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卧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80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层卧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层构造的房间,尤其涉及铁路客车、客轮等载客交通工具和固定建筑物内 的具有相互结合的上、下层子卧室的双层卧房。
背景技术
在铁路客车、客轮或者某些经济型旅馆中,有各种形式的卧房。从经营者角度上说,卧 房的构造形式应该能够在有限的建筑空间中尽可能地提供较多的铺位。不过,已经采纳的各 种增加铺位密度的手段,却显著地损害了每个铺位的舒适性。因此,现有的铁路客车、客轮 中,为了满足小部分有较高支付能力的旅客的高舒适性需求,采取的措施一般都是提供少量 高价的软卧车厢或高等级包舱、客房。在中国现有的铁路卧铺车厢中,舒适性较高的车厢是软卧车厢和高级软卧车厢。其中常见的是RW25型软卧客车。它采用9个带门的4人包间,共36个铺位。每个包间有两个上铺 和两个下铺。而在极个别的特快车次的编组中配置的高级软卧车厢中, 一般设有单人包间2 个、带卫生间的双人包间5个、4人包间1个;另还设有一个公共淋浴间。在每个包间内设 有可点播节目的平面电视;在单人包间内设有淋浴卫生间。这种舒适性很高的高包车厢的定 员只有16人,与66人的硬卧车厢相比,空间利用率损失很大,因而票价不菲。在一般的软卧和硬卧车厢内,卧铺的安排方式都是靠车厢的一个侧墙安排9至11个敞开 式、半封闭式或全封闭式的卧铺间,每个卧铺间内有两列靠间壁分隔的双层或者三层卧铺。 中、上层卧铺的旅客以梯蹬上下。这种通常的铺位安排方式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上层铺位距离地板的高度过高,旅客上下铺的难度大,动作复杂,不方便。2、 铺位空间是开放式的,不能为每个旅客单独提供独立和封闭的卧室空间,缺乏隐私和 安全保障。即使是在带门的可以封闭的软卧包间内,由于是多人合住,若同行者相互 并不相识,或者男女混合,也仍然存在隐私性、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即便是双人高级 包间内,由于两位旅客也不一定是相识的,性别也不一定相同,因此问题仍然存在。3、 上层铺位没有为旅客提供类似普通卧室床边的可供站立的地面空间,因而,上铺的旅 客要想站起来,只能先顺梯子从高高的床铺上爬下来,站到下层铺位前的共用地板上, 很不方便。4、 上层铺位的构造不能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坐姿环境。若希望像坐在座椅上那样坐一会 儿,只能先顺梯蹬爬下来后,在下层铺位上暂时借座,或者到走廊通道边的简易折叠 凳上暂时坐一坐。不仅自己麻烦,也影响其他人休息或者走路。5、 各层铺位(尤其是中、上层铺位)的布置方式使旅客在躺卧姿势下很难观察窗外景观。6、 这种铺位布局难以实现为每个铺位提供单人使用的独立的桌台。7、 这种铺位的空间布局无法使每个旅客获得独立的舒适的视听设施或者联网电脑所需 要的合适的空间环境,这将成为迅速发展和普及中的多媒体和无线互联网技术在列 车、客轮中的应用的难以克服的阻碍。8、 这种铺位的布局无法为每个旅客分别提供专用的卫生间设施。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基本目的首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坐卧和站立空间、封闭且 相互独立、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出入方便、有上下两个封闭独立的单人卧室的双层卧房。 本发明的上述基本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构成包括相互结合的上层子卧室和下层子卧室,上、下层子卧室处于 前壁1、外壁2和左、右两面侧壁围成的空间之内;两面側壁中的一面侧壁与上层子卧室的 5-02和下层子卧室的固定泉板6-01后沿相接,另一面側壁与下层子卧室的g 5-01和 上层子卧室的固定泉板6-02后沿相接;上、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2、 7-01开设在前壁1, 房门7-02、 7-01外有共用的走廊;上层子卧室内的固定泉板6-02前沿与地板5-02的边缘之 间的区域由上层子卧室内的床下间壁10-02封闭;上层子卧室内的固定M 6-02和地板5-02构成下层子卧室的跃层式顶棚;其独特之处在于a) 所述的走廊的i(Mll3低于上层子卧室Mk^5-02、高于下层子卧室Mk^1 5-01,并且 上层子卧室与走廊地板13之间经由房门7-02和至少两亂漆阶15-02连通;下层子卧 室与走廊地板13之间经由房门7-01和至少两級踏阶15-01连通;b) 上层子卧室的固定M 6-02尾沿上方被一间壁即床尾间壁11封闭;该床尾间壁11 与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1之间的空间间距不小于0. 25米。在本文中,特征名称后的数字为附图标记。本文中所称的"床板",是指用来承载床垫并支撑人体躺卧的板状物,而"固定床板"是 指固定在基体上的床板。本文中所称的"间壁",是指用来分隔空间的板状墙壁。本文所称的"前壁"是指所述的双层卧室的靠走廨的墙壁,与前壁相对的另一侧的墙壁 是"外壁",前壁、外壁之间的左右两个墙壁是"侧壁"。在现有的RW25型软卧车厢中,如果应用本发明提出的上述技术特征,就可以在不扩展 车厢容积和车厢厢体尺寸的前提下,提供至少32个封闭独立的单人子卧室,每个子卧室内都 有坐、卧、站立和走动空间。由于走廊地板置于上、下层子卧室的地板之间,使每个子卧室 的房门与走廊之间都有落差相近的几级踏阶连通,因而,旅客无需借助扶手就可以像走在普 通台阶上那样轻松地进出卧室。