等固定它们。最后,进行导轨本体3a的内部配线作业,将轨道树脂部3b安装在导轨本体3a上。这样,卷帘箱2和导轨3通过安装部件5得到固定。
在上述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中,顺序为首先将导轨3安装于建筑物开口部的躯上,接着将安装部件5安装在导轨3的上端部,最后将卷帘箱2载置于安装部件5的第二框架5b上,使卷帘箱2和安装部件5固定,但安装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为在将导轨3安装于建筑物开口部的躯体上之前,先将安装部件5安装在导轨3的上端部,然后将导轨3安装于建筑物开口部的躯体上,之后将卷帘箱2载置于安装部件5的第二框架5b上,使它们固定。或者,也可以为首先将导轨3安装于建筑物开口部的躯体上,接着将安装部件5安装在卷帘箱2上,最后将安装有安装部件5的卷帘箱2和导轨3通过安装部件5进行固定。
这样,安装部件5的第一框架5a被固定在导轨3上,其第二框架5b被固定在卷帘箱2的安装面2d上,据此,导轨3和卷帘箱2通过安装部件5得到固定。所以,在安装卷帘装置时,通过先将导轨3安装于建筑物开口部的躯体上后,固定导轨3和安装部件5的第一框架5a,然后固定卷帘箱2和安装部件5的第二框架5b,所以不会向以往那样首先通过固定卷帘箱,导轨的位置调整作业受到限制,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卷帘箱2和导轨3的位置调整作业,卷帘装置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并且,由于具有这样的构造,在拆卸卷帘装置时,仅仅通过分别取下固定卷帘箱2和安装部件5的螺栓T3和螺母T4、固定导轨3和安装部件5的螺栓T1和螺母T2,就可以容易地拆卸卷帘装置。因此,比如在卷帘1发生故障进行更换时,可以从导轨3轻松地拆卸卷帘箱2,并且,能容易地进行安装,因此,起到提高更换作业性的效果。
另外,在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卷帘装置中,卷帘箱2的安装面2d朝着卷帘箱2的内侧与侧板2e垂直地形成,这样,卷帘箱2和安装部件5的安装部位,即螺栓T3和螺母T4的接合位置处于卷帘箱2的内侧,所以,可以获得卷帘装置的漂亮外观。另外,在卷帘箱2和安装部件5,设置用于相互定位的定位机构,即,在和安装部件5的第二框架5b上的卷帘箱2的安装面2d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突起部5c,与之对应,在卷帘箱2的安装面2d上,设置有突起部5c插入的孔穴2f,因此,在卷帘箱2和安装部件5的安装固定作业中,在将卷帘箱2的安装面2d载置于安装部件5的第二框架5b上时,可以容易地进行它们的位置定位,能够提高卷帘装置安装作业的作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安装部件5和卷帘箱2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分别对安装部件5的第二框架5b设置突起部5c,对卷帘箱2的安装面2d设置有突起部5c插入的孔穴2f,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在卷帘箱2的安装面2d上设置突起部5c插入的凹部,以代替孔穴2f。或者也可以分别对对卷帘箱2的安装面2d设置有突起部,对安装部件5的第二框架5b设置该突起部插入的孔穴。
图5为卷帘1的卷帘片11的正面图及该卷帘片11的侧面图(包括卷绕轴4)。在开闭开口部的卷帘片11上,在高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有在卷帘片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骨材12。图示例中,在卷帘片11内侧的面部,在高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形成在卷帘片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袋状部13,在各袋状部13中插入骨材12。卷帘片11下端部的骨材12内置于袋状部130中,袋状部130再内置于袋状的底部131中。此外,缓冲材料132以从下方覆盖骨材12的周面的方式,经由袋状部130而卷绕在下端部的骨材12上。对缓冲材料132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由橡胶等公知的弹性材料或规定的树脂材料形成。卷帘片11的上端部连接着卷绕轴4,通过开闭机30使卷绕轴4旋转,这样,将卷帘片11卷绕在卷绕轴4上,打开开口部,从卷绕轴4放出卷帘片11,关闭开口部。通常,卷绕轴4内置于设置在开口部上方的卷帘箱2中(参照图1)。卷帘片11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为设置在开口部的两侧的导轨3所引导(参照图1)。
