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34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汽车等的转向锁装置中的锁芯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比如,在适用于汽车的转向锁装置的锁芯装置中,在可安装于转向柱管的主体内部,接纳由内圆筒和外圆筒等构成的圆筒锁,并且在伴随内圆筒的旋转而运动的锁定位置,接纳阻止转向轴的旋转的锁定部件等。
接纳于主体内部的圆筒锁一般通过铆接等方式而固定于主体中,但是,人们还知道有下述的类型(装卸式圆筒锁安装结构),通过从外圆筒的外周面向外方突出的方式偏置的锁销与主体的卡合孔卡合,以可装卸的方式将圆筒锁保持于主体的内部。
在过去,作为这样的装卸式圆筒锁安装结构,比如,人们提出有JP特开平10-1026号公开的那样的转向锁装置。
图14表示上述的转向锁装置。在该转向锁装置的主体9的内部,接纳有由内圆筒1和外圆筒3等构成的圆筒锁4,另外,在主体9的内部,在伴随内圆筒1的旋转而运动的锁定位置,接纳有阻止转向轴的旋转的锁定部件7等。
圆筒锁4通过下述方式,保持于主体9的内部,该方式为按照从外圆筒3的外周面突出的方式,通过弹簧10a偏置的锁销10与主体9的卡合孔12卡合。另外,在内圆筒1上,设置有凹部17,在该内圆筒1位于ACC位置时,凹部17面对锁销10,抵抗弹簧10a的力,将锁销10推入凹部17的内部,由此,可将锁销10与主体9的卡合孔12脱离。

发明内容
在上述过去的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中,在主体9上安装圆筒锁4的场合,必须将内圆筒1事先位于ACC位置,但是,由于未限制内圆筒1的旋转,故必须在将内圆筒1保持在旋转到ACC位置的状态的同时,将圆筒锁4安装于主体9上。
由此,具有下述的问题,即,由于难以在将圆筒锁4安装于主体9之前,预先将内圆筒1旋转到ACC位置,在安装时误将其旋转到ACC位置以外的旋转位置,未将锁销10推入,故无法将圆筒锁4安装于主体9上,必须再次将内圆筒1旋转到ACC位置,难以安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实际情况,提供能够简单地将圆筒锁安装于主体上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第1项发明提供一种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其中,圆筒锁和锁销与主体的卡合部卡合,由此,将上述圆筒锁保持于上述主体内部,该圆筒锁由内圆筒和外圆筒等构成,按照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将上述内圆筒接纳于上述外圆筒中;该锁销设置于上述外圆筒上,将该圆筒锁安装在主体内,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圆筒中,在上述内圆筒的旋转区域内的规定旋转位置,设置有接纳上述锁销的凹部;凹切部,该凹切部按照与凹部连接的方式形成,在规定旋转位置,沿钥匙插入方向移动上述内圆筒,由此,与上述锁销卡合,阻止上述内圆筒的旋转。
第2项发明提供一种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其涉及上述第1项发明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圆筒上,设置按照与上述凹部交叉的方式沿圆周方向形成的动作槽,在规定旋转位置,沿钥匙抽出方向移动上述内圆筒,由此,可使上述锁销与上述凹切部脱离,与上述动作槽卡合,允许上述内圆筒的旋转,并且在规定旋转位置以外的旋转位置,将阻止上述内圆筒的轴向的移动的保持面设置于与轴向相垂直的动作槽的侧面上。
第3项发明提供一种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其涉及上述第1或2项发明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圆筒上设置沿钥匙插入方向使上述内圆筒偏置的偏置机构,在规定旋转位置,上述偏置机构沿钥匙插入方向推动上述内圆筒,使上述锁销与上述凹切部卡合,由此,阻止上述内圆筒向上述规定位置以外的旋转位置的旋转。