当然,在车厢的两端,为了与普通车厢的两端通过台衔接, 在这种车厢的走廊地板的两端接近端门处可能需要设置几级台阶。本发明虽然非常适合应用在铁路卧铺车厢中,但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完全 不限于铁路车厢。在轮船、长厢型的公路客车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以不同的尺 寸变化来应用本发明。而且,除了在交通工具中之外,当然也可以在某些固定建筑物中应用 本发明,以获得高空间利用率的舒适的卧房。比如,在旅馆、宿舍中应用。也可以按着本发 明的特征,制成标准化、模块化、可搬移、可对接、可拆装的双层卧室单元,以便于快速组 装出具有很多单人包房,且空间利用率很高的楼宇式大型宿舍、旅馆。在具体应用中,为了既能够降低双层卧房的总高度,又能够为上、下层子卧室提供可以 直身站立的地板上方空间,会产生上方子卧室的床板与地板之间的高度太高,不容易坐上去 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的一个附加的技术特征是上层子卧室的固定泉板6-02前沿下方、 5-02上方有一层搁脚台16-02。 这样,站在地面的人就可以借助搁脚台上床。坐在床上的人也可以将脚搁在搁脚台上。 搁脚台虽然可以避免坐在床上的人双腿悬空,但由于床铺的宽度过大,不能让側壁直接 充当靠背,所以,这样的坐姿仍然不够舒适。若像目前高级软卧包厢中那样,在床后的側壁上安装靠背垫,虽然会改善坐姿的舒适性,但仍然比不上带扶手的靠背座椅。为此,本发明 提出了以下附加技术特征a) 子卧室内的床板包括一段位于床头处的可沿铰轴向床铺后沿方向翻折起来的可翻折 ^L18和另一段固定^L6,b) 放平状态的可翻折床板18下方有座台20;该座台20与可翻折床板18构成一个带靠 背的座椅,翻折起来的可翻折床板18构成该座椅的靠背;c) 可翻折泉fel 18的铰轴轴心线与床后沿间距超过0. 2米;d) 所述座台20的底面属于下层子卧室的顶棚构造。上述可翻折床板翻开后,可以直接靠在侧壁上定位,也可以通过在铰接轴处安装调角器 的方式来控制翻转角度。本文中所述的"床头",是指子卧室内的床铺的靠近外壁处的一侧端部。相对的另一侧称 为"床尾"。床铺的靠侧壁的一侧边沿为"床铺后沿",相对的另一侧边沿为"床铺前沿"。本文所称的"座台"是指适合人坐的台、板状物体。上述附加技术特征使子卧室内的床铺具有了可转换为带靠背的座椅的功能,进一步改善 了卧室内的坐位条件。如果在卧室的外壁开设窗户,坐在这种带靠背的座椅上的人便可以用 非常舒适的坐姿观察窗外景观。显而易见的是,用现有技术中的通常方式在上述的可翻折床板的充当座椅靠背的那一面 的两边安装可翻折收放的座椅扶手,当然会进一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在以上特征基础上,为了给子卧室提供专用的卫生间设施,从而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和实 用性,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如下附加技术特征a) 上层子卧室内的J^M1 5-02旁的側壁3-02至固定床板6-02前沿之间有一个内室门 8-02,内室门8-02至前壁1之间的固定床板6-02前沿处被一间壁即内室间壁12-02 封闭;在内室门8-02与前壁1之间靠内室间壁10-02 —側设置了一个马桶32-02和 一个洗手盆33-02;b) 下层子卧室内的iiM^ 5-01旁的側壁3-01至固定^ 6-01前沿之间也有一个内室门 8-01,在内室门8-01与前壁1之间的固定床板6-01前沿处被一间壁即内室间壁12-01 封闭;在内室门8-01与前壁1之间靠内室间壁10-01 —侧设置了一个马桶32-01和 一个洗手盆33-01。按着上述特征形成的这个卫生间内的空间同时充当了室内走廊。与通常的将卫生间置于 外壁与床头前的布局方式相比,这种贯通型卫生间能够为卧室内节省出台桌空间和窗口面积, 为床头前腾出靠窗的座位环境。马桶和洗手盆是卫生间的必要设备,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卫生间整体密封性能和 防潮性能,并在卫生间地板四周设置挡水凸沿的前提下,还可以在卫生间内安装淋浴喷头等 洗浴设备。当然,还要配套提供外围的上下水管道设备和大容量水箱,以及热水系统、换气 系统。 一般来说,在供水供热条件相对比较充裕的客轮上可以装设淋浴设备,而在铁路客车 上,则主要由于水箱容量不足而难以在所有子卧室内实施。为了优化上下层子卧室的室内空间的高度尺寸关系,在按这上述方式增加了卫生间的情 况下,本发明提出了一个进一步的附加技术特征上层子卧室的内室门8-02至前壁l之间的ttl 14-02低于内室门8-02至外壁2之间的 子卧室内的Ak^5-02,并在内室门8-02门口处形成台阶,这个台阶的设置,使房门口处的台阶级数可以相应减少一级。这样,当采用下级宽上级窄方式的踏阶时,便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踏阶空间对卫生间地板的占用面积。上述双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与下层子卧室的室内空间在高度方向相互交错借用,从而降 低了双层卧房的总高度。如果在具有如上所述构造的双层卧房的上方再增加另一个同样构造 的双层卧房,则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下层子卧室与处于下方的双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之间 就没有形成空间借用关系。