为了连接位于从下数的第3根骨材12的下侧、后装的上侧连接部件16的卷帘片连接部,在卷帘片11的面部预先设置在卷帘片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被连接部15。被连接部15的设置部位,考虑可能发生卷帘片11的损伤事故的部位的高度而决定。图示例中,在第3根骨材的下方部位设置被连接部15,但是,根据设置卷帘装置的场所或使用条件,或者骨材12的间隔等条件的不同,不用说设置被连接部15的部位不限于此。另外,图示中,在卷帘片11的内侧面部安装被连接部15,但是,也可以在卷帘片11的外侧面部安装被连接部。若为通常的使用,可以认为在卷帘片11的一侧面部设置一个被连接部就足够了,但是,本实施方式并非排除在卷帘片11的同一面上或者/及两面上设置多个被连接部。另外,表示了具备骨材12的卷帘片11,但是,本实施方式也适用于不具有骨材的卷帘片。
被连接部15具有在卷帘片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细长袋状部150。如图6所示,被连接部15具有在卷帘片11的高度方向上短条、在卷帘片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状卷帘片部151,卷帘片部151的上端一侧安装在卷帘片11上,在卷帘片部151的下端一侧形成袋状部150。优选方式为卷帘片部151的上端一侧焊接或者/及缝接在卷帘片11上。作为优选方式之一,袋状部150这样构造在纵方向上弯曲具有期望的纵宽、具备在卷帘片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横宽的卷帘片,并进行焊接或者/及缝接。在此情况下,如图7左图、图8所示,卷帘片部151从弯曲部形成双层。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袋状部150中预先插入轴部152,在将轴部152插入袋状部150中的状态下,通过用装订机153等密封装置密封袋状部15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位,将轴部152装在袋状部150内。另外,作为其他形态,也可以在卷帘片11上仅预先设置不具有轴部152的袋状部150,其后(比如,在更换卷帘片下部时),将轴部152插入袋状部。作为优选方式之一,轴部152具有圆形状截面,但是,轴部152的截面形状不限于圆形。轴部152即可以是将跨整个卷帘片宽度的一个长部件,或者,也可以是将在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的多个长部件装入袋状部150的形态。另外,轴部152之一形态由树脂形成,但构成轴部152的材料不限于树脂。
在卷帘片11的下方部位损伤、破裂的情况下,在接近被连接部15的部位,在宽度方向上水平地切断卷帘片11。作为形态之一,在接近应成为被连接部15和卷帘片11的安装部位的部位切断卷帘片11。图中,用C表示切断线。卷帘片11的下方部位B成为构成从上方部位A被去除的切断对象部分,成为使用具有和卷帘片11的下方部位B实质上相同构造的更换卷帘片110的情况。在切断卷帘片11的下方部位B之后,被连接部15的袋状部150及轴部152成为卷帘片11的下方部位,使上侧连接部件16连接在被连接部15的袋状部150及轴部152上。在轴部152没有预先插入被连接部15的袋状部150的情况下,在将卷帘片11的下端部连接在上侧连接部件16之前,将轴部152插入袋状部150内,如果需要,用装订机153等密封装置密封袋状部15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
图7右图表示被连接部15的其他实施方式,其中,用于插入轴部152的、在卷帘片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袋状部150直接设置在卷帘片11上。卷帘片11的切断沿切断线C呈水平状进行。
图10~图12表示用于更换卷帘片下方部位的、在卷帘片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长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长连接部件由上侧连接部件16、下侧连接部件17、第一固定部件18这三个部件构成。上侧连接部件16的上端部连接在卷帘片11的下端部的被连接部15上,下侧连接部件17的下端部连接在更换用卷帘片110的上端部上。下侧连接部件17可以从正面暂时吊在上侧连接部件16上,在使下侧连接部件17吊在上侧连接部件16上的状态下,通过从正面将第一固定部件18押入在上侧连接部件16和下侧连接部件17之间形成的空间,固定上侧连接部件16和下侧连接部件17,连接切断了下方部位的卷帘片和更换用卷帘片110。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各长连接部件16、17、18由铝型材构造,但是,各连接部件的材料不限于此。
图10为上侧连接部件16的截面图,在上侧连接部件16的上侧部形成用于连接被连接部15的卷帘片连接部。卷帘片连接部具有由对置状的侧片160、161和底片162形成的截面为大致コ字形状,通过在互相接近的方向弯曲对置状的侧片160、161的上端部,在弯曲部位的端缘间形成向上方向开口的槽部163。槽部163的尺寸,具有比卷帘片11乃至被连接部15的卷帘片部151的厚度还大,比装入被连接部15的袋状部150的轴部152的直径还小的尺寸。通过对置状的侧片160、161和底片162形成的空间,形成被连接部15的袋状部150及轴部152的收容空间164,从上侧连接部件16的长度方向端部在卷帘片宽度方向滑动被连接部15的袋状部150及轴部152,装入收容空间164。向下方延伸一侧片160的下端一侧,形成延伸侧片165,在延伸侧片165的中途部位,与底片162呈对置状隔开,延伸形成支撑片166。支撑片166形成为段部状,在基端侧(延伸侧片165一侧)形成固定槽166a。在卷帘片连接部的底片162的下面上形成嵌合突起162a。