第4项发明提供一种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其涉及上述第3项发明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卡止部,该卡止部成一体地设置于上述内圆筒的后端部,沿钥匙抽出方向突出;滑动部件,该滑动部件在沿钥匙插入方向偏置的状态接纳于上述外圆筒中,在上述内圆筒的规定旋转位置与上述卡止部卡合,由此,阻止上述内圆筒的返回旋转,通过使上述滑动部件的前端部与上述内圆筒接触,沿钥匙插入方向使上述内圆筒偏置。
第5项发明提供一种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其涉及上述第4项发明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上述圆筒锁接纳于上述主体内部,使沿钥匙抽出方向推动上述滑动部件的接触部设置于上述主体的内周面上。
在本发明的锁芯装置的圆筒锁中,如果沿钥匙插入方向,将内圆筒移动到规定旋转位置(在汽车的场合,为ACC位置),由于锁销与内圆筒的凹切部卡合,故可将内圆筒预先临时固定于规定旋转位置。于是,通过预先将内圆筒旋转到规定旋转位置,可容易地将圆筒锁安装于主体上。
另外,通过像第2项发明那样构成,由于不会在规定旋转位置以外沿钥匙插入方向移动内圆筒,故可防止在使内圆筒位于错误的旋转位置的状态,将圆筒锁安装于主体上的情况。
此外,通过像第3项发明那样构成,由于内圆筒处于沿钥匙插入方向偏置的状态,故可仅仅通过将内圆筒旋转到规定旋转位置,便将内圆筒保持在临时固定于规定旋转位置的状态。
还有,通过像第4项发明那样构成,由于通过将双运动型的锁芯装置的滑动部件用作偏置部件,故可不增加部件数量,提高圆筒锁相对锁芯装置的安装性。
再有,通过像第5项发明那样构成,可防止在圆筒锁安装于主体上的状态,滑动部件的偏置力作用于内圆筒的情况。


图1为表示锁芯装置的圆筒锁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2(a)为表示图1所示的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2(b)为表示在图2(a)的圆筒锁的内圆筒旋转到ACC位置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锁芯装置的圆筒锁前面的说明图;图4为图2(a)所示的圆筒锁的锁销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5(a)为图1所示的锁芯装置的内圆筒的俯视图,图5(b)为将该内圆筒的主要部分剖开的侧视图,图5(c)为图5(a)中的沿5C-5C线的剖视图;图6表示图5所示的内圆筒的圆筒部的凹部和动作槽,图6(a)为将表示圆状槽部的主要部分被剖开的俯视图,图6(b)为侧视图;图7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锁芯装置中,安装圆筒锁的中途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8(a)为沿图1所示的锁芯装置中的,沿图中的8A-8A线的横向剖视图,图8(b)为表示锁芯装置的内圆筒位于锁定位置时的双运动板和卡止部的关系的,沿图8(a)中的8B-8B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9(a)为表示图8所示的锁芯装置从锁定位置向ACC位置旋转的中途的双运动板和卡止部的动作的横向剖视图,图9(b)为沿图9(a)中的9B-9B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0为图1所示的锁芯装置位于ACC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11(a)为沿图10所示的锁芯装置中的11A-11A线的横向剖视图,图11(b)为表示锁芯装置的内圆筒位于ACC位置时的双运动板与卡止部的关系的,沿图11(a)中的11B-11B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2为从ACC位置返回旋转到LOCK位置侧时的ACC位置,沿钥匙插入方向推入内圆筒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13(a)为图12所示的锁芯装置的,沿图中的13A-13A线的横向剖视图,图13(b)为表示锁芯装置的内圆筒位于ACC位置时的双运动板与卡止部的关系的,沿图13(a)中的13B-13B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4(a)为过去的锁芯