为了使再次叠加的多层的双层卧房之间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提出如下附加技术特征a) 有多层上下重叠且相互结合的所述的双层卧房;b) 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门外走廊地板13是其下方的双层卧房的门外走廊顶棚;c) 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下层子卧室固定^L6-Ol是其下方的另一个双层卧房的上层 子卧室的AM!5-02区域上方的室内顶棚;d) 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下层子卧室的地板5-01是其下方的另一个双层卧房的上层子 卧室的床铺区域上方的室内顶棚;e) 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下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1前沿至地板5-01边沿之间由一 间壁即床下间壁10-01封闭,该床下间壁10-01的另一侧空间属于其下方的另一个 双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空间。采用了上述技术特征之后,便使上下重叠的双层卧房之间也产生了在髙度方向上的空间 交错借用,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在实际应用中,许多结伴同行的旅客往往希望同住一间双人间。而釆用上述构造形式的 双层卧房,如果床铺的宽度事先确定为单人床铺宽度,那么,每个子卧室就只能是单人卧室。 即使事先确定为双人床宽度,也只能形成类似夫妻间那样的连体双人床。而在经营中,显然 无法总是能够使这种连体双人床找到合适的客人。也就是说,以事先确定一定比例一定数量 的单人、双人房间的方式是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所有入住旅客的独住、同住要求的。另外, 即使是同住在双人房中的一对旅伴,也常常会有其中一人睡眠中打軒而影响另一人休息的情 况。为此,本发明提出的更进一步的附加技术特征是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并排结合且共用一个走廊的所迷的双层卧房;这两个相邻的双层卧房 的上、下层子卧室的位置布局互为镜像;这两个相邻的双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或者下层子卧 室之间靠床前地板5边缘的共用侧壁3上开有一扇带双向反锁装置的侧壁门22。这里所说的"双向反锁装置",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带双向反锁功能的锁具,也可以是更 简单的方式在门的两侧安装插销。它的作用是只有所述的侧壁门两侧的子卧室内的主人 都同意并且都打开各自方向的门锁或者插销后才能将这两个相邻子卧室相互连通起来。而且, 门两侧的人都可以将该側壁门反锁住,以阻止对方进入。当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第三 个门锁,该门锁只能由管理人员打开。这样,就可以由管理者来最终决定是否将这两个包房 联通起来。这样,就可以根据旅客的意愿随时将这两个相邻的子卧室之间互相联通起来,形 成双人包房。当睡眠时,还可以随时将側壁门关闭来隔阻对方的鼾声。本发明在铁路客车中应用时,可能会有必要采用集便器。为了节省投资提高效率,可以 将一个集便器同时为多个子卧室使用。 一节有32个子卧室的软卧客车车厢可以只采用8个或 者更少的集便器。综上所述,相对于本文的背景技术一段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主要缺陷,本发明提出的上 述全部技术特征在总体上的优点可以概括为1、上层子卧室和下层子卧室里的人都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踏阶进出房门。这个动作对于一般人来说甚至不需要借助扶手,只要像上下普通楼梯那样抬一抬脚即可。2、 子卧室的空间是封闭的舱室空间,这就为里面的人提供了独立的隐私空间。对于单人 出行的人,尤其是女性旅客来说,这个隐秘、独立的个人空间的优点是很明显的。采 用了本发明的具有32个单人包间的软卧客车车厢与传统的具有9个4人包厢(即36 个铺位)的软卧客车车厢相比,前者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即使与前述的所谓高级软 卧包厢相比,这种全部由带靠背椅、带独立卫生间且可以成对互通的单人包厢在舒适 性、隐私性以及价格方面的优势仍然非常显著。对于经营方来说,定员32人与定员 16人的差别所能带来的效益就已经很可观了。3、 虽然本发明提出的上层子卧室处于下层子卧室的上方,然而,与传统的软卧车厢的四 人包房中的上铺截然不同的是,这种上层子卧室内为旅客提供了在室内的床边站立的 地板空间。虽然这个站立空间面积并不宽裕,但却非常有利于旅客的起居活动。4、 本发明实现的带靠背的座椅的功能对于旅客来说显然是非常需要的。人在生理上不适 合长时间躺卧,也不适合长时间保持坐姿。本发明在同一个卧室内为旅客提供了随时可以方便地相互转换的床铺和带扶手的舒适的靠背软椅。5、 与现有的软卧包厢中的上铺环境相比,本发明由于为所有旅客都提供了独立的靠窗的 靠背椅,因而,所有旅客都可以坐在这个自己专用的窗边靠背椅上,以舒适的坐姿自 由观察窗外景色。6、 与现有的软卧包厢中的上铺环境不同,本发明不仅为所有旅客提供了专用的靠背椅, 而且,在所有的靠背椅前还设置了很实用的桌台。7、 有了舒适的座椅以及座椅前的桌台,那么,在桌台上放置键盘鼠标,在桌台后面的侧 壁上固定安装平板显示器,再通过线缆联通服务器,就形成了很理想的网吧包间环境。 带上网条件的单人卧室包间对于许多长途旅行的网迷旅客来说,其诱惑力难以抗拒。8、 本发明为所有子卧室都提供了专用的带门的独立卫生间。这个奢侈的条件对于现有的 36铺位的软卧客车来说是无法想象的,然而却是非常实用的。9、 相邻子卧室之间可以通过打开侧壁门的方式在空间上相互连通的特点,使两个相邻的 单人间可以很容易转换成双人间。这个特点不论对旅客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有利,不 仅彻底消除了单人间与双人间的矛盾,使经营者可以从容应对不断变化的单双包房需 求,而且还让"双人包间"中的旅客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通过关闭側壁门的方式相互 暂时分隔起来,以避免对方鼾声的打扰。等睡醒后再开门连通。以下将通过几个实施方案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更具体的技术特征和积极效果做详细描述附衝说明參