图11为下侧连接部件17的截面图,在下侧连接部件17的下侧部,形成用于连接更换用卷帘片110的上端部的被连接部(由袋状部500及轴部520构成)的卷帘片连接部。在更换用卷帘片110的上端部,形成袋状部500,在袋状部500中装入轴部520。卷帘片连接部具有由对置状的侧片170、171和上片172构成的大致コ字形状的截面,通过在互相接近的方向上弯曲对置状的侧片170、171的下端部,在弯曲部分的端缘间形成向下方开口的槽部173。槽部173的尺寸具有比更换用卷帘片110的厚度还大、比装入在更换用卷帘片110的上端部上形成的被连接部的袋状部500中的轴部520的直径还小的尺寸。由对置状的侧片170、171及上片172形成的空间形成被连接部的袋状部500及轴部520的收容空间174,从下侧连接部件17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将被连接部的袋状部500的轴部520在卷帘片宽度方向上滑动,并装入收容空间174。向上方延伸出一侧片171的上端一侧,形成伸出侧片175,在伸出侧片175的上端,延伸形成与上片172隔开相对的固定片176。通过向下方弯曲固定片176的先端,形成固定部176a,在固定片176的上面上,形成嵌合突起176b。
图12表示第一固定部件,第一固定部件18具有由上片180、下片181、连接上下片的基端侧的侧片182构成的大致コ字形状的截面。在上片180的上面、下片181的下面上,分别形成嵌合凹部180a、181a,在嵌合凹部180a、181a的先端侧分别形成倾斜状的引导部180b、181b。第一固定部件18的高度尺寸(上片180的上面和下片181的下面间的尺寸),与在暂时将下侧连接部件17吊在上侧连接部件16的状态下的上侧连接部件16的底片162的下面和下侧连接部件17的固定片176的上面之间的尺寸大致相同,成为可以从正面将第一固定部件18嵌合在上侧连接部件16的底片162的下面和下侧连接部件17的固定片176的上面之间的空间。第一固定部件18的上片180、下片181通过先端的引导部180b、181b,进入该空间,嵌合凹部180a、181a分别与底片162的下面的嵌合突部162a、固定片176的上面的嵌合突部176b嵌合,第一固定部件18的脱落被防止,上下连接部件16、17得到固定。
图9为表示卷帘片更换后的连接部分的图。在上侧连接部件16的收容空间164中装入被连接部15的袋状部150及轴部152,在下侧连接部件17的收容空间174中,装入在更换用卷帘片110的上端形成的袋状部500及轴部520。上侧连接部件16和下侧连接部件17通过上侧连接部件16的支撑片166、下侧连接部件17的固定片176接合。在固定片176的上面和上侧连接部件16的卷帘片连接部的底片162的下面之间形成的空间中押入第一固定部件18,通过分别互相嵌入接合在第一固定部件18的上片180的上面上形成的嵌合凹部180a和在底片162的下面上形成的嵌合突起162a、在第一固定部件18的下片181的下面上形成的嵌合凹部181a和在固定片176的上面上形成的嵌合突起176b,这种接合状态得到固定。另外,上侧连接部件16的伸出侧片165的下端部分165a连接在下侧连接部件17的侧片170的上侧部位。图8中,在三个长连接部件16、17、18被固定、成为一体化的状态下,通过在卷帘片宽度方向左右端部安装盖体19,防止长连接部件在左右方向(长度方向)上错位。作为形态之一,盖体19通过螺钉190固定,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固定盖体19,或者,也可以使用盖体以外的方法来防止连接零件的错位。
也可以在长度方向(卷帘片的宽度方向)上分割各长连接部件16、17、18之一或多个。通过在长度方向上分割各部件,可以省空间地、容易地进行连接部件和卷帘片的连接。在长度方向上分割多个长连接部件16、17、18的情况下,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可以在高度方向上分割成不同段。通过使分割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不连续,即使在分割长连接部件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整个卷帘片的强度下降。
关于卷帘片的部分更换方法进行说明。在卷帘片11的面部预先设置用于连接后装的上侧连接部件16的卷帘片连接部的被连接部15。在通常的卷帘片开闭时,被连接部15不会成为开闭操作的妨碍。在卷帘片11的下方部位发生损伤的情况下,在接近被连接部15的部位C处,在水平方向上切断卷帘片11,除去包括损伤部位的卷帘片的下方部位。
接着,连接位于卷帘片11的下端的被连接部15和上侧连接部件16的卷帘片连接部。两部件的连接,通过使袋状部150及轴部152从上侧连接部件16的旁侧滑动进入收容空间164内进行。设置在卷帘片11上的被连接部15,由于连接在从一部件一体地形成的卷帘片连接部(袋构造)上,因此,即使在冲突加重作用于被连接部15和上侧连接部件16的卷帘片连接部的情况下,对置状的侧片160、161张开,槽部163扩大,被连接部15也不会从卷帘片连接部脱出,具有充分的卷帘片拉伸强度。
在袋状部150内预先没有装入轴部152的情况下,在卷帘片切断前或者卷帘片切断后,在连接被连接部15和上侧连接部件16之前,将轴部152装入袋状部150内。