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4(b)为沿图14(a)中的14A-14A线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锁芯装置作为汽车用转向锁装置而实施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表示锁芯装置的圆筒锁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2(a)为表示图1所示的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2(b)为表示在图2(a)的圆筒锁的内圆筒旋转到ACC位置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锁芯装置的圆筒锁前面的说明图;图4为图2(a)所示的圆筒锁的锁销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5(a)为图1所示的锁芯装置的内圆筒的俯视图,图5(b)为主要部分的剖面的侧视图,图5(c)为图5(a)中的沿5C-5C线的剖视图,图6表示图5所示的内圆筒的圆筒部的凹部和动作槽,图6(a)为表示圆状槽部的主要部分被剖开的俯视图,图6(b)为侧视图。
像图1所示的那样,锁芯装置包括主体11,该主体11按照可安装于转向柱管等上的方式形成。在该主体11的内部接纳圆筒锁16,该圆筒锁16由内圆筒12、外圆筒13、保护内圆筒12的前面(图1的左端)的锁密封件14、作为滑动部件的双运动板15等构成。
该圆筒锁16像图2所示的那样,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于外圆筒13中沿钥匙插入方向(图2中的向右方向)偏置的双运动板15安装于滑动槽部13a中的状态,将锁密封件14和内圆筒12从外圆筒13的后端(图2中的右端)侧,依次插入到外圆筒13的内部,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它们。
像图3所示的那样,在内圆筒12的前面(图2中的左端面),具有钥匙插入口12a,可通过插入钥匙25,将内圆筒12从可将钥匙25插入外圆筒13的锁定位置(LOCK位置)起依次,向对附件供电的ACC位置、作为运转位置的动作位置(ON位置)和使发动机启动用的起始位置(ST位置)旋转。
再次参照图1,在主体11的内部,接纳有锁定部件18、图中未示出的旋转开关等,该锁定部件18通过凸轮17,伴随内圆筒12的旋转而运动,在锁定位置,与图中未示出的转向轴卡合,阻止旋转;该旋转开关设置于主体11的后端部,同样伴随内圆筒12的旋转而运动。
另外,像图2和图4所示的那样,在外圆筒13的后端底部,形成突部13b,该突部13b的底面形成外圆筒1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像图4所示的那样,在外圆筒13的突部13b,形成下方开口的孔部13c,在将锁销19与作为销偏置机构的螺旋弹簧20一起接纳于该孔部13c的内部后,通过安装于突部13b的底面的压板21防止脱落。在该突部13b的前端侧,同样形成下方开口的安装孔13d,橡胶等的弹性部件22在相对圆筒外周面突出的状态安装。
在该压板21中,形成可通过锁销19的外方端19a(图4中的底端)的插孔21a,锁销19的外方端19a从压板21的插孔21a向外部突出,可突入到主体11的作为卡合部的卡合孔11a中(图1)。
另一方面,在突部13b的顶端,即,外圆筒13的内周部,与孔部13c连通,形成通过锁销19的内方端19b(图4的顶端)的连通孔13e。该连通孔13e的直径小于孔部13c,在周边部,形成孔部13c的底面部13f。
另外,在锁销19的中间部外周,具有凸缘状的弹簧座部19c,通过设置于弹簧座部19c和孔部13c的底面部13f之间的扩压作用的螺旋弹簧20,锁销19从突部13b的底面,即压板21的插孔21a,沿从外圆筒13的外周突出的方向偏置。
此外,像图5所示的那样,内圆筒12呈圆柱状,在前端侧(图5中的左侧)的轴心,形成图3所示的钥匙插入口12a,在其周部,设置安装锁密封件14的突状部12b。在内圆筒12的外周面,从两侧沿轴向,以规定间距分别开设与钥匙插入口12a连通的转臂孔12c,在该转臂孔12c中,设置分别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弹簧,沿半径方向偏置的转臂23(图1)。对于该转臂23,与公知的圆筒锁16相同,通过将钥匙25插入钥匙插入口12a,各转臂23没入内圆筒12的内部。