图1至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特征具体设计的一种双层卧房的四个不同视角的 剖视立体视图;其中,图1、图2是剖开了下层子卧室的地板边侧壁和上层子卧室床后側壁 后的剖视立体视图,图3、图4是剖开了上层子卧室的地板边侧壁和下层子卧室床后侧壁后 的剖视立体视图。參图5、图6是三个图1至图4所示的双层卧房相互连排组合后的剖视立体视图;其中, 图5是剖开了其中一个双层卧房的下层子卧室的地板边侧壁和上层子卧室床后侧壁后的剖视 立体视图,图6是剖开了其中一个双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的地板边侧壁和下层子卧室床后侧 壁后的剖视立体视图。參图7至图14是一种根据本发明附加技术特征设计的能够多层交错结合的双层卧房的8 个不同视角的立体视图;其中,图7、图8是剖开了双层卧房的外壁后的剖视立体视图;图9、 图10是从走廊外侧方向观察的立体视图;图ll、图12是剖开了上层子卧室的地板边侧壁和 下层子卧室床后側壁后的剖视立体视图,图13、图14是剖开了下层子卧室的地板边侧壁和 上层子卧室床后侧壁后的剖视立体视图。 图15、图16是图7至图14所示双层卧房按着多层多列方式组合成楼宇式旅馆的立体 视图其中,图15是沿走廊中线剖开后的一侧方向的三层五列双层卧房的立体视图,其中部 分房间的前壁已被剖开;图16是两组如图15所示多层多列双层卧房反向相对组合而成的共 用中部走廊的楼宇式旅馆的立体视图,其中部分双层卧房的外壁已被剖开。參图17至图24是应用了本发明的一种铁路客车车车厢;其中,图17、图18中所示的 是部分车厢外壁被剖开后的一段车厢的剖视立体视图,图19、图20是该型车厢中的一个双 层卧房单元的剖开车厢外壁后的剖视立体视图;图21、图22是一段车厢中剖开了一个双层 卧房的上层子卧室的地板边侧壁和下层子卧室的床后侧壁后的剖视立体视图;图23、图24 是一段车厢中剖开了一个双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的床后侧壁和下层子卧室的地板边侧壁后的剖视立体视图。參图25至图32所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特征具体设计的一种带侧壁门和可翻折床板的铁路 客车车厢;其中,图25是一对布局互为镜像且下层子卧室之间有共用的侧壁门的双层卧房的 剖开了外壁后的剖视立体视图;图26是图25的正视图,演示了可翻折床板的翻折原理和翻 折过程;图27、图28是图25所示的一对相邻双层卧房的剖开了外壁、 一側侧壁以及上层子 卧室的内室门门板局部后的剖视立体视图;图29、图30是一对布局互为镜像且相邻的两个 上层子卧室之间有共用的側壁门的双层卧房的剖开了车厢顶拥和上方部分外壁后的剖视立体 视图;图31、图32是剖开了部分车厢的外壁和顶棚后的一段车厢的剖视立体视图。參图33是在图7至图16所示的双层卧房的基础上采用了互为镜像布局且开设侧壁门后 的两对相邻双层卧房的剖开了外壁后的剖视立体视图。參图34是将多对图33所示的双层卧房按着三层四列方式重叠组合后形成的楼宇式旅馆 的立体视图。下表是以下各实施方案中零部件或特征名称与附图标记对照表。l.前壁12.内室间壁23.洗手盆34.镜子2.外壁13.走廊地板24.座椅靠背垫35.下水管道3.地板边侧壁14.卫生间地板25.窗户36.行李台板4.床后沿侧壁15.踏阶26.固定床板床垫37.综合控制面板5.子卧室地板16.搁脚台27.可翻折床板床垫38.固定靠垫6.固定床板n.固定床板28.座台坐垫39.搁脚台下间壁7.房门18.可翻折床板29.桌台40.衣挂8.内室门19.储藏架30.电脑显示器41.灯具9.側壁门20.座台31.电视机42.座台后凹槽IO.床下间壁21.座椅扶手32.马桶ll.床尾间壁22.马桶33.洗手盆为了区别上表中所列的特征应用在哪一层子卧室,在说明书附图和下面的实施方案描述 中,可能会在上表中所列的特征标记数字的后面加上后缀"-or'或"-02",以分别表示该特征应用在下层子卧室(01)或上层子卧室(02)中。在下面的实施方案描述文字中,如果对 一个特征名称没有标注后缀,则表示同时包括上层子卧室和下展子卧室中的该特征。比如, "桌台29"表示同时包括上层子卧室的桌台29-02和下层子卧室的桌台29-01 ;而"桌台29-02" 则仅特指上层子卧室的桌台。
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本发明基本特征的一个实施方案是一种双层卧室,其枸造特征参见图1至图6。它 由上层子卧室和下层子卧室相互结合而成。上、下层子卧室共用前壁l、外壁2和两側侧壁。 上层子卧室内的地板5-02借助三级踏阶15-02通过上层子卧室房门7-02与走廊地板13连通; 下层子卧室内的地板5-01借助三级踏阶15-01通过下层子卧室房门7-01与走廊地板13连通。在上层子卧室内,床铺的固定床板6-02下方空间属于下层子卧室。也就是说,上层子卧 室的固定床板6-02,同时兼作下层子卧室的一部分顶棚。上层子卧室的地板5-01也同时兼作 下层子卧室的部分顶棚。下层子卧室的床铺处于上层子卧室的地板5-02正下方,下层子卧室 的地板5-01处于上层子卧室的床铺的正下方。参见图1至图4,在下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1前沿中部至地板边側壁3-01中部之间有 一个内室门8-01。