接下来,使连接有更换用卷帘片110的下侧连接部件17从正面吊在上侧连接部件16上。图示例中,将下侧连接部件17的固定片176卡紧上侧连接部件16的支撑片166,使之接合,将下侧连接部件17暂时吊在上侧连接部件16上。在该状态下,由于下侧连接部件17的固定部176a接合在上侧连接部件16的支撑片166的固定槽166a中,因此,下侧连接部件17不会从上侧连接部件16滑落。更换用卷帘片110具有和切断除去的卷帘片下方部分实质上相同的构造。具体地说,具有和切断除去的卷帘片下方部分相同的高度尺寸、宽度尺寸,如图5所示,在下端部位设置有骨材、内置骨材的袋状部、内装袋装部的袋装底部。设置在卷帘片110的被连接部由于连接在从一部件一体地形成的连接部(袋构造)上,因此,即使在冲突加重作用于被连接部和下侧连接部件17的卷帘片连接部的情况下,对置状的侧片170、171张开,槽部173扩大,被连接部也不会从卷帘片连接部脱出,具有充分的卷帘片拉伸强度。
然后,从正面将第一固定部件18押入在上侧连接部件16和下侧连接部件17之间形成的空间,通过固定上侧连接部件16和下侧连接部件17,连接在上侧连接部件16上的卷帘片11和连接在下侧连接部件17上的更换用卷帘片110被一体化,形成卷帘的卷帘片。另外,根据需要,在连接部件16、17、18的两端部设置错位制止机构。
下面,关于卷帘片11的吊挂固定构造,参照图13~图20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卷帘片11的上端部使用第二连接部件25、第二固定部件26,连接于在卷绕轴4的圆周面上形成的被连接部27上。在卷帘片11的上端部形成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袋状部140。另外,如图14所示,袋状部140通过弯曲卷帘片的上端部位并进行焊接或者缝接来形成。在袋状部140中装入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部142。作为形态之一,在将轴部142插入袋状部140内的状态下,通过用装订机等密封装置143密封袋状部14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位,轴部142装入袋状部140内。卷帘片11的上端部通过袋状部140及轴部142连接在第二连接部件25上。作为形态之一,卷绕轴4、第二连接部件25、第二固定部件26由铝型材构成,但是,各部件的材料不受此限。
图15为作为在卷帘片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长部件的第二连接部件25的截面图,第二连接部件25具有由对置状的侧片250、251和基片252形成的大致コ字形状的截面。一侧片250相比另一侧片251为短边,通过使侧片250的先端部和与侧片250的先端部相对的侧片251的部分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突出,形成突出部253、254,在突出部253、254的端缘间形成开口状的槽部255。槽部255的尺寸具有比卷帘片11的厚度大、比装入在卷帘片11的上端部上形成的袋状部140中的轴部142的直径小的尺寸。由对置状的侧片250、251和基片252形成的空间,形成袋状部140及轴部142的收容空间256,使袋状部140及轴部142从第二连接部件25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在卷帘片宽度方向上滑动,装入收容空间256。
从侧片251的突出部254开始,先端部位构成第一固定片251a。另外,在侧片251的基端部,形成截面为L形状的第二固定片257。第二固定片257由伸出基片252的一端的方式形成的第一片257a和从第一片257a的端部与侧片251平行状地伸出形成的第二片257b构成。在基片252的外面,形成嵌合突部252a。
图16为作为在卷绕轴4的长度方向伸出的长部件的第二固定部件的截面图,第二固定部件26具有由对置状的侧片260、261、连接侧片260、261的基端侧的基片262形成的大致コ字形状的截面。在侧片260、261的外侧面分别形成嵌合凹部260a、261a,在嵌合凹部260a、261a的先端一侧,分别形成倾斜状的引导部260b、261b。
在卷绕轴4的圆周面上,形成被连接凹部27。被连接凹部27在卷绕轴4的长度方向上伸出。被连接凹部27具有夹着开口部相对的侧部270、271及底部272。一侧部270位于卷帘片11的送出侧,侧部270侧的开口缘部(侧部270和卷绕轴4的圆周面接触的角落部)形成卷帘片11连接的弯曲面270a。底部272从侧部270侧的第一底部272a和侧部271侧的第二底部272b开始,在开口部的宽度方向上形成台阶部状。第一底部272a比起第二底部272b,更处于开口侧(卷绕轴的圆周面一侧),关于凹部的深度,第一底部272a的深度比第二底部272b的深度浅。在第一底部272a的侧部270一侧的端部,形成第一固定槽273。第一底部272a的另一侧的端部向侧部271突出,在突出部274和第二底部272b之间,形成第二固定槽275。在侧部271的面部形成嵌合突部271a。
这里,关于构成吊挂固定构造的各部件尺寸进行说明。假设第二连接部件25的宽度尺寸为H1(从基片252的外侧面到侧片251的第一固定片251a的先端的尺寸)、预定尺寸为W1(从侧片250的外侧面到第二固定片257的第二片257b的外侧面的尺寸)、W2(从侧片250的外侧面到侧片251的外侧面的尺寸)、第二固定部件26的宽度尺寸(侧片260的外侧面和侧片261的外侧面之间的尺寸,即基片262的长度尺寸)为H2、预定尺寸为W3(侧片260、261的长度尺寸)、被连接凹部27的开口宽度尺寸为H3(侧片270的缘部270a和侧片271的缘部之间的尺寸)。