在该内圆筒12的后端侧(图5中的右侧),设置直径大于前端侧的筒状部12d和呈法兰状突出的凸状部12e。在该筒状部12d,像图5和图6所示的那样,形成在外周面上开口的凹部12f,该凹部12f在内圆筒12的旋转区间内的规定旋转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为ACC位置),接纳锁销19的内方端19b,由此,可使锁销19的外方端19a与主体11的卡合孔11a脱开。
另外,按照与凹部12f交叉的方式,在筒状部12d的外周面上开口的动作槽部12g沿圆周方向形成。该动作槽部12g的深度小于凹部12f,按照允许在锁销19的外方端19a突入主体11的卡合孔11a的状态,内圆筒12在规定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从锁定位置到起始位置)旋转的方式形成。像图5(c)所示的那样,该动作槽部12g的底面构成按压面部12h,该按压面部12h与锁销19的内方端19b接触,在向主体11侧突出的状态保持锁销19,在该锁销19的内方端19b位于按压面部时,锁销19的内方端19b与按压面部12h接触,在突入到主体11的卡合孔11a中的状态保持锁销19的外方端19a,由此,圆筒锁16保持于主体11的内部。
此外,动作槽部12g中的沿轴向形成的侧面构成保持面12i,该保持面12i与锁销19的内方端19b卡合,限制内圆筒12的轴向的移动。在该保持面12i的前端侧(图6中的左侧)中央部形成凹切部12j,该凹切部12j按照与凹部12f连接的方式形成,在ACC位置,沿钥匙插入方向推入内圆筒12,由此,锁销19的内方端19b在可接纳于凹部12f中的状态与凹切部12j卡合。像图2(b)和6(a)所示的那样,该凹切部12j的圆周方向的侧面与锁销19的内方端19b卡合,起到限制从内圆筒12的ACC位置旋转的作用。
再次参照图5,在凸状部12e的前端侧(图5的左侧)的表面,成一体设置沿钥匙抽出方向突出的卡止部12k。该卡止部12k形成在锁定位置方向侧沿轴向的卡止面12m,在动作位置方向侧形成平滑倾斜的锥面12n。
在凸状部12e的后端侧(图5(b)中的右侧)的表面,设置凸部12p,在圆筒锁16安装于主体11上时,该凸部12p与主体11的内周面接触,在ACC以外阻止沿钥匙插入方向推入内圆筒12的情况。该凸部12p在ACC位置,与图中未示出的形成于主体11的内周面上的凹槽卡合,由此,可沿钥匙插入方向移动内圆筒12。
另外,在凸状部12e的中间部,设有在后方(图6的右侧)突出的连接部12r。由此,像图1所示的那样,该连接部12r与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主体11上的凸轮17连接,可将该内圆筒12的旋转动作传递给锁定部件18和图中未示出的旋转开关。另外,像图6(b)所示的那样,在凸状部12e的连接部12r的周边部,按照围绕连接部12r的方式,形成呈圆弧状下凹的圆状槽部12q,在沿钥匙插入方向移动内圆筒12时,凸轮17的前端可卡合。
另一方面,再次参照图2,在沿轴向形成于外圆筒13的顶面侧(图2中的顶侧)的滑动槽部13a中,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双运动板15。另外,该双运动板15沿钥匙插入方向,通过复位弹簧24偏置,双运动板15的前端从沿轴向开口的滑动槽部13a的开口部13g突出。
由此,圆筒锁16按照该双运动板15的前端部与内圆筒12的凸状部12e接触的方式构成。由此,如果将内圆筒12从锁定位置旋转到ACC位置,则像图6(a)所示的那样,锁销19的内方端19b可与动作槽部12g的保持面12i脱开,可与凹切部12j卡合,由此,内圆筒12通过双运动板15,沿钥匙插入方向自动推出。其结果是,锁销19的内方端19b与凹切部12j卡合,内圆筒12保持在ACC位置。
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方案,如果在将圆筒锁16安装于主体11上之前,将内圆筒12预先旋转到ACC位置,由于锁销19的内方端19b保持在可接纳于凹部12f中的状态,故可简单地将圆筒锁16安装于主体11上。另外,在将内圆筒12旋转到ACC位置时,内圆筒12的凸状部12e通过双运动板15,与外圆筒13的后端部离开,故从外观上可容易确认圆筒锁16是否处于可安装于主体11上的状态。因此,可确实防止误将位于ACC位置以外的旋转位置的圆筒锁16安装于主体11上的情况。
像图7所示的那样,在主体11上设置以可插入圆筒锁16的方式开口的圆筒部11b。在该圆筒部11b的内周面,沿轴向延伸有与锁销19卡合的插入槽11c。该插入槽11c在圆筒部11b的中间部,与沿径向(图7中的向上方向)推入锁销19的倾斜面11d连接。