在内室门8-01至房门7-01之间的固定床板6-01前沿处被内室间壁12-01 封隔开来,使房门7-01、内室门8-01、侧壁3-01和内室间壁12-01之间形成一个两面带门的 通道空间。在这个通道空间内的靠内室间壁12-01 —侧安装了一个马桶32-01和一个洗手盆 33-01。在洗手盆33-01的上面有一面镜子34-01。在内室门8-01至外壁2之间是下层子卧室 空间,在床头的前面靠侧壁3-01和外壁2处的墙角安装了一个桌台29-01。桌台29-01上面 还有一层物品架。外壁2上开设一扇窗户25-01。在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前沿中部至地板边側壁3-02中部之间有一个内室门8-02。 在内室门8-02至房门7-02之间的固定床板6-02前沿处被内室间壁12-02封隔开来,使房门 7-02、内室门8-02、侧壁3-02和内室间壁12-02之间形成一个两面带门的通道空间。在这个 通道空间内的靠内室间壁12-02 —侧安装了一个马桶32-02和一个洗手盆33-02。在洗手盆 33-02的上面有一面镜子34-02。在内室门8-02至外壁2之间是上层子卧室空间,在床头的前 面靠侧壁3-02和外壁2处的墙角安装了一个桌台29-02。桌台29-02上面还有一层物品架。 外壁2上开设一扇窗户25-02。上、下层子卧室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借用,使上层子卧室的地板5-02低于下层子卧室的顶棚。为了既能保证下层子卧室内的地板5-01上方空间有足够高的高度,又能保证下层子卧室 地板5"01与走廊地板13之间的相对高度不能超过三鈒台阶(否则,踏阶会过多占用室内空 间),在本实施方案中,将上层子卧室地板5-02与走廊地板13之间的相对高度设置成4级台 阶高度,并且,将上层子卧室内的卫生间地板14-02充当最上层的一级台阶,也就是说,整 个上层子卧室的卫生间地板14-02比内室门8-02里面的卧室地板5-02降低了一个台阶高度。 这样,从上层子卧室的卫生间走到走廊地板13时,就仍然和下层子卧室一样,只需要经过三级台阶。另外,为了减小上层子卧室房门口处的踏阶15-02构造对上层子卧室的卫生间地板14-02 的平整性的影响,在本方案中,将上层子卧室的房门处的三级踏阶15-02中的下数第二级踏 阶设置成门槛一侧的小缺台形状,其缺口处占用的卫生间地板14-02面积虽然很小,但却足 以容纳一只脚,仍然具备一级踏阶的功能。当然,进出这种房门时,要按着各级踏阶15-02的构造要求来迈出对应的左右脚。另外,本方案还将上层子卧室的房门7 02向前壁内縮入0.2 米,以避免下数第一级踏阶形成卫生间内地板14-02上的凹洞。同样,在下层子卧室的卫生间内,为了尽量减小踏阶15-01对卫生间使用空间的占用, 其门口踏阶15-01的构造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造将上数第一级踏阶也减窄成一个缺台形状, 上数第二级踏阶则做成靠側壁3-01方向的一个矮凳型踏阶。为了尽量加宽卫生间的空间,本方案将上、下层子卧室内的内室间壁12-02、 12-01向上、 下层子卧室的床铺方向都切入约0.2米。这样,床板的顶面形状就因此变成外宽(0.8米)内 窄(0.6米)形状,并且将内室门8-02、 8-01门框边的内室间壁12*02、 12-01的转角处制成 柔滑的大圆角形状。实验证明,这种形状的床铺对睡眠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这样的处理方 式只是在左右侧壁间距比较小的情况下才可能需要采纳。当左右侧壁间距可以达到1.8米左 右时,己经完全不必采用这样的措施了。在本方案中,特制的马桶32的冲水设施的蓄水池可以设置在侧旁的洗手盆33下方。在上层子卧室的床尾间壁11上方设置了一个行李架36-02。为了使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1可以向内完全打开,本方案将床尾间壁11进行变形处理, 使其面向下层子卧室房门7-01 —侧的一面留出一个与下层子卧室房门7-01的门板回转范围 吻合的凹面(参见图l、图2、图13、图14),以避免给房门的开闭造成阻碍。采用这个特征 的原因,是考虑到平开门比其他形式的房门(比如对开门、折门)更简单更可靠,而通常情 况下又不宜将平开门向走廊方向打开。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根据不同的环境特征和空 间要求来采用合适的房门方式。在本实施方案中, 一些主要结构的推荐尺寸数值如下△左右侧壁之间的净宽度为1.6米;前壁1与外壁2之间的距离为2.45米;△上层子卧室的床板最大宽度0.8米,床铺最大长度1.98米;△下层子卧室的床板最大宽度0.8米,床铺最大长度2,25米;△上层子卧室床板6-02顶面距离地板5-02的相对高度为0.5米;△下层子卧室床板6-01顶面距地板5-01的相对高度为0.46米;△走廊地板13与下层子卧室的卫生间地板14-01之间的相对高度为0.64米,平均每级 踏阶高度约0.21米;△走廊地板13与上层子卧室的卫生间地板14-02之间的相对高度也是0.64米。而上层子卧室卫生间地板14-02与卧室地板5-02之间的相对高度是0.22米; △上层子卧室床板6-02下表面距离下层子卧室地板5-01之间的净高度为1.97米; △上层子卧室地板5-02距离其上方顶棚的净高度为2米;△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1与上层子卧室的床尾间壁11之间的最近间距为0.44米; △上、下层子卧室的房门门板宽度为0.54米,离度为1.95米; △上、下层子卧室的内室门门板宽度为0.54米,高度为1.92米; △上层子卧室的顶棚至下层子卧室的地板5-01之间的总高度为3.5米。 将本方案中的这种双层卧室并排结合,就形成了图5、图6所示的那种连排双层卧房。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统一规格批量制作单体的模块式的双层卧房单元,然后在现场并排串 联,快速建成一组卧房。