关于吊挂的固定方法,即安装在卷帘片上端部的第二连接部件25和卷绕轴4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使侧片250、251的先端一侧处于上侧,基片252处于下侧,从形成固定片251a、257的侧片251一侧将连接在卷帘片11的上端的第二连接部件25插入被连接凹部27内。将第二连接部件25插入被连接凹部27内的下方一侧,通过使之向上方(送出卷帘片的方向)移动,第一固定片251a、第二固定片257分别接合在第一固定槽273、第二固定槽275中。被连接凹部27的开口宽度尺寸H3具有比第二连接部件25的宽度尺寸H1还大的尺寸,从被连接凹部27的开口部的正面可以容易地将第二连接部件25插入被连接凹部27内。在使第二连接部件25接合在被连接凹部27内的状态下,连接在该第二连接部件上的卷帘片暂时保持在卷绕轴4上。因此,通过一个人操作,可以进行对卷绕轴4的卷帘片11的安装。
在第二连接部件25和被连接凹部27接合的状态下,第二连接部件25的侧片251的外侧面连接着被连接凹部27的第一底部272a。另外,在侧片250、251上呈对置状地形成的突出部253、254和被连接凹部27的侧片270之间,形成用于沿卷绕轴的圆周面送出从在突出部253、254间形成的槽部255送出的卷帘片11的空间S1。被送出的卷帘片11由在侧片270的开口缘形成的弯曲面270a引导。另外,第二连接部件25的预定尺寸W1、预定尺寸W2分别相当于底部272b的深度、底部272a的深度,第二连接部件25的侧面250在与卷绕轴4的圆周面大致同一面上伸出,不会搅乱卷帘片11的卷绕。
接下来,从正面将第二固定部件26押入被连接凹部27和接合在被连接凹部27内的第二连接部件25之间形成的空间S2。更具体地说,从先端一侧将第二固定部件26的侧片260、261插入在第二连接部件25的基片252的外侧面和被连接凹部27的侧部271之间形成的空间S2。第二固定部件26的宽度尺寸H2与空间S2的宽度尺寸(H3-H1)大致相同,通过将第二固定部件26插入空间S2,对第二连接部件25的固定片251a、257从被连接凹部27的固定槽273、275脱离、解除第二连接部件25和被连接凹部27的接合状态进行限制。第二固定部件26的预定尺寸W3大致等于底部272b的深度,不会发生第二固定部件26的基片262比卷绕轴4的圆周面突出、搅乱卷绕这样的情况。第二固定部件26的侧片260、261通过先端的引导部260b、261b进入空间S2,嵌合凹部260a、261a分别嵌入第二连接部件25的基片252的外侧面的嵌合突部252a、被连接凹部27的侧部271的嵌合突部271a中,防止第二固定部件26的脱落,上下的连接部件26、27得到固定。图示例中,作为优选方式之一,第二固定部件26表示嵌入通过第二连接部件25和被连接凹部27形成的空间的部分,但是,如果是以第二固定部件26不从空间S2脱出的形态安装的部分,第二固定部件26未必限于嵌入或者密封该空间的构件。第二固定部件26的基片22的外侧面形成与卷绕轴4的圆周面大致相同的面,构成卷绕面,因此,通过第一卷绕的卷帘片的卷绕,第二固定部件26的基片262被保持在空间S2内。
为了均等地负担荷重,作为长部件或者其部分的第二连接部件25、第二固定部件26、被连接凹部27优选是在长度方向上伸出的一个部件或者部分,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这样的部件,比如,也可以在长度方向(卷帘片宽度方向、卷绕轴的长度方向)上将第二连接部件25或者被连接凹部27分割为两根或在三根,将它们呈连续状地配置。另外,也可以在长度方向上将长条状的第二固定部件26分割成多个,第二固定部件26也可以存在间隔地以间距安装。另外,主要关于吊挂的固定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吊挂固定构造中,也能够良好地进行从卷绕轴4上拆卸卷帘片上端部。即,在实施例所示的构造中,首先,拆卸第二固定部件26,利用通过拆卸下来第二固定部件26形成的空间S2,解除在被连接凹部27上的第二连接部件25的接合,能够从卷绕轴4上拆卸卷帘片11。
如上所述,可挠性卷帘片11形成与建筑物开口部大致相同的形状,在可挠性卷帘片11的背面一侧以特定间隔设置袋状部13,将骨材12安装固定在袋状部13中,在卷帘片11的下端部的袋状部130中安装固定骨材12,形成卷帘1。不过,卷帘1的构造不限于这种构造,比如,也可以在上下顺次重合具有特定高度的多个可挠性卷帘片,在重合部位形成在建筑物开口部的左右方向上连续的袋状部,并安装骨材。
在建筑物开口部上方设置的卷帘箱2内,卷绕轴4跨左右导规3、3之间用轴支撑着,将卷帘1的吊挂侧安装在卷绕轴4上,通过驱动链由开闭机30旋转驱动卷绕轴4,缠绕卷帘1。
不过,卷帘1的收存方式不限于上述卷绕方式,也可以这样将卷帘1的吊挂侧固定在位于开口部的上方、连接左右导轨3的卷帘箱2的下端板上,通过连接链等连接骨材12的两端部,同时,在骨材12的两端部设置引导滚筒,操作开闭机,通过连接链向上移动卷帘1,收存成折叠状,打开建筑物开口部,收存成折叠状的卷帘1通过自重沿导轨3的槽降下,关闭筑物开口部。
下面,关于卷帘片11的最下端的袋状部130进行说明。
