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引诱捕蚊式蚊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4527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体引诱捕蚊式蚊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蚊帐,尤其涉及一种人体引诱捕蚊式蚊帐。
背景技术
蚊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蚊帐大多仍旧采用传统结 构,即为圆筒或方筒型。有些蚊帐无法解决蚊子沿蚊帐下沿飞入帐内的问题。虽然有些蚊帐 已经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但这种文章仅仅起到了防止蚊子飞入帐内的问题,没有解决捕 捉并清除蚊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的蚊帐无法解决捕捉并清除蚊子的问题,提 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捕捉蚊子的新式蚊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体引诱捕蚊式蚊帐,包括蚊帐帐体,蚊帐帐体上设置有捕蚊层;捕蚊层上设置有 至少一个进蚊孔;捕蚊层内侧设置有与进蚊孔相配合的挡蚊片。
捕蚊层设置在蚊帐帐体的顶面的四周上或侧面的四周上。 挡蚊片的面积大于进蚊孔的面积;挡蚊片与捕蚊层活动连接。 进蚊孔为三角形或多边形;所述挡蚊片为正方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在蚊帐帐体上设置有若干捕蚊层,并在捕蚊层上设置若干进蚊孔。捕蚊层内 侧设置有与进蚊孔相配合的挡蚊片,将挡蚊片的顶部粘在捕蚊层内侧或者与捕蚊层内侧缝制 连接;这样挡蚊片可以活动,其面积大于进蚊孔的大小,形成一种类似于单向阀的结构。挡 蚊片的材料选择那种非常轻的材料,蚊子可以飞入捕蚊层内,但由于挡蚊片的面积大于进蚊 孔,并且位于进蚊孔的内侧,所以蚊子无法飞出捕蚊层。这样便能捕捉蚊子。当人们睡醒后, 便可以处理捕捉到的蚊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捕捉蚊子,并达到消灭房间内蚊 子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进蚊孔和挡蚊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捕蚊层;2、进蚊孔;3、挡蚊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上述说明书附图中, 一种人体引诱捕蚊式蚊帐,包括蚊帐帐体,蚊帐帐体上设置有若 干捕蚊层1;捕蚊层1上设置有若干进蚊孔2;捕蚊层1内侧设置有与进蚊孔2相配合的挡蚊 片3。捕蚊层1设置在蚊帐帐体的顶面的四周上和侧面的四周上。挡蚊片3的顶部粘在捕蚊 层1内侧或者与捕蚊层1内侧缝制连接;挡蚊片3可以活动,其面积大于进蚊孔2的大小, 形成一种类似于单向阀的结构。挡蚊片3的材料选择那种非常轻的材料,蚊子可以飞入捕蚊 层内,但由于挡蚊片3的面积大于进蚊孔2,并且位于进蚊孔2的里面,所以蚊子无法飞出 捕蚊层1。这样便能捕捉蚊子。当人们睡醒后,便可以处理捕捉到的蚊子,达到消灭房间内 蚊子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人体引诱捕蚊式蚊帐,包括蚊帐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蚊帐帐体上设置有捕蚊层(1);捕蚊层(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蚊孔(2);捕蚊层(1)内侧设置有与进蚊孔(2)相配合的挡蚊片(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引诱捕蚊式蚊帐,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蚊层(1)设置在 蚊帐帐体的顶面的四周上或侧面的四周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引诱捕蚊式蚊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蚊片(3)的面积 大于进蚊孔(2)的面积;挡蚊片(3)与捕蚊层(1)活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引诱捕蚊式蚊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蚊孔(2)为三角形或多边形;所述挡蚊片(3)为正方形或多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引诱捕蚊式蚊帐,在蚊帐帐体上设置有一个或若干捕蚊层,并在捕蚊层上设置一个或若干进蚊孔。捕蚊层内侧设置有与进蚊孔相配合的挡蚊片,将挡蚊片的顶部粘在捕蚊层内侧或者与捕蚊层内侧缝制连接;这样挡蚊片可以活动,其面积大于进蚊孔的大小,形成一种类似于单向阀的结构。挡蚊片的材料选择那种非常轻的材料,蚊子可以飞入捕蚊层内,但由于挡蚊片的面积大于进蚊孔,并且位于进蚊孔的内侧,所以蚊子无法飞出捕蚊层。这样便能捕捉蚊子。当人们睡醒后,便可以处理捕捉到的蚊子。
文档编号A47C29/00GK201243834SQ20082002731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9日
发明者戈 张 申请人:戈 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