霈要时,还可以快速拆分搬移。为了节省场地,还可以在一排单元 的上方叠加另一层甚至多层单元,并配装相应的楼梯构造,形成楼宇式大容量旅馆或宿舍。 不过,这种叠层方式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的利用率还不太高,每层子卧室平均占用的建筑层 高为1.75米。而如果采用图7至图16所示的那种双层卧房构造,将会使这个数字进一步降低到1.5米。参见图7至图14,这种双层卧房的构造与图1至图6所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每个双层 卧室单元的上层子卧室顶棚上方和下层子卧室的地板5-01下方是可以互为交错对接的跃层式 构造。也就是说,该双层卧室单元的上层子卧室的地板5-02上方的顶棚高于床板6-02上方 的顶棚约0.5米,并且,这两层跃层式的顶棚分别直接充当叠放在上方的另一个双层卧房单 元的下层子卧室的床板6-01和地板5-01。具有这种构造的双层卧房模块单元可以像图15、 图16所示的那样进行层叠组装,形成楼宇式建筑形式的多层卧房。这种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 率的建筑形式可以应用于大型客轮中,以达到在很髙的船舱空间利用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 供舒适性较高的单人包房。当然,除了客轮之外,也可以在旅馆业中得到应用。由于本方案中的上、下层子卧室内的床板6-02、 6-01距离地板5-02、 5-01的高度均为0.5 米,再加上床垫26-02、 26-01的厚度后,相对高度可能达到0.55米。长时间坐在这种高度的 床铺上会感觉有些不舒服。为此,本方案在上、下层子卧室内的床头旁的地板5上方设置了 一个高度约0.15米的搁脚台16-02、 16-01,从而使坐在床铺上的人的坐姿更舒适一些。并且, 搁脚台16下方的空间直接分配给下方的另一个子卧室。本方案中,在上层子卧室的床尾间壁11上方和下层子卧室的床尾上方分别设置了一个行 李架36-02、 36-01。另外,在上、下层子卧室内的床头前的桌台29上方也分别设置了一个储 藏架43-01、 43-02。一种以中国25型铁路客车车厢为基础的实施方案如图17至图24所示。参见图17、图18,这种车厢内有靠一侧外壁2布置的一排双层卧房。靠另一侧外壁布置 走廊。这种应用在车厢中的双层卧房内的构造与前述的实施方案相比,有以下所述的一些差别和改变第一,将上层子卧室的搁脚台16-02的面积进行了扩展,使整个上层子卧室的床铺的前 沿下都有搁脚台16-02可以使用。这是因为,在力求不改变原有25型铁路客车车厢净高度(约 3.15米)的前提下,为了让上层子卧室和下层子卧室都能获得足够高的地板上方空间,本实 施方案中的上层子卧室的地板5-02与床板6-02顶面的相对高度由于车厢总高度的限制而不 得不加大到0.74米。这个高度的床沿显然不便于直接坐上去。因此,在内室门8-02与外壁2 之间的床沿下方设置了高度为0.26米的通长的搁脚台16-02,让坐在床沿上的人的两脚可以 比较舒适地放在搁脚台16-02上。但在下层子卧室内不存在这个问题。第二,在上、下层子卧室的床铺后面的侧壁4-02、 4-01上附加了固定的靠背垫38-02、 38-01,以提高坐姿的舒适性。第三,在上层子卧室的床尾行李架36-02上方的顶棚下安装了电视机31-02。在下层子卧 室的床尾上方也安装了电视机31-01。下层子卧室的床板6-01下方空间可供放置行李。第四,在上、下层子卧室的桌台29-02、 29-01后的的3-02、 3-01侧壁上分别安装了一个 平板显示器30-02、 30-01。第五,对上层子卧室的内室间壁12-02的形状进行了异型处理,使其上部向床尾方向进 一步突入一些,以便为洗手盆33-02上方腾出更宽敞一些的使用空间。第六,上层子卧室的卫生间地板14-02与卧室地板5-02采用同样高度,取消了之间的台阶。第七,下层子卧室房门7-01处的踏阶15-01减少为两级。另外,在室内适当位置设置了若干挂衣架40、灯具41、综合控制器37等设备。上层子卧室的卫生间的下水管道35沿下层子卧室床尾的靠内室间壁12-01 —侧的墙角布置,并与下 层子卧室的主下水管道并联。该实施方案的一些重要尺寸的推荐数值如下△上层子卧室的地板5-02距离车厢的弧形顶棚的最大高度为2米;下层子卧室地板5-01距离上层子卧室固定床板6-02底面(即下层子卧室顶棚)之间的净高度为1.9米。 △两侧侧壁之间的中线宽度为1.36米;△走廊最窄处(即下层子卧室房门7-01至对面的车厢外壁之间的距离)为0.6米,最 宽处(即上层子卧室房门7-02和门框侧部前壁1距车厢外壁之间的距离)为0.8米; △房门7宽度0.49米,高1.95米;△床铺最宽处为0.75米;最窄处(床后沿侧壁4至内室间壁12之间)宽度约0.55米 (呈渐窄变化的曲线)△上层子卧室床铺的最长处的长度为1.95米;下层子卧室床铺的最长处为2.08米; △走廊地板13与车厢地板(也就是下层子卧室地板5-01)之间的相对高度为0.46米; △走廊地板13与上层子卧室地板5-02之间的相对高度为0.78米,踏阶15-02的平均 高度为0.26米。按着上述的每个单元1.36米节距宽度计算,在现有的25型^^路客车车厢的25500mm长 的车厢内,可以至少安排16个双层卧房单元,即32个单人包厢。这16个单元占用的车厢总 长度为16X1360mm-21760mm,因此,剩余车厢段空伺长度为3.74米。由于每个单人包厢 内都有独立的卫生间,车厢内应该不必另外安排公用卫生间和洗漱间。所以,3.74米的剩余 车厢空间似乎太多了。因此, 一节车厢内可能会容许安排17个这样的双层卧室单元,其占用 的总长度为17X1360mm=23120mm,剩余车厢段空间长度还有2.38米,足够安排车厢两端 的车门(占用2米车厢长度)。这样, 一节车厢内可以容纳34个子卧室,若将将其中一间子 卧室充当乘务员室和电脑主机房的话,那么一节车厢内可以容纳的单人包间数量就是33间。 与现有的RW25型客车的36铺相差很少。