以往,关于卷帘,为了防止在关闭建筑物开口部时,最下位置的骨材因卷帘的重量冲突地板面,产生不舒服的声响,沿内部装有位于最下位置的骨材的底部的整个内周面设置缓冲材,缓和着地时的冲击。可是,在这些构件中,底部与密切接触其内周面而设置的缓冲材一起着地,因此,每次接地时,伴随缓冲材的变形,底部发生变形,随着卷帘装置开闭操作次数的增加,导致底部瘫软。比起由可挠性部件制成的底部,由弹性体等制成的缓冲材从变形的复原迟缓,所以,每次接地时,底部的下端部位处于推押缓冲材的状态,与这种卷帘进行开闭操作的频率高相互接合,存在底部瘫软快这样的不良,期望获得底部的耐久性方面的改善。另外,由于在底部的整个内周面上设置缓冲材,所以,存在根据缓冲材的厚度而底部变厚的倾向。
本实施方式考虑到上述目前的问题点,为了提高底部的耐久性,采用图21所示的构造。
具体地说,在卷帘1的可挠性卷帘片11的最下端,形成在建筑物开口部的左右方向上连续的袋状部130,收存骨材12。在卷帘1的下端部位,垂下设置与收存骨材12的袋状部130重合、具有和建筑物开口部大致相同的宽度的袋状底部131,底部131通过袋状部130,内部装有最下位置的骨材12。
这样构造的卷帘装置中,如果降下卷帘1关闭建筑物开口部,则顺着下降之势,处于最下位置的骨材12与地面冲突,但由于在骨材12的周面上从下方卷着缓冲材132,因此,缓冲材132吸收着地时的冲击,不会产生不舒服的声响。由于底部131由可挠性部件构成,所以,在着地后,迅速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关闭建筑物开口部的下端部位。由于在底部131的下端的着地部位没有像以往那样缓冲材从内侧进行密封,因此,每次着地时,不会伴随缓冲材的变形而底部发生变形、发生瘫软。
这样,在存在特定间隔、上下平行地配置的多个骨材12间张开设置可挠性卷帘片11,形成卷帘1,将该卷帘1的左右两端引导至直立设置在建筑物开口部的左右两侧的导轨3上,关闭建筑物开口部的卷帘装置中,在卷帘1的下端部内装最下位置的骨材12,垂下设置底部131,沿着内装在该底部131的最下位置的骨材12的圆周面设置缓冲材132,这样,在每次着地时,缓冲材132推押底部131的下端部位发生变形,不会使底部131瘫软,可以提高底部131的耐久性。另外,由于在最下位置的骨材12的周面上设置有缓冲材,所以,在关闭建筑物开口部时,在伴随卷帘1的下降、最下位置的骨材12着地时,不会发生不舒服的声响。另外,由于缓冲材132设置在骨材12上,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底部131不必要地变粗。
上述说明中,关于卷帘1(卷帘片11)的卷绕及卷回,利用了使用卷绕轴4的驱动构造,但也可以使用卷绕滚筒的驱动构造代替卷绕轴4。下面,关于该卷绕滚筒的驱动构造,参照图22~图25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涉及本实施方式的卷帘装置这样构造在直立设置在建筑物开口部的两侧的导轨3、3的上部之间装架卷帘箱2,且将卷装有由可挠性卷帘片材料制成的卷帘1的卷绕滚筒9装入该卷帘箱2内,同时,在形成上述卷帘箱2的一侧面的驱动侧托座31上,开闭机30面向卷绕滚筒9内,与其呈同轴状地固定着,通过该开闭机30的正逆向旋转,卷起卷下卷帘1,打开关闭建筑物开口部。
上述卷绕滚筒9成为这样构造在由合成树脂、铝材等制成的中空圆筒状的滚筒本体9a内,以特定间隔嵌着固定轴装有从动轴32的中子33、33,将该从动轴32的外端支撑在从动侧托座34上,同时,将上述开闭机30的输出轴30a呈同轴状地连接在沿着卷绕滚筒9的内周壁嵌着的可挠曲接头35上,通过用从上述卷绕滚筒9的外周面螺入盘形螺钉36、36……固定可挠曲接头35,使卷绕滚筒9与开闭机30连动地连接。37为在从动侧托座34的外面检测从动轴32的旋转数的限位开关。
上述可挠曲接头35这样构造在沿卷绕滚筒9的内周壁嵌装的固定凸缘部38的一面侧,通过带六角孔螺栓39b、39b……呈同轴状地螺旋安装一体形成有圆筒部39a的连接凸缘部39,同时,在上述各凸缘部38、39的对置内面40、41之间,贯通插入在圆周方向上一体地延伸设置有凸缘42a的驱动轮毂42,将该驱动轮毂42呈同轴状地花键嵌合在开闭机30的输出轴30a上,正逆向旋转驱动卷绕滚筒9。
另外,在上述驱动轮毂42的凸缘42a上,在圆周方向上穿透设置着嵌入桶形压缩线圈弹机43、43……的通孔44、44……,且与该通孔44、44……的开口位置一致的固定螺栓螺母45、45……,在上述各凸缘38、39之间,贯通桶形压缩线圈弹机43、43……而被安装固定,通过在该各凸缘38、39之间作用的桶形压缩线圈弹机43、43……的弹发力,将上述驱动轮毂42保持在图23(b)所示一定位置,卷绕滚筒9和开闭机30的输出轴30a成为通过可挠曲接头35构成同轴的连接构造。另外,46为在固定凸缘部38及连接凸缘部39的各内周面和驱动轮毂的外周面之间,在圆周方向上形成的间隙。
在如上所述的构造中,为了打开建筑物开口部,如果按压未图示的上升开关,则开闭机30在卷帘1的卷绕方向旋转驱动,其输出轴30a的旋转驱动力通过可挠曲接头35,传递到卷绕滚筒9,沿导轨3、3上升的卷帘1被缠绕在卷绕滚筒9上,在限位开关37动作的时间点,开闭机30的旋转驱动被停止。
另外,在按压未图示的下降开关的情况下,卷装上述卷帘1的卷绕滚筒9通过开闭机30的逆向旋转驱动,在卷回方向上旋转驱动,沿导轨3、3下降的卷帘1在全闭了建筑物开口部的时间点,限位开关37动作,使开闭机30的逆向旋转驱动停止。
