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21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捅锁,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需转动钥匙的 复合弹子型防捅锁。
二.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人们往往寄希望于锁具,目前 市场上销售的机械锁具,造型各异、品种繁多,钥匙的形状有"一"字的,有
"U"形的,有"十"字的,有实心圆柱状的,有空心圆柱状的,有月牙状的等 等。但是,盗贼作案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从锁具入手
一是通过撬、砸、扭、拔、钻等手段将锁具破坏,由于该方法需要较大的 作案工具,其目标大,并且响动大,因此犯罪分子一般不使用。
二是用高强度金属材料制作的类似钥匙形状的万能锥插入传统锁芯后强行 旋转,此时的弹子就像剪板机中的材料一样不堪一剪,锁不开都不行,开锁速 度一点也不比原配钥匙逊色(小偷回答警察的问话——约10秒钟打开1把), 人们之所以会看到五花八门、造型各异的钥匙,就是希望小偷的万能锥中还没 有和它形状一致的锥体,有些人一辆车配多把不同钥匙形状的锁,也无非是心 存这一点点侥幸,这种开锁工具很小巧,可以装在衣服的口袋中而不被发现, 开锁时也不需要任何技巧,因而被犯罪分子经常使用。
三是通过自身所谓的技术和自配的所谓万能钥匙进行开锁,目前锁芯和锁 体之间大多为转动结构,由于机械加工误差的存在,使两圆相切时产生一定的 夹角差,这个夹角差的存在,造成能用异物对一个个的弹子进行不及阻相切的 玄子换节,从而在相切的圆芯面上形成玄子一条线,使弹子失控而开锁。另外, 现有锁芯一般都是向一个方向转动,开锁师傅(开锁公司的)和犯罪分子根据 所谓万能钥匙转动时的扭矩力来判断弹子的位置和数量,从而打开锁具,使锁具失去作用。由于该方法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因此也被犯罪分子经常使 用。
针对这些情况,人们一方面加强锁具的强度和牢固性,另一方面改变开锁 方式,从而达到提高锁的防御性能的目的,如钥匙不转动的锁芯平移式防盗 锁,现有这些锁具由于设计和制造的不足,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锁具被盗开的 不足,给人们的精神和经济带来极大的伤害。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新颖、 结构独特、从根本上杜绝盗开且适应规模化生产的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 防捅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含有锁体、U型锁环和钥匙,所述 锁体上设置有钥匙孔、弹子、弹簧和锁环插入孔,并且锁环插入孔中设置有锁 环舌头,所述U型锁环上设置有插槽,所述弹子为复合弹子,其形状为中字型, 并且中字型复合弹子的中部断开有间隙,形成上下两个防捅舌头,所述中字型 复合弹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和钥匙相匹配;所述锁体内设置有一个开锁启 动舌头,所述开锁启动舌头外端设置有上锁按钮,其内端与锁体之间设置有复 位弹簧,其侧端与所述锁环舌头之间设置有顶推机构,使锁环舌头伸出和复位, 并且,所述开锁启动舌头的锁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 复合弹子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所述锁片从所有所述中字型复合弹子的中部断 开的间隙中穿过,开锁状态,所述复合弹子的防捅舌头不插入所述开锁启动舌 头锁片的通孔中,闭锁状态,所述防捅舌头插入所述通孔中。
所述顶推机构含有钢珠和顶推弹簧,所述顶推弹簧套装在所述锁环舌头上,所述钢珠位于所述锁环舌头下端且与所述开锁启动舌头的侧端相接触,并且所 述开锁启动舌头的侧端设置有斜坡或弧状坡,使开锁启动舌头的水平方向运动 转化为钢珠和锁环舌头的垂直方向运动。
所述复合弹子、弹簧和锁片单向设置,或为双向设置,所述钥匙侧边上的 凹槽也相应的单侧设置,或双侧设置。
所述上锁按钮突出所述锁体的端面或侧面,并且所述上锁按钮和所述开锁 启动舌头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复合弹子上的防捅舌头为锥梯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本发明设计新颖独特,采用全新的结构和开启方式,正是由于这些在内 部核心结构上发生的本质变化,从而在性能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开锁时不再需 要旋动钥匙,即使把钥匙拧断也无法转动,完全有别于现有传统锁具需要旋动 钥匙开锁的方式。这样设计不仅是为了省去旋动钥匙的简单动作,最主要是为 了防盗!由于新型锁具就没有设计可旋转的机构,那些所谓的"万能锥"就无 法打开锁具。所以,该锁具的钥匙,不用像现有传统锁具的钥匙那样五花八门, 一种造型足矣!即便使用了多种造型,也不再是为了防范"万能锥",而是为了 方便区分使用而已。