图25至图32展示了一种在上述铁路客车车厢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侧壁门9和可翻 折床板18的另一种铁路客车车厢实施方案。参见图25,在互为镜像布局的两个双层卧房的相邻的下层子卧室的共用的地板边側壁 3-01上开设了一个共用的移门式侧壁门9-01。该侧壁门9-01上安装了具有双向反锁功能的门 锁。当该门两侧的子卧室内的人都打开各自方向的门锁后,该側壁门9-01才能被打开。打开 该侧壁门9-01之后,门两旁的子卧室相互贯通,暂时形成一个双人房间。当该侧壁门9-01 被任何一侧子卧室内的人关闭并反锁后,另一侧子卧室内的人便不能打开。该侧壁门9-01打 开后,门板縮入侧壁3-01的空腔内隐藏起来。同样道理,在互为镜像布局的两个双层卧房的相邻的上层子卧室的公用的地板边側壁 3-02上也有一个共用的移门式侧壁门9-02。该侧壁门9-02上也安装了具有双向反锁功能的门 锁。该侧壁门9-02打开后,同样也能将这两个相邻的上层子卧室互相联通成双人包房。在上层和下层子卧室的床头靠窗25处设置了一个可翻折床板18。在可翻折床板18的下 面有一个座台20。可翻折床板18的转轴距离床后沿侧壁4之间的距离为0.26米。也就是说, 转轴距离可翻折床板18的后侧边缘约为0.25米。当可翻折床板18被翻幵时,从转轴至床铺 前沿之间的较长的一段床板(长约0.65米)向上翻转,而转轴至床铺后沿之间的较短的一段 床板(0.25米)转向床铺下方的位于座台20后的一个凹槽42内。该凹槽42相对于固定床板 6的相对深度不小于0.25米。可翻折床板18的翻转过程参见图26。图中的虚线表示可翻折床板18的翻转轨迹。在可翻折床板18的两个板面分别有床垫27和靠背垫24。在靠背垫24的两側装有可翻 折收放的座椅扶手21 。翻开并且靠在侧壁4上的可翻折床板18与座台20以及两个座椅扶手 21共同形成了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舒适的靠背座椅。这个靠背座椅的舒适性显然要比 坐直接在床铺上更舒适。这种带侧壁门9的客车车厢对于经营者来说,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可以始终满足几乎 所有旅客对单人包房或者双人包房的需求。按着本方案,在一节设置了 16个这种双层卧房的 25型铁路客车车厢中,最多可以提供15个"双人包房"或者32个单人包房。如果某些应用 地区存在某种法律或者道德问题的要求,经营者还可以为所有侧壁门增加第三个门锁——管 理员门锁。管理员门锁如果不打开,则侧壁门就无法打开。与上述方案同样原理,图33中展示的是以图7至图16所示的基本特征为基础的一种带 侧壁门9-02、 9-01的联体双层卧房的实施方案。各相邻的双层卧房单元也是相互镜像布局, 使同层的相邻子卧室可以随时通过开关共用的侧壁门9的方式来彼此连同或者彼此独立。这 种双层卧室实施方案可以应用在固定建筑物内的旅馆房间或者模块化组装式建设的旅馆设施 中。这种旅馆的经营方同样可以非常灵活地根据不同顾客的不同需要来提供单人或者双人房 间。图34展示了将许多具有图33所示构造的双层卧房模块单元按着互相镜像方式在纵向和 横向分别组合起来后形成的楼宇式旅馆客房或者宿舍的沿着走廊方向剖开后的外观形态。这 种形式显然可以在具有较大船舱空间的客轮中釆用,以达到既能够保证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又能提供条件优良的客房环境。
权利要求
1. 一种双层卧房,其构成包括相互结合的上层子卧室和下层子卧室,上、下层子卧室处于前壁(1)、外壁(2)和左、右两面侧壁围成的空间之内;两面侧壁中的一面侧壁与上层子卧室的地板(5-02)和下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1)后沿相接,另一面侧壁与下层子卧室的地板(5-01)和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后沿相接;上、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2)(7-01)开设在前壁(1),房门(7-02)(7-01)外有共用的走廊;上层子卧室内的固定床板(6-02)前沿与地板(5-02)的边缘之间的区域由上层子卧室内的床下间壁(10-02)封闭;上层子卧室内的固定床板(6-02)和地板(5-02)构成下层子卧室的跃层式顶棚;其独特之处在于a)所述的走廊的地板(13)低于上层子卧室地板(5-02)、高于下层子卧室地板(5-01),并且上层子卧室与走廊地板(13)之间经由房门(7-02)和至少两级踏阶(15-02)连通;下层子卧室与走廊地板(13)之间经由房门(7-01)和至少两级踏阶(15-01)连通;b)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尾沿上方被一间壁即床尾间壁(11)封闭;该床尾间壁(11)与下层子卧室的房门(7-01)之间的空间间距不小于0.25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上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2)前沿下方、 地板(5-02)上方有一层搁脚台(16-0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a) 子卧室内的床板包括一段位于床头处的可沿铰轴向床铺后沿方向翻折起来的可翻折 床板(l 8)和另 一段固定床板(6),b) 放平状态的可翻折床板(18)下方有座台(20);该座台(20)与可翻折床板(18)构成一个带 靠背的座椅,翻折起来的可翻折床板(18)构成该座椅的靠背;c) 可翻折床板(18)的铰轴轴心线与床后沿间距超过0.2米;d) 所述座台(20)的底面属于下层子卧室的顶棚构造。