在这种卷帘装置的开闭驱动过程中,旋转的卷绕滚筒9或者卷装在其上的卷帘1的重量作为挠性荷重作用于开闭机30的输出轴30a,有时在旋转驱动的卷绕滚筒9的滚筒本体9a上,在圆周方向上或者轴芯方向上发生偏位,但是,对于花键嵌和在输出轴30a上的驱动轮毂42,被固定在滚筒本体9a侧的固定凸缘部38和连接凸缘部39,如图24(b)及图25(a)所示,在间隙46的容许范围内,连接姿势发生相对变化时,由旋转的卷绕滚筒9的圆周方向的惯性荷重引起的对输出轴30a的冲击力和由卷绕滚筒9及卷帘1的重量引起的对输出轴30a的挠性荷重,在可挠曲接头35的桶形压缩线圈弹机43、43……处被适当地吸收,巨大的应力不会施加在该输出轴30a上,而且,如图25(b)所示,即使在对于一边承受轴反向的移动力一边旋转的卷绕滚筒9,上述图24(b)、图25(a)的连接姿势的变化被组合的情况下,也可以由驱动轮毂42进行的花键嵌合和可挠曲接头35共同作用,保持输出轴30a的圆滑的旋转驱动状态,能够防患于未然,防止该输出轴30a及其轴承部分或者周边部位的外壳材料的变形、破损等。
这样,用轴将中空圆筒状的卷绕滚筒9的一侧部支撑在从动侧托座34上,且将从该卷绕滚筒9的另一侧部的开口端面向其内部的开闭机呈同轴状地固定在驱动侧托座31上,同时,沿上述卷绕滚筒9的内周壁同轴状嵌着固定可挠曲接头35,通过连接其的开闭机30的输出轴30a正逆向旋转驱动卷绕滚筒9,由于这种构造,卷绕滚筒9和卷装在其上的卷帘1的重量的总和,不会作为挠曲荷重作用于开闭机30的输出轴30a,通过安装在其间的可挠曲接头35,可及地吸收旋转驱动的卷绕滚筒9的姿势变化,可以一扫对于开闭机30的输出轴30a的巨大应力,保持圆滑的卷绕滚筒9的旋转驱动状态,能防患于未然,防止输出轴及其轴承部分或周边部位的外壳材料的变形、破损等,可以保持长期的圆滑的卷帘的开闭运转。
下面,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卷绕轴的其他驱动构造,根据图26~图32进行说明。
卷帘1的上端缘一体地连接在卷绕滚筒10的外周面上(外侧),该卷绕轴自由旋转地支架在配置于建筑物开口部的上方的卷帘箱2。并且,卷帘1通过卷绕滚筒10的正逆向旋转,从卷绕滚筒10卷出,或者,通过卷绕在卷绕滚筒10上,在左右侧边部分别由直立设置在开口部的两侧部的一对导轨3引导的状态下上下移动,成为进行开口部开闭的设定。另外,关于卷帘箱2和导轨3的安装构造,由于与上述的相同,故省略说明。
卷绕滚筒10形成为长筒状,在其内周面的两端部,使用螺钉62b分别固定安装有在外径部形成有安装片62a的连接板62。该连接板62在中央部(内径侧)呈贯通状地形成轮毂孔62c,在处于一端侧的连接板轮毂孔62c上,从内装在卷绕滚筒10的一端侧的电动开闭机30突出的开闭机输出轴30a以在轴旋转方向上被停止旋转的状态下嵌入安装的方式设定。另一方面,在处于另一端侧的连接板62的轮毂孔62c上,在轴旋转方向上呈旋转停止状地接合着支轴63的一端部,该支轴63的另一端部通过轴承64a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构成前述卷帘2的另一端侧的安装托座64上,这样,卷绕滚筒10的另一端侧成为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安装托座64上的设定。
接下来,开闭机30由处于一端侧的电动马达65和连动地连接在从该电动马达65的另一端突出的马达输出轴65a上的减速机(减速装置)R构成。前述减速机R这样构造在一体地固定在电动机壳65b的另一端缘部上的减速机机壳66上,通过轴承66d分别自由旋转地支撑第一、第二、第三中间齿轮66a、66b、66c。并且,第一中间齿轮66a啮合在马达输出轴65a上,作为前述第一中间齿轮66a的齿轮轴的第二中间齿轮66b,啮合在第三中间齿轮66c上,另外,第三中间齿轮66c的齿轮轴成为开闭机输出轴30a,从减速机机壳66的先端面部66e突出地设置。这样,电动马达65的驱动力,通过经由减速机R的各齿轮66a、66b、66c被减速,作为开闭机输出轴30a,从减速机机壳先端面部66e突出,但如前所述,该开闭机输出轴30a以旋转停止状接合在位于一端侧的连接板轮毂孔62c上,这样构成开闭机30和卷绕滚筒10的动力传动部,成为电动开闭机30的驱动力被动力传动给卷绕滚筒10的设定。
另外,前述减速机机壳66的先端面部66e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在该先端面部66e上,一体地设置着开闭机托座67。即,开闭机托座67由这些部分构成形成开闭机输出轴30a游动嵌合的贯通孔67a的大致矩形状的定位面部67b、从该定位面部67b的前后端缘部伸向电动开闭机30基端侧的一对支撑片67c,将定位面部67b止位于减速机机壳先端面部66e上,在各角部通过螺合螺钉67d,一体地固定在开闭机30上。并且,各支撑片67c处于和减速机机壳66的外周面隔离的状态,同时,分别以贯通状穿透设置着成为后述枢轴支撑部的贯通孔67e。另外,67f为安装在开闭机托座67的定位面部67b和支撑片67c之间的角部的增强材料。
另一方面,在构成卷帘箱2的一端部侧的安装托座68上,向卷绕滚筒10的另一端侧突出,一体地设置着前后一对安装片69的基端部,这些安装片69呈大致门字形,其各底面69a彼此处于相对的状态。另外,在各底面69a的先端部分别穿透设置着成为枢轴支撑部的贯通孔69b,在这些各个贯通孔69b中,从内侧嵌入安装着穿透后述螺钉(枢轴支撑轴)70所插通的枢轴支撑孔69d的衬垫69c,成为该衬垫69c的突出外端部内嵌在前述开闭机托座支撑片67c的贯通孔67e中的设定。