因此,如果将圆筒锁16插入圆筒部11b,则锁销19的外方端19a与倾斜面11d接触,由此,锁销19抵抗螺旋弹簧20的偏置力而推入,将锁销19的内方端19b接纳于凹部12f中。
另外,如果插入圆筒锁16,直至圆筒锁16的连接部12r与凸轮17连接,由于锁销19的外方端19a与形成于圆筒部11b的底面侧的卡合孔11a面对,故通过螺旋弹簧20的偏置力,锁销19突出,与卡合孔11a卡合,由此,圆筒锁16与主体11成一体地连接。
此外,由于弹性部件22在通过圆筒部11b的内周面压缩的状态安装,故可抑制圆筒锁16和主体11的晃动。
另外,在与双运动板15的前端面对的圆筒部11b的内周面上,设置沿轴向突出而形成的接触部11e。由此,如果插入圆筒锁16,直至锁销19的外方端19a与卡合孔11a卡合,则沿钥匙抽出方向(图7中的向左方向)推动双运动板15,在圆筒锁16安装于主体11上的状态,双运动板15的钥匙插入方向的负荷不作用于内圆筒12上。
此外,标号24表示凸轮弹簧,该凸轮弹簧24用于沿钥匙抽出方向使内圆筒12偏置,该内圆筒12可在ACC位置抵抗该凸轮弹簧24的偏置力,沿钥匙插入方向推入。
下面对像上述那样安装圆筒锁16的汽车用转向锁装置的动作进行描述。
图8(a)为沿图1所示的锁芯装置中的沿图中的8A-8A线的横向剖视图,图8(b)为表示锁芯装置的内圆筒位于锁定位置时的双运动板15与卡止部的关系的沿图8(a)中的8B-8B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9(a)为表示图8所示的锁芯装置从锁定位置向ACC位置旋转的中途的双运动板和卡止部的动作的横向剖视图,图9(b)为沿图9(a)中的9B-9B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锁芯装置位于ACC位置时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11(a)为沿图10所示的锁芯装置中的11A-11A的横向剖视图,图11(b)为表示锁芯装置的内圆筒位于ACC位置时的双运动板与卡止部的关系的沿图11(a)中的11B-11B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2为表示从ACC位置返回旋转到LOCK位置侧时,在ACC位置沿钥匙插入方向推入内圆筒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向剖视图。图13为图12所示的锁芯装置的沿图中的13A-13A线的横向剖视图,图13(b)为表示锁芯装置的内圆筒位于ACC位置时的双运动板与卡止部的关系的沿图13(a)中的13B-13B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在内圆筒12位于锁定位置时,像图8所示的那样,双运动板15的前端在形成于内圆筒12的凸状部12e的卡止部12k的锥面12n,在ACC位置侧(图8(a)中的顺时针方向)面对,像图9和图10所示的那样,如果将钥匙25插入钥匙插入口12a,将内圆筒12向ACC位置旋转,则锥面12n推动双运动板15的前端,沿钥匙抽出方向移动它,由此,可在与卡止部12k无关的情况下,旋转内圆筒12。如果双运动板15越过卡止部12k,则通过复位弹簧24的偏置力恢复到原始的位置,处于图11的状态。
可在从锁定位置旋转到ACC位置后,在没有妨碍的情况下从ACC位置旋转到运转位置和开始位置。另外,像图8(a)所示的那样,由于在ACC位置以外的锁定位置、运转位置和开始位置,锁销19的内方端19b位于与内圆筒12的筒状部12d的按压面部12h面对的位置,故无法插入锁销19,无法将圆筒锁16与主体11脱离。
另一方面,在内圆筒12位于ACC位置的场合,像图11(a)所示的那样,锁销19的内方端19b面对内圆筒12的筒状部12d的凹部12f,由此,从主体11的外周面将工具等插入卡合孔11a,推入锁销19,直至将锁销19接纳于凹部12f中的位置,由此,可使圆筒锁16与主体11脱离。
在ACC位置,像图11所示的那样,双运动板15的前端在形成于内圆筒12的凸状部12e的卡止部12k的卡止面12m,在锁定位置侧(图11(a)中的逆时针方向)面对,由此,阻止从锁定位置向ACC位置的旋转。
由此,在使内圆筒12从ACC位置旋转到运转位置和开始位置之后,在要从ACC位置返回旋转到锁定位置的场合,像图12所示的那样,沿钥匙插入方向推入钥匙25。
于是,抵抗凸轮弹簧24的偏置力,使内圆筒12向后方移动,像图13(b)所示的那样,形成于内圆筒12的凸状部12e上的卡止部12k的卡止面12m从与双运动板15的前端卡合的位置脱开,由此,可使内圆筒12返回旋转到锁定位置。