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a) 上层子卧室内的地板(5-02)旁的侧壁(3-02)至固定床板(6-02)前沿之间有一个内室门 (8-02),内室门(8-02)至前壁(l)之间的固定床板(6-02)前沿处被一间壁即内室间壁 (12-02)封闭;在内室门(8-02)与前壁(l)之间靠内室间壁(10-02)—侧设置了一个马桶 (32-02)和 一个洗手盆(33-02);b) 下层子卧室内的地板(5-01)旁的侧壁(3-01)至固定床板(6-01)前沿之间也有一个内室门 (8-01),在内室门(8-01)与前壁(l)之间的固定床板(6-01)前沿处被一间壁即内室间壁 (12-01)封闭;在内室门(8-01)与前壁(l)之间靠内室间壁(10-01)—侧设置了一个马桶 (32-01)和一个洗手盆(33-01)。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上层子卧室的内室门(8-02)至前壁(1) 之间的地板(14-02)低于内室门(8-02)至外壁(2)之间的子卧室内的地板(5"02),并在内室门 (8-02)门口处形成台阶。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a) 有多层上下重叠且相互结合的所述的双层卧房;b) 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门外走廊地板(13)是其下方的双层卧房的门外走廊顶棚;c) 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下层子卧室固定床板(6"01)是其下方的另一个双层卧房的上层 子卧室的地板(5-02)区域上方的室内顶棚;d) 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下层子卧室的地板(5-01)是其下方的另一个双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的床铺区域上方的室内顶棚; e)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下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1)前沿至地板(5-01)边沿之间由一 间壁即床下间壁(10-01)封闭,该床下向壁(iO-01)的另一側空间属于其下方的另一个双 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空间。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a) 有多层上下重叠且相互结合的所述的双层卧房;b) 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门外走廊地板(13)是其下方的双层卧房的门外走廊顶棚;c) 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下层子卧室固定床板(6-01)是其下方的另一个双层卧房的上层 子卧室的地板(5-02)区域上方的室内顶棚;d) 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下层子卧室的地板(5-01)是其下方的另一个双层卧房的上层子 卧室的床铺区域上方的室内顶棚;e) 处于上方的双层卧房的下层子卧室的固定床板(6-01)前沿至地板(5-01)边沿之间由一 间壁即床下间壁(10-01)封闭,该床下间壁(10-01)的另一侧空间属于其下方的另一个双 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空间。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并排结合 且共用一个走廊的所述的双层卧房;这两个相邻的双层卧房的上、下层子卧室的位置布 局互为镜像;这两个相邻的双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或者下层子卧室之间靠床前地板(5)边 缘的共用侧壁(3)上开有一扇带双向反锁装置的侧壁门(22)。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并排结合且共用一 个走廊的所述的双层卧房;这两个相邻的双层卧房的上、下层子卧室的位置布局互为镜 像;这两个相邻的双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或者下层子卧室之间靠床前地板(5)边缘的共用 侧壁(3)上开有一扇带双向反锁装置的侧壁门(22)。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卧房,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并排结合且共用一 个走廊的所述的双层卧房;这两个相邻的双层卧房的上、下层子卧室的位置布局互为镜 像;这两个相邻的双层卧房的上层子卧室或者下层子卧室之间靠床前地板(5)边缘的共用 侧壁(3)上开有一扇带双向反锁装置的侧壁门(22)。
全文摘要
一种适合应用在铁路客车车厢、客轮等交通工具以及旅馆建筑中的双层卧房,包括上下两层相互结合的子卧室,上、下层子卧室内的地板5-02、5-01别高于和低于走廊地板13,并借助踏阶15与走廊地板13之间方便地连通。每个子卧室的内室门8与房门7之间形成通道式的带马桶32和洗手盆33的卫生间。室内床铺的可翻折床板18与下方的座台20构成可调角的带扶手靠背椅。左右相邻的子卧室之间还可以随时借助侧壁门9相互连通成双人间。在标准25型铁路客车中可以安排36个带靠椅、床铺、卫生间、视听上网设备且可以和邻房相通的单人包房,在小空间内为乘客提供了功能完善的舒适的私密空间。
文档编号A47C19/00GK101235675SQ20071003690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9日
发明者君 于 申请人:君 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