2. 本发明防盗开效果好,突破性的复合弹子整体结构,完全有别于人们对 传统锁具弹子(琐碎而且孤单的圆柱体)的认识。开锁启动舌头从复合弹子中 心穿过,开锁启动舌头能被复合弹子的锥梯形防捅舌头双向锁止,即两个锥梯 形防捅舌头同步运动,都可以插入开锁启动舌头的对应孔中锁住开锁启动舌头。 复合弹子上的防捅设计——锥梯形防捅舌头,不仅是为了方便地插入开锁启动 舌头的对应孔中,重要的是它可以防捅。实际上,由于存在加工精度的客观原因,上锁状态下,锥梯形防捅舌头尽管都在开锁启动舌头的对应孔中,但是它 们不可能同时触及孔壁,触到的和没有触到的,存在有和没有摩擦力的区别, 也许这一区别非常小,设计成锥梯形舌头,就可以防止那些聪明的开锁师傅感 知这一微小区别。其工作原理就是即使捅开触碰的,让其它的舌头触碰,由 于舌头是锥梯形的,先前捅开的仍然无法确定捅距的准确性,可能正好、可能 不足、可能超过,其中正好只有一个(开锁),不足和超过(均锁止)却有无数 个。所以,捅的结果必然会陷入乱捅的周期之中,没有一次的捅距有实际意义 上的参考价值。如此一来,非配套钥匙开锁的可能性就接近零了。
3、 本发明无借力、无差异设计,使得非法开锁无迹可寻,防盗性能进一步 加强。无借力指的是开锁启动舌头间接与外部联系如锁环卡槽和上锁按钮。无 差异指的是上锁状态下,不但复合弹子外形尺寸、重量及其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相同,而且复合弹子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均相同,同时,复合弹子进入钥匙腔中 长度也相同,这么多相同,也是为了进一步防捅,它使得非法捅锁者通过推动 复合弹子来寻找漏洞的努力,变成了徒劳,再聪明的非法开锁者也无法从这些 相同中寻找本来就不存在的差异。
4、 本发明适合规模化生产,该锁具比现有传统锁具更容易加工,现有传统 锁具锁芯大都使用铸铁架构,铸造过程复杂,费时费力,还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该新型锁具的锁芯不使用铸件,整个过程没有环境污染,它采用现代化的数控 设备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加工,加工精度高,而且容易保证质量。
5、 本发明以附图所示的锁具结构为例,在知道钥匙齿码(比如有8个固定 的齿值混码组成)的情况下,理论开锁概率为8的10次方分之1 (即 1/1,073,741,824超过1/10亿7千万),几乎为零。反过来,如果不知道钥匙的 齿码,就更难办到了,因而其安全性高。实际操作中,根据锁的使用场合,也可以采用半边锁芯结构,其理论安全性则为8的5次方分之1 (即1/32768), 同样相当安全。
6.本发明使用范围广,该锁具外观变化不大,适应性广,基本上可以应用 到现有的各种领域当中,比如摩托车锁、电动车锁、自行车锁、玻璃门锁、 进户门锁以及链子锁和传统造型的挂锁等;销售市场广阔,推广后,具有很好 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l所示锁体的左视图3为图1所示锁体的右视图4为图1所示复合弹子的侧视图5为图4所示复合弹子的安装示意图6为图1所示开锁启动舌头的放大图7为图1所示开锁启动舌头和复合弹子相结合的放大图8为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图8所示开锁启动舌头的放大图IO为图8所示开锁启动舌头和复合弹子相结合的放大图。
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 图7,图中,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含有 锁体4、 U型锁环15和钥匙1,锁体4上设置有钥匙孔16、弹子弹簧3和锁环 插入孔7,并且锁环插入孔7中设置有锁环舌头6, U型锁环15上设置有插槽 14,弹子为复合弹子2,其形状为中字型,并且中字型复合弹子的中部断开有间 隙,形成上下两个防捅舌头17,中字型复合弹子的两端18分别与弹簧3和钥匙l相匹配;锁体4内设置有一个开锁启动舌头9,开锁启动舌头9外端设置有上 锁按钮ll,其内端与锁体4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3,其侧端与锁环舌头6之间 设置有顶推机构,使锁环舌头6伸出和复位,并且,开锁启动舌头9的锁片上 设置有通孔19,通孔19的数量和位置与复合弹子2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锁片 从所有中字型复合弹子2的中部断开的间隙中穿过,开锁状态,复合弹子2的 防捅舌头17不插入开锁启动舌头9锁片的通孔19中,闭锁状态,防捅舌头17 插入通孔19中。
顶推机构含有钢珠8和顶推弹簧5,顶推弹簧5套装在锁环舌头6上,钢珠 8位于锁环舌头6下端且与开锁启动舌头9的侧端相接触,并且开锁启动舌头9 的侧端设置有斜坡或弧状坡,使开锁启动舌头9的水平方向运动转化为钢珠8 和锁环舌头6的垂直方向运动。
上锁按钮11突出锁体4的端面,并且上锁按钮11和开锁启动舌头9之间 设置有弹簧12。防捅舌头17为锥梯形。
本实施例中,复合弹子2、弹簧3和开锁启动舌头9的锁片双向设置,钥匙 1侧边上的凹槽也相应双侧设置。
使用时,如图所示状态(此时的配套钥匙1在锁体4上钥匙孔16内)。
1) .将U型锁环15插入锁体4上的锁环插入孔7内,并确定到位;
2) .按下上锁按钮11,将开锁启动舌头9推到底,开锁启动舌头9自然推 动钢珠8并将锁环舌头6推至U型锁环15上的卡槽14内,同时拔出钥匙l,复 合弹子2在弹簧3的作用下,将锥梯形防捅舌头17插入开锁启动舌头9的对应 孔中,松开上锁按钮ll,完成上锁;