于是,在将内圆筒12从运转位置等返回旋转到ACC位置时,在未沿钥匙插入方向推动内圆筒12的场合,可通过双运动板15与卡止部12k的卡止面12m卡合,阻止返回旋转到锁定位置,仅仅在沿钥匙插入方向推动内圆筒12的场合,可将内圆筒12返回旋转到锁定位置。
由此,可作为下述的双运动型的锁芯装置而实施,其可防止内圆筒12在汽车的行驶中等期间,因不小心而返回旋转到锁定位置。
此外,在圆筒锁16与主体11脱离时,由于内圆筒12的沿钥匙插入方向的偏置采用复位弹簧24和双运动板15,故可采用双运动机构所必需的组成部件,改善圆筒锁向圆筒锁装置的安装性。
因此,可提供圆筒锁16的安装操作容易,并且部件数量少的双运动板的锁芯装置。
上面对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也可比如设置于内圆筒12的凹部12f按照在ACC位置以外的旋转位置,接纳锁定销19的方式设置。另外,锁定销19不限于设置于外圆筒13的底部的场合,可设置于任意的位置。
还有,挤出面部和凹部12f的形成部位不限于内圆筒12的筒状部12d,可形成于内圆筒12的任意的部位。
还有,本发明不限于汽车等的转向锁装置,只要为必须要求采用圆筒锁的锁芯装置,均可适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其中,圆筒锁和锁销与主体的卡合部卡合,由此将上述圆筒锁保持于上述主体内部,该圆筒锁由内圆筒和外圆筒等构成,按照可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将上述内圆筒接纳于上述外圆筒中;该锁销设置于上述外圆筒上,将该圆筒锁安装在主体内,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圆筒中,在上述内圆筒的旋转区域内的规定旋转位置,设置有接纳上述锁销的凹部;凹切部,该凹切部按照与凹部连接的方式形成,在规定旋转位置,沿钥匙插入方向移动上述内圆筒,由此与上述锁销卡合,阻止上述内圆筒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圆筒上,设置按照与上述凹部交叉的方式沿圆周方向形成的动作槽;在规定旋转位置,沿钥匙抽出方向移动上述内圆筒,由此,可使上述锁销与上述凹切部脱离与上述动作槽卡合,允许上述内圆筒的旋转,并且在规定旋转位置以外的旋转位置,将阻止上述内圆筒的轴向的移动的保持面设置于与轴向相垂直的动作槽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圆筒上设置沿钥匙插入方向使上述内圆筒偏置的偏置机构;在规定旋转位置,上述偏置机构沿钥匙插入方向推动上述内圆筒,使上述锁销与上述凹切部卡合,由此,阻止上述内圆筒向上述规定位置以外的旋转位置的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卡止部,该卡止部成一体地设置于上述内圆筒的后端部,沿钥匙抽出方向突出;滑动部件,该滑动部件在沿钥匙插入方向偏置的状态接纳于上述外圆筒中,在上述内圆筒的规定旋转位置与上述卡止部卡合,由此,阻止上述内圆筒的返回旋转;通过使上述滑动部件的前端部与上述内圆筒接触,沿钥匙插入方向使上述内圆筒偏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上述圆筒锁接纳于上述主体内部,使沿钥匙抽出方向推动上述滑动部件的接触部设置于上述主体的内周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单地将圆筒锁安装于主体上的锁芯装置的圆筒锁的安装结构。一种锁芯装置的圆筒锁(16)的安装结构,在主体(11)的内部安装圆筒锁(16),该圆筒锁(16)由内圆筒(12)和外圆筒(13)等构成,设置于外圆筒(13)上的锁销(19)与主体(11)的卡合部(11a)卡合,由此将圆筒锁(16)接纳于主体中,其特征在于,在内圆筒(12)中,在规定旋转位置设置有接纳锁销(19)的凹部(12f),凹切部(12j);该凹切部(12j)与凹部(12f)的一端部连接,在规定旋转位置,沿钥匙插入方向移动内圆筒(12),由此,锁销(19)与凹切部(12)卡合,阻止内圆筒(12)的旋转。
文档编号E05B27/10GK1779206SQ200510125608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6日
发明者塚崎学 申请人:株式会社有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