另外,由前述一对安装片69形成的外径被设定成在卷绕滚筒10的筒内游动嵌入的大小,另一方面,内径则达到可以在轴方向游动嵌入电动开闭机30的大小。而且,设定为使安装片69从基端侧向前述卷绕滚筒10筒内的开闭机30游动嵌入,从内侧将安装片底面69a先端部突出接在固定于开闭机30上的前述开闭机托座支撑片67c上,将从安装片69侧突出的衬垫69c突出外端部嵌入支撑片贯通孔67e中,在衬垫枢轴支撑孔69d中,在水平方向上插通支撑螺钉70,这样,构成枢轴支撑部。据此,成为这样的设定开闭机托座67(电动开闭机30)自由上下摇动地枢轴支撑在安装片69上,同时,卷绕滚筒10的一端部通过电动开闭机30,自由旋转地枢轴支撑在安装托座68上。
这样,用于使卷绕滚筒10正逆向旋转的电动开闭机30,被收存入卷绕滚筒10的筒内,能够缩小开口部上方的安装托座,能够实现省空间化。并且,在该构造中,电动开闭机30不是固定地安装在安装托座68上,比起和卷绕滚筒10的动力传动部,基端侧部位自由上下摇动地枢轴支撑在固定于安装托座68上、伸长至进入卷绕滚筒10的筒内为止地设置的安装片69上。所以,即使弯曲力矩作用于卷绕滚筒10,该弯曲力矩通过电动开闭机30对于安装片69进行摇动被吸收,也不会作用于电动开闭机30,因而,能够回避大负担作用于电动开闭机30的开闭机输出轴30a或减速装置这样的情况,能够提高电动开闭机30的耐久性或制品的可靠性。
再有,在此情况下,由于前述弯曲力矩在成为电动开闭机30的摇动支点的枢轴支撑点处为0,因此,在使对于电动开闭机30的安装片69的枢轴支撑位置处于对应电动开闭机30的减速机R的部位的前述实施方式中,大的负荷不会作用于构成减速机R的第一、第二、第三中间齿轮66a、66b、66c以及马达输出轴65a、轴支撑它们的轴承64a,能够实现这些部件的保护。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种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卷帘装置,设置在建筑物的开口部躯体上,其特征在于,具备收存卷帘的卷帘箱;接受并引导所述卷帘的两端部的导轨;和可分别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卷帘箱和所述导轨上的安装部件,所述卷帘箱通过所述安装部件而固定于所述导轨的上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箱及所述安装部件通过定位机构固定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由具有可挠性的卷帘片、和在所述卷帘片的面部设置的在所述卷帘片宽度方向上伸出的被连接部构成;在所述卷帘片中,设置有所述被连接部的位置的下方部分构成切断对象部分;所述被连接部可通过第一连接部件与更换用卷帘片连接,并且具有不妨碍通常的卷帘片开闭的尺寸及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在所述卷帘的上端部,在所述卷帘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件;在卷绕轴的圆周面上形成,在卷绕轴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出的被连接凹部;和长条状的第二固定部件;所述被连接凹部的开口部的宽度尺寸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宽度尺寸大,同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被连接凹部形成为可接合、脱离的形状,在所述被连接凹部接合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状态下,通过将所述第二固定部件插入在所述被连接凹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之间形成的空间内,限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被连接凹部之间的接合状态的解除。
5.一种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左右导轨向建筑物的开口部躯体安装的步骤;和所述将左右导轨向建筑物的开口部躯体安装的步骤后,通过安装部件将卷帘箱安装在所述导轨的上端部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卷帘装置,其具备收存卷帘(1)的卷帘箱(2)、接受引导卷帘(1)的两端部的导轨(3)、沿导轨(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框架(5a)和沿卷帘箱(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框架(5b),其通过将安装部件(5)的第一框架(5a)可拆卸地固定在导轨(3)上、将第二框架(5b)可拆卸地固定在卷帘箱(2)的安装面(2d)上来进行安装。
文档编号E06B9/08GK1978861SQ200510125839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30日
发明者种村秀树, 坂本克广 申请人:三和卷帘门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