3) .开锁与上锁的动作过程相反,将配套钥匙l插入到位,复合弹子2受 到配套钥匙1的推力作用,将插入开锁启动舌头9孔中的锥梯形防捅舌头17推至配合好的位置,开锁启动舌头9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移动归位,同时锁环 舌头6也会在弹簧5的作用下随着开锁启动舌头9的归位而移动归位,完全退 出U型锁环15上的卡槽14,此时将U型锁环15抽离锁体4,完成开锁;
4).设置上锁按钮11的意义就是要隐蔽开锁启动舌头9,让它在上锁时,间 接的运动,开锁归位时自助运动,既看不见(无法感知它的运动),也摸不着(无 法人为干扰),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大非法开锁的难度。上锁按钮11的弹簧 12力量相对较弱,能防止该上锁按钮晃动即可。
实施例二参见图8、图9和图10,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 意义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复合弹子2、弹簧3和开锁启动舌头9的锁片单向设 置,钥匙1侧边上的凹槽也相应单侧设置。
改变复合弹子的数量、改变开锁启动舌头的具体结构形式、改变上锁按钮 的安装位置、改变顶推机构的具体结构、以及改变锁环能够组成多个实施例, 均为本发明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一一详述。
权利要求
1. 一种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含有锁体、U型锁环和钥匙,所述锁体上设置有钥匙孔、弹子、弹簧和锁环插入孔,并且锁环插入孔中设置有锁环舌头,所述U型锁环上设置有插槽,其特征是所述弹子为复合弹子,其形状为中字型,并且中字型复合弹子的中部断开有间隙,形成上下两个防捅舌头,所述中字型复合弹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和钥匙相匹配;所述锁体内设置有一个开锁启动舌头,所述开锁启动舌头外端设置有上锁按钮,其内端与锁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其侧端与所述锁环舌头之间设置有顶推机构,使锁环舌头伸出和复位,并且,所述开锁启动舌头的锁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复合弹子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所述锁片从所有所述中字型复合弹子的中部断开的间隙中穿过,开锁状态,所述复合弹子的防捅舌头不插入所述开锁启动舌头锁片的通孔中,闭锁状态,所述防捅舌头插入所述通孔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其特征是-所述顶推机构含有钢珠和顶推弹簧,所述顶推弹簧套装在所述锁环舌头上,所述钢珠位于所述锁环舌头下端且与所述开锁启动舌头的侧端相接触,并且所述开锁启动舌头的侧端设置有斜坡或弧状坡,使开锁启动舌头的水平方向运动转化为钢珠和锁环舌头的垂直方向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弹子、弹簧和锁片单向设置,或为双向设置,所述钥匙侧边上的凹槽也相应的单侧设置,或双侧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其特征是-所述上锁按钮突出所述锁体的端面或侧面,并且所述上锁按钮和所述开锁启动舌头之间设置有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l-4任一所述的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弹子上的防捅舌头为锥梯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转动钥匙的复合弹子型防捅锁,含有锁体、U型锁环和钥匙,所述锁体上设置有钥匙孔、弹子、弹簧和锁环插入孔,其中字型复合弹子的中部断开有间隙,形成上下两个防捅舌头;所述锁体内设置有一个开锁启动舌头,所述开锁启动舌头外端设置有上锁按钮,其内端与锁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其侧端与所述锁环舌头之间设置有顶推机构,使锁环舌头伸出和复位,并且,所述开锁启动舌头的锁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复合弹子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所述锁片从所有所述中字型复合弹子的中部断开的间隙中穿过。本发明采用全新的结构和开启方式,其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从根本上杜绝盗开且适应规模化生产,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E05B35/00GK101463675SQ200810230918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柳梦笛, 柳赢乐, 王雪琴